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培養創造力?
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繫,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象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象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
想象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象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象,它是由思維調節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象的準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髮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隻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衝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達爾文在觀察到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頂端因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側的緣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後來經過許多科學的反覆研究,終於在1933年找到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
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象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象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
在教育教學中為什麼要培養學生創造性
首先要知道,創造力在一切工作活動中都很重要,有創造才有進步。我們的教育教學要培養真正的人才,比如物理學領域要培養出能得諾貝爾獎的人,也就是說要有真正的貢獻。
學生的創造性的能力培養出來了,就可以在實踐中很好的應用,為社會發展增加新動力。如果從事理論研究,這創造力就能讓他有新的發現,甚至天才的學生可以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讓他的創造力、創造性的思想對科學界原有的理論形成革命性(或者說顛覆性)的影響。如:愛因斯坦的創造性思想就對牛頓的經典物理學理論造成了改變。
我們中國的教育教學模式現正在改變,而且應該多學習美國等國家教學的優點,他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和創造性!
創造力可以培養嗎
可以的,創造力的培養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是創造性想象,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係的能力;
②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③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④培養急驟性聯想能力。急驟性聯想是指集思廣益方式在一定時間內採用極迅速的聯想作用,引起新穎而有創造性的觀點。
有效發揮孩子的創造才能方法:
想幫助孩子最大程度地發展他們獨特的天賦和才能?有沒有一種思維方法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下面這些方法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們不僅能極大地開啟孩子的創造力,而且是幫助孩子建立起靈活有效的個性化學習體系的實用方案。
No.1 歡迎來到“為什麼”時代 孩子的小腦袋裡總是藏滿了問題,當他們皺著眉頭,一臉急切地來問 “為什麼”時,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盡力給他們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但是如果孩子總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彼此孤立的知識,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如果換一種對答方式:“為什麼?”“你認為呢?”“你怎麼想到的?”“那樣又會怎麼樣呢?”能幫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另外,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嘗試一下: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忍住告訴孩子答案的衝動,在孩子的“為什麼”之後,隨即把問題反問回來:“這真是個好主意,你覺得呢?”你會發現,這種啟發式的反問使孩子的小腦瓜開始運轉起來,他完全被他自己提出的問題所吸引,饒有興趣地跟你討論,甚至在討論結束後興致仍然高漲。 這種鼓勵思考的對答一般在孩子2~3歲時即可進行。你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來調整提問的深度,在愉快的對話中,指導孩子從已有的經驗中得到新的主意。
No.2 張開想象的雙翼 這個訓練通常也會被稱作“異想天開”。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期。在我們看來,孩子的想象也許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一旦他們可以“異想天開”,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貴的創造性思維模式就開始形成。
No.3 新眼光看平常事 如果說4是8的一半,通常人們會回答說:“是。”如果接著再問:“0是8的一半,對嗎?”經過一段思考的時間後,大多數人才同意這一說法(8是由兩個0上下相疊而成的)。這時如果再問:“3是8的一半,是嗎?”人們很快就會看到將8豎著分為兩半,則是兩個3。 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是創造性思維的起點。當我們學會轉換思維的角度,就會更好地看到問題情境之間的關係,才能更有效地發現創造性地問題解決之道。 讓孩子用新的眼光來重新認識身邊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孩子一旦習慣於這種思維過程,當再次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就會想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為自己遇到的新挑戰、新情景或新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No.4 質疑:真的還是假的? 創造性思維的另一個特徵是對已知不斷髮出疑問:真的還是假的?從而尋求新的可能性。如果孩子習慣於批判性地深入思考問題,那麼他們的思路就會更開闊、靈活。 當孩子對問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看法後,再讓他們說出並支持與之對立的觀點,可以使他們意識到不同的思維模式。
No.5 別讓“不”絆倒孩子 自信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前提。有了自信,孩子就會變得勇敢,甘願冒險。而當你對孩子說“不”時,可能阻止了孩子很了不起的主意。這會讓孩子沮喪,讓他覺得自己很笨,越來越自卑。 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鼓勵、讚揚孩子,避免讓“不”束縛、限制住孩子的創造力。 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對各種可能性的事說“是”,說“為什麼不”,而不是“我能”。然後集中精力......
