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文言文怎麼說?
“家人”、“親戚”用古文怎麼說
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令郎、令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
令閫:尊稱別人的妻子
令親:尊稱別人的親人
“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
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
“舍”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
如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舍親:稱親戚。 “
小”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文言文父母怎麼說
伴隨著暑假的來臨,夏天的屏障拉開了! 夏天的清晨是美麗的。當東方的天際還我向叔叔問早上好,叔叔指了指我的衣服說:“騁騁,你怎麼一夜之間就長大
用文言文翻譯父母能不能用一個字寫出來?
親。如天地君親師。如事親(孝)。如娛親(老萊子故事)。如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幫父母做飯的文言文怎麼說
文言文說:為母炊
27年順從父母用文言文怎麼說
父母之命,未曾背離,爾來二十又七載矣
文言文中對父母或親人的尊稱有哪些
以“阿”為前綴的稱呼
⒈阿父
《南史·謝誨傳》:“女為彭城王義康妃,……(誨誅,)誨女被髮徒跣與誨訣曰:'阿父!大丈夫當橫屍戰場,奈何狼藉都市?’”
⒉阿公
對父親的方言俗稱。《南史·顏延之傳》:“(顏延之)嘗與何偃同從上南郊,偃於路中遙呼延之曰:'顏公!’延之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偃羞而退。”
⒊阿伯
對父親的一種口語稱呼。清人樑章鉅《稱謂錄·一·方言·稱父》:“吳俗稱父為阿伯”。
⒋阿耶
《樂府詩集·二五·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清代著名小學家錢大昕《恆言錄·三·稱父曰爺》條雲:“古人只用耶字。……《木蘭詩》'阿爺無長男’、'卷卷有爺名’,本當作'耶’字。杜子美《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自注雲:'《古樂府》不聞耶孃哭子聲,但聞黃河之水流濺濺。’即是引《木蘭詩》,初不作爺可證。木蘭詩'爺’字,乃後人所改。又杜《北征詩》:'見耶背面啼’,亦不作'爺’。”今耶則作爺。
⒌阿翁
明代著名小學家方以智《通雅·十九·稱謂》中有這樣的話:“方言:秦晉隴謂父為翁;今人作書於子,自稱阿翁;稱人之父曰乃翁。”按,方氏此說有失允當,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示兒》詩中有“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乃翁”乃是陸游自指,而非稱呼他人之父。
⒍阿爹
《續古文苑·二十·漢·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傷。”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昌黎集·二三·祭女孥文》:“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酒時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孥子之靈。”《水滸傳》第一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那後生那裡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聽這廝胡說!……”
⒎阿媽
這是女真人對父親的口語稱呼,在看清代特別是滿洲人的小說或者電視劇裡,我們經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叫法。《元曲選·缺名·貨郎旦·三》:“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麼!”
以“家”為前綴的稱呼
這類稱呼主要用於和別人說話時稱呼自己的父親,有自謙的意味。
⒈家父
對別人稱呼自己的父親。《太平御覽·三四六·三國魏曹植·寶刀賦》:“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這裡的“家父”,是曹植對其父親曹操的稱呼。
⒉家君
既用做對自己父親的稱呼,也用做對別人父親的稱呼。《世說新語·德行》:“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有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唐朝王勃《滕王閣序》:“家君做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⒊家大人
清代著名的小學家王引之在他的著名著作《經義述聞》裡每一篇的開首都要冠上一句話:“家大人曰”,“家大人”,即王引之稱呼自己的父親王念孫。
⒋家嚴
金庸《天龍八部》:“甘寶寶問道:'令尊可好?’段譽道:'家嚴身體康健,托賴諸事平安。’”“家嚴”,是段譽對甘寶寶講話時稱呼自己的父親段正淳。
⒌家翁
《隋書·長孫平傳》:“鄙諺曰:不痴不聾,未堪作大家翁。”
⒍家尊
稱呼別人的父親。《世說新語·品藻》:“謝公(就是謝安)問王子敬(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固當不同。’”“家尊”,在這裡是謝安對王獻之父親王羲之的稱呼。
⒎家公
對自己父親的稱呼。《後漢書·二七·王丹傳》:“(侯霸)遣子昱候於道,昱迎拜車下,丹下答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