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如何教育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5-01-17

外國人如何教育孩子

美國家長們認為,除營養和知識外,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尊重。因為他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和孩子講話,美國家長從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飯時,美國家長從不硬逼,而是婉轉地說:“你看蘿蔔餡餅在等著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興了。”孩子做錯了事,家長很少動輒指責孩子,而是說:“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會這樣做了。”如果孩子要換衣服,他們也是以商量的口氣說,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權利。帶孩子外出串門時,如果主人拿出什麼東西給孩子,美國家長不會像大多數中國家長那樣,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需要一概滿足,對於主人沒有主動提供的東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長一般會在適當的時候做出解釋和說明。比如,當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貴的玩物時,家長就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東西,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需求而不顧別人的感受,從而讓孩子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

不少中國家長喜歡“人前教子”,常在別人面前指責、訓斥自己的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而在美國,家長們認為這是一種犯罪,因為對孩子當眾的指責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失敗的時候。如果孩子還小,中國家長們就會一笑了之,搶著幫他把問題處理掉,或者乾脆讓孩子放棄。

英國家長卻不這樣認為。麥克的兒子查理今年10歲,這個小男孩不但會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裡的水管、電器,就連修汽車也能說個頭頭是道。在中國,這些知識可能二十幾歲的大小夥子也未必瞭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歲的時候,他看到麥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於是麥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查理馬上跳進洗碗池裡幹了起來。這是在洗碗,同時也等於是在洗澡,衣服褲子全都溼了,碗不但沒有洗乾淨,而且還摔碎了一個。

麥克沒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邊,看著查理的一舉一動。開始,查理還在笑,慢慢地,他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油汙塗了滿身,涼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麥克,麥克把頭轉到了窗外……終於,他忍不住地哭了起來。

直到這時,麥克才把他抱出來,換了乾淨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邊,然後,在查理的注視下,一個個地把碗洗乾淨。接著,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裡。

查理這一次洗玩具碗筷,衣服只溼了一半。第三次時,只有袖子溼了一點點。麥克又教他怎樣把碗洗乾淨的方法,查理做得也就越來越好了。

麥克的想法很簡單:“要給孩子失敗的機會,面對失敗,一次次改正錯誤,直到成功,這不只是教孩子學習並掌握能力、同時也是教他一種人生態度。

澳大利亞:教給孩子生存能力

澳大利亞有錢人家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被家長送去學開船,教練常常把船泊在淺灘上,船底船身難免會沾滿沙子。貓頭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它們清洗乾淨。11歲那年,他趴在船身上,在太陽下一天干上6個小時,整整幹了一個暑假,他媽媽也不會因心疼而阻攔。因為在她的觀念裡,貓頭有權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時間。

魚生那陣子上課時老打盹,問他原因,他自豪地說:“我每週四上午5點到7點在我家的街區送報紙,一次可以掙14塊錢!”班上其他男孩羨慕不已。

以中國家長的心態去考慮,我們是決不會允許這類事情發生的:讓孩子到淺灘擦船,出了意外怎麼辦?為了掙14塊錢上課打盹,學不好功課怎麼辦?而澳大利亞的家長們卻不這樣想,他們認為培養孩子的能力最重要,而不是看重孩子學了多少具體知識。

澳大利亞的孩子們都特別能忍耐,他們從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訴家長去看醫生,但不可以沒完沒了地抱怨、呻吟......

