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漢化改革的原因?
請列舉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漢化政策的主要內容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範圍極其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佈了與之相聯繫的三長制和租調製.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戶,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調製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租調負擔,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從另一方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整頓吏治.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在這項改革措施中,以“治績”的好壞為標準.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第三,遷都洛陽.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495 年正式遷都洛陽.第四,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複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準,將國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均田制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設立三長制:這是北魏基層的行政組織,它的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租賦,徵發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層政權,取代了宗主督護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國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歸還官府.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北魏政權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調製: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租調.改革了原來賦稅徵收上的混亂現象.使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
整頓吏治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俸祿由國家統一籌集,不許官吏自籌.懲治貪汙.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轉;
遷都洛陽
魏孝文帝是一個政治上有作為的人,他認為要鞏固魏朝的統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後的風俗.同時,北魏自定都平城以來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氣候惡劣,生產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處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難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區,北方的少數民族柔然也逐漸強大起來,對北魏構成威脅.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
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發火說:“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佈退朝,回到宮裡,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
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20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裡.諸位認為怎麼樣?”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說......
概括北魏時期實行的改革措施及其成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原因):
經濟上:北魏的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社會發展水平落後,民族矛盾尖銳。
政治上:北魏崛起並統一北方,結束了北方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社會矛盾尖銳。
文化上:民族融合趨勢出現。
改革措施:
政治
整頓吏治:公元472年,政以久任,滿一年升遷一級;治績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處罰,甚至降級。
變革稅制:公元475年,為改變過去州、郡、縣爭收租調的混亂局面,政府確定只能由縣一級徵收,徵收時禁止使用大斗、長尺、重秤。
頒俸祿制:公元484年,頒佈俸祿制,申明俸祿以外貪贓滿一匹絹布的處死。次年頒行的均田令中,又規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職高低給一定數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準買,離職時移交下任。
改革官制:太和年間,議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從。從品為北魏之首創。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標準,將代北以來的鮮卑貴族定為姓、族,姓為高,族次之,其中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勳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謂四姓,一說為中原漢族高門崔、盧、李、鄭,一說為漢族甲、乙、丙、丁四種郡姓,後者似為確。班定姓族,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
遷都洛陽:為了便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拓跋宏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到洛陽。
經濟
行均田制:公元485年,頒佈了均田令,對不同性別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詳盡的受田規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別。露田種植穀物,不得買賣,七十歲時交還國家。桑田種植桑、榆、棗樹,不須交還國家,可以出賣多餘的部分,買進不足的部分。還授土地時對老少殘疾鰥寡都給予適當的照顧。
創三長制:公元486年,以三長制取代宗主督護制,採用鄰、裡、黨 的鄉官組織,抑制地方豪強蔭庇大量戶口。
改革租制:公元486年,孝文帝對租調製度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新租調規定以一夫一婦為徵收單位,每年交納帛一匹,粟二石。十五歲以上的未婚男女,從事耕織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頭的租調,分別相當於一夫一婦的數量。
文化
禁胡語:孝文帝實施漢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說鮮卑複合語,而須改說單音節的漢語,《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改漢姓:孝文帝下令把鮮卑族人的姓氏,改為單姓。
尊孔子:孝文帝遷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緊修建孔廟祭孔。又給予孔子後裔土地與銀錢,讓他們可以繼續祭祀這位祖先。
我們怎麼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漢化。
利大於弊。
一、改革使北魏帝國的民心得到鞏固、民族得到團結,便於發展。
二、改革讓漢文化得到很好的弘揚、發展,這對當時的漢族人民來說是一件好事。
三、改革促進了北魏的封建化速度,這對北魏帝國來說是一件好事。
四、改革使鮮卑這個民族永遠消失在了中國的民族中,當今中國的56民族並未出現鮮卑,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總的來說,改革雖然是對鮮卑族人的極大不公平與危機,這是一個民族的滅門之災。但是在改革大潮下,北魏時期的農業得到發展、文化得到薰陶、還促使民族團結。就是利大於弊。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魏孝文帝為何要推行漢化?北魏的衰落,是否和這有關
確實是有關。
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向漢族學習先進的文化。這個初衷是沒錯的,效果在一段時期內也還比較理想。
但是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實施後,部分南遷的文人、士大夫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他們的思想和生活開始腐化墮落,這就錯了。尤其是他們歧視邊將和士兵就更是錯上加錯!
北魏從孝文帝之後並沒什麼太深的內部民族矛盾。每當南朝入侵北魏的時候,北魏南部邊疆的各族軍民也是奮力抗擊南朝。而造成北魏後期國內矛盾的,主要是因為北部邊疆六鎮軍民(主要是鮮卑族)被歧視、壓迫而造成的。這個問題表面上跟“漢化”沒什麼關係,但在北魏漢化改革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新的階層歧視、排斥現象使然。
北魏時期遷都洛陽和推行漢化政策的決策者是誰
遷都洛陽和推行漢化政策的決策者是以下哪一位:|拓跋宏
姓名:拓跋宏
生卒: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
簡介: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了許多漢化政策,這些政策能夠推廣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由皇帝主持 B.北方出現民
B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孝文帝改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其一他所指定的措施切實可行,其二他的改革舉措與歷史發展的趨勢相吻合,與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相一致,這才是根本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尖銳的情況下展開的,所以改革能否對已經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起推動作用便成為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和內在要求,故B項符合題意,D項表述錯誤,A C兩項是重要原因而不是改革成功的關鍵。點評:孝文帝改革與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一道成為新課標高考對中國古代重大變革的考查內容之一,本題主要側重於對孝文帝改革原因的探究,但對這三次重大改革的考查側重點不同,系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