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怎麼做成絲綢?

General 更新 2025-01-23

抽出來的蠶絲是怎麼做成絲綢的?

1、首先是煮繭,就是用熱水將蠶繭膨脹,這個過程不算太長,就是把蠶繭的絲膠膨脹,然後方便抽絲。

2、其次是抽絲,這個就要時間了,而且根據作坊的工具的不同,時間長短不定,因為蠶絲太細了,一顆蠶繭的絲長能達到一千米,你沒有想到吧?

3、然後是蠶絲的脫膠要用液體肥皂、食用鹼去煮幾個小時呢!!很多小作坊偷工減料就少了這一步,這樣得到的絲是生絲,含有25%重量的絲膠,所以能賣很低的價格。但是這種含有絲膠、或者脫膠不徹底的生絲,不但手感硬,而且時間長了出汗、發熱就會使絲膠粘合。優質蠶絲還是要用脫膠熟絲。脫膠、水洗、脫水的過程需要幾個小時。

4脫膠後的熟絲,還要去烘乾,在進行紡織

真絲和絲綢有什麼不一樣?

真絲是絲綢中的一種真絲面料比較薄一般用來做睡衣或夏季的單衣(高級的真絲面料也用來做旗袍)但容易起皺緞子的面料比較厚多用來做冬天棉襖的面子或是棉被的面子(現在已經很少用了)

蠶繭是如何抽絲.並製成絲綢的嗎?

土法抽絲先要剝繭,將蠶繭表面的亂絲剝去,再將整齊的蠶繭分一下成色。分好質地後,就可以將繭子放入滾水中,不斷加熱至蠶繭透明得可以看到裡面的蛹,這相就可以用筷子撩絲頭了。撩出的線頭放在線輪上,滾動的線輪就可以將蠶絲不斷地抽下來了。為了抽絲時不斷線,開水中要放一些鹼,以儘量降低蠶絲間的相互粘連度。

週三在家燒開了水,剝了四個繭子,抽出的絲很細,但強度很好。只是剛開始學習抽絲,抽出的絲是幾股一起抽出的,原因是蠶繭外面的亂絲沒有剝乾淨,致使抽絲時多股一起抽,一會兒就把三個繭子的絲抽完了。最後一個繭子還是一根絲抽到底的,但是斷了四五次,看來抽絲的事,還真是一個技術活。

抽絲剝繭的過程中,阿姨過來玩,說起了緙絲的事,才知道我的外婆做過緙絲的活,可惜外婆1997年就離世了,否則還真要請教一下了。如果要將這四百個蠶繭全部抽出絲,應該會有不少,但是抽出的絲也不可能做什麼東西,而吳江的收繭時間要到六月份,只得自己設法保存繭子了。繭子已經結好十天時間,如果氣溫一直不低的話,很快就會出蛾子了,出了蛾子,這個繭就沒有用了。保存這個繭子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殺死蠶蛹是至關重要的事,通常的做法是在烈日下晒,可以將蠶蛹殺死,但是這幾天都下大雨,不可能用這種方法。沒有辦法,只得將蠶繭放冰箱的冷凍室,讓零下10℃的低溫來殺死蠶繭,想必這樣的低溫一定能達到殺死蠶蛹,保存蠶繭的目的,但不知用這種辦法會不會影響絲的質量。

絲綢是什麼面料 絲綢是什麼做的

絲綢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紡織品,絲綢的面料主要由蠶絲或合成纖維、人造纖維、短絲等織成;是用蠶絲或人造絲純織或交織而成的織品的總稱。

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蠶絲的含量可以說是100%。現代由於紡織品原料的豐富與拓展,但凡是經線採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絲綢。而其中需要特別標明的是由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特別稱為“真絲綢”。

在現代工業絲綢紡織品中,很少有100%全蠶絲的產品,主要是天然纖維、人造纖維、纖維素的組合體。

怎樣抽蠶絲做蠶絲被?

蠶絲被的製作與繅絲廠的製作工藝完全不同,蠶絲被製作出來的是縱橫交錯網狀的蠶絲被胎,而繅絲則是抽取一根根的絲,紡織成絲綢的。具體如下:1、蠶絲被:蠶繭-煮繭-剝繭-開棉-拉被胎,所有過程中蠶絲都是一片一片的2、繅絲:蠶繭-煮繭-繅絲-紡紗-織成絲綢布料,中間蠶絲是一根一根的兩者完全不同,只是材質一樣而已。打個比方,蠶絲被=一塊一塊的肉,繅絲廠的絲=一根一根很細的肉絲。然後你說你要把肉絲做成 東坡肉。這個不可能的,只有肉塊才能做東坡肉。

在古代,蠶絲是怎樣製成絲綢的

商代的卜辭常有關於蠶桑的記載,蠶紋是青銅器紋樣裝飾題材,玉蠶則被用作殉葬品。到了周代,桑樹普遍種植在山地、阪地、宅地以及成片的桑園和桑田內。這在《詩經》鄘、衛、鄭、魏、唐、秦、曹、豳諸風及大雅、小雅、周頌、魯頌中都能讀到。公元前11世 紀,周王朝規定了王后親蠶的制度。每年夏曆二月,后妃們要帶領宮中能幹的婦女,到王家的公桑蠶室去洗浴蠶種,使蠶子卵面清潔。三月初一(夏曆)開始養蠶,對採摘的桑葉要用水清洗乾淨,風乾後才拿去喂蠶。周代官府對紡織生產進行統治,在天關下屬設有“典婦功”、“典絲”、“典枲”、“染人”等職官;在地官下屬設有“掌葛”、“掌染草”等職官,以管理紡織原料、染料、紡織、練、漂、染色、服裝製作等業務。