外國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美國: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美國家長們認為,除營養和知識外,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尊重。因為他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孩子講話,美國家長從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飯時,美國家長從不硬逼,而是婉轉地說:“你看蘿蔔餡餅在等著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興了。”孩子做錯了事,家長很少動輒指責孩子,而是說:“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會這樣做了。”如果孩子要換衣服,他們也是以商量的口氣說,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權利。帶孩子外出串門時,如果主人拿出什麼東西給孩子,美國家長不會像大多數中國家長那樣,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需要一概滿足,對於主人沒有主動提供的東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長一般會在適當的時候做出解釋和說明。比如,當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貴的玩物時,家長就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東西,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需求而不顧別人的感受,從而讓孩子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不少中國家長喜歡“人前教子”,常在別人面前指責、訓斥自己的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而在美國,家長們認為這是一種犯罪,因為對孩子當眾的指責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失敗的時候。如果孩子還小,中國家長們就會一笑了之,搶著幫他把問題處理掉,或者乾脆讓孩子放棄。英國家長卻不這樣認為。麥克的兒子查理今年10歲,這個小男孩不但會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裡的水管、電器,就連修汽車也能說個頭頭是道。在中國,這些知識可能二十幾歲的大小夥子也未必瞭解。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歲的時候,他看到麥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於是麥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查理馬上跳進洗碗池裡幹了起來。這是在洗碗,同時也等於是在洗澡,衣服褲子全都溼了,碗不但沒有洗乾淨,而且還摔碎了一個。麥克沒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邊,看著查理的一舉一動。開始,查理還在笑,慢慢地,他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油汙塗了滿身,涼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麥克,麥克把頭轉到了窗外……終於,他忍不住地哭了起來。直到這時,麥克才把他抱出來,換了乾淨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邊,然後,在查理的注視下,一個個地把碗洗乾淨。接著,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裡。麥克的想法很簡單:“要給孩子失敗的機會,面對失敗,一次次改正錯誤,直到成功,這不只是教孩子學習並掌握能力、同時也是教他一種人生態度。澳大利亞:教給孩子生存能力澳大利亞有錢人家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被家長送去學開船,教練常常把船泊在淺灘上,船底船身難免會沾滿沙子。貓頭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它們清洗乾淨。11歲那年,他趴在船身上,在太陽下一天干上6個小時,整整幹了一個暑假,他媽媽也不會因心疼而阻攔。因為在她的觀念裡,貓頭有權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時間。魚生那陣子上課時老打盹,問他原因,他自豪地說:“我每週四上午5點到7點在我家的街區送報紙,一次可以掙14塊錢!”班上其他男孩羨慕不已。澳大利亞的孩子們都特別能忍耐,他們從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訴家長去看醫生,但不可以沒完沒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沒出息的表現。冬天裡女生們都清一色穿裙裝校服,小男生則穿短褲西裝。即使是星期天,家長也不給孩子們穿厚衣服,他們仍是一副短裝打扮在公園的草地上跑來跑去。澳大利亞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後敢做敢當,有能力,有創造力,同時還要有從小鍛煉出來的、不怕寒冷飢餓勞累的健壯的身體。以色列:讓孩子不斷提問都說猶太人做生意很成功,教育孩子是不是也有一套?我不自覺地觀察利婭和拉米爾。利婭是以色列人,因老公在美國工作,她也帶著兒子......

看看外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的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從諸多成功人士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天才之所以為天才,並不是由於他們生來所具有的天賦所致,而是他們在幼年時期創造的興趣和熱情的幼芽沒有被抹殺和踩掉,並得到了順利成長的結果。

本文試就借鑑國外家庭教育的一些成功經驗,結合國內家庭教育的一些不足,取長補短,淺顯的談談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美國:“給孩子制定一個家務勞動計劃” 美國父母教孩子做家務,每週一次貼出要乾的家務勞動內容。將某一特定任務指定某一孩子去幹,確定完成任務的期限;輪流幹某些活兒,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做沒有興趣或最容易乾的工作;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使孩子因自己的勞動而產生一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當然,在國內, 現在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小孩,但也要讓獨生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是做父母的偷懶,重要在是培養下一代的“勞動光榮”的思想。現在國內城市的小孩大多是在網吧長大,動不動說別人“農民”、“垃圾”,而那雙手除了會高強度、長時間的點鼠標和敲鍵盤外,什麼也不會做也不得去做。

