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悌是什麼意思?
論語中的“入則孝,出則悌”什麼意思?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tì),謹而信,泛(fàn)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註釋】悌:尊敬師長。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應該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誠信,廣施愛心,親近仁人志士。能輕鬆做到這些,才可以從事理論研究。”
論語“入則孝,出則悌”意思
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孝順兄長
悌在論語中出現了幾次
悌在《論語》中出現主要有以下幾次:
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3.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子路》)
4.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
悌在《論語》中出現的次數雖然遠沒有孝那麼多,但出現時大都是與孝相提並論的,可見其在當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而咱們學習《論語》不在於一個問題出現次數的多少,而在於領會其精神。
論語出則弟的弟是什麼意思
弟:通“悌”。敬愛兄長,也泛指尊敬年長之人。
儒家重“孝悌”,對父母要講“孝道”,對比自己大的人講“悌道”。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意思是:孔子說:“學生(青少年)們,回到父母身邊要孝順,離開父母時要尊愛兄長老師和其他大人,言行要謹慎誠實,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論語“入則孝,出則悌”意思是什麼?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tì),謹而信,泛(fàn)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註釋】悌:尊敬師長。【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應該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誠信,廣施愛心,親近仁人志士。能輕鬆做到這些,才可以從事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