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溼氣重怎麼調理?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體內溼氣重就要祛溼,如果不祛溼,其他病症就會加重,祛溼了才能得改善。
祛溼主要方法:
1、飲食祛溼毒
祛溼最好的食材就是薏仁和赤小豆(比紅豆更好),推薦一箇中醫祛溼毒方子,將薏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晒乾後煮水,當茶喝,每天喝一到兩杯薏仁茶,可祛溼排毒,美白淡斑,對溼氣重、腳氣、溼疹均有效。目前市面有成品薏仁茶,省去自制的麻煩,但要看好配料表,單一的薏仁祛溼效果沒有那麼好。
2、生活祛溼毒
穴位按摩:平時多揉按承山穴、陰陵泉、三陰交穴位,有一定的祛溼效果。
運動排汗:適度的運動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能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從而防止內生溼氣的產生。
避免受涼:平時少吃冷飲,淋雨後及時換衣服,洗頭後馬上吹乾,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氣入體。
身體溼氣重怎麼辦?
1.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溼?
1.頭髮愛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 (溼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溼(耳禪溼) 7.陰部潮溼。
2.【溼】是如何形成的?
①例如:早晨洗頭未乾出行,晚上洗頭未乾睡覺,刮痧拔罐後8小時內洗澡以及習慣性運動後大汗淋漓未消汗後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內刮痧拔罐的等等。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②〖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溼的方法〗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溼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內有溼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溼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重身。
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點,還有兩個判別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很多人說自己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
第二,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這些也是溼的典型特徵,順便說一個祛溼的妙法,就是點揉承山穴。
祛除體內的溼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藥”。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里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溼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裡。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
溼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紅豆湯是治溼邪最好的藥。其中最好的就是熬薏米紅豆湯當茶喝。對於不具備這個條件的病人,我會讓他用薏米和紅豆熬粥,作為晚餐的主食。
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為什麼?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溼氣,溼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溼的,本身不含溼,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溼氣,所以整個粥就稠了。雖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
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重的病因
體內溼氣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溼氣重的診斷
可與溼性體質進行鑑別。
如果身體水液的運行、轉化失調,體內津液聚積而形成內溼,水溼停留在體內的某個部位,久則凝聚成痰,這個痰就是會使人生病的壞東西。因為痰是水溼運行不暢所引起的,所以常叫做“痰溼”。
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溼邪。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溼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溼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裡除了燥溼,還有利溼、化溼、滲溼等對付溼邪的方法 溼是最容易滲透的。 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溼氣遇熱則成為溼熱,溼氣遇風則成為風溼,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為什麼現代人的病那麼複雜,那麼難治?因為他們體內有溼,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溼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溼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有便祕,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溼氣已經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實在不願意觀察大便,吐出舌頭觀察一下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溼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溼邪越厲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也能判斷他體內溼氣很重。中醫裡講“溼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溼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溼氣重的治療
中醫會運用芳香、發汗及苦溫藥材,做為祛溼法寶。運用植物香氣來對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隨身佩帶艾草蒲殺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氣候回暖、細菌病毒號發的五月端午,家家戶戶門口掛把佩藍、石菖及艾葉,取下後用來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氣飲水之意。
現代藥學也發現,這些芳香植物確有抗病毒功效,如被製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熱辣辣的薑汁發汗,最適合在淋雨之後驅散身體溼氣,預防感冒;苦溫的中藥甘姜如同慢墩火,緩緩將體內水氣逼散出來。
溼氣重的預防
一、預防
適當選用富含維生素K、B族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原料制湯。適當補腎、脾,能緩解表面症狀。溼性體質者慎選寒涼食物,湯品不宜過於寒涼、辛辣。多選用健脾利溼、祛溼的食品入湯,如茯苓、薏米、車前子、山藥、豆類等。配料中花椒(麻椒)具有除溼功效。可適當食用微寒、祛溼的食物,如芹菜、薺菜、馬蘭頭、西瓜、藕等。
二、飲食
宜吃食物
1、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2、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魚類等;
3.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
4、宜吃鈣含量豐富食物;
5、多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控制熱能,控制主食及脂肪攝入量,儘量少吃或不吃糖果點心、甜飲料、油炸食品等高熱能食品;
2、減少烹調用鹽量,儘量少吃醬菜等鹽醃類食品;
3、少吃肥肉及各種動物性油脂,控制動物腦子、魚籽等高膽固醇食物;
4、忌飲酒過量。
三、運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溼氣......