德國:“讓孩子與大人爭辯” 德國人以為“兩代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就某件事與父母爭辯,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爭辯使孩子覺得父母講正義、講道理,他會打心眼裡更加愛你、依賴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過爭辯弄明白了,會心悅誠服地去做。你有難題,孩子參與爭辯,也能啟發你。現在大多數家長是把子女當作朋友來交流,父母的絕對權威相對縮小了。筆者要讓小孩做什麼(有意識地讓他做點小事,如關門,倒茶)時,會蹲下來細聲細語和他說,他做到了,就教他在我對他說“謝謝”時,要說“不用謝”。有時他會說“這是爸爸做的事”而不願做時,我就會試著說服他去做。

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 孩子做某件事失敗了,英國人的觀念不是索性不讓孩子去做或家長乾脆包辦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機會。比如讓孩子洗碗將衣服浸溼了,就指導孩子再來一次,教會他避免失敗的方法。而國內的家長從小不讓自己的孩子處理自己的事務,只讓孩子讀書讀書再讀書,如此培養了一些讀死書的機器,也讓我們的社會製造了 “大學生不懂如何洗衣,竟主動申請退學”以及“大學生將衣服寄回家讓父母清洗”諸如此類的新聞。

加拿大:“讓孩子學會玩” 在家裡孩子們很少有家庭作業,沒有父母關於學習的喋喋不休,他們注重的是讓孩子能整天輕輕鬆鬆,做遊戲、玩玩具,在玩中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一點和國內家庭教育格格不入,也就是說這在我國大多數家庭中是萬萬行不通。前幾年還有父母為了學習成績竟活活棒打親生兒子致死,當然這是特例。

日本:“讓孩子獨立自主” 為了增強兒童的生活自理觀念,家長有意識地讓兒童學會判斷是非,做出選擇,如去商店購買玩具,家長事先會定出一個金額,讓小孩子有自行決定買什麼;家裡準備外出旅遊,也會徵求一下孩子的看法。日本孩子到了初中後,大部分衣服他們自己能夠獨立地上街購買,而且會貨比三家,精打細算。大多數國內家長會說我們自己還做不好家庭理財這點,更怕商家騙了小孩,所以我們第一次自己自由支配錢財是自己拿到第一個月工資時,這時再開始國外從小就進行了的鍛鍊,經歷他們小時候就體驗過的經歷。

以上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和國外在家庭教育中的差距,一個人的成就大小或孩子學習成績的優劣,主要依賴兩個方面因素:一是聰明才智和學習能力的強弱,即我們稱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實踐中是否具備了正確的動機、濃厚......

看看國外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一、美國人的父母觀

作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愛,這是中國和美國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們的表達方式不同,中國人更加含蓄、內在、有的時候這種愛有些沉重;美國人直白、外在、浪漫。

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談中美不同的父母觀:第一:子女的所屬問題:即孩子是屬於他們自己還是屬於父母。在我國,毋庸置疑子女是屬於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東西一樣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一切得聽父母的;在美國,子女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屬於自己,他們有自己的喜好、選擇、隱私、交際圈。第二: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我引用企業形式來說,在我國父母對子女照顧是無限責任:從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長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陪讀(各種輔導班、學琴等),有時甚至把作業都包了,雙休日都搭在裡面,陪孩子上各種班。想著如何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婚、養兒育女等。當父母在做這一切的時候,我們做的心甘情願,我們一輩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個好前途、好發展。家長所有個人的抱負、希望、心願等等全放在孩子身上。等到這一切都完成的時候,父母的青春年華也逝去了。當然,我們做父母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心理,等我老了孩子你的孝順我、照顧我,如果覺得子女照顧的不周到,心裡還很不高興。我不是說孩子不要孝順父母、照顧父母。而是說一種觀念或心態。我在和美國人交流這個問題時他們非常不解:為什麼?難道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愛好、追求嗎?

