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什麼時候創作?
貝多芬的悲愴是什麼時候寫的?(年代,形式以及背景)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曰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悽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看“悲愴”的譜子時,發現譜子的開始處只記著Grave——重板,音樂中更多的是英雄氣概而非“悲愴”。而在聽到肯普夫、施納貝爾、巴克豪斯、巴倫波伊姆等人演奏的這首樂曲錄音時,我就更想探究這首氣勢磅礴的奏鳴曲何以會有一個與其音樂精神並不很符合的名字了。 原來,這個形容詞是貝多芬自己寫上去的。在這首作於1798—1799年間的標號為op.13的鋼琴奏鳴曲初版扉頁上,貝多芬寫著“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愴大奏鳴曲)。在他的32部鋼琴奏鳴曲中,只有這一部和op.81a“告別”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標題的。二十八、九歲的貝多芬,正值青春年華,事業蒸蒸曰上,為什麼要寫上這麼一個標題呢?羅曼·羅蘭在他著名的《貝多芬傳》中回答了我的疑問:“……然而痛苦已在叩門;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後就永遠不再退隱。1796年至1800年間,耳聾已開始它的酷刑。”1801年,貝多芬在給韋該勒的信上寫道:“我過著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著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說話:我聾了。要是我幹著別的職業,也許還可以,但在我的行當裡,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敵人們又將怎麼說,他們的數目又是相當可觀!……在戲院裡,我得坐在貼近樂隊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員的說話。……人家柔和地說話時,我勉強聽到一些,人家高聲叫喊時,我簡直痛苦難忍……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普盧塔克 教我學習隱忍。我卻願和我的命運挑戰,只要可能;但有些時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憐的造物……隱忍!多傷心的避難所!然而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愴”奏鳴曲本身和這封信,揭示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題目“悲愴”,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但音樂的本體,更多的是對不幸遭遇的“隱忍”,對命運的“挑戰”和抗爭,對現實的超越和昇華,對理想的執著和堅定。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可以說是完美的音樂典範————它是日記式的生活狀態的反映,而貝多芬在他的音樂聲中告訴我們,他已超越了現實,擺脫了塵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勝利者。 有人曾將這首奏鳴曲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指出在這兩部作品中,存在著共同的“青春的哀傷感”。 可能人們是從這個標題出發,將它和當時德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相對應而作出這種結論的。確實,在歌德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在莫扎特的g小調第40交響曲中,都瀰漫著類似的情緒。但貝多芬畢竟有其獨特的個性,實際上,他的作品中瀰漫著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時也瀰漫著一種對無限、對理想的渴望。他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肉體上和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恐懼、忍讓、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昇華。正如E·T·A·霍夫曼所說:“人的心在塵世之物中感悟超塵世之物。”
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覺到了悲愴,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將這些寫進了這部奏鳴曲,用音樂把我們帶出生命的軀殼,導向那無垠的精神疆域,向我們的靈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我的王國是在天空。” “我是替人類釀製......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創作背景。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昂;1827年3月26日,逝於維也納。
早年的學習與發展
貝多芬四歲時就被迫練習樂器;八歲開音樂會;十一歲起隨宮廷風琴師尼菲學習。尼菲看出貝多芬有創作天才,因此不斷地鼓勵他、幫助他。
當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喊的陣天價響的時候,貝多芬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當時風行的理想主義主張:人應該身體力行發揮人性的潛力,救贖自己。貝多芬不由自主被這些思想所吸引。於是浪漫主義早期的思想,和貝多芬心靈中的樂音結合成震撼人心的音樂。
海得堡遺書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第一個十年裡,獲得極高的成就。可惜二十八歲開始耳聾,最後終於完全聾掉。此事曾對貝多芬造成不小的打擊,甚至一度想到輕生,而留下著名的「海得堡遺書」。但貝多芬最後仍沒被命運所擊倒。
開創音樂新風貌
在與外界聲音隔絕之後,貝多芬開始用"心"來作曲。而這時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帶給了歐洲自由平等的觀念。於是貝多芬由於失聰的心歷路程加上這個啟示,他的作品跨入另一個新的境界。原有貴族式的典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熱情與波濤洶湧的情感。曲子的力度對比加大、音域的距離加寬、和絃的連接脫離古典的範疇。使音樂從古典樂派的傳統之中解放出來,開創出另一種嶄新風貌。
