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是什麼?
鹽城屬於哪裡啊?
基本概況
鹽城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東臨黃海,西襟淮揚,南與南通市接壤,北與連雲港市毗鄰。1983年由地區改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下轄東臺、大豐2個縣級市和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市區下設鹽都、亭湖兩個區和鹽城開發區,市轄區面積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萬。全市有138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927個村民委員會,554個居民委員會,796.51萬人口,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是江蘇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市。基本特點是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裡遍地皆為煮鹽亭 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全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13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8%。隸屬於東臺、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自然地理
翻開江蘇省地形圖,可清楚地看到,鹽城市域是一塊綠色的平原,絕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廢黃河兩岸為地勢最高處,海拔4-6米。蘇北灌溉總渠以南,到鬥龍港以北地區為低窪地帶,平均海拔在2米以下。整個鹽阜大地,根據成因差異可分為裡下河平原區、黃淮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
裡下河平原區
位於蘇北灌溉總渠以南,串場河以西。地勢東高西低,整個裡下河地區是一個大的碟形窪地,但窪中有高,內有若干小的碟形窪地。鹽阜人民在漢代以前已能利用沼澤灘地種植水稻了。處於范公堤西側的小"海灘",明代時是一處瀉湖區鹽灘,叢生蒲葦,可通鹽船。春冬季節灘露出,經開墾後成為農田。清康熙年間,鞍湖曾是一片汪洋,如今是沃壤平衍,良田阡陌。勤勞的鹽阜人民為防止洪澇災害,在地勢相對高起的部位,就地取土培高,修成四周環水的小塊高地,種植莊稼,可以旱澇保收。今天的裡下河地區,物產豐饒,為著名的商品糧、油料和水產品基地之一。
鹽城的歷史是什麼?
鹽城的歷史沿革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裡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佈在古淮南鹽區的東臺、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臺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臺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臺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臺縣;抗日戰爭中期,建臺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臺等7縣。1987年後,東臺、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莊、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覆,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莊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
鹽城的介紹
鹽城市情概況 鹽城市地處江淮平原東部的黃海之濱,是蘇北的古城。 古有“淮夷地”之稱,漢置鹽瀆縣,東晉安帝時更名為鹽城 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總面積14983 平方公里,總 人口798.7 萬人,現轄2 市5 縣2 區。 改革開放以來,鹽城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較快。初步形 成以汽車、機械、紡織、食品、化工、輕工等為主、門類比 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擁有悅達、森達、江動、中大等一批在 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集團。地區生產總值1011.36 億元, 比上年增長1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80 元,比 上年增長13%。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 棉花生產基地,油料、蔬菜、水果、蠶繭、肉類、鮮蛋、水 產品等產量連續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農民人均純收入4893 元,比上年增長10.8%。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投資環境明 顯改善。民航開通了至北京、廣州、溫州等國內航線和鹽城 至漢城的國際航線。新長鐵路鹽城段已建成通車。寧靖鹽高 速公路、鹽通高速公路、海堤公路已全線貫通,鹽淮高速、 鹽連高速等一批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大豐港已建成通航。 鹽城市標準海岸線長582 公里,境內水網密佈,海水、 淡水資源極為豐富,是江蘇文蛤、竹蟶、泥螺、毛蚶、對蝦、 鰻魚苗的重要產區。後備土地資源十分豐富,有灘塗面積683 萬畝,佔全省的7/10、全國的1/7,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 鹽城的手工藝品和土特產品獨具風格,東臺發繡、曹氏木雕、 濱海柳編等各有奪人之處,風味小吃中的東臺魚湯麵、建湖 藕粉圓、阜寧大糕、伍佑醉螺等盛名不衰,濱海五醍漿酒則 有“開壇十里香,隔壁三家醉”之美譽。 鹽城市於2005 年11 月通過國家驗收,2005 年12 月榮獲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鹽城海濱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 鹿保護區,還有國內第一個灘塗型自然保護區,每年冬季有 近千隻世界珍禽丹頂鶴來此過冬。遊覽勝地九龍口、大縱湖 亦久負盛名,正在規劃建設的鹽城溼地生態國家公園已被列 為全省旅遊發展的三大重點之一。 鹽城建湖縣一帶既是淮劇發源地,又是中國雜技的發源 地之一。鹽城的古蹟勝景有東臺西溪董永祠,鹽城還是世界 名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里。市區建有新四軍重建軍 部紀念館、紀念塔,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大豐市白駒 鎮建有新四軍、八路軍會師紀念碑。
鹽城是哪個市的
鹽城市,位於北緯32.85°~34.2 ° 、東經 119.57°~120.45° ,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是江蘇省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市。市轄區面積1779平方公里;市轄區158.65萬人(亭湖區83.90萬,鹽都區74.75萬)。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範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
鹽城051568556555是什麼號碼
聯通的大靈通號碼
鹽城的別名是什麼
鹽城概況
面積 1.5萬平方千米
河湖面積 2700多平方千米(萬河之都)
人口 815萬(2008年底)
語言 鹽城話
郵編 224000
機動車牌號 蘇J
區號 0515
拼音 Yancheng Shi
區劃 轄兩個市轄區,5個縣及兩個縣級市。
市樹 : 冬青、銀杏
市花 : 紫薇、枯枝牡丹
經緯度: 北緯32.85°~34.2 ° 、 東經 119.57°~120.45°
注:鹽城的標誌是丹頂鶴(仙鶴)和麋鹿(神鹿)
鹽城,江蘇省中部沿海的一座新興城市,與日本隔海相望,地域得天獨厚,珍禽異獸與人和諧共生,是國家沿海大開發戰略的重要一環。鹽城設市較晚,民營與縣域經濟實力不俗,產業結構豐富,生態優美。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範疇。鹽阜大地人傑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
鹽城為何被稱為鹽城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裡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佈在古淮南鹽區的東臺、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臺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臺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臺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鹽城什麼是最有名的?
當然是鹽啦
鹽城的別稱
太玄
鹽城的別稱是什麼
公元前119年 叫鹽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