在美國,父母對子女是有限責任,父母不會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來,反而孩子還必須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如擺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學前旅遊的費用,也可能家長給出,但不是說家長必須提供。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掙(在學校、在社會),也可以在家裡幹活,父母給記工錢。等到18歲成人後,讀大學,有父母給出學費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這不是父母必須應該給我的。實際上很多父母不給出,孩子一靠獎學金、二靠打工來獲得學費。美國的大學生讀書期間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兩份工。父母對孩子的無限責任是教育,教育什麼呢?一是讓孩子懂得自身的價值。二是讓孩子懂得必須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給孩子足夠的性知識,讓孩子在他們身體變化時感到輕鬆自在。四是幫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們賴以立身處世的牢固的社會準則-----尊重和守紀。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認為美國是個很講民主的地方,學生上課時很自由的。從我在美國的感受看,和我們想象的不完全一樣,學校有非常嚴格的紀律要求。如荷蒙山高中男女生宿舍是兩個分別獨立的樓,男生要進女生樓必須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許可。如果沒有得到批准就進入,要請家長、退宿。每個學校都有一個“學生行為規範”,在新學期開學初,學校要組織家長和學生學習“學生行為規範”,並和學生、家長簽訂一份落實“學生行為規範”的協議,一旦學生和家長在協議上簽字,表明學生和家長同意學校對學生的各項要求,並願意承擔違反規定所帶來的後果。

一般的“學生行為規範”包括的主要內容有:第一:考勤及請假制度;第二:考場紀律;第三:課堂紀律要求;第四:著裝要求;第五:關於學生使用手機,BP機和收錄機等的要求;第六:性行為的要求;第七:各種被禁止的行為,如打架、幫派、抽菸、攜帶武器、偷竊等。行為規範中還明確了學生違反這些規定可能帶來的後果。例如,週六到學校上課、請家長、停課一週、轉學等。

因為中美文化傳統不同、社會環境不同,誰也不能照搬誰的具體做法,但不同的觀念或心態決定了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的態度和做法,因為態度和做法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美國人的父母觀可以給我們的啟示......

看美國人怎麼教育孩子

一直以來,對中國的教育制度極不認同,我總是認為中國的孩子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苦最累得一群。放眼望去,滿大街花樣繁多的補習班、啟蒙班、輔導班層出不窮,支撐起了龐大的教育產業,已經成為新“三座大山”中可能最重的一座,不僅壓得家長擡不起頭,孩子更是苦不堪言。 最近看到一篇美國人教育孩子的文章,頗有感觸。我們從小有誰受過這樣的教育嗎?我們有了孩子會這樣教育他或她嗎?中國有太多的從娃娃抓起,諸如外語、諸如電腦,甚至足球,可是最應該從娃娃抓起的究竟應該是什麼,是否應該是健全的心智,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想象,真誠自信以及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胸懷。美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見仁見智,可以有一百種說法,但這個國家的文化及由此催生出的教育制度,應是其中重要的一條。全文轉貼如下:看美國人怎樣教育孩子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開始向全班提問。 * 1. 最喜歡誰和最不喜歡誰 老師: 你們喜歡故事裡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學生: 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l 2. 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 老師: 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 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 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 (全班大笑) * 3. 繼母和姐姐自私但不是壞人 老師: 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 (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 為什麼?學生: 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 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它的孩子。 * 4. 我們需要很多的朋友 老師: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 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僕人。 老師: 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 是的! 老師: 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 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 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 5. 要愛自己 給自己機會 老師: 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 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 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