貝多芬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貝多芬(1792年手冊)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哲學,更高的啟示。
握住命運的咽喉!!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生於德國城市波恩-1827年3月26日逝世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貝多芬被後人尊稱為樂聖。
生平
1770年 出身於德國城市波恩一個平民家庭,祖父原籍荷蘭,後移居德國,曾任當地宮廷樂長。他的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酗酒成性,母親是宮廷御廚的女兒。貝多芬自小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
1774年 他的父親為了使貝多芬成為像莫扎特一樣的音樂神童,強迫年少的貝多芬學習音樂和長時間的練習鋼琴。
1778年 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登臺演出。
1781年 跟隨樂隊指揮奈弗學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和作曲。
1783年 任宮廷樂隊羽管鍵鋼琴演奏家
1787年 在維也納與莫扎特會面。
1788年 在一支歌劇院樂隊裡作中提琴手
1789年 在波恩大學學習
1792年 在海頓的鼓勵與支持下到奧京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
1795年 他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曲目是第二鋼琴協奏曲,由他本人演奏鋼琴。演出獲得了成功。
1796年 出現耳疾先兆
1803年 完成劃時代的《第三交響曲》,並準備獻給拿破崙。
1804年 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響曲上寫有獻給拿破崙的扉頁,而寫上了一句話“為紀念一位偉大的人”
1808年 同時發表了第五交響曲《命運》與第六交響曲《田園》。
1809年 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1815年11月15日,其弟卡爾去世,貝多芬成為侄子卡爾的監護人。
1815年-1819年 經歷4年的創作衰竭期。他一方面受到當時歐洲封建復辟的影響,情緒低落,一方面去收集、整理歐洲各地的民歌。
1824年 完成第九交響曲並在5月7日首演,盛況空前。
1826年 侄子卡爾自殺未遂,貝多芬精神大受打擊,健康日益惡化
1827年 3月26日逝世於維也納。
1827年 3月29日兩萬名維也納市民參加了他的葬禮......
貝多芬的《悲愴》第三章什麼時候創作的
1798-1799
<<悲愴>>第三樂章創作於什麼背景?
悲愴》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創作的頂峰之作,史科託把這部作品與《羅米歐輿朱麗葉》比較,指出兩者間存在共通的《青春哀傷感》第23號鋼琴奏鳴曲由於前後兩個樂章如暴風雨般有萬鈞一發之勢而為出版商命名為熱情,而《華爾斯坦》是在貝多芬製作最輝煌階段的作品,給人以一種輝煌與壯麗的效果,鋼琴大師54年在美國錄製的這盤唱片,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作品中動人心強的人生激情。
《悲愴》奏鳴曲是反抗殘酷命運與黑暗勢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偉詩篇。全曲充滿著鬥爭的力量和熱烈追求的激情。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悲壯的慢板引子揭開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節嚴峻陰森的和絃象徵著殘酷命運的威脅,級進上行附點音符的哀求音調與之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兩種因素的矛盾衝突,奠定了引子發展的基調。這個戲劇性動機是整個引子發展的核心: 接著,陰暗的減七和絃一次次鳴響,痛苦哀求的音調在高4度、高8度處反覆模進出現,當曲調上行到高音"降A"時,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飄忽而過,使人彷彿聽到輕輕的嘆息。在引子結束處,從高音傾瀉而下的一連串快速半音且蘊積著反抗的情緒,為後面爆發的濤濤怒潮作準備。 呈示部的主部主題,以奮發向上、奔騰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們向命運挑戰的氣勢、與黑暗勢力搏擊的決心: 右手筆直上升的音型、堅定有力的節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續音一出現就具有召喚人們進行鬥爭的力量。 副部活潑、抒情的主題在低音區和高音區一唱一和,感人動聽。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織體,充滿生氣,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的嚮往和歡樂的遙想: 活躍的上行跳音,帶有倚音的附點音符和輕巧的三連音下行音調具有幻想的意味。濃重低音與明快高音的色彩對比更增加了歡樂的氣氛。它表現了厄運的幽靈無法阻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結束部在降E大調上開始,以主部的材料變化寫成,左右手連續不斷的半音反向進行,掀起了更洶湧的反抗熱潮。這股音流從低到高、從弱到強,把主部的鬥爭情緒推向高潮。整個呈示部在高潮出現的強勁和絃中結束。 展開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調上開始,集中凝練的音樂形象,描繪了陰暗勢力、殘酷命運的威脅依然存在,受傷的心靈仍在隱隱作痛。接著激昂奮進的上行音調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續音襯托下與引子中哀求音調的輕吟形成對照: 這兩種衝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調上出現,又在D大調、g小調上重複。接著,滾滾向前的分解和絃不斷蠕動象遠處傳來的雷鳴,昂揚激進的音調反覆插入與之交替,掀起一個個浪潮。 第一樂章的再現部一往無前、堅定有力,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奏出了勝利的凱歌,最後幾個所向披靡的和絃宣告了光明戰勝黑暗的勝利,顯示了人"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力量和氣概。