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著作是什麼?
老子的代表作是什麼?
《道德經》,又稱五千字文
老子的著作有哪些
一、是大家都知道的《老子》,後名《道德經》;
二、是李耳“述而不作”的《計然之策》,執筆者是里爾的學生倪然(計然);
三、李耳晚年主要活動是繼續他“太史聸”的整理史籍資料的業務,這些竹簡,將來又被李假編纂成為系統的史書。李假退休後自行專事研讀並整理古籍,他不但使紛亂的記史資料條理清晰起來,自己也從讀史中總結出了一些歷錠發展的規律。公元前350年,李假已經是百歲以上的老人,但他還能擔著自己用竹簡寫成的《史記》和《周太史》,拜訪秦國商鞅。
四、據莊周《南華經·天地》:“《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歸神父’。”此處的《記》為書名,相傳為老子所作。
五
老子的主要著作
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計五千字左右。《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注,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書。《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老子生平簡介 老子的著作有哪些
老子的生平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人說又稱老聃。中國古代偉大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精華是樸素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生活時代在春秋後期,與孔丘同時而略早,曾任周王室的柱下史,掌管王室圖籍。孔子到周,曾向他問禮。老子見周衰,即離去,莫知其所終。一說老子即太史儋,又一說老子即老萊子。
老子的著作:
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計五千字左右。
孟子有什麼著作老子的著作有哪些
孟子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老子:道德經
老子的作品有哪些?
《老子》,又名《道德經》,又稱五千字文。
莊子與老子並稱老莊,代表作是什麼,又叫什麼,由什麼所著
老子的代表作叫《老子》,莊子的代表作叫《莊子》。《老子》又叫《道德經》或《五千言》;《莊子》又叫作《南華經》。
老子的《道德經》是由智慧所著,這種智慧高深玄妙的同時又平易近人,因為這種智慧就是萬物而萬物都是智慧,太多太大所以玄妙,太廣太細所以平易近人。道德經不只是講道德,但道德經裡最大的道德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如此自然而然,無為而無不為。
莊子的《莊子》是由一顆人心所著,把道家高深玄妙的智慧放在了一顆人心上,《老子》是直接與智慧零距離接觸,《莊子》在這種接觸上加上了人的視角,在關注智慧的同時也關注人心的作用。逍遙就是道家智慧和人心結合的產物。這表明了道家智慧的眼睛從關注天地萬物轉向關注自身內在,在玄妙的智慧當中增加了人情味,因為裡面有所逍遙,就有所快樂,心靈在觸動當中去感受智慧的存在,進而與智慧結合。無為當中的有為。
《老子》中沒有人心的視角,而是完全的完整的直接的與智慧合一,但卻包含人心,只是這個人心是智慧之一不在智慧之外。沒有《莊子》喜怒哀樂的多元化結構,智慧當中已經包含了喜怒哀樂,自然的發生。
老子的著作除了'道德經'還有哪些呢?與老子相關的著作也說下,謝謝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後)(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誕生),姓李名耳,字摐,楚國苦縣(今安徽渦陽,一說河南鹿邑厲鄉曲仁裡)人,漢族。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藏室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最後不知所終。《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道教出現後,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從漢代起,歷代帝王就開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經》的國外版本有一千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
什麼是《老子》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
《道德經》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司馬遷司馬光是什麼朝代的,著作分
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著作是《道德經》。
司馬遷是西漢的,著作是《史記》。
司馬光是北宋的,著作是《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