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和鳳雛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5-01-03

三國演義中臥龍鳳雛都是誰?

臥龍

臥龍即諸葛亮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居士。中國三國時期蜀漢傑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史書記載其身高八尺,約合現今1.84米。諸葛亮生辰八字:辛酉、丙申、癸丑、丁巳.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8歲喪父(一說是9歲喪母,12歲喪父),與姐姐以及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姐弟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陽,17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結廬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隱居待時,這是公元197年的事。諸葛亮在隆中已隱居了十年,他廣交江南名士,“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龐統,龐士元,人稱鳳雛先生,和臥龍諸葛亮在智謀上齊名,當時世人皆言:“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三國中“臥龍鳳雛”是指什麼?

那是指兩個人,臥龍雖是個地名但因為出了個曠世奇才諸葛亮,所以成了他的代名詞。而鳳雛是一個人的字。他和臥龍一樣都是劉蜀時期的名人。古人都會罰名 字 號的,名字不是一起的,名是名,字是字。下面是關於那個鳳雛的簡介。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謀士,才智與諸葛亮齊名,官拜軍師中郎將。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現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城西的鹿頭山白馬關處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龐統祠墓。

在三國演義中,臥龍、鳳雛、水境分別指的是誰?

臥龍: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鳳雛: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

水鏡:司馬徽,字德操,道號水境先生。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國東漢末年一有名隱士,名士龐德公送號“水鏡先生”。

漢末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意在表明諸葛亮、龐統的能力高超、智慧超群。

諸葛亮在隆中等到了劉備的到來,而龐統則在到了東吳卻不受重用之時轉而投向了劉備麾下。至此,劉備臥龍、鳳雛皆得。可龐統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而諸葛亮卻因為時事與身體原因,在五丈原病故。劉禪投降於魏國,蜀國滅亡。到最後,劉備一族仍然沒有取得天下。

臥龍和鳳雛是什麼人?

“臥龍”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間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稱臥龍,東[漢末]年徐州琅邪郡陽都縣(在今山東沂南縣)人。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發了黃巾大起義。軍閥割據,戰亂不休,諸葛亮又失去了雙親,依隨叔父諸葛玄生活。諸葛亮十五歲跟隨叔父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結廬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隱居待時,這是公元197年的事。諸葛亮在隆中已隱居了十年,他廣交江南名士,“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舉薦下,劉備三顧草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孫抗曹的道路。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策”。公元208年,曹操大舉南下,敗劉備於長阪。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使江東,聯結孫權。諸葛亮以隆中路線的堅定原則與孫權談判,訂立雙邊同盟,而不是附庸順從。孫權認識到“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不得不作出讓步,同意鼎足三分,發兵拒操。赤壁戰後,孫權履行諾言,將荊州借給劉備。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曹丕代漢為帝后,劉備也稱帝,諸葛亮出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關羽鎮守荊州。

諸葛亮選擇的道路充分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和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但是諸葛亮並不墨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諸葛亮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鳳雛龐統