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悽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第二樂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是極為優雅的慢板音樂,也是充滿祈禱的一首抒......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作品第13號,創作於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獻贈給他的贊助人與仰慕者利赫諾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三樂章部分樂譜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詞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悽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c小調,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宏偉的奏鳴曲式。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重板的引子充滿古希臘式的悲劇氣氛,雄辯的語調具有巨人的氣概,絕無兒女情長似的纏綿悱惻,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氣度使聽者熱血沸騰。
第二樂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是極為優雅的慢板音樂,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無詞歌曲。本樂章的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現代輕音樂隊改編為輕音樂曲,成為通俗音樂中的精品。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2/2拍子,迴旋奏鳴曲式。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遊移情緒,似乎處於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一開頭便是如雨珠傾瀉而下的連奏,主部主題洋溢著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歡笑的背後,是微微的不安和騷動。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運動暗示著心態的不穩定。插部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錶達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志。這個樂章的好幾個段落都有貝多芬慣用的“簽名式”結尾,讓人領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瀟灑。
請問有誰知道貝多芬創作<悲愴>時的背景? 5分
《悲愴》奏鳴曲首次出版於1799年,是貝多芬早期創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貝多芬此前創作的多首奏鳴曲曾受海頓、莫扎特的影響,但此後逐漸脫離前人影響,朝浪漫主義風格轉型,並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悲愴》正是在這個時期創作出來的。《悲愴》這一標題是貝多芬本人冠名的,獻給他的保護人和朋友——卡爾·馮·李斯諾夫斯基親王。這部構思雄偉、手法簡練的作品以其戲劇性的力量激動人心,是作者早期奏鳴曲中的傑作。這首樂曲表現的是貝多芬對不公正的人生和命運的憤慨與反抗,以及他對不平等的社會的強烈不滿,也反映他對理想的熱烈追求。
順便了解一下貝多芬的另外一部作品,第五首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C小調,又被稱為“小悲愴”。這兩首作品,其中最顯著的共同點是兩首奏鳴曲都具有代表著鬥爭、英雄的調式調性小調。這首作品以樸素和單純的外表承載了豐富的音樂內容,蘊含了最深刻的含義。它在繼承古典奏鳴曲傳統的基礎上,體現了作者的創新精神:三個樂章全部用奏鳴曲式寫成,在樂章數量上作者從四樂章的嘗試又回到三樂章奏鳴曲的傳統模式中去了,這些反覆和變革都體現了作者探索奏鳴曲式發展新途徑的腳步從未停止。貝多芬的這首三樂章奏鳴曲既保留了古典奏鳴曲的特性又處理得十分簡潔,形式緊湊卻內容宏偉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貝多芬在此曲中運用了變形的動機和銳利的對比使全曲呈現出多樣化,加強了樂曲的新意。
貝多芬創作作品的詳細時間(幾年~幾年)
作品列表(按編號)
貝多芬最重要的作品包括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三重協奏曲和晚期絃樂四重奏。
貝多芬作品的編號是由他作品的出版商編制的。因此,編號是按照作品出版的先後順序,而不是按照寫作的順序排列。比如,1792年創作的木管八重奏為作品103號,而作品102 和104號分別創作於1815年和1817年。編號135號以前的作品為貝多芬在世時所出版。其他則是在他去世後出版的。
作品 1 no 1 (1795) 鋼琴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調
作品 1 no 2 (1795) 鋼琴三重奏 No. 2 G 大調
作品 1 no 3 (1795) 鋼琴三重奏 No. 3 C 小調
作品 2 no 1 (1796) 鋼琴奏鳴曲 No. 1 F 小調
作品 2 no 2 (1796) 鋼琴奏鳴曲 No. 2 A 大調
作品 2 no 3 (1796) 鋼琴奏鳴曲 No. 3 C 大調
作品 3 (1794) 絃樂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調
作品 4 (1795) 絃樂五重奏 降 E 大調
作品 5 no 1 (1796)奏鳴曲 鋼琴和大提琴 No. 1 F 大調
作品 5 no 2 (1796)奏鳴曲 鋼琴和大提琴 No. 2 G 小調
作品 6 (1797) 四手聯彈鋼琴奏鳴曲
作品 7 (1797) 鋼琴奏鳴曲 No. 4 降 E 大調
作品 8 (1797) 絃樂三重奏(小夜曲) No. 1 D 大調
作品 9 no 1 (1798) 絃樂三重奏 No. 2 G 大調
作品 9 no 2 (1798) 絃樂三重奏 No. 3 D 大調
作品 9 no 3 (1798) 絃樂三重奏 No. 4 C 小調
