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位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04

果位的釋義

佛教用語 ,指的是修佛所達到的境界。

成佛的路上,果位是怎麼劃分的?

等級只是方便說而已

關於佛教果位的知識瀏覽:31 | 發佈於:2010.10.14 | 分類:佛學佛理

一般學佛的行人,從努力修行,至因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

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迴,走上涅盤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瞭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痴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

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

佛教的果位是怎麼認定的?由誰認定?

佛說無我相無人相埂眾生相無壽者相,法無定法,不能心外求法,我看你是著相了。呵呵,你落在了一個果位的認定上。

明心見性是什麼果位

樓主 您好!

明心與見性是不同的層次,今舉經文說明

菩薩纓絡本業經卷上: 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換句話說,七住位即是般若正觀,也就是親證般若--真心理體,發起般若中觀,入七住位--位不退。

而見性又是不同的階位,在大般涅盤經有何詳細的開示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七: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為法諮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三: 佛性是常,三性不攝;三性若攝,名為無常;佛性未來以當見故,故言眾生悉有佛性,以是義故,十住菩薩具足莊嚴乃得少見。

大般涅盤經卷第三十: 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如觀掌中庵摩勒果。

由經文的開示,十住菩薩具足福德與智慧,少見佛性,只有到佛地才是明見佛性。因此見性乃是十住位。

而十住以上,還有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

因此明心見性若兩關都以證得的話,至少應在菩薩十住位,而不是熊貓油油所說的初地。此兄所說明心見性始登出地,乃妄說,違背聖教量故。

明心者,親證真心本來清淨、本來涅盤,我見必然斷除,如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親證本來自在真心之菩薩,般若正觀發起時,登入菩薩七住位不退時,也同時照見五蘊空,換句話說,我見也同時斷除,此時的解脫證量至少是聲聞初果--見地、須陀洹,因為解脫果初果,也是斷除三縛結(我見等三邪見),因此明心者,至少也同時取證解脫果--初果。

見性者,親見佛性於山河大地、一切眾生中皆能顯現,故親證世界如幻觀,薄貪嗔痴,於解脫果來說,除了我見斷除外,也淡薄性障,故至少是解脫果二果--薄地、斯陀洹。

因此,佛子們在判果位時,縱然已經親證明心乃至見性,也應當依據佛經,避免判錯而落入大妄語或非法說(如熊貓油油判明心見性就是登入初地,此乃高判誤判,前已舉證佛經說明了)。

請各位詳細看清楚:

卷二十三:""十住菩薩具足莊嚴乃得少見。""

卷二十七:"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卷三十: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工了無礙,如觀掌中庵摩勒果。

經文以提到十住菩薩""少見"......

佛教的果位是依據什麼劃分的,虛雲法師是什麼果位?怎麼就算開悟了,開悟的標誌是什麼

1.虛雲大師是公認的高僧大德,大善知識!這是不可否認的!那麼我問大家:如果說虛雲大師是菩薩果位,以何來證明?如果我說其是凡夫,你以何來反駁?這些不是我們能揣測討論的,除非有現世大德(公開)開示虛雲大師的果位。否則,老老實實聽虛雲大師的開示錄。

2.如果我妄稱現在開悟了,你肯定不信!你若想一辨真偽,只能等你開悟,即知我開悟與否。否則都妄想、猜測!執著於此,與解脫無益!

3.即使自認為開悟,亦要請善知識證量。且不得告之於眾!不見性,不名善知識!

4.佛教的果位,這個比【開悟】更難以言喻,可參考《華嚴經》,自己去體悟。不知者還是少說為妙,引用複製大篇內容,妄語卻全然不知!

境界,不是用嘴說的。開口即錯,動念即乖!

境界需我們通過修行親證! 沒那功夫,一切都是鸚鵡學舌!搞不好,再落得個五百世野狐!

