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免賦的政治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明朝的滅亡均田免賦口號的提出有什麼進步意義

中國明末李自成(1606~1645)領導起義農民反對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國家賦役剝削的口號。

均田免賦的意思一樣嗎

均田就是從富人手裡搶田地和財富,不用勞動,就是搶富人的,免賦就是不交稅了,,意思上還是不太一樣的

均田免賦了,闖王吃什麼!

均田免賦

中國明末李自成(1606~1645)領導起義農民反對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國家賦役剝削的口號。據清初查繼佐所撰《罪惟錄》載,是由李自成部將李巖(?~1644)提出,“李巖教自成以虛譽來群望,偽為均田免糧之說相誘惑。”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由陝西進據山西,又以“貴賤均田”為號召。

目的是號召農民加入義軍,共同鬧革命,不是真的要均田免賦。

事實上也無法做到。

這是誰?

闖王 李自成~~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原名鴻基。 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臨汝)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同年3月18日,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

文官制度的實施對政治制度有何影響

1、影響如下:

(1)便於選賢任能,提高行政效率。

(2)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建立,部分滿足了新興工業資產階級要求國家機器適應和保護生產力發展的願望。

(3)便於管理,各國法律按一定的標準將所有文官職位進行統一劃分和歸類,並據此作出對特定職位的要求與待遇,這是對文官進行科學、統一管理的基礎。

(4)專業化,文官的任用須經過嚴格的考試,錄用後進行培訓、以確保文官文化素質和專業水平,所以保證了文官的專業化水平。

(5)文官制度體現了“機會均等”、“自由競爭”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對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2、文官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

①、任用制度。文官的任用有兩層含義 :一是將非文官錄用為文官 ;二是錄用的同時或錄用後授予其一定的職務。主要有4種形式:選任制、考任制 、委任制、聘任制 。每個國家根據本國情況 ,往往採用1種或同時採用幾種形式。

②、文官的權利和義務。權利方面,主要有身份保障權和工資、退休金、撫卹金的領取權;義務方面,主要有執行職務、服從命令、嚴守祕密、對國家忠實、遵守法令、保持“政治中立”等項義務。

③、職位分類。將各種職位製出職級規範,作為考試、任用、升遷、工資、考核及人事行政管理的依據,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是美國的“ 職務分類”,二是英國的品位分類。前者以“事”為中心,後者以“人”為中心。

④、考績獎懲制度。定期對文官的考勤和工作成績進行評定,成績優秀者獎勵,工作成績不良者,給予教育、訓誡或調動工作、降低職務,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和提高公務員的工作效率。