作品 10 no 1 (1798) 鋼琴奏鳴曲 No. 5 C 小調
作品 10 no 2 (1798) 鋼琴奏鳴曲 No. 6 F 大調
作品 10 no 3 (1798) 鋼琴奏鳴曲 No. 7 D 大調
作品 11 (1798) 鋼琴三重奏 No. 4 降B 大調
作品 12 no 1 (1798) 小提琴奏鳴曲 No. 1 D 大調
作品 12 no 2 (1798) 小提琴奏鳴曲 No. 2 A 大調
作品 12 no 3 (1798) 小提琴奏鳴曲 No. 3 降E 大調
作品 13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8 C 小調 "悲愴"
作品 14 no 1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9 E 大調
作品 14 no 2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10 G 大調
作品 15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1 C 大調
作品 16 (1796)五重奏 鋼琴和管樂器
作品 17 (1800) 圓號奏鳴曲 F 大調
作品 18 no 1 (1800) 絃樂四重奏 No. 1 F 大調
作品 18 no 2 (1800) 絃樂四重奏 No. 2 G 大調
作品 18 no 3 (1800) 絃樂四重奏 No. 3 D 大調
作品 18 no 4 (1800) 絃樂四重奏 No. 4 C 小調
作品 18 no 5 (1800) 絃樂四重奏 No. 5 A 大調
作品 18 no 6 (1800) 絃樂四重奏 No. 6 降B 大調
作品 19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2 B 降 大調
作品 20 (1799) 七重奏 E 降 大調
作品 21 (1800) 交響曲 N......
誰知道貝多芬創作《悲愴》時的背景或故事?
記得當時老師講的時候說悲愴是貝多芬第一首自己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但是貝多芬已開始經受耳疾的折磨了。悲愴表現了當時他當時對命運的悲嘆。但更多的是一種有氣勢的氣概,因為一首曲的幾個部分表達的情緒都是不一樣的。時而悲傷。時而又鬥志激昂。
後面純屬複製- -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曰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悽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看“悲愴”的譜子時,發現譜子的開始處只記著Grave——重板,音樂中更多的是英雄氣概而非“悲愴”。而在聽到肯普夫、施納貝爾、巴克豪斯、巴倫波伊姆等人演奏的這首樂曲錄音時,我就更想探究這首氣勢磅礴的奏鳴曲何以會有一個與其音樂精神並不很符合的名字了。 原來,這個形容詞是貝多芬自己寫上去的。在這首作於1798—1799年間的標號為op.13的鋼琴奏鳴曲初版扉頁上,貝多芬寫著“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愴大奏鳴曲)。在他的32部鋼琴奏鳴曲中,只有這一部和op.81a“告別”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標題的。二十八、九歲的貝多芬,正值青春年華,事業蒸蒸曰上,為什麼要寫上這麼一個標題呢?羅曼·羅蘭在他著名的《貝多芬傳》中回答了我的疑問:“……然而痛苦已在叩門;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後就永遠不再退隱。1796年至1800年間,耳聾已開始它的酷刑。”1801年,貝多芬在給韋該勒的信上寫道:“我過著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著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說話:我聾了。要是我幹著別的職業,也許還可以,但在我的行當裡,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敵人們又將怎麼說,他們的數目又是相當可觀!……在戲院裡,我得坐在貼近樂隊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員的說話。……人家柔和地說話時,我勉強聽到一些,人家高聲叫喊時,我簡直痛苦難忍……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普盧塔克 教我學習隱忍。我卻願和我的命運挑戰,只要可能;但有些時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憐的造物……隱忍!多傷心的避難所!然而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愴”奏鳴曲本身和這封信,揭示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題目“悲愴”,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但音樂的本體,更多的是對不幸遭遇的“隱忍”,對命運的“挑戰”和抗爭,對現實的超越和昇華,對理想的執著和堅定。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可以說是完美的音樂典範————它是日記式的生活狀態的反映,而貝多芬在他的音樂聲中告訴我們,他已超越了現實,擺脫了塵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勝利者。 有人曾將這首奏鳴曲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指出在這兩部作品中,存在著共同的“青春的哀傷感”。 可能人們是從這個標題出發,將它和當時德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相對應而作出這種結論的。確實,在歌德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在莫扎特的g小調第40交響曲中,都瀰漫著類似的情緒。但貝多芬畢竟有其獨特的個性,實際上,他的作品中瀰漫著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時也瀰漫著一種對無限、對理想的渴望。他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肉體上和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恐懼、忍讓、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昇華。正如E·T·A·霍夫曼所說:“......