看看美國人怎麼教育孩子

美國人的家教觀美國孩子的獨立性一般來說,孩子完成高中學業,不管他們是進大學深造,還是走上工作崗位,就是他們離開家庭獨立生活的時候了。絕大多數青年就離開家走上了自我奮鬥的道路。我從紐約到費城的途中,遇到一位年輕的姑娘。她拿著行李下了車,旅客陸續走完了,我等人來接,於是車站上就留下她與我。我問她是否也等人來接,她搖搖頭說不是,她還不知該往何處去。我接著問她從哪裡來,她說她18歲,剛唸完中學,爸爸媽媽生活困難,她四個弟弟妹妹還在念書。她到了該獨立生活的時候,所以離開家外出找工作,以減輕家庭負擔。我懷著同情想給她以幫助。這時,接我的車來了,我請她一起上車但是她婉言謝絕了。她拿起笨重的行李,慢慢地向前走去。不輕易說“不”美國7歲的女孩潔西卡駕機身亡的慘事引起全球廣泛爭議。但潔西卡的媽媽在無比悲傷之餘仍然說:“孩子想飛就讓她飛吧!”這是對自己教育理念的堅持。西文的教育精神就是這樣。他們注重鼓勵、支持,陪伴孩子渡過漫長的學習、訓練過程,而不太看重最終的成果。西方人一般不會在孩子想做什麼時急於說“不”。比如孩子想拆一件玩具甚至於電視機,父母也不會發怒。因為完全可以買些舊貨來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當孩子看人家開飛車,自己也想試試時,父母明明不贊成,也會請專業賽國車手來教。讓孩子慢慢明白飛車不光是開得快,還有體能、耐力的艱苦訓練。既滿足孩子的願望,又讓孩子在實踐中懂得哪些該做、可做或相反。簡單說“不”只能破壞親子關係,壓抑孩子的能動性,迫使他們轉入“地下活動”--到那時悔之晚矣!由此可見,首先是尊重和鼓勵孩子的願望,然後才考慮怎樣去尊重和鼓勵。這裡最重要的是真正瞭解孩子的能力。因為每個孩子身心發展程度不同,把握這點有些困難,但一定要盡力去了解。有時孩子只是一種興致,想得很美。有時孩子只是一種興致,想得很美,其實能力達不到,這更需要父母的幫助。這種場合仍然要維持孩子的興致,容許他們試仟並犯錯誤。當然,像小潔西卡那樣可能以生命為代價的情況,就不能完全讓他們決定。不嚇唬欺騙孩子我剛到美國留學時,常接觸美國家庭,不知不覺地就把我們中國的習慣帶過去:在制止小孩做某些事情時連騙帶嚇。比如“不聽話,魔鬼就來了”、“不聽話,爸爸媽媽不要你了。”我發現大多數美國家長對此很敏感,有的人立即出面干預。這時我才明白美國人教育子女同我們中國人有個重大的差別:絕對不嚇唬小孩,不能用謊話來騙小孩。他們認為小孩的壓力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往往會使他們睡不好,吃不下。我後來也為此吃過一回苦頭。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為了不讓她吃口香糖,就說口香糖吃下肚會死人。哪知她記住了,有一天吃下口香糖之後情緒突然低沉,弄得我進退兩難,實在沒法排解她的煩惱。後來只得說吃一片問題還不致於十分嚴重,但仍然不能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看來,在這點上美國人是對的,對孩子,善意的恐嚇和欺騙也不行。

