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加權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18

加權的意義?

要理解加權是什麼意思,首先需要理解什麼叫“權”,“權”的古代含義為秤砣,就是秤上可以滑動以觀察質量的那個鐵疙瘩。《孟子·梁惠王上》曰:“權,然後知輕重。”就是這意思。

例子:學校算期末成績,期中考試佔30%,期末考試佔50%,作業佔20%,假如某人期中開始得了84,期末92,作業分91,如果是算數平均,那麼就是(84+92+91)/3=89;

加權後的,那麼加權處理後就是84*30%+92*50%+91*20%=89.4,這是在已知權重的情況下;

那麼未知權重的情況下呢?想知道兩個班的化學加權平均值,一班50人,平均80,二班60人,平均82,算數平均是(80+82)/2=81,加權後是(50*80+60*82)/(50+60)=81.09.還有一種情況類似第一種也是人為規定,比如說你覺得專家的分量比較大,老師其次,學生最低,就某觀點,滿分10分的情況下,專家打8分,老師打6分,學生打7分,但你認為專家權重和老師及學生權重應為0.5:0.3:0.2,那麼加權後就是8*0.5+6*0.3+7*0.2=7.2,而算數平均的話就是(8+6+7)/3=7。

引用:blog.cersp.com/showtb.asp?id=584426

[編輯本段]2、權數與加權法:

統計學認為,在統計中計算平均數等指標時,對各個變量值具有權衡輕重作用的數值就稱為權數.

例子:求下列數串的平均數

3、4、3、3、3、2、4、4、3、3、

一般求法為(3+4+3+3+3+2+4+4+3+3)/10=3.2

加權求法為(6*3+3*4+2)/10=3.2

其中3出現6次,4出現3次,2出現1次.6、3、1就叫權數。這種方法叫加權法。

一般說的平均數,就是把所有的數加起來,再除以這些數的總個數。表示為:

(p1+p2+p3+…..+pn)/n;

但有的數據記錄中有一些相同的數據,在計算的時候,那一個數有幾個相同數,就把這個數乘上幾,這個幾,就叫權,加權,就是乘上幾後再加。平均數還是要除以總個數。

還是以上面的各個數為例:

它們每個數都有一些相同數,表示為:k1,k2,k3…….kn;

加權平均的公式是:(k1p1+k2p2+k3p3+……knpn)/(k1+k2+k3+…..kn)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384.htm?fr=ala0_1_1

SPSS中變量加權的原理

加權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某些變量特別的權重,

說的簡單點,比如你在蒐集數據時,由於樣本的原因導致男性數據特別多,而女性的數據非常少,而此時如果直接分析的話 結果會受到男性數據的影響很大,於是通過加權將女性的數據權重加大,相當於調整數據量的唬例,比如原來有500個男性和100個女性,加權時,賦予女性每個數據5倍,則相當於在計算時變成了500個男性和500個女性,這樣結果就比較均衡

加權是什麼意思啊?

求平均數的時候有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區別,前者比重都是1,後者比重不同。

大學課程分數,加權是什麼意思

比如高數5個學分,大物4個學分,大物的加權就比高數低。在算總成績(排名)的時候,假設高數考90分,大物考100分,姑且認為這學期只有這兩門課,那麼你的最終成績就是(90*5+100*4)/(5+4)=94.44444444分。

如何用excel算加權 50分

你要怎麼個加權法,得說出你的規則來。有了規則,你這個問題應該不難。

SPSS中的變量加權變換是什麼意思

SPSS中變量加權的原理:

當數據文件中存在有大量相同的變量值時,增加一個頻數變量來表示相同變量值出現的頻數,可帶來很大的便利,變量加權就可用於設定某個變量為頻數變量。如果希望在計算過程中利用變量對數據進行戶權處理,也可使用變量加權功能。

步驟

spss軟件輸入

data----weight cases-----weight cases by,將變量送入frequency-----ok

輸入後數據窗口右下角顯示 weight on 加權成功

淘寶的搜索加權是什麼意思

淘寶搜索引擎對產品的增加權重,權重越高搜索排名越是靠前。

加權位次什麼意思?