佛門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迴,走上涅盤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瞭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痴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淨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漢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

道家的果位有哪些 怎麼排的

果位

開放分類: 佛教、宗教

此宗統收一切妄惑為三類,一見思惑,二塵沙惑,三無明惑。見思惑者見即分別也,意根對於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即邪分別道理所起身見邊見等。思即思惟,又貪染也,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而起貪愛,曰思惑,即倒想世間事物所起貪慾嗔恚等。塵沙惑者,就所化眾生得名。眾生見思數多,如塵若沙。菩薩之行,專為化他,必須通塵沙無量法門,應病授藥,令斷見思之惑,心性闇昧,於所治病能治法門塵沙無量差別,不能一一了知,障乎化導,曰塵沙惑,其體即劣慧也。如妙樂雲:不染汙無知劣慧為體,以其不能分別藥病等也。無明惑者,障中道實相理之別惑,於一切法無所明瞭,故曰無明。此三惑元為同體,約粗中細之義用,分為三種。不了空諦理,起見思惑。不了假諦理,起塵沙惑。不了中諦理,起無明惑。故以即空即假即中三觀,破乎三惑,即證乎三智,成乎三德。三觀者,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即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無主而生,即是假。不出法性,並皆即中。故云一空一切空,三觀悉彰破相之用也。一假一切假,三觀悉彰立法之功也。一中一切中,三觀悉是絕待之體也。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也。一切智者,空諦智。道種智者,假諦智。一切種智者,中諦智。觀音玄義言於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蓋佛教依理而說,故名理內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蓋外道等違理橫計,故名理外也)。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是名道種智。能以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是名一切種智,(一切道者,一切諸佛之道法也。一切種者,一切眾生之因種也。)即於色心依正一切諸法,通達畢竟空寂之理,曰一切智。知一切種種差別道法,應病與藥,教化眾生,曰道種智。於一切諸法上,通達本有性德之體,曰一切種智。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一法身德,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雖殊,體性恆一,具足常樂我淨,是名法身德。常即不遷不變,樂即安隱寂滅,我即自在無礙,淨即離垢無染。二般若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滅,清淨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淨,搐名般若德。三解脫德,不繫名解,自在名脫,謂佛永離一切業累之縛,得大自在,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解脫德。如前所述,三諦圓融故,證一諦即證三諦,斷一惑即斷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是曰三惑頓斷,曰三智一心中得。然觀智有明昧淺深之別,故所斷惑,先粗,次中,後細。先於信位斷見思塵沙,初住以後斷無明,依是六即位。六即者,智者大師依涅槃經之貧舍寶藏喻及力士額珠等,設六種階位,示從凡夫至佛之位次。約修行位次,從淺至深,故名為六。約所顯理體,位位不二,故名為即。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郎,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為理即。謂眾生本具佛性之理,與諸如來無二無別。次從善知識及從經卷,聞見此言,為名字即。謂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或從知識處聞,或從經卷中見,如此理性即佛之名,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依教修行,為觀行即。謂既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必須心觀明瞭,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為觀行即。此位修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觀行,稱五品弟子位。相似解發,......

成佛的路上,果位是怎麼劃分的?

這個楞嚴經有很明確的說明過,建議你去看成觀法師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這個順序大概就是三漸次位,然後幹慧位,然後是十信位,然後是十住位,然後是十行位,然後是十回向地,然後是四加行位,再上面是十地位(也就是你說的菩薩,一到十地的菩薩),然後是等妙二覺(也就是等覺和妙覺果位,可以理解為十一地和十二地的菩薩),最後是無上正等正覺(傳說中的佛)。

具體你還是看楞嚴經義貫吧。

佛家果位排序是那幾個階層?

菩薩修學階梯,是菩薩的路線圖,《華嚴經》正宗分的各卷都說明此內容,分為七個階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十信

信,要憑理智對於佛的境界有所認識。《華嚴經菩薩問明品》是專門說明十種信心: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護法心,八迴向心,九戒心,十願心等。

第一、信心。是指聽到大乘經典,大乘佛菩薩的境界,沒有疑惑,堅定信念;

第二、念心。經常憶念三寶的功德,念持不忘。

第三、精進心。不要懈怠,要策勵自己:身業、口業、意業,不能放鬆,身拜佛,口唸佛,心想佛。

第四、慧心。慧就是智慧,要善於觀察,檢查善惡邪正,不起噁心,不起邪心,而要起善心,正心,這要靠智慧的心靈。

第五、定心。內心要隨時保持定力,不要散亂,不要隨隨便便的,時高時低的。

第六、不退心。遇到什麼困難,不退,困難是各種的,有些朋友、兒女、親戚,拉你的後腿,有些外人要諷刺你一下,或者有什麼阻礙,遇難不退。

第七、護法心。知道三寶的功德,佛法的偉大,就要護持正法,時時護念正法。

第八、迴向心。就是要隨時把你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不是為了人天小果。

第九、戒心。就是在信仰過程中,要嚴守三皈,奉行五戒,內心常常要提起警惕,保持三業清淨。

第十、願心。要發大願,要發四弘誓願,學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的大願,不要失掉願心。

