道德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道德是以什麼為判斷標準的社會準則
道德是以什麼為判斷標準的社會準則
A 社會輿論
B傳統習俗
C善惡
D內心信念
道德以什麼為判斷標準
在一定的時間區域內,為了指導並約束這一時間區域內的人們行為規範所形成的理論,凡是符合這種原則、規範的行為就被判斷為善的行為,否則就被判斷為惡的行為。這種判斷行為善惡價值所形成的理論,歸根結柢是從一定社會、階級或集團的利益和需要中引申出來的理論,正因為如此,不同社會、階級或集團或國家往往有著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道德標準,有著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善惡觀念,由此觀之,這種理論是不科學的。
道德標準是什麼
人最起碼的道德標準是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和諧,互幫互助,文明禮貌,謙讓有禮,愛崗敬業,不偷不搶,不坑不騙。
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這人一點都不道德;你的行為要符合道德的標準,等等。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究竟怎麼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
可能有人說:只有你的行為在法律的允許的範圍內,那麼你就可成為一名道德的人?是這樣的嗎?想想,答應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寬廣的多。也許有人說:你的行為只要符合社會習俗,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應也是不一定。因為道德內涵不僅僅只是指符合風俗習慣。也許有人說:沒法給“道德”的標準下個定義,因為道德的標準是隨著社會的風俗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道德的標準是不同的。此點,我也承認,確實“道德”的標準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但如果否定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我又覺得是不可能。
那麼究竟拿什麼來衡量“道德”的水準呢?
在思考以上問題時,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名小偷在機場偷了一名乘客裝有機票的錢包,導致該名乘客無法按時登機,誰知該次航班因故卻在空中爆炸了。這名乘客因錢包被小偷偷,卻因禍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請問:該小偷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
第二則故事是:一個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沒有幾天了,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裡安逸的度過,當朋友問此人:我的病要緊嗎?要住多久的醫院?此人回答:你沒事,一點小病,你不用擔心,住幾天就可出院了。請問:此人對他的朋友說謊,此人道德嗎?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大家都是摻進了自己的情感的,因為我們以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作的判斷,以“情感”作為了我們判斷的主旋律。
那麼怎樣來判斷“道德”呢?怎樣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斷的標準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這就看我們判斷“道德”的標準與視角了。
一般來說,我覺得判斷一個人或其行為的是否道德的標準是:“意識”與“結果”兩者。(這裡補充一點:判斷“道德”與法律上判斷“犯罪”是有區別的。法律上只看其行為是否對社會造成了影響,而不涉及意識。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為,我們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識本身。)從意識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從結果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道德的,因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為他沒把真相告訴朋友,讓朋友沒有心理準備。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通過“意識”或“結果”來判斷,兩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讓我們產生混亂了嗎?沒有一個有效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行為是否道德了嗎?通過思索與尋找,我們只能找到判斷人類的行為道德的最底線,人類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則,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無形形成的社會美德。這種美德應該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皮膚人群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共識”。然而,用這種“共識”來判斷行為道德與否,又會讓人產生一些誤會,甚至會混亂人的思維與視野。
那麼,究竟道德的標準在哪裡呢?
也許,大家會說:沒有一個標準,因為世上本沒有“道”,又哪來的衡量“道”的標準呢?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於無形無聲無名中,探討本就虛無的東西,也只能虛虛實實罷了。
道德是以什麼為判斷標準的社會準則
道德
是以傳統習俗
為判斷標準的社會準則
道德評價的標準是什麼?
要看具體在哪兒個方面了 但是大體就是要有公德心,責任心,事業心,尊老愛幼,以及個人的一些方面。
道德是以什麼判斷標準的社會準則
道德是以善惡為判斷標準的社會準則
我們根據什麼進行道德判斷?
什麼是道德?為什麼要講道德?判斷道德與否的標準又是什麼?