陰虛體質溼氣重怎麼辦
拔火罐 如果感覺身體溼氣很重,那建議拔火罐。拔火罐可以很好的排出身體的溼氣,讓身體輕鬆不少。
堅持鍛鍊身體 這個方式是改善的最好辦法,既方便又省錢,每天運動一段時間,保證出些汗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充足的睡眠 很多人溼氣過重是因為經常熬夜,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合理調節作息,讓自己休息規律起來,保證充足的睡眠。
注意飲食 如果身體溼氣中,那需要注意一下飲食,不要經常吃一些生冷的食物,例如冰激凌。可以吃一些薏米紅豆粥,可以改善一下情況。
室內保持乾燥 有些地區比較潮溼,例如南方一般都會有返潮的情況。這樣也會導致身體溼氣重,這個時候需要在室內放一些除溼盒或者除溼機,來改善室內乾燥的情況。
體內溼氣重的人,如何進行日常調理?
溼氣重日常調理建議:
最重要一點:避免潮溼,原來潮溼的環境,不要身體沾水時睡覺或長時間窩著水。
不喜歡吃中藥可通過的療法:
拔罐療法改善祛溼,它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鼎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
薏仁茶茶飲調理,薏仁茶早晚各一次,成分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芡實、馬齒筧等,亦舒茶飲對調理幫助。
身體經常睏乏,溼氣重怎麼辦
東風總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馮則一表示,夏季天氣溼熱,午飯後犯困,說明身體受到“暑溼”的侵襲,此時脾胃較虛,應該通過改變生活習慣,改善飲食等方式來解決。 夏季犯困多是暑溼作祟 多數人認為,夏天犯困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並不重視。對此,東風總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馮則一說,夏天易犯困主要是“暑溼”作祟。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解釋,是由於氣候原因導致人體血液的再分配出現問題,從而引發腦部供血不足。此外,晚上睡眠質量的好壞也是引起夏季犯困的一個重要原因。總的來說,夏季感到乏力、犯困說明身體正處於不健康的狀態下,甚至是身體內的病症所至,所以,當你哈欠連天、睏乏無力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馮則一解釋,從中醫角度來說由於夏天天氣比較溼熱,容易傷津耗氣。“暑”是夏天的主氣,為“陽邪”,暑氣容易損傷人體的津液。一旦津液受損就容易出現犯困、乏力、氣短、多汗等症狀。這種不適感嚴重時則表現為“中暑”,馮主任表示,中暑的狀態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容易讓人忽視。這個時候,不妨吃一些藿香正氣丸、避瘟丹等常備藥品來改善身體狀況。 另外,夏天由於雨水多、溼氣大,人體內還容易“積溼”。特別是當使用空調時,忽冷忽熱,往往會使得體內的溼氣更加“重濁”,具體表現出來的症狀有胸悶、頭暈、肢體睏倦等。馮主任建議,如果是體內溼氣重導致的不適,可以吃一些去溼的食物來改善,比如薏米、蓮子、紅豆等。 晚睡易引暑溼上身 也有很多人犯困是因為不良的生活作息所引起。特別是在夏天,由於白天氣溫高且時間較長,人們睡眠時間較晚,加上有些人有吃夜宵的習慣,這些都容易損傷脾胃。如果你在飯後有特別明顯的犯困現象,就是脾臟健康向你發出了警告。馮主任說,脾跟胃腸等器官相關聯,一旦發生脾虛,就會產生厭食、大便溏薄(稀、軟)等症狀。 脾虛導致的犯困不適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改善:一是調整作息時間,生活要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二是可以通過食療達到健脾的功效,比如淮山藥、茯苓、薏米等都是有健脾化溼功效的食材。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也是導致夏天犯困的主要原因之一。空調房間裡往往門窗密閉,不通風,二氧化碳不斷增多,長此以往會讓大腦缺氧,睡意會不知不覺襲來。因此,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的人群,應該適時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為大腦補充氧氣。 如何健脾祛溼? 當暑溼困擾我們時,該如何健脾祛溼?馮則一主任推薦了幾種食療調理的方法,如赤小豆薏米煲排骨湯,湯性平和,男女老幼都適用;淮山芡實煲豬骨湯或淮山蓮子燉雞,適合腹脹、大便難、口水多、口淡的人食用;還可用生地土茯苓煲湯,煮蓮子粥、淮山粥等也是健脾的良方。 如果需要清熱祛暑,則可以用冬瓜燉鴨,具有清熱消暑、利水、消腫的作用;冬瓜皮可以利水通淋,適合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者;冬瓜仁(即冬瓜子)可清熱、化痰、通便,適合咳嗽、痰黃、大便祕結者,煲湯時可以在湯中適當加些冬瓜仁。 此外,綠豆湯也是夏季清熱解暑的最佳選擇,但綠豆性寒涼,大暑天可以適當煮一些飲用,睡眠不好的還可以煮百合綠豆湯、海帶綠豆湯等。不過,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脾胃虛寒者常表現為腹脹、胃口差、不愛喝水、口水多、易腹瀉、舌苔淡且有齒印等。 此外,吃熱湯麵也利於祛暑溼。現在人們對空調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不管是辦公場所、家中還是飯店,室內都很涼爽,身體很少出汗。吃點熱湯麵,讓身體適度出汗,可以帶走體內的暑溼之邪。熱湯麵不僅可以預防暑溼所導致的疾病,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從保護腸胃的角度考慮,吃熱湯麵對健康也更有利。