國外父母怎樣教育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老外”們也不例外。讓我們放眼世界看看世界各國的父母是怎麼教育他們的“龍”、“鳳”的,或許你能得到些教育孩子的啟發。美國父母重視孩子的獨立性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以美國最為突出。美國兒童自兩三歲起便獨居一室,如果孩子有恐懼心理,大人便買一種專門的燈,安在孩子的臥室裡,徹夜亮著驅逐黑暗。父親或母親臨睡前到孩子房間裡道一聲晚安就走了,孩子則抱著娃娃之類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佈置、整理自己的房間。在美國,1歲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飯,父母將孩子“綁”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讓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飯。在幼兒園,幾個月大的孩子就會獨自喝奶,2歲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飯。瑞士父母注重孩子的自立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鍊勞動能力,尋求獨立的謀生之道;另一方面還有利於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人還要到英國學習英語,辦法同樣是邊當傭人邊學習語言。掌握了三門語言後,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長期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的人,被認為是沒有出息或可恥的。英國的餐桌教育英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庭就開始對其進行有形或無形的“進餐教育”了。一般兩歲時孩子就開始系統學習用餐禮儀。英國人杜絕孩子偏食、挑食。如果孩子一個勁地只吃某種菜而對其他菜不屑一顧時,家長往往會把孩子喜歡的這道菜收起來。他們認為,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而且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難以自控等不好的性格。英國“餐桌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學會良好的進餐禮儀,使其具備各種值得稱道的素質或性格。通過孩子對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孩子的獨立性。法國父母從小就尊重孩子在法國,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大部分父母總是先問事情原因,問問孩子當時是怎樣想的,聽完事情經過,父母才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他們從來不逼孩子做這個做那個,或者對孩子指手畫腳,告訴孩子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他們明白讓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另外父母在決定買一些日用品的時候通常會徵求孩子的意見甚至讓孩子來選擇,孩子在從小被人尊重的同事也學會了尊重別人。點評: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本篇的目的也是想給各位父母一點啟示。但是通過比較,還是很容易發現,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多了點,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怕孩子受到傷害等,過多的保護反而阻礙了孩子個性的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向“老外”學習一下,在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各種優秀的品質。

美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與中國有那些區別??

很久以來,人們都接受這樣的觀點:中國學生創造能力遜於美國學生,但基礎知識的紮實卻遠強於後者。

然而,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卻給了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國人當頭一棒:“這都是多少年來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認為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學得有多好!”

丘成桐說:“能進哈佛大學的中美學生應該是這兩個國家最好的學生。而兩類最優秀的人相比,美國學生的基礎知識絕對不會遜色於中國學生,相反要強很多。“

”在美國比較好的中小學校裡,中國學生唸的功課,他們也都是要學的,而且學得很靈活,絕對不是像中國那樣填鴨式地教。一些好的學校,十一、十二年級學生的微積分已經做得非常漂亮,但聽說國內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學微積分。“

丘先生清楚地記得 :有一次,幾個來自國內一頂尖大學的學生找到他,求教一個幾何方面的問題。丘成桐感到很奇怪,他們問的是一個微分幾何方面的古典問題,是學生們在讀本科時就應該掌握的數學知識。”這還能說中國學生比國外學生學得好嗎?“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則認為:中國的教育態度與美國的教育態度截然不同,最大的區別是中國偏重於灌輸式教育。中國學生的根基非常紮實,這是優點,但也有缺點,中國的學生面對新事物總有畏縮心理,與美國學生比起來,創新意識較差。

中國式與美國式的教育,不能講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要因人而異。在教學過程中,對於中國學生,應該讓他們多創新,對於美國學生,應該讓他們打好基礎,這樣互相彌補,是最恰當的。換一種說法,對天資高的人,美國教育會好一些,而對於大多數的學生,基本上講,中國的教育哲學是比較好的。

楊振寧的結論是中國傳統的教育體制沒有完全改變的必要。

有人以中國學生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上的卓越表現來反駁丘成桐的觀點,“國內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孩子多厲害呀,連著多年佔據金牌霸主的地位。美國孩子能行嗎?”