歷史上:傳說中的“臥龍”“鳳雛”是誰

/ 汪蛟騰 三國初期,劉備在三顧茅屋,敦請諸葛亮出山的前夕,曾會見過一位“水鏡先生”。他告訴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而安天下。”“臥龍”是指諸葛亮,“鳳雛”是指龐統。 臥龍--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諸葛亮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為忠武侯,所以被稱為武侯、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號,也稱“臥龍”或“伏龍”。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 ,策動孫權、劉備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他曾舌戰群儒、借東風、智算華容、三氣周瑜,更取得荊州為基本。後奉命率軍入川,於定軍山智激老黃忠,斬殺夏侯淵,敗走曹操,奪取漢中。劉備伐吳失敗,受遺詔託孤,安居平五路,七縱平蠻,六出祁山,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也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 鳳雛—龐統。字士元,襄陽人。外號“鳳雛”先生,與諸葛亮齊名。劉備謀士。龐統平日和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龐統和諸葛亮被世人稱:“伏龍、鳳雛,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 龐統,一說他是司馬徽的侄子,後來曾在劉備手下擔任軍師中郎將,幫助劉備攻打四川,在圍攻雒縣時,不幸被流矢射中,死時38歲。龐統少年時代性格內向,不太惹人注意。他16歲的時候,曾經去看司馬徽。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摘桑葉,讓龐統坐在樹下,兩人從白天到深夜談論了很長時間。司馬徽非常賞識龐統,認為他將來一定會成為南郡文人中的首領。經司馬徽的這一番讚揚,龐統的聲譽便一天天高了起來。 後來司馬徽移居穎川老家,龐統從南郡歷經兩千裡的行程前去探望。到民司馬徽的住地,見他還是在樹上採摘桑葉。這時的龐統的見解和少年時代有些不一樣了,他從車子裡探出頭來對司馬徽說:“我聽說大丈夫生活在世上,應該掛著黃金大印,佩著紫色的印帶,怎能委屈自己的才能,在這裡做養蠶婦人的事呢?” 司馬徽聽了,笑笑說:“你先下車,我再回答你的問題。”等龐統下了車,他接著說:“你知道揀小路走能夠早點到達目的地,但不知道走小路容易迷路。過去堯時的伯成子告別諸侯,到野外去耕地,並不羨慕功名的榮耀;孔子的弟子住在用桑樹條圈成的門樞的屋子裡,不要高大的官家住宅。他們不稀罕住華麗的屋子、用肥大的馬拉車、使喚幾十名侍女。這就是古代的隱士許由、巢父心胸寬闊的地方,也是伯夷、叔齊足以驕傲的原因。在我們這些人眼裡,認為像呂不韋那樣奸詐手段騙得官位的人,或者像劉景公那樣擁有駿馬的庸俗君主,都是不足以誇耀的。” 水鏡先生—司馬徽。字德操,穎川陽翟人,據史書三國志記載,龐德公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其中司馬徽清雅有知人之明。曾向其推薦諸葛亮和寵統。司馬徽屬於閒雲野鶴,與世無爭類型的人物,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與寵統私交甚篤,並稱呼寵統為弟。 這位水鏡先生,善於識別人才,但不隨便議論。他居住在襄陽一帶,屬於劉表管轄。他認為劉表為人陰險,必定暗害好人,所以更加隱諱,閉口不談當時各派人物的是非。凡是有人問他,某某人怎麼樣?不論這個人是好是壞,他都回答一個字:“佳”。 有一次,他的妻子勸他說:“人家向你請教問題,你應該明確地回答人家,怎麼不分青紅皁白,都說一個‘佳’字。這難道符合人家請教你的原意嗎?”司馬徽擡頭看了看妻子,微笑了一下,點點頭說:“像你這樣講,也是佳!”野nbsp;狼的籤......

臥龍與鳳雛是誰?

“臥龍”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間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稱臥龍,東[漢末]年徐州琅邪郡陽都縣(在今山東沂南縣)人。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發了黃巾大起義。軍閥割據,戰亂不休,諸葛亮又失去了雙親,依隨叔父諸葛玄生活。諸葛亮十五歲跟隨叔父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結廬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隱居待時,這是公元197年的事。諸葛亮在隆中已隱居了十年,他廣交江南名士,“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舉薦下,劉備三顧草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孫抗曹的道路。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策”。公元208年,曹操大舉南下,敗劉備於長阪。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使江東,聯結孫權。諸葛亮以隆中路線的堅定原則與孫權談判,訂立雙邊同盟,而不是附庸順從。孫權認識到“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不得不作出讓步,同意鼎足三分,發兵拒操。赤壁戰後,孫權履行諾言,將荊州借給劉備。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曹丕代漢為帝后,劉備也稱帝,諸葛亮出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關羽鎮守荊州。

諸葛亮選擇的道路充分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和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但是諸葛亮並不墨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諸葛亮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鳳雛龐統

三國裡綽號臥龍鳳雛的兩個人指的是誰?

臥龍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臥龍。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陽(①河南南陽臥龍崗;①湖北襄陽(現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後為了消除諸葛亮隱居地一事留下的歷史紛爭,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寫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上,何須辨襄陽南陽。”這是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所寫,因諸葛亮名高天下,兩省便爭諸葛亮故居之處所,顧嘉蘅想不能開罪南陽,又怕承當出賣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聯,既贊諸葛亮,又抹平兩省爭執,可謂公允。但這場爭論並沒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發行。 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即《草廬對》)。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諸葛亮於危難之際出而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將後事託付姜維。鳳雛龐統(179—214年),字士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三國時劉備部下著名的謀士、將領。龐統年輕時,為人樸鈍,未有識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為他不同尋常。當時,潁川人司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於鑑識人品的名聲,龐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於是龐統就坐在樹下,跟他交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一個樹上,一個樹下,一直談到深夜。司馬徽覺得龐統真正非同凡響,誠心誠意地褒揚龐統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並且讚歎說:“龐德公確實有知人之明,龐統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從此,龐統的名聲漸漸顯赫。龐德公將他與諸葛亮、司馬徽並列,說孔明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不久,郡中任命龐統為功曹。龐統有知人之明,他喜歡評判人品高下,樂於培植養成別人的聲望,但是他稱讚別人時,往往超過那人的......