把蠶絲從蠶繭中抽出來,使它保持粗細均勻,是一種很細緻的勞動。一個蠶繭抽出來的絲,長度可達800~1000米, 而且是兩頭細中間粗。繅絲時,需先把蠶繭浸在溫水裡,把絲膠溶開,然後不斷攪拌,撈起絲頭,將絲頭繞到卷絲工具上,不斷卷繞。當繭上的絲抽到一半以上時, 再投入已經浸泡過的新繭。撈起新繭的絲頭,併合到前面已抽過一半的老絲上面去。如此一批一批反覆抽接,直到繅成粗細均勻的絲絞。

從陝西岐山西周墓出土的絲繡文物測定,當時用來織絹帛的絲,一般有粗、中、細三種,粗的用21個繭的絲合抽而成,中的用18個繭的絲合抽,細的用14個繭的絲合抽而成。用於刺繡的更粗,一般用50個蠶繭合抽。古時計算蠶絲的粗細,有嚴密的單位標準。據《詩傳名物集覽》記載:蠶之所吐為忽,十忽為絲,五絲為惗,十絲為升,二十絲為紆,四十絲為紀,八十絲為總。“忽”為我國古代極小的長度計算單位。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據換算,直徑為1忽的蠶絲的細度,相當於0.07特(0.8旦)。

由此可知,古代一匹絲綢成功被製作出來,是需要耗費許多的桑蠶絲原料與人力勞動的。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絲綢在古代一般都是皇親國戚、一方富賈才能使用的了~

絲綢是什麼做的

絲綢用來做各種衣物,與布類似是織成的.卻是用蠶絲為線料,自然價格就貴的多,因為蠶絲是自然界中集輕、柔、細為一體的天然纖維.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也稱“天然絲”。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動物纖維之一.蠶有桑蠶、柞蠶、蓖麻蠶、木薯蠶、樟蠶、柳蠶和天蠶等.由單個蠶繭抽得的絲條稱為繭絲,它由兩根單纖維借絲膠粘合包覆而成.繅絲時,把幾個蠶繭的繭絲抽出,借絲膠粘合而成的絲條,分別稱為桑蠶絲(也稱生絲)、柞蠶絲,統稱蠶絲.除去絲膠的蠶絲,稱精練絲.蠶絲用於織制各種綢緞、針織品、工業、國防和醫藥用品,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之一.用得最多的是桑蠶絲,其次是柞蠶絲,其他蠶絲有的數量很少,未形成資源.

蠶卵孵化成蟻蠶後,在25~30天內經5個齡期,脫4次皮,發育成5齡蠶.5齡蠶食桑6~8天后停止食桑,皮膚透明,成為熟蠶.這時蠶體消食管下兩側的一對絹絲腺發育成熟.腺體後部絲腺分泌絲素,經中部絲腺並和其分泌的絲膠一起進入前部絲腺,兩根腺體的絹絲液在蠶體頭部的吐絲部匯合,排離吐絲口,遇空氣凝固成一根繭絲.熟蠶被放於適當的結繭場所(稱蠶簇),先吐零亂、疏鬆且絲膠含量較多的絲圈,不規則地攀繞在蠶簇上,做成初具繭子輪廓的繭衣,然後頭部以“S”或“8”形規律擺動繼續吐絲.每吐15~20個絲圈(頭部擺動一次成一絲圈)形成一個絲片,再更換位置做新的絲片.許多絲片聯結成繭層,並且把蠶體包覆在內形成蠶繭.天后,蠶化為蛹體.柞蠶、天蠶等在野外生長,到5齡末期,先吐一些絲縷牽攏樹葉,做成可遮蔽蠶體的絲網(繭衣)後,從絲網前端爬出,結纏繞在樹枝上的繭柄,完成後再退入絲網正式結繭.這種繭的繭柄下有天然縫隙,蠶蛾從這縫隙鑽出,出蛾的繭殼仍能繅絲.蓖麻蠶所結之繭也有出蛾小孔,但無繭柄

蠶絲怎麼織成絲綢的?

從蠶絲到絲綢,需要經過很多到工序,涉及到不同的工廠:

農戶蠶繭--繭站收烘--繅絲廠收購--煮繭--抽絲--生絲成絞--織綢廠買生絲--牽經--卷緯--投梭織綢--產出生綢--印染廠脫膠--染色--印花--成品絲綢

相關問題答案
蠶絲怎麼做成絲綢?
蠶繭怎麼做蠶絲?
蠶繭怎麼做蠶絲被?
怎麼做螺絲炒韭菜好吃?
粉絲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蜘蛛俠的蜘蛛絲怎麼做?
幹茄子絲怎麼做好吃法?
煮龍口粉絲怎麼做好吃?
清燉清炒土豆絲怎麼做?
豆芽炒餅絲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