道:道路,規律,事物發展的一種趨勢,一種要求。
德:德性,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或行為。
道德:道之德,符合要求的態度或行為,德之道,對態度或行為的一種要求。先德後道,再道而束德。現在講道德是指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規範。
道德是人類一種廣泛同情的實現,就是說道德是愛,也沒有什麼不可。人類於弱肉強食之外,對於非我之人及動物,另具有一種真摯的情感。所以常有許多事情,即沒有強力逼迫著去做,而做了之後,在實際上對於他自己並沒有利益,或更有所損,在這種情形下儘可以不做,但他覺得不得不做。或者有許多事情,很可以快他一己的慾念,並沒有強力不叫做,也不是他不能做,而心裡總覺得不願意。這類心思,是廣泛同情的實現,是人類的靈性,就是道德的根本。道德是個人一種良心的制裁。有自動的能,方清楚自由的意識,主宰精神肉體兩方面的勢力。他對於個人自己內心負責任,不肯受外界制限。換言之是從我的意志,判斷我的行為,做出一種理性的規範,自己不由的去遵守它。
道德判斷是應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識對行動的是非、好壞和善惡進行評價的過程。道德判斷是一種認識活動。人們的道德判斷是基於個人對道德的不同認識、對道德標準的個性化理解而形成的。根據美國道德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的研究表明,各種不同的道德判斷是處於人類道德發展的整體結構中的。他稱這個有階段的、有序的、嚴密的整體結構為道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
一個學生的道德判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識有關,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關。
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關於兒童評價行動的動機和效果問題,心理學家早已進行廣泛的研究。有的研究表明,在對包含行動動機和效果因素在內的對偶道德故事進行道德判斷時,年幼兒童從注意某一行動所造成的後果,逐漸過渡到注意特定行動的動機,年長兒童則總是注重行動的動機。例如,年幼兒童往往認為無意打碎15只杯子的男孩的行動,比有意打碎1只杯子的男孩的行動更不道德;年長兒童則恰恰相反。
從一個關於兒童對行動的原因和結果的道德評價的研究中,也可看到不同年齡階段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向。研究者讓學生對兩個道德故事做出比較判斷,其中一個故事裡的主人公不願承擔任務,但在提供了客觀條件後較好地完成了任務,另一個故事裡的主人公勇於承擔任務,但在客觀情況牽制下沒有完成任務。研究結果表明:(1)小學低年級學生所作的好壞判斷大多著重行動的結果,少年學生較多地傾向於從行動的原因上做出判斷,青年學生則傾向於把行動的原因和結果聯繫起來進行分析判斷,從是否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是否盡到了責任上去考慮問題;(2)我國兒童較早就突出地能從行動的主觀原因上做出比較判斷,但是,在他們的道德判斷中,能認識到道德行動中任務的重要意義的,即使高中學生也為數不多。因而研究者指出,教育學生認識道德行動的意義,提高他們道德認識的水平,是很必要的。
關於學生對行動的後果的道德評價,也有不少研究結果值得我們注意。有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道德判斷是從行動的直接後果逐步向行動的長遠後果過渡的。年幼兒童傾向於把什麼是好事等同於什麼是直接使自己滿足的事。他們的道德行動同他們的行動的直接後果有關,這些行動是被無條件的命令和禁止以及遵從或違反這些命令的直接後果所支配的。當他們長大了,他們的是非觀念變得更概括化,變得更傾向於與日後獲得獎賞的可能性相聯繫的長遠的滿足,而不是去反應單純的直接後果了。
有的研究則指出,年幼兒童評價行動的好壞,是按他們行動的個人後果去判斷的。如果年幼兒童......
道德評判標準哪個更有道理
道德評價的輿論方向對行為主體的行為選擇活動將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所以如何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活動予以科學、客觀地道德評價就顯得非常之重要。
道德評價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的人們,依據一定社會的道德價值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對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善惡價值判斷,以表明褒貶態度的道德活動。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總是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之中,按照一定的道德標準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進行著道德評價,通過在情感、言論和行為上的傾向性態度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根據道德評價主體的不同,道德評價可分為自我道德評價和社會道德評價。自我道德評價是指行為者本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標準,對自己的道德品質、行為意向以及已經發生的行為及其後果的一種自我認識、評價和判斷。其主要特點是行為者既是道德評價的主體,又是道德評價的客體。自我道德評價的目的是直接為行為者本人認識和調節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服務的。其道德力量來自於人們內在的道德心理機制,諸如道德責任感、道德義務感、道德良心和榮辱感,等等。社會道德評價又可分為自覺的社會道德評價和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兩種形式。自覺的社會道德評價是一定的階級、國家或社會組織有目的的行為活動,其目的主要是通過這種道德評價活動有意識地在社會層面向人們宣傳、灌輸某種道德原則規範,幫助人們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判斷能力。自覺的社會道德評價代表了一定階級、國家和社會組織所倡導的道德原則和規範要求,十分鮮明地向社會昭示著一定的階級和群體最基本的道德主張和價值導向。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是人們憑藉自己的善惡觀念、生活經驗或者傳統習俗,對某一社會現象、事件和行為自發表達的看法和態度。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往往與一些偶然的行為事件聯繫在一起,因而帶有很大的自發性和隨意性。由於參與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的人各自的善惡觀念和生活經驗都不相同,因而往往對同一事物和現象會有自己不同的認識和看法,在評價的結果上就會經常出現譭譽參半、褒貶不一的情況。自覺和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都會在一定範圍內形成某種道德輿論場,前者形成社會宏觀的道德輿論場,後者形成社會微觀的道德輿論場,任何社會個體都是同時身處於這兩個輿論場之中,並同時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