⑤、報酬福利制度。各國都規定文官享有工資、退休金、撫卹金的領取權。

⑥、培訓進修制度。目的在於提高文官的素質和能力。

⑦、人事管理機構。各國都有專門人事機構,負責管理人事行政事宜。分為部外製、部內製、折中制和黨統一領導制4種類型。

大順軍為什麼失敗

李自成與劉邦、朱元璋一樣都是白手起家,為何劉、朱二人,功成立業,而李卻最終敗亡?劉邦年代太久遠,這裡只拿朱元璋與李自成相對比,感覺李自成(敗亡)與朱元璋(成功)的差距主要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有無充分準備和方案成就千秋事業。  李自成一直是以一種饑民領袖“流寇”的姿態出現在明末的政治舞臺上。生存壯大的根基就是廣大百姓的認同和支持。他也曾幾起幾落,直到1639年李自成重出商洛山時才幾千人馬,到了1644年入京滅亡明朝只用了五年時間。他在暫時成功的輝煌時期與當時的天時(災荒不斷、朝廷混亂)、地利(據河洛、佔潼關,進可攻退可守)、人和(提出了正確的“均田免賦”政策,百姓支持)有很大關係。試想一下:因為災荒不斷,朝廷根本無心思賑災撫民,只知催錢要餉;中原百姓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餓死,二是Z反。當闖王打著不納糧還開倉放賑旗號出現時,完全可以做到一呼百應,席捲天下。而當他打到北京城下時,還沒有要定鼎河山的心理準備。記得當時他給崇禎開出的條件是:“明朝封李自成為王,賜銀一百萬兩,承認陝西和山西為其封國;李自成則負責平定國內其他起義軍,併為明朝抗擊清人,保衛遼東。”在他速勝前後後沒有明確的建國、收拾河山、民心(當然主要指治國需要依靠的士族之心)想法和作為,迷失方向,甚至倒行逆施,如何不敗亡?  相比之下老朱同志的大局觀和深謀遠慮真是太到位了。他對不同的對手採取不同的對策,一步步,在幾乎長達20年的征戰中擊敗了一個個對手,早早就脫離了原先的低層次發展範疇,站在治國高度上看問題。(同樣是苦出身,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二是胸懷是否足夠寬闊,能否正確使用人才。  李自成在這個方面非常差勁,他給人的感覺就是饑民義軍的領袖,打到那裡算那裡,沒有一定要做成什麼的想法。在用人方面武將裡除了一起起義的苦哈哈,沒有別的什麼人幫忙,文人資源更是欠缺,除了破落舉人牛金星、裝神道人宋獻策外,上得檯面的給我們留有印象的文武雙全的只有李巖一人。而他在革M沒有成功時,就先對他地位構成威脅的人動手了。先是進京前殺掉與之合兵的“曹操”羅汝才,敗出京後殺掉認為威脅他皇位的李巖。根本沒有可用的人才輔助成事。  性格決定命運。朱元璋在小時候就有出色的領導才能和無雙的雄心壯志。他非常有識人之明。他能夠把天下賢才不分階級和貴賤,都能吸引到他的身邊為他所用,他能把徐達、常遇春、湯和等等一批能征善戰武將和劉基、朱升這些飽學之士,聚攏在身邊為他服務。直到國家穩定了,才考慮清除功臣的威脅。  三是在關鍵時刻能否保持清醒頭腦,做對關鍵的事。  李闖從出兵潼關到攻克北京,短短几年時間裡除了在軍事上依靠群眾支持,人海戰術、蝗蟲戰術取得成功,在安民治國方面口頭雖提出了“均田免賦”等政策,但從未有具體的均田免糧的廠策和舉措。幾乎做的都是錯事。例如進京後對待京城士大夫們採用的是:“拷掠助餉”;對百姓是軍紀廢弛、搶劫殺人。極端血腥,京城弄得一片白色恐怖;對未曾安穩的邊關吳三桂,派降將去招降,佔他的愛妾。哪有一點遠見?哪有一點長久眼光坐天下的樣子啊?分明就是一群窮瘋了的強盜!過把癮就死的氣勢一顯無疑。  北方局勢不可收拾之後,不思改正過錯。敗退出京後,放火燒城,沿路燒搶,烏合之相暴露無疑。這下更快了,直奔死亡而去了。

明滅亡是歷史的必然.然而歷史並沒有選擇李自成這個土生土長的的農民起義領袖.其主要原因有那些?

說李闖的農民階級侷限性在於他沒有能夠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階級革命,他造反的結果只不過是從被統治階層成為了統治階層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制度,所以他進行的只能說是一場造反而不是革命,既然是造反就要放到當時的社會狀況下來看他的失敗。如果僅從戰略上分析,李闖從攻破潼關到進入北京速度過快並沒有穩定住後方,這也是一片石兵敗以後一瀉千里的原因,其二在於明知道自己兵力兵種不佔優勢還跟對方打野戰是為驕兵。從政治上來看就是由於他出身農民又沒有改變制度那麼在原有封建制度下就要遵守封建官僚的一套遊戲規則,很顯然他破壞了規則沒有獲得統治階級也就是地主階級的認可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暢縱觀中國歷史,農民起義是國家滅亡的原因但是從來沒有農民出身的人能夠最終獲得政權,劉邦算是個地位夠低的了但好歹還算個國家公務員,朱元璋雖然是個要飯的但也是當過和尚受過教育而且利用了宗教。