如何培養創造力
創造力的培養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是創造性想象,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係的能力;
②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③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④培養急驟性聯想能力。急驟性聯想是指集思廣益方式在一定時間內採用極迅速的聯想作用,引起新穎而有創造性的觀點。有效發揮孩子的創造才能方法
想幫助孩子最大程度地發展他們獨特的天賦和才能?有沒有一種思維方法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下面這些方法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們不僅能極大地開啟孩子的創造力,而且是幫助孩子建立起靈活有效的個性化學習體系的實用方案。 No.1 歡迎來到“為什麼”時代 孩子的小腦袋裡總是藏滿了問題,當他們皺著眉頭,一臉急切地來問 “為什麼”時,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盡力給他們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但是如果孩子總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彼此孤立的知識,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如果換一種對答方式:“為什麼?”“你認為呢?”“你怎麼想到的?”“那樣又會怎麼樣呢?”能幫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另外,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嘗試一下: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忍住告訴孩子答案的衝動,在孩子的“為什麼”之後,隨即把問題反問回來:“這真是個好主意,你覺得呢?”你會發現,這種啟發式的反問使孩子的小腦瓜開始運轉起來,他完全被他自己提出的問題所吸引,饒有興趣地跟你討論,甚至在討論結束後興致仍然高漲。 這種鼓勵思考的對答一般在孩子2~3歲時即可進行。你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來調整提問的深度,在愉快的對話中,指導孩子從已有的經驗中得到新的主意。 No.2 張開想象的雙翼 這個訓練通常也會被稱作“異想天開”。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期。在我們看來,孩子的想象也許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一旦他們可以“異想天開”,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貴的創造性思維模式就開始形成。 No.3 新眼光看平常事 如果說4是8的一半,通常人們會回答說:“是。”如果接著再問:“0是8的一半,對嗎?”經過一段思考的時間後,大多數人才同意這一說法(8是由兩個0上下相疊而成的)。這時如果再問:“3是8的一半,是嗎?”人們很快就會看到將8豎著分為兩半,則是兩個3。 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是創造性思維的起點。當我們學會轉換思維的角度,就會更好地看到問題情境之間的關係,才能更有效地發現創造性地問題解決之道。 讓孩子用新的眼光來重新認識身邊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孩子一旦習慣於這種思維過程,當再次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就會想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為自己遇到的新挑戰、新情景或新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下面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進一步瞭解和儘可能發揮這種能力。 No.4 質疑:真的還是假的? 創造性思維的另一個特徵是對已知不斷髮出疑問:真的還是假的?從而尋求新的可能性。如果孩子習慣於批判性地深入思考問題,那麼他們的思路就會更開闊、靈活。 當孩子對問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看法後,再讓他們說出並支持與之對立的觀點,可以使他們意識到不同的思維模式。在下面的活動中,孩子將學會如何這麼做。 No.5 別讓“不”絆倒孩子 自信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前提。有了自信,孩子就會變得勇敢,甘願冒險。而當你對孩子說“不”時,可能阻止了孩子很了不起的主意。這會讓孩子沮喪,讓他覺得自己很笨,越來越自卑。 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鼓勵、讚揚孩子,避免讓“不”束縛、限制住孩子......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為你奉上解答,請參考!
現代社會極具競爭性、挑戰性和開拓性,只有富有創造能力的人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而創造能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一是積極參加各種創造性活動.
思維一般是在問題情境中發生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創造性思維亦如是.積極參加創造性活動,或者在活動中進行積極的創造,自然會遇到種種常規思維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將迫使你動腦筋,想辦法,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因此,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特別是那些富有創新性的實踐活動,是培養自己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前提.
二是積極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創造性思維雖然是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統一,但發散思維更集中體現了創造性的特點.因此,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有意識地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做一件事,可以設計兩個甚至三個、四個方案;遇到一個問題,不要侷限於一個維度的思考,不能滿足一個答案,而應進行二維甚至多維思考,敢於走出常規,廣思多慮,標新立異.長期有意識地進行發散思維訓練,久而成習,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自在其中.
三是學會捕捉靈感.
靈感是人腦以最優勢功能加工處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狀態,它常給人一種豁然開朗,妙思突發的體驗,使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頓釋.對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調查表明,在他們的發明創造和創作過程中,大多出現過靈感.靈感具有突發性、瞬間性,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易捕捉,使人感到非常神祕,可欲而不可求.其實,靈感的出現,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第一,靈感是深思熟慮的產物.靈感出現的基本條件是,個體必須對所要研究的問題有了一個長時間的思考,達到了深思熟慮甚至思維飽和的程度.這時從表面上看,已經走到了“山窮水復疑無路”的困境.但由於窮思竭慮,已諳熟了問題的方方面面,所有產生問題的原因及其導致的結果都爛熟於心.此時,一旦外界某種刺激忽然與所要研究的問題契合,靈感就一觸即發.