臥龍鳳雛分別指誰 與他們有關的情節是

臥龍是指諸葛亮,鳳雛指龐統

諸葛亮 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計,龐統 施連環計,落鳳坡被張任射死

“臥龍鳳雛”

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安天下呢?學者汪宏華最近在清華大學等高校講座時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全新、深刻的解評。

一、謀士才志存在時間、空間和陰陽差

《三國演義》中有四位關係非同一般的謀士:程昱、徐庶、諸葛亮、龐統。他們不但與水鏡先生司馬徽都有過交往,還依次以才識相差“十倍”自謙。其實,他們就像劉備的異姓兄弟、諸葛的同姓兄弟、曹操的同/異姓混合兄弟(夏侯)、孫氏父兄、司馬家族一樣,屬於同門校友類型的集團。只是合作較為鬆散、隱形,僅限於推動哲學從新法家到新儒家,再到儒法混的精神層面。

他們所謂的“十倍”差異主要體現在:一、時間差。高人往往眼界遠,能沉得住氣,出道更晚。他們四人的出場順序也正是昱、庶、亮、統。二、空間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強,管理範圍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說法。他們的初始戰功也確乎如此,程昱取東阿縣,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取西川。

但我們很快會發現,程昱、諸葛亮的終生成就要遠大於徐庶、龐統。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原來他們還存在第三方面的差異——陰陽差。前面“十倍”說的都是表面的畢業考試成績,我們可以稱之為智謀或陽謀。但在實戰中還會有人違背忠孝、信義,用到權謀或者說陰謀。四人中,統、庶僅善陽謀,亮、昱則兼善陰謀,其中亮又較昱為高。專注陽謀者往往忠順,精於陰謀者往往逆反。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篡逆”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洪水猛獸,但對於“民族”這一生命體而言,卻是必不可少的陰陽順逆,即新陳代謝。只分合理不合理。再者,兵不厭詐,孫子甚至說自己的陽謀也皆為詭計,所以陰陽與忠逆一樣,本身也沒有優劣之分,關鍵在於均衡掌握,合理運用。準確地說陰謀屬於攻心術的範疇。不過,在陽尊陰卑的封建社會,陰謀是從老師和書本上學不到的,只能靠自我參悟、自主研發。可一旦擁有就能出奇制勝,改變自己的命運。程昱、諸葛亮就是因為謀略全面而從排行榜中脫穎而出了。

龐統起初是完全忠於劉備的,他先去東吳寄寓就是為了與諸葛亮、徐庶形成三方策應,決勝赤壁,曲線救劉。所以赤壁大戰一結束,龐統就直接來投劉備了。為了不讓劉備為難,他是情願從最底層做起,並不急於出示魯肅和孔明的推薦信。果然,他在耒陽以真才實學征服了劉備,孔明也不得不承認龐統高自己十倍。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龐統若真想進入誰的班子,是總能想出辦法的。連進門的本事都沒有,還敢號稱“鳳雛”嗎?想當初曹操的水寨都能任意出入呢。他在東吳“面試”時衝撞孫權,只不過是要在不得罪人的情況下開溜。

對於諸葛亮,筆者已在《破解 <三國演義> 之“三國五方”結構》等文章中詳細論述了他在出山之前就已有反劉備、奪天下的雄心,此亦“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的隱意。但他們四兄弟的叛逆完全合理,這裡就不贅述了。

二、諸葛亮先請龐統,後又想廢龐統

諸葛亮能幫劉備拿下荊州,面對“民強地險”的西川卻無計可施。既不知如何勸說假裝仁義的劉備篡奪劉璋,也不敢為西川再打一場赤壁大戰了。於是他就借弔孝周瑜之機去東吳請比自己高一籌的龐統。(這裡孔明還有一層用意就是在劉家宗親面前繼續恪守疏不間親,以掩飾異志,保持愚忠形象。)此後,兩人就一個守荊州,一個攻西川,同時成為了劉備的左膀右臂。

龐統的確是比孔明有才,他意識到劉備在取荊州時必須裝仁義,因為還要圖將來劉璋的好感,但到劉璋這裡就可以徹底撕破臉“逼宮”了。理論上,他只用“......

相關問題答案
臥龍和鳳雛是誰?
臥龍和鳳雛誰厲害?
三國演義的鳳雛是誰?
三國中的鳳雛是誰?
伏龍鳳雛是什麼意思?
女媧和伏羲是誰的孩子?
盤虯臥龍的意思是什麼?
亮劍李雲龍的旅長是誰?
炎帝和黃帝是誰的後代?
模仿李小龍的小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