然而,早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就有學界專家告誡,別被“奧賽”的光環矇蔽。中國之所以能在數學“奧賽”上年年豐收,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選手都是層層選拔的,並在賽前經過了嚴格的強化訓練。這種強化訓練可以用“殘酷”一詞來形容。在學校往往是採取數學教師輪番轟炸的方式,即競賽選手停止了其他所有學科的學習,整天從早到晚不休息,十幾名數學老師輪流輔導,出難題怪題考試,同一題型進行反覆的多角度的練習,直到所有老師無題可出,甚至數學老師都被難倒,無法解答,還不罷休。在國外,參加”奧賽“是自由的,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重視,組織得這麼好。在我國,各種”奧賽“都帶有明顯的應試教育痕跡,不再是培養興趣的活動。這樣培育出來的數學苗子,他們多半會“告別”數學舞臺。“在‘奧賽’中獲獎的不少人不願繼續從事數學研究,個別人甚至表示一輩子不願意再接觸任何數學符號。”北京師範大學劉兼副教授說。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重大意義之一,本是促進創造性的思維訓練,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這種訓練尤為重要。數學不僅要教會學生運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有嚴密的思維邏輯,有靈活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中國的奧賽熱,卻漸漸背離了其初衷……

面對以上困惑,本刊近日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伍新春教授和北美三大教育心理學家、前美國教育協會主席、現伊利諾依大學閱讀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安德森先生。

在採訪中,我們瞭解到,實際上中美教育差異不只存在於大學、中學,更存在於小學和學齡前幼兒時期。美國人重在開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認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看國外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導讀:在中外交流頻繁的當下,來自於國外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經驗深深地刺激了國內的兒童教育。國外對兒童能力的培養與國內製度式的培養顯然是截然不同的。那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去看看國外家長的育兒經吧。  奧地利:想象幼兒園  在歐洲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個別具一格的幼兒園想象幼兒園。顧名思義,即是以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為特色的。步入想象幼兒園的其中一個教室,猶如走進了童話世界。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心情張開想象的翅膀,把自己裝扮成美麗的白雪公主或是可憐的醜小鴨。在被命名為太空世界的教室裡,孩子們駕駛模擬太空船遨遊浩瀚的宇宙,想象著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的生命進行溝通。在手工間,孩子們使用特製的小型刨子、鋸子、切割不同形狀的小木塊,並塗上顏料,最終制成一套積木;在縫紉間裡,孩子們學著穿針引線,為玩具熊或洋娃娃縫製自行設計的新衣  孩子玩耍時,是自發自動產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最佳時機。通過這些玩耍還能夠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推理能力、語言能力等。  瑞士:拒絕依賴  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了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著力培養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鍊勞動能力,尋求獨立謀生之道;另一方面還有利於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於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人還要到英國學習英語,辦法同樣是邊當傭人邊學習語言。掌握了三門語言後,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長期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的人,被認為是沒有出息或可恥的。  美國:生活獨立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了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美國兒童自兩三歲起便獨居一室,如果孩子有恐懼心理,大眾便買一種專門的燈,安在孩子的臥室裡,徹夜亮著驅逐黑暗。父親或母親臨睡前到孩子房間裡道一聲晚安就走了,孩子剛抱著娃娃之類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佈置、整理自己的房間。在美國,1歲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飯,父母將孩子綁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讓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飯。在幼兒園,幾個月大的孩子就會獨自喝奶,2歲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飯。  和美國人相比,中國的父母太疼愛自己的孩子,每一件小事都照顧得無微不至,看起來是好事,實際上是害了孩子。據一項調查表明,中國的孩子長大後,在社會上的獨立處事能力比國外的孩子要差一些。自理能力比外國孩子要遲好幾年。  德國:社會責任感  在原西德,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從不包辦代替。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日本:不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人認為,小孩只有少穿衣才能增強皮膚溫度的調節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抗寒能力、防止生病的目的,所以小孩總比成人穿得少。中國人育兒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輕鍛鍊。在多數成人看來,給孩子良好的照顧就是讓孩子多吃多穿,至於身體鍛鍊則可有可無,結果兒童醫院裡總是人滿為患,父母們無抱怨自己的孩子體弱多病;而日本人對兒童的身體鍛鍊卻極為注重,曾提出一個口號:培養不生病的孩子。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生存技能和自強精神。  英國:餐桌教育  英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庭就開始對其進行有形或無形的進餐教育了。一般兩歲時就開始系統學習......