人的身體為什麼會溼氣重,如溼氣重要怎麼辦?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室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強水分代謝。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及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2.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
4.水分攝取要適量。
身體溼氣重怎樣祛除
排除體內溼氣的方法
溼邪是現代人健康的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只要溼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一切噁心、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對付溼邪,祛除溼邪呢?
1、喝薏米紅小豆粥(用豆漿機做):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去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溼外也溼,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祛溼的作用。
關於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腫”作用,也很有意思。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腫就是水腫。周圍十個裡面起碼有五六個身體發福,這也是腫,叫做體態臃腫。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溼,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水腫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淺而已。去溼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而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經常有人自作聰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時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結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個美啊!”
我說:“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為什麼?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溼氣,溼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溼的,本身不含溼,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溼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湯,有禁忌嗎?其實,這個湯是養生佳品,沒有什麼副作用,但針對不同的人,則可以適當地做一些加減法。
有的人體質偏寒,裡面可以加一點溫補的食物,像桂圓、大棗都可以;有的人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溼膩的感覺,那就加一些蓮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經,可以把薏米去掉,熬點赤小豆湯,再加上一些薑片、大棗、紅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緩解疼痛。關節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養血除痺。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是體內有溼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桂圓甘溫,能開胃健脾、安神補血,能振奮心陽、溫補心氣,使人精神飽滿、中氣十足。而且,單純的薏米赤小豆湯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圓後,就變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僅驅散我們體內的溼氣,而且給我們的心帶來生機與溫暖。我們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圓粥吧,它特別適合強勞力勞動者,也很適合中老年人。
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溼熱內擾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百合能潤肺、養顏,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蓮茲最能養心、清心火,同時又能健脾、補腎。當然,如果感覺湯沒有什麼味道,還可以加點冰糖。
如果著涼感冒了,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慾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幾片生薑。生薑性溫,能溫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