貝多芬創作《英雄》時是什麼時候 同期的作品有哪些
這部交響曲的大部分創作於1803年,全曲於1804年完成,1805年4月7日在維也納劇院首演。
同時期的作品有:克魯採奏鳴曲 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魯採”》(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是貝多芬倒數第二首小提琴奏鳴曲,創作於1803年5月,是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鳴曲中,技巧表達的最出色的一首,也是浪漫主義時期小提琴奏鳴曲形式的頂峰。
1804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的創作。
1806年,貝多芬創作了“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1808年,貝多芬一年之內完成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和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1809年,完成了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一年拿破崙攻佔維也納,貝多芬在戰火瀰漫的日子裡,苦心創作,這一協奏曲就是在拿破崙軍隊的隆隆炮聲中寫出。
貝多芬的《悲愴》有怎樣的創作背景?
《悲愴》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創作的頂峰之作,史科託把這部作品與《羅米歐輿朱麗葉》比較,指出兩者間存在共通的《青春哀傷感》第23號鋼琴奏鳴曲由於前後兩個樂章如暴風雨般有萬鈞一發之勢而為出版商命名為熱情,而《華爾斯坦》是在貝多芬製作最輝煌階段的作品,給人以一種輝煌與壯麗的效果,鋼琴大師54年在美國錄製的這盤唱片,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作品中動人心強的人生激情。
《悲愴》奏鳴曲是反抗殘酷命運與黑暗勢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偉詩篇。全曲充滿著鬥爭的力量和熱烈追求的激情。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悲壯的慢板引子揭開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節嚴峻陰森的和絃象徵著殘酷命運的威脅,級進上行附點音符的哀求音調與之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兩種因素的矛盾衝突,奠定了引子發展的基調。這個戲劇性動機是整個引子發展的核心: 接著,陰暗的減七和絃一次次鳴響,痛苦哀求的音調在高4度、高8度處反覆模進出現,當曲調上行到高音"降A"時,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飄忽而過,使人彷彿聽到輕輕的嘆息。在引子結束處,從高音傾瀉而下的一連串快速半音且蘊積著反抗的情緒,為後面爆發的濤濤怒潮作準備。 呈示部的主部主題,以奮發向上、奔騰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們向命運挑戰的氣勢、與黑暗勢力搏擊的決心: 右手筆直上升的音型、堅定有力的節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續音一出現就具有召喚人們進行鬥爭的力量。 副部活潑、抒情的主題在低音區和高音區一唱一和,感人動聽。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織體,充滿生氣,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的嚮往和歡樂的遙想: 活躍的上行跳音,帶有倚音的附點音符和輕巧的三連音下行音調具有幻想的意味。濃重低音與明快高音的色彩對比更增加了歡樂的氣氛。它表現了厄運的幽靈無法阻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結束部在降E大調上開始,以主部的材料變化寫成,左右手連續不斷的半音反向進行,掀起了更洶湧的反抗熱潮。這股音流從低到高、從弱到強,把主部的鬥爭情緒推向高潮。整個呈示部在高潮出現的強勁和絃中結束。 展開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調上開始,集中凝練的音樂形象,描繪了陰暗勢力、殘酷命運的威脅依然存在,受傷的心靈仍在隱隱作痛。接著激昂奮進的上行音調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續音襯托下與引子中哀求音調的輕吟形成對照: 這兩種衝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調上出現,又在D大調、g小調上重複。接著,滾滾向前的分解和絃不斷蠕動象遠處傳來的雷鳴,昂揚激進的音調反覆插入與之交替,掀起一個個浪潮。 第一樂章的再現部一往無前、堅定有力,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奏出了勝利的凱歌,最後幾個所向披靡的和絃宣告了光明戰勝黑暗的勝利,顯示了人"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力量和氣概。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悽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第二樂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是極為優雅的慢板音樂,也是充滿祈禱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