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主體的意思是什麼?
樂曲的釋義
讀音:yuèqǔ[musical composition;com position]音樂作品《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張文收 以為《十二和》之制未備。乃詔有司釐定,而 文收 考正律呂,起居郎 呂才 葉其聲音,樂曲遂備。”《宋史·樂志六》:“今既親詣室祼,其酌獻,升殿所奏樂曲,恐不相協,宜命有司更制。” 丁玲 《杜晚香》:“可是在車站上又有了一列長長的隊伍,在歌唱偉大的祖國的樂曲聲中走過檢票的地方。” 張賢亮 《靈與肉》:“大廳裡響著樂曲,有幾對男女跳起奇形怪狀的舞蹈。” 指音樂作品《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張文收 以為《十二和》之制未備。乃詔有司釐定,而 文收 考正律呂,起居郎 呂才 葉其聲音,樂曲遂備。”《宋史·樂志六》:“今既親詣室祼,其酌獻,升殿所奏樂曲,恐不相協,宜命有司更制。” 丁玲 《杜晚香》:“可是在車站上又有了一列長長的隊伍,在歌唱偉大的祖國的樂曲聲中走過檢票的地方。” 張賢亮 《靈與肉》:“大廳裡響著樂曲,有幾對男女跳起奇形怪狀的舞蹈。” 交響曲(Symphony) 廣義的來說,交響曲是為管絃樂所寫的奏鳴曲。這個曲式源自於巴洛克時期,當時對此名稱的解釋相當於現在的歌劇「序曲」,也就是由快板-慢板-快板形式所組成的三個樂章的器樂曲。古典時期以後一般公認的模式是第一樂章:快板、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第四樂章:快板,輪旋曲式。古典時期的海頓將交響曲帶向一個新高峰,莫札特遵循其榜樣又突破,1788年最後三百的交響曲尤其出色。貝多芬史將交響曲在表現情感的能力上提升至一新局面,九首交響曲不僅擴大了樂團的編制及樂曲的長度,第九號「合唱」交響曲更把人聲引進由席勒(Schiller)作詞的「快樂頌」大合唱終樂章中。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之後,交響曲更被廣泛的創作,但形式上開始有了些微改變,或是改變樂章的數目,或是加入了聲樂,此外,受了標題音樂作曲手法的影響,更發展出「標題交響曲」之類型。如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作品68。交響詩(Symphonic poem) 是一種以標題音樂手法完成的單樂章管絃樂作品,與多樂章的標題交響曲有別,交響詩是李斯特首先在作品中引用,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大有與其影響。交響詩是在音樂中發展詩的理念,用音樂來營造情緒抒發感情,表現詩的意境,氣氛和內容。交響詩的題材自由,手法不受限制,作曲家得以自由表達樂念,是在標題音樂中最發達的樂種。浪漫派後期德國音樂家理查.史特勞斯(R. Strauss,1864~1949)在交響詩方面堪稱一代宗師,他將交響詩改稱為「音詩」。組曲(Suite) 十八世紀中期之後舞曲組曲不再受到作曲家的重視,主要是因為音樂逐漸平民化,宮廷內的舞曲不再那麼的流行。浪漫樂派以後流行具有描寫性質的舞曲,通常是管絃樂曲及器樂曲的作品。大多由很多小曲組合而成,沒有一定規則可循,作曲家可自由創作,如聖桑「動物狂歡節」、舒曼「兒時情景」、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另外有芭蕾舞劇中精彩的管絃管配樂,單獨用於演奏會上時的芭蕾組曲,如柴科夫斯基「睡芙人」、「天鵝湖」、「胡桃鉗」組曲。協奏曲(Concerto)協奏曲起源於16世紀,最初是指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以別於當時盛行的無伴奏合唱(A capplla),到巴洛克時代才指附有伴奏的器樂獨奏之意。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大都是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這是由小協奏群(Concertino)對著全體樂團(Tutti)同時演奏或是交替出現,音樂間成了一種競奏的模式。獨奏樂器協奏曲到了巴洛克後期才出現,而現在最常聽到的協奏曲式在古典時......