明朝中後期至鴉片戰爭前,我國封建制度漸趨衰弱,從經濟、思想概括其主要特徵並用史實加以說明。

www.jlrtvu.jl.cn/...08.htm

你自己到裡面看吧

中國從古至今由落後邊先進又由先進邊落後的原因??最好從社會制度方面回答,謝謝

不是說了嗎,科舉制度。

一言難盡,給你個文。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制度·中國政治·國民性格

世人皆以為四大發明體現了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卻不知中國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創造力更是遠勝於具體發明。科舉制度就是中國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現。也有學者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制度的影響是廣泛的。對外而言,現代西方國家的文官考試製度就是對中國科舉制度的借鑑和發展;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盧梭等都對科舉所體現出的平等和公平原則驚歎和折服。美國漢學家卜德在《中國思想西入考》一書中認為科舉是“中國贈予西方的最珍貴的知識禮物”。越南、朝鮮更如中國一樣是科舉社會;日本也曾經學習採用過科舉制度。對內而言,“科舉制對維護中國的統一和保持一個令人尊敬的文明水準,起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科舉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中國歷史社會的方方面面無不留下了科舉的烙印。科舉造就了中國的讀書人群體。他們的性格就成了中國人性格的集中體現。中國人性格中,憂國憂民的士大夫精神,蔑視其他行業的崇尚讀書觀念,寧可個人奮鬥而不求集體解放的個人主義觀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宗族觀念,當官以求富貴的官本位觀念,都與科舉制度密不可分。可以稱之為“科舉性格”。這種性格既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

19世紀以前到過中國的西方人士,無不對科舉發生濃厚興趣,併為這一制度的合理性所折服。那時侯,“中國的考試製度和儒家倫理觀給歐洲留下的印象,較之歐洲的科學和數學給中國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早在十世紀前後,意大利西西里的諾曼王國就採用了對各階層敞開大門的文官考試製度,伯爾曼敏銳地認為這可能是受到阿拉伯和猶太旅行家傳說的中國做法的啟發。中國人對科舉的態度是複雜的。它造就了中國的統一和歷史上長期的繁榮穩定,也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落後,使中國人對自己產生懷疑和自卑。1905年清政府宣佈廢除科舉,但是科舉所首創的以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在全世界得以發揚光大。我國以及韓國、朝鮮、越南的高考仍然具有科舉特徵。被稱為“現代之科舉”的高校招生考試(簡稱高考)儘管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並受到種種的批評,但人們卻找不到比它更合理的替代制度。現代選拔公務員的考試,也被認為是公平合理的手段。我國改革開放後創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更是直接來自科舉。國家教育部和一些省市如山東、福建等的自學考試中心還把自考與科舉的比較列為重點研究課題。

一、從漢代察舉到隋唐科舉

1、漢代及以前的人才選拔制度任何人的群體都要有管理者,管理者少被管理者眾也是客觀規律。

管理者就是掌握權力之人。管理者如何產生,這是每個社會都必須解決的問題。在原始部落中,部落酋長或首領是選舉產生的;在貴族制社會中,管理者由世襲的貴族擔任;在民主社會中,民眾選舉是常用的方式;在無政府狀態下,暴力是成為管理者的基礎,然而,暴力不能稱為制度,因為暴力不是權力的合法來源。人們服從於暴力,是因為“不得不”服從它,而不是“應該”服從它。

中國古代官吏的選拔制度,也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大體可分為三種形式:世襲制、察舉制和科舉制。科舉制離我們最近。世襲制是在夏商周時代實行。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大夫,一級級下去,封地和身份相適應,而且往往是世襲的。政府需要官吏時,就在這些有身份的人中間選擇。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人才爭奪也十分激烈。推薦或者自薦成為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式。像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曹劌在齊國入侵魯國時挺身而出為魯莊公獻計獻策,並打敗齊國軍隊,得以出頭。那是一個“片言可致卿相”的時代。成語“毛遂自薦”就出在這......

相關問題答案
均田免賦的政治意義?
西安事變的政治意義?
成立亞投行的政治意義?
古田會議的歷史意義?
國旗的政治含義?
政治意識不強的原因?
政治意識不強的表現?
新常態的重要意義政治?
缺乏政治意識的表現?
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