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隱士的意思?
竹林隱士+這個比喻有什麼意義
形象地說明大熊貓喜歡“人煙稀少”的僻靜環境,喜歡“泉水豐富”、竹類眾多的地方等生活習性。
“竹林是為弱者備的”是什麼意思
竹林象徵隱士,亦隱於世,保持自身高潔,不與世爭,這些隱士或許曾有位居高堂,匡扶社稷,造福百姓的理想,然而現實碰壁,懷才不遇,他們無法與現實妥協,無法改變,便選擇隱居,修一人心性。他們雖有才,卻不能施展於世,不懂曲線救國,只為了個人而隱,故曰弱者
誰知道流氓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流氓”造就的歷史
“流氓”原義是人民、草民、賤民,“流氓”的原始含義是指那些喪失了土地或喪失了 國家或喪失了精神家園的人們。它不同於今天的“盲流”。“流氓”的外延比“盲流”大, “盲流”完全屬於經濟範疇,“流氓”則進入了政治、經濟、文化、種族等各個層面。一般 說來,流氓和聖人一個在地,一個在天,而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兩者又成了親密戰友 、難兄難弟。比如說,在亂世,奸人當道聖人落魄之時。在春秋戰國的大混戰時,這種情況 尤為突出。孔子就是這麼個怪胎。首先說,儘管他是個私生子,天生是個下流胚(據《史記 ·孔子世家》載,孔子系其父母野合之產物)但他卻是個有著恢宏思想和雄才大略的聖人, 不幸的是他喪失了祖國,淪落為“流氓”,滿腔的政治抱負無法施展,只好遊歷四方傳播思 想。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流氓”思想家。因為他鼓吹放棄禮儀、放棄法治、放棄目 的、譭棄人間一切制度,無為而治,像植物一樣自生自滅。所以他是一個自覺的純粹的“流 氓”,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原始無政府主義者。
荊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流氓”英雄。他在本能的正義(亡國之痛)和真摯的義氣( 和燕太子丹之篤交)中義無返顧地走上了殉道之路。他不同於當今的職業殺手(為錢),更 不同於港臺片中“古惑仔”之類末流流氓(為派),他為的是道,他是一隻撲向火焰的蛾子 ,明知前面是火坑也要跳,豪氣沖天,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在江湖上的地位應高於關二 爺。
李白則把“流氓”行為藝術和“流氓”語言藝術玩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你看他這隻怪 鳥:行為上狂歡、豪賭、奢侈、狎妓、納妾、縱情於酒色山水之中,又擅騎射、弄刀劍、炫 武功,四處遊蕩、恃才放獷。語言上寫下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千金 駿馬換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美酒樽中置斛,載妓隨波任去留”……,瞧瞧,這個流 氓成性的詩人已經腐化墮落到何種地步?同時又把“流氓”浪漫主義美學發展到令人目眩的 程度!比李白還“流氓”的只有一個柳永了。
同樣是喪失了精神家園的詩人,杜甫、陸游等和李白大不相同。雖都飽受失去國家之苦 ,杜、陸卻到死都對重返國家家園不死心,深受“安史之亂”的杜甫在窮困潦倒中還盼著明 君仁政的出現,幻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蔽天下寒士具歡顏”,陸游則死不瞑目,留下 遺訓:“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們是迫不得已的“流氓”。
梁山泊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龐大最凶悍的黑社會流氓組織,宋江就是中國最大一個教 父式的“流氓”領袖。可惜這懦弱的大哥大“流氓”得不徹底,一直盼著招安,把偉大的“ 流氓”事業徹底葬送了。流氓最高的境界是俠客和隱士。隱士出現的原因在於國家的無限殘 暴和自身的無能為力,又不願泯滅自己的人性。他們是良心的“流氓”,比如陶淵明。最具 代表性的隱士是魏晉隱士“竹林七賢”。阮稽、劉伶、嵇康等人表面有裸體縱酒、裸體狂奔 等癖好,佯狂佯傻只是一種流氓策略,苟存性命於亂世,有點保留革命火種的意思。
李自成和洪秀全是另外一類流氓。他們都企圖以暴力重返廟堂之高,他們在成事前或許 是真正的流氓,一旦成事,(其實還沒完全成事),便暴露出現代含義上的流氓(而且是小 流氓)嘴臉。就像一夥註定成不了大事的小偷,贓物還沒到手就盤算著如何分贓。李自成和 洪秀全進城後都荒淫無度、濫殺功臣。僅洪秀全之妹洪宣嬌就有上千個面首。更不用說李天 王和各大藩王了。堂堂的太平天國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妓院。李自成拜倒在明朝第一名妓 陳圓圓的腳下,和另一個大嫖客吳三桂大打出手醜態百出,斷送了漢人的花花江山,這兩個 人渣是“流氓”......
國畫竹林高逸的寓意是什麼
高雅脫俗,俊逸跌宕,志如成竹,氣節高遠。
得意忘形是什麼意思、
【解釋】:形:形態。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出自】:《晉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示例】:他把科長看成有天那麼大,把他和科長連在一塊,他沒法不~。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近義詞】:忘乎所以、自鳴得意、得意洋洋、趾高氣揚【反義詞】:悵然若失、心灰意冷【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得意忘形 成語典故 我來講講這個得意忘形的成語故事。得意忘形的意思是形容人因為高興而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態。形:形體;樣子。這個詞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指高興得忘記了自身形體的存在。現在似乎往往被用作貶義詞,來形容惡人得志的樣子,出現這個詞的時候,一般可能就會緊接著噩運臨頭了。甚至於現在這個詞的意思有點接近於“樂極生悲”了。但實際上它的起源並不是這樣的。這則成語出自《晉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阮籍,陳留尉氏(今河南尉縣)人,又名嗣宗,是魏晉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從小失去父親,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好學,後來終於成為當時著名的隱士。阮籍本來很有抱負,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對執政的司馬氏集團非常不滿,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只得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縱情于山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此外,他還以寫詩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迴含蓄的語言來表達了憂國和避世的心情。他的好友嵇康和他一樣,也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對司馬家族的統治也抱有輕蔑和厭惡的態度。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還有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們七個人經常聚在一起,在山陽竹林之下,閒談、狂飲、作詩、彈琴,高興時就縱聲狂笑,不高興時就痛哭一場,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在這七人當中,阮籍大概是最為瘋癲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時候,常常哭笑無常。因此史書中描寫他時說到“當其得意,忽忘形骸”。這就是得意忘形的意思的最早出處。也有人說,當時這些隱士有一種類似於今天的毒品的藥劑,叫做“五石散”。吃了之後就興奮得瘋瘋癲癲,並且身上的皮膚變得非常敏感以至於穿不了平常的衣服,只能穿寬大飄逸的衣服並且興奮地跳舞,仿若仙人附體一般。當然這是傳說,沒有正史記載,但我認為還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