春節序曲第二段的主體樂器
雙簧管。
(然後進大提琴和絃樂)
小刀會序曲的音樂背景
20世紀50年代,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週年,上海實驗歌劇院創作演出了民族舞劇《小刀會》,它是上海也是全國第一部反映革命歷史題材的大型舞劇。該劇分“起義”、“勝利”、“抗議”、“夜襲”、“求援”、“突圍”、“決戰”等七場,藝術地再現了19世紀中葉發生在上海地區的“小刀會”農民起義的戰鬥歷程,謳歌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武裝鬥爭的奮鬥精神。該舞劇結構具有中國章回小說傳統元素,舞蹈語言以中國古典舞語言為主體,輔以江南地域特色的民間舞加以穿插,營造情景、強化個性、渲染色彩。劇中多段獨舞、雙人舞也頗具特色,而“弓舞”、“大鼓涼舞”、“倒花蘭”、“盾牌舞”、“小刀舞”等群舞,更堪稱令人過目難忘的精彩舞段。《小刀會》音樂創造了“主題貫穿發展和曲牌聯接相結合”的樣式,音樂素材大多取自中國戲曲音樂和江南民間音樂,劇中不論戲劇性音樂,還是色彩性音樂,尤其主要人物的音樂形象都十分鮮明。該舞臺美術也有獨到之處,黃浦江水波盪漾動感場景,採用的新技術在國內尚屬首次。《小刀會》首演於1959年9月30日小劇場,10月1日建國10週年在人民大舞臺正式公演。1960年1月11日,《小刀會》在上海藝術劇場(蘭心劇場)為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滬召開舉行專場演出,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和與會全體中央委員出席觀看。演出結束後,周恩來等走上舞臺代表毛主席向全體演職員問好並祝賀演出成功。後來,毛主席曾說:“《小刀會》很好嘛,是反帝反封建的,可以到北京演出,那裡的人民會歡迎的。”12日晚,周恩來召見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平說:“看了你們演的《小刀會》,大家都比較滿意,毛主席也滿意。戲的內容是反帝反封建的武裝鬥爭,藝術上也有我們的藝術特色,這都是好的,當然也還有不足之處。”5月18日,《小刀會》劇組赴北京公演,廣獲好評。6月5日,周恩來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小刀會》劇組全體成員,並設家宴接待。陳毅副總理和夫人張茜,國務院祕書長習仲勳,文化部門負責人錢俊瑞、夏衍等在座。12月,應各地同行要求,歌劇院開辦“《小刀會》學習班,北京、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瀋陽等省市和部隊歌舞團等來學習,歌劇院提供了全劇總譜、舞美服裝、設計圖等藝術資料。1961年,上海天馬電影廠將《小刀會》拍攝成彩色電影。1963年8月,《小刀會》劇組赴北京集訓,加工排練,準備赴朝鮮演出。期間,周恩來多次親臨現場指導,京劇名家白雲生、李少春也擔任表演指導。9月,《小刀會》劇組以“中國舞劇團“名義赴朝作訪問演出,正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在平壤訪問的劉少奇、葉劍英等,陪同金日成、崔庸健、金一等朝鮮黨政領導人觀看了《小刀會》演出,精彩演出得到中朝領導人的熱烈讚賞。1964年11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團來滬演出期間,向上海歌劇院學習了《小刀會》全劇,中方則以毛澤東主席的名義向日本朋友贈送了《小刀會》全套服裝、道具和總譜。1994年,舞劇《小刀會》在中國文聯、中央電視臺、中國舞協等聯合主辦的評比中,被評為“中華民族二十世紀經典舞劇”。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1812》序曲和《1812年序曲》哪個叫法正確?
就叫《1812序曲》就行了,不用那麼麻煩!
《春節序曲》裡面的樂器
短笛
長笛
單簧管
雙簧管
大管
小號
圓號
長號
大號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小軍鼓
定音鼓
大軍鼓
大鑔
小鑔
中國梆子
木魚
木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