歐美教育是怎樣的

家庭教育:中國家庭教育與國外家庭教育的區別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的觀念與行為,對孩子道德意識的養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英國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國中是較有特色的,我們來看看他們一些做法。

在英國的家庭中,絕對看不到對兒童的沒有理由的嬌寵,犯了錯誤的孩子會受到糾正甚至懲罰。父母們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讓他們明白,他們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不可以為所欲為。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父母體罰孩子,至今許多學校仍保留著體罰學生的規矩。

在一般的家庭當中,5歲以下的孩子都不準與大人同桌吃飯,不允許挑吃挑穿,到了該做什麼的時候一律按規矩辦事,故意犯錯誤和欺負幼小,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不管是對什麼人,孩子必須懂禮貌,說話客氣,對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反之,孩子將受到父母的訓斥,包括身體的懲罰。只有懂事而有禮貌的孩子才會受到父母的誇獎。這僅僅是英國家庭中紳士教育的一個側面。言談舉止符合標準,對人彬彬有禮是對每一個孩子的基本要求。

英國人普遍認為,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要使孩子在日後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獨立地去生活、工作、就必須從小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剋制,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在對待孩子的教育方面,英國人認為應該為孩子日後的獨立生活負責,現實原則是第一位的,而親情是第二位的。所謂“子不教,父之過”,這也是英國人的觀點。父母應對孩子長大成人後的行為負責,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作為父母就沒能盡到教育的職責,這樣的父母是不稱職的,他們應該感到愧疚,向社會檢討。

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作為父母會悉心照料他們,但不應嬌寵、溺愛他們。所以,英國的年輕父母很少總是將孩子抱在懷裡,而是讓他們隨便地爬,隨意地玩。總之,父母應該是孩子的道德教師,而不是孩子的保護神。所以當孩子不慎摔倒在地時,英國的父母絕不會扶起他,而是讓他自己站起來,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去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使他們明白,他們每一個人都不能依靠父母去生活,而完全要靠自己。所以,在英國的家庭裡,孩子永遠不是中心。這一點西方的大部分國家的觀念是一致的。

在英國不論是富人家庭還是普通家庭,不論條件如何,都不會對小孩嬌寵,人們會有意識地“創造”一些艱苦的環境,讓孩子在其中遭受些人為的艱難,以磨練他們的意志,以便在以後的生活中養成堅強的意志,適應各種意外的困難。公學是英國的貴族學校,有些公學舉世聞名。在這些名牌公學裡上學的學生,都是富家子弟。公學學費昂貴,強調品學兼優。然而,在公學裡讀書的富家子弟卻生活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校方故意將伙食弄得很差,又缺少取暖設備。學校要求每個公學學生必須在惡劣的天氣裡穿短褲出現在操場上、課堂上,堅持冷水浴,不準蓋過暖的被子,冬天也要開窗就寢。這樣做是為了除去孩子的嬌氣,養成堅強的意志,提高其身體的精神素質。在公學裡,人們以吃苦為榮,以意志堅定為高尚,樹立一種合乎自然的價值觀。在英國人的眼裡,這是一種模擬的生活環境,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這一環境的磨練,準備許多實際生活的本領,以增強在艱難的環境下生活的能力。這也是對孩子的另一種鍾愛,這種愛強於對孩子的和過分的呵護,這是父母必須做出的一種真愛。

傳統是無所不在的,一旦形成傳統,習慣就會不問理由地存在於人們的行為和思想當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成為不問其所以然則然的自覺。傳統的人文思想作為一種傳統深深地植根於英國人的頭腦中,成為他們認識事物的標準和價值所在,也成為他們行為的主導。在對......

相關問題答案
外國如何教育孩子?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
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作文?
做為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老人?
胡小林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分享?
聖經如何教養孩子?
如何教小孩子學游泳?
家長如何教會孩子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