第二、靈感往往出現在個體緊張思維後精神鬆弛的狀態中.當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走投無路的時候,人們往往暫時把問題放下,從事別的活動或思考別的問題,使自己從該問題的緊張狀態中解脫出來.這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種無為的鬆弛、消遣,如下棋、看電視、閒聊、散步、聽音樂或舒適地躺在草地上,望著白雲從蔚藍色的天空中飄過,等等.其實,這種放鬆不知不覺地敞開了人的思維的大門,使人的思維更加開闊,思維因無任何限制而自由奔放,靈感不期而至.阿基米德在沐浴時,從池水外溢想到了物體的浮力原理髮現了金冠攙假的祕密;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華萊士因發瘧疾臥床時想到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觀點;凱庫勒在瞌睡小憩時解開苯的化學結構之謎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都充分印證了一張一弛是靈感產生的道理.
我們知道靈感是怎麼產生的,也就懂得了怎樣去捕捉靈感.這就是:一要對問題深思熟慮,對問題本身以及有關資料要進行長時間的、反覆深入地研究探索,直至把問題的方方面面都搞清楚,為靈感的捕捉鋪平道路.二是對問題達到一種專注沉迷的程度,要全身的投入問題的思考,不達目的絕不罷手.三要適時放鬆精神,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可以轉移注意力,做點別的事情或休閒一下,給思維留足發散的空間.
四是培養想象力,敢於大膽猜想
想象是人腦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新形象的過程,它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在想象過程中產生的新形象,叫做想象表象.想象表象可以是人自己未曾親身感受過的事物,也可以是現時生活中尚不存在的,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物形象.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不囿於成......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一、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幼兒的好奇心是其創造力形成和發展的先導,是創造的巨大動力,如果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就不可能產生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和創造。孩子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新鮮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喜追究。對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家長應予以愛護、鼓勵和引導,使之合理的發展。
幼兒對事物產生好奇,應鼓勵他提問。能提出問題說明孩子在動腦筋,進行積極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兒只有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發明千千萬萬,在於一個問……。”為此,他強調要解放幼兒的嘴,使他敢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麼重大的創造發明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的追究問題罷了。”好提問題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體現,是創造性的萌芽。所以,家長要善待幼兒的發問,認真解答併力求回答的生動具體,使孩子從小能夠享受到探索事物奧妙的樂趣。
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奇思異想是創造思維的源泉。平時,孩子總喜歡歪著腦袋、拖著兩腮靜靜的思考,並經常產生一些不合邏輯的想法。對於這些想法,他們有著強烈的表現心理,家長切不可認為是“瞎想”、“胡鬧”予以指責和否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斷送孩子的創造慾望。
有鑑於此,家長要允許幼兒自由地想像,允許他們產生與眾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觀念,如孩子的繪畫中會出現 “紅海洋”、“藍太陽”、“五彩樹”等,這是他們獨特思維、豐富想像的體現,我們應予以鼓勵並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想像,如講故事、童話敘述、朗誦詩歌、音樂、小製作等,也可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讓幼兒獲得間接知識,豐富想像的內容。
三、豐富幼兒的認知
任何創造性的活動都是建立在對原有事物的認識基礎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創造的基礎。沒有感知經驗作鋪墊,想像、創造必定是枯竭、貧乏的。因此,家長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就應不斷增進孩子的知識,幫助他們積累經驗。
家長可向幼兒提供合適的讀物和音像材料,創造多種向自然和社會學習的機會;經常提供新穎的刺激,擴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強他們的接受能力。孩子剛出生不久,家長可搖鈴鐺給他聽,掛彩色氣球給他看。因為嬰兒正是在不斷對外界環境信息的接受與作出反應的過程中,提高了大腦和各種器官的靈敏性,進而加速了智力發展的進程。嬰幼兒的生活環境較狹窄,但其智力發展速度又甚快,這就要求家長應經常帶他去看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逐步擴大他的眼界和經驗。例如,可帶孩子去動物園看看各種動物,或帶孩子去兒童遊樂活動場所。由於孩子走出了家門,看見聽到各種各樣新穎的東西和聲音,就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激起興奮點,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為其將來的創造性發展奠定基礎。
當然,有觀察才能有發現,幼兒生而具有獨特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敏感性,只要與周圍事物發生直接聯繫,幼兒就會以一種輕鬆的洞察力獨特的感受到周圍的事物。所以,家長可利用周圍事物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幼兒觀察的興趣,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
四、鼓勵幼兒動手動腦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頭腦、手腳、眼睛、嘴巴、時間與空間)。首先是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其次是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要鼓勵孩子動手動腦進行探索。只有通過一些實際的動手活動,才能使創造思維的結果物化,同時也使他們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具有實際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長要鼓勵引導幼兒多動手。研究者發現,適度的練習,有助於增長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其創造力的開發。幼兒在一次次動手做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
海嘯一般是由潮汐引起的嗎?