填報高考志願是一個操作性極強的技術性工作,即使你將相關原則背得滾瓜亂熟,如果不能對院校錄取數據進行科學分析,那也無濟於事。

對院校錄取數據進行分析,不僅是高考志願填報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在我創立的“3/8線差法”問世以前,沒有人在這方面有過較大作為。我提出的“線差法”理論一經各大門戶網站推廣,便迅速得到業界推崇,並廣泛應用至今。

目前的“線差法”理論雖然已經成為分析院校錄取數據的主要方法,但終歸還處於模糊分析階段,不能精確描述錄取人數在錄取分數區間內的實際分佈。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廣大家長對高考志願填報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模糊分析結果已經很難滿足大家的需要了。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最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定量分析理論——“位次優勢線差法”,並據此理論組織開發了“傻瓜式”高智能高考志願填報系統——金鶴高考志願填報系統”(此係統部分功能已經開放,可以到“李金鶴新浪博客”獲取下載地址),徹底告別了模糊分析狀態,使高考志願填報即將邁向“精細、精確、精準”化的新時代。大家既可以利用這個系統幫助自己進行志願決策,也可利用“位次優勢線差法”理論自己對目標院校進行可靠性分析。現將“位次優勢線差法”簡介如下:

一、相關概念

1、“線差”——錄取分數與批次控制線的差值。

如某一本院校錄取分數為600分,當年一本控制線為520分,則錄取線差為80分。

2、“位次優勢”——在所有錄取考生中的倒序排名與總錄取人數的比值。

假設某校為一本院校,某年度在我省錄取100人。若將這100人按分數排序,則從位次排名的角度來說,每個考生都將有一個“位次優勢”。

“位次優勢”可以按正序描述,也可以按倒敘描述;可以按名次排列,也可用百分數表示。比如第1名也可稱他具有100%的位次優勢,第100名可稱其只具有1%的位次優勢。如此,我們既可以用“位次優勢”指標來描述某考生在所有錄取考生中的相對位置,也可用“位次優勢”倒求出某個考生的絕對位置。

絕對位置 ﹦ 位次優勢×錄取人數

如:若錄取人數100人,25%的位次優勢表示倒數第25名的位置;若錄取人數200人,25%的位次優勢表示倒數第50名的位置。

3、“位次優勢線差”—— 是以院校(或專業)往年錄取考生在錄取分數區間內的實際分佈為基本依據,按照期望的位次優勢尋找相應的位次,並以該位次考生對應的分數計算的“線差”。

設:一本控制線為520分,某一本院校錄取人數100人,我們分析時所期望的位次優勢為25%(期望位次優勢一般採用25%即可,但也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則:相應的位次為倒數第25名。

又設:倒數第25名的分數為620分。則:位次優勢25%的“位次優勢線差”為高出一本線100分。

二、什麼叫“位次優勢線差法”

“位次優勢線差法”是以各年度“位次優勢線差”的加權平均值作為今年的“參考報考線差”,結合“平均報考熱度”、“富餘分”、“年度錄取概率”等指標,對院校(或專業)錄取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並對院校(專業)今年可能的錄取情況進行科學判斷的定量分析方法。

由於“位次優勢線差法”是以往年錄取考生在錄取分數區間內的實際分佈為基本依據,所以其分析結果可以做到精確無偏差。又由於其結合了其他指標進行綜合判斷,所以其分析結果能夠做到全面可靠。

三、輔助分析指標介紹

1、平均報考熱度(即:平均一志願上線率)

一志願上線率﹦ 100% × 一志願上線人數/錄取人數

平均......

加權平均分是什麼意思?

加權平均成績就是指每門成績乘以它的權值比例後算出的平均成績。

一般,不同的科目,所佔的學分是不一樣的,高等數學一冊有四個學分,電路理論卻有六個學分。一個科目佔得的學分就是該科目的權值。所以加權成績就是科目成績乘以科目所佔的學分值,加權平均分就是所有科目的加權成績的和再除以總的學分。

加權平均成績的計算比較類似GPA的算法。

假設高數成績是82,電路成績為98,那麼你的加權平均成績為,(82*4+98*6)/(4+6)=91.6,而不是簡單的平均數:(82+98)/2=90;這可以體現出課程的重要性對總成績的影響大小。

在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時,什麼情況下需要對數據進行加權

一般迴歸的時候可以加權

相關問題答案
數據加權是什麼意思?
數據回寫是什麼意思?
數據冗餘是什麼意思?
數據流量是什麼意思?
對數據敏感是什麼意思?
數據透視是什麼意思?
數據採集是什麼意思?
數據配對是什麼意思?
數據連接是什麼意思?
數據還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