以上就是十信。這十種信仰,都屬於資糧位,這個資糧位,學佛才走第一步,是最基本的。

十住

什麼叫住,內心要安住,心猿意馬,要開始收拾。安住於菩提境界,就必須要有般若正見,菩提是由般若而生的,般若首先要有正見。有正見就與般若相應,有般若就可發菩提之心,證菩提之果。十種就是: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第一、發心住。發心就是以正見發菩提心,這是很重要的,學大乘經,學菩薩,菩提心不可缺少,“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一初發心即成正覺”,這叫發心住。受菩薩戒,必須發菩提心,菩薩戒又名金剛光明寶戒,價值非常高,與無漏真如相應。

第二、治地住。治就是治理的治,地就是心地的地,為了度眾生,要治理心地,開闊心地。因為地能生萬物,心能夠治理,就能生出種種功德,種種善法。

第三、修行住。要安心住於修行,安心行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為了度眾生,要修六度萬行,一心專注,不要二用。

第四、生貴住。就是能堅持這種行動,就是出生佛菩薩的,就好象生在佛的種族家,很珍貴;世間上的人生在王宮,就很尊貴,能夠學佛法,依法而行,就是生在法王家,法王比帝王更高貴。

第五、方便具足住。就是世出世間,二諦圓融,弘法度生,既要有原則,又要有善巧,真就是真諦,真如、法界、真心,是真;俗就是世俗諦,一切緣生法,一切世間法,都在其中,真俗並用,方便善巧,接引眾生。

第六、正心住。就是心要正,光明正大,不忘佛法,不忘佛恩,雖然遇到惡境惡緣,其心不動。

第七、不退住。就是走上正道,對於三寶、因果、三世、佛菩薩境界,堅定信心,修學不管什麼惡緣現前,不恐懼,不後退,要有大無畏的精神。

第八、童真住。童真是形容,象小孩子一樣天真無邪,保持這種童真之心,不被淤泥所染。

第九、法王子住。能夠從真入俗,由俗入真,不失真諦,也能善於用俗諦,真俗圓融,與佛心相合,就可以紹隆佛種,就象法王子一樣,成為佛的兒子。

第十、灌頂住。成就了智慧,住於十地的十智,即將成佛,就象......

佛教果位是什麼意思

果位就是指修佛時能夠達到的境界。在小乘佛教中總共有四個果位,它們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在大乘佛教中共有三個果位,即佛、菩薩和阿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在現世之中只有一個佛,這個佛就是釋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卻認為眾生都有佛性,每個人都可以成佛,而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小乘佛教中的聖者不求成佛,只求能夠進入涅槃的境界,然後在涅槃中安住,不再去度化眾生,所以不能夠稱為菩薩,也不能夠成佛。而大乘菩薩道雖然入涅槃卻不住於涅槃之中,雖然能夠解脫生死但是仍然離不開生死,是為了能夠方便度化有緣眾生,所以稱為菩薩道。

菩薩果位總共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十地之前的四十個階位是凡夫;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是聖人。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一個凡人若證到初地菩薩的果位,一切就發生了質變,他能在一剎那頃產生一百個化身(意生身),去一百個淨土面見百佛尊;一剎那頃獲得百佛加持亦能明清了知;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時,則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壽命,使之住壽歷經百劫……

菩薩,是梵文的音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垛”。它的意思,“菩提”是覺,“薩垛”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命。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捨己救人的人都可以稱為菩薩。亦即,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

按華嚴之說,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賢位菩薩,只有後十二個階位是聖人,也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妙覺菩薩就是佛。

或者說,地前者稱菩薩,地上者則稱大菩薩,七地以上即稱菩薩摩訶薩。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我們最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相關問題答案
果位是什麼?
副理事單位是什麼意思?
鼠標的單位是什麼?
拉力強度單位是什麼?
硬盤的單位是什麼?
工位是什麼意思?
粘度係數單位是什麼?
王者段位是什麼意思?
密度單位是什麼?
年年有進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