不是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在一次震動之後,震盪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距離,正象卵石掉進淺池裡產生的波一樣。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
如何激活 和培養創造力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創造是現代人的本質特徵。創造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顯著標志之一。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以學生髮展為本,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美術教育者所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究。
傳統的教學方法多以教師的講解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則處於被動接受的位置。這種非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實際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使其養成了依賴於他人的習慣。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主動探索是創造力發展的基礎。創造性的教學應鼓勵兒童對學習的主動參與,使教學成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鍛鍊和收穫,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
如:在欣賞活動中,通過比較、討論、對話等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資料、體驗、思考、鑑別、判斷等學習方法,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又如在教學手工課時,對於難度較低的內容,教師教學時可只作簡單的引導,講解制作的基本原理,而後鼓勵學生通過互相討論等途徑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製作的方法,自主解決問題。在作業要求上也可分層處理,對於多數學生要求他們只完成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即可;對於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學生通過一堂課的學習,不僅得到了一個具體的結果——作品,更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索、創新的能力。平時的教學中,常見的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難得一見的是學生對教師、對教材的評價。而這卻恰恰是引導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如課末,可以邀請學生對教師本堂課的教學提出他們喜歡的做法和不喜歡的做法等。在每一學期的最後幾課,可請學生對整個學期進行評價——如,“我最喜歡的課”、“我最不喜歡的課”等。教學就是為學生服務,當教師的教學在逐步的積累中不斷完善,當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與尊重,教師的課又豈能不受學生歡迎,而這也正是體現了教學平等、教學的魅力。
二、創設生活情境,迸發創新火花。
有關統計表明,中國兒童的創造設想主要來自“學習”和“生活”兩方面,而源於日常生活的創造設想又居於首位。創設生活情境,就是讓學生在學中體驗生活角色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使思維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其創造潛能也因此能夠得以充分地發揮。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來創設能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的相關性情境,以此來活躍氣氛,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如《各式各樣的帽子》一課,一位老師採用“xx帽業公司現招聘設計師若干名,詳情見海報,請有意者前來應聘”這一形式展開。別以為你是來到了人才交流市場,事實上學生們正以現場應聘的形式創作“各式各樣的帽子”。課中,黑板上貼滿了前來應聘者的作品……“消費者”們——全班同學,正在選購產品,他們互相討論、欣賞,都給自己認為滿意的產品貼上“大拇指”……一批小設計師們因受“消費者”青睞而受聘……用一生活情境“現場招聘”來代替作業,用“選購產品”來代替作業評價,這樣的作業和評價設計,符合學生好動、易興奮、好探求的心理特徵,使他們產生強烈的獲得知識、表現藝術情感的慾望。他們不再感到美術作業是無味的,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此外,恰當地把競爭引入課堂,不僅能培養學生進入未來社會的心理素質,也符合學生的求勝心理,更重要的是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到了自己的價值,也會為下次成功而努力。學生在創設的寬鬆愉快的生活情境中,主動充當角色,在玩中學,在玩中悟。在這種情境中,學生處於......
如何培養“創造力”興趣
我想你現在是在讀中學吧。這段時間是在為自己將來的創新實踐打基礎,所以必定會很枯燥的。而且,中學的數學要創新是很難的,很多用來在數學領域創新的“工具”在中學裡是不可能學到的。
不過你能在這樣“逼迫”的環境下還在想如何創新,想必你的能力也不差,否則早就被學業弄得焦頭爛額了。目前所能做的,其實就是等待,積蓄自己的能量,為自己將來的創新埋下種子。
創造力本身是很難拿來衡量的,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相比於單一的答案,對具有創造力的答案的評審耗費的人力物力要多得多,中國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是造成目前這種應試教育的原因之一。
至於以後如何鍛鍊自己的創造力,我覺得你倒是可以參與到一些事件當中去,比如說到了大學以後,參與到某個項目組裡面去對某個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創造出一種”微環境“來將自己的創造力逼出來。
當然基礎知識是相當重要的,否則你是沒法進入到這個領域裡和優秀的人一起工作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