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組成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15

太陽系的組成

太陽系(solar system)組成

太陽系(solar system)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恆星系統。由太陽、8顆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被剔除為矮行星)、66顆衛星(原有67顆,冥王星的衛星被剔除)以及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及隕星組成的。行星由太陽起往外的順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稱為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飛船對它們都進行了探測,還曾在火星與金星上著陸,獲得了重要成果。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體積小,自轉慢,衛星少,內部成分主要為硅酸鹽(silicate),具有固體外殼。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們都有很厚的大氣圈,其表面特徵很難了解,一般推斷,它們都具有與類地行星相似的固體內核。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100000個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組成的不規則的小星體)。推測它們可能是由位置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某一顆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積成為統一行星的石質碎塊。隕星存在於行星之間,成分是石質或者鐵質。

這些行星都以太陽為中心以橢圓軌道公轉,雖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於圓。行星軌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內(稱為黃道面並以地球公轉軌道面為基準)。黃道面與太陽赤道僅有7度的傾斜。冥王星的軌道大都脫離了黃道面,傾斜度達17度。上面的圖表從一個特定的高於黃道面的透視角顯示了各軌道的相對大小及關係(非圓的現象顯而易見)。它們繞軌道運動的方向一致(從太陽北極上看是逆時針方向),因此,科學家們把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外。除金星和天王星外自轉方向也如此。

太陽系有哪幾部份組成?

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在龐大的太陽系家族中,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八大行星以及數以萬計的小行星所佔比例微忽其微。它們沿著自己的軌道萬古不息地繞太陽運轉著,同時,太陽又慷慨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太陽系中的每一個成員,促使他們不停地發展和演變。

在這個家族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們當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顆,對這五顆星,各國命名不同,我國古代有五行學說,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來分別把它們命名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這並不是因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樹木才這樣稱呼的。而歐洲呢,則是用羅馬神話人物的名字來稱呼它們。近代發現的二顆遠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話人物名字命名的傳統,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的名稱來稱呼它們,在中文裡便相應譯為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與太陽按體積由大到小排序為太陽、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它們按質量、大小、化學組成以及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等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它們在公轉時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的特徵。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數十萬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行星,天文學把這個區域稱為小行星帶。除此以外,太陽系還包括許許多多的彗星和無以計數的天外來客——流星。

太陽系是由什麼組成的

太陽、行星(目前是8顆)、行星的衛星、小行星、彗星(主要位於奧爾特雲)

太陽系由什麼和什麼組成急急急

太陽和受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

太陽系的資料

太陽系是由太陽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圍繞它運轉的天體構成的天體系統,位於銀河系邊緣,銀河系第三旋臂——獵戶旋臂上,每隔2.3億年繞銀河系中心轉一圈。直徑300億千米,八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被剔除為矮行星)、66顆衛星(原有67顆,冥王星的衛星被剔除)兩條小行星帶、彗星及隕星組成的。

行星由太陽起往外的順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Uranus)、海王星(Neptune)

離太陽較近的水星、搐星、地球及火星稱為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jovian planets)。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1000000個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組成的不規則的小星體)。推測它們可能是由位置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某一顆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積成為統一行星的石質碎塊。隕星存在於行星之間,成分是石質或者鐵質。

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它雖然它只是一顆中小型的恆星,但它的質量已經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5%;餘下的質量中包括行星與它們的衛星、行星環,還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帶天體、外海王星天體、理論中的奧爾特雲、行星間的塵埃、氣體和粒子等行星際物質。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的總表面面積約為17億平方千米。

太陽系中的各個天體主要由氫、氦、氖等氣體,冰(水、氨、甲烷)以及含有鐵、硅、鎂等元素的岩石構成。類地行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的部分衛星、小行星主要由岩石組成;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其核可能是岩石或冰。

太陽系八大行星

1水星

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0.38 AU)

直徑 4,878 km

質量 3.30e23 kg

密度 5.43 gm/cm

重力 0.376 G

公轉 87.97 地球天

自轉 58.65 地球天

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實在太近了,表面溫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觀測,因為可觀測的時間都集中在清晨太陽出來的前幾分鐘,和夕陽落下後的幾分鐘,時間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況下,要去找一顆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實在不是件輕鬆的事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所以它運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並且不到88天就公轉太陽一週。水星非常小,是由岩石構成的,表面佈滿被流星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水星表面另外還有山脊,這是行星在40億年前核心逐漸冷卻與收縮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水星自轉的速度非常緩慢,自轉一週將近59個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個太陽日(從日出到另一個日出)差不多要176個地球日—相當於水星一年88日的兩倍長。水星的表面溫度很懸殊, 向陽面高達攝氏430度,陰暗面則在攝氏零下170 度。當黑夜降臨時,由於水星幾乎沒有大氣層溫度下降很快。大氣成分包括由太陽風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氫,或許還有一點其他的氣體。

2金星

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0.72 AU)

直徑 12,103.6 km

質量 4.869e24 kg

密度 5.24 gm/cm

重力 0.903 G

公轉 224.7 地球天

自轉 243 地球天

金星是太陽系第二顆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時的亮度可超過 -4......

太陽系由什麼組成?

太陽系構成

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它每隔2.3億年繞銀河系中心轉一圈,雖然它只是一顆中小型的恆星,但它的質量已經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5%;餘下的質量中包括行星與它們的衛星、行星環,還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帶天體、外海王星天體、理論中的奧爾特雲、行星間的塵埃、氣體和粒子等行星際物質。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的總表面面積約為17億平方千米。太陽以自己強大的引力將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緊緊地控制在他自己周圍,使它們井然有序地圍繞自己旋轉。同時,太陽又帶著太陽系的全體成員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動。

太陽系內迄今發現了八顆大行星。有時稱它們為“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這八顆行星依次是: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也被稱為類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也被稱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也被稱為遠日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衛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還存在著數十萬個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小行星,天文學家將這個區域稱為小行星帶。此外,太陽系中還有超過1000顆的彗星,以及不計其數的塵埃、冰團、碎塊等小天體。

太陽系中的各個天體主要由氫、氦、氖等氣體,冰(水、氨、甲烷)以及含有鐵、硅、鎂等元素的岩石構成。類地行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的部分衛星、小行星主要由岩石組成供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其核可能是岩石或冰。

相關問題答案
太陽系的組成是什麼?
在太陽下的英語是什麼?
數的組成是什麼意思?
太陽上的黑點是什麼?
太陽花的花語是什麼?
太陽傘的材質是什麼?
太陽系的面積是多少?
太字的組詞是什麼?
鈺的組詞是什麼?
慌的組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