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是出自哪裡?

General 更新 2024-12-20

“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句話出自什麼地方

出自英國詩人布萊克的這首《天真的預言》

翻譯過來,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詩句: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雙手握無限,

剎那是永恆。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一樹一菩提,

一葉一如來。

天真的預言,

參悟千年的偈語。

一沙一世界出自於哪位詩人

出自英國詩人布萊克的這首《天真的預言》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雙手握無限,

剎那是永恆。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一樹一菩提,

一葉一如來。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出自哪首詩

一花一天堂吧

《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梵網經》捲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樹。

《地藏菩薩本願經》: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

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金剛經正解卷下》:“恆河沙等之恆河沙。一沙一世界國土中。所有眾生。各具一心。則其心有若干種。如來以清淨五眼。皆盡見而知之”

一沙一世界?

《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梵網經》捲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樹。

《地藏菩薩本願經》: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

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金剛經正解卷下》:“恆河沙等之恆河沙。一沙一世界國土中。所有眾生。各具一心。則其心有若干種。如來以清淨五眼。皆盡見而知之”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要解上》:“諸佛世界者。百千萬億僧只等數之河。一一河中一沙一世界者。顯世界之多矣。”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隆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萬物皆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既然萬物皆空,萬物心造的道理就很好明瞭了。  所以說,一沙一世界,一沙也可見三千大千世界。一葉一草一如來,亦可見諸淨土、世界、塵緣等等。這是說明世界宇宙的真相,是道理。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覺悟。不是心境。心境是心的感覺,是一種感受,感受是不全面、不圓滿的,受每個人自己的習氣見知所限,所以每個人是不同的。覺悟卻是隻要明白了,大家認知就一樣,沒有分別,沒有不同。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出自哪裡?

原文是“一沙一世界”和“一花一葉一如來”兩句,都不是出自佛經。前一句出自《金剛經正解》和《圓覺經要解》,後一句出自《黃龍死心新禪師語錄》、《佛海瞎堂禪師廣錄》和《憨山老人夢範集》等著作。

“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出自嚴華經。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相關問題答案
一沙一世界是出自哪裡?
隔岸觀火是出自哪裡?
本來無一物出自哪裡?
知行合一出自哪裡?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出自哪裡 ?
世人算什麼出自哪裡?
世外桃源出自哪裡?
臥薪嚐膽是出自哪本書?
玉帝是出自哪本書?
魔獸世界獵人在哪裡看自己捕捉的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