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存貨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08

發出存貨是什麼意思

發出存貨就是將企業的庫存商品發出。

發出存貨計價的方法:

1、先進先出法。它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為假設條件,按照貨物購入的先後順序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利潤偏高。

2、加權平均法。它是指以期初存貨數量和本期收入存數量為權數,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平均單價,據以計算當月發出的存貨和月末結存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

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工單價

=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

加權平均法較上述兩種方法簡便,有利於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不利於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3、移動加權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進貨以後,立即為存貨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作為下次發貨計價基礎的一種方法。

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能夠使管理當局及時瞭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但由於每次收貨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4、個別計價法。它是指每次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按其購入時的實際成本分別計價的方法。

關於發出存貨成本的理解!

因為發出的存貨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需要用錢去買,或是花錢自己生產出來,那麼在達到存貨這種狀態之前所消耗的所有資源折換成錢,就是這個存貨的成本

計算成本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你上面所說的這些方法就是

發出存貨的核算方法

現在會計核算已採用“電算化”了,有電腦自動計算商品的動態價格,在這樣的情況下,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比較好。

會計中存貨發出計價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就是售價吧

簡答:發出存貨計價的含義,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有哪些方法?各自的含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建議上會計網校去找,裡面有很多。

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1.個別計價法

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成本,完全按照該存貨所購進批次或生產批次入賬時的實際成本進行確定的一種方法。需要對每一存貨的品種規格、入賬時間、單位成本、存放地點等做詳細記錄。適用於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或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者製造的存貨的計價,以及品種數量不多,單價較高或體積較大,容易辨認的存貨的價格。如房產、船舶、飛機、重型設備及珠寶字畫等名貴物品。

2.加權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月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月購進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進存貨數量)

由於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往往不能除盡,為了保證期末結存商品的數量、單位成本與總成本的一致,應先按加權平均單位成本計算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然後倒減出本月發出商品成本。

此方法方便易行,使用於存貨收發比較貧乏的企業。但是由於存貨的計價在月末進行,平時無法提供發出存貨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和金額,不利於管理。

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原有存貨成償+本批入庫存貨成本)/(原有存貨數量+本批入庫存貨數量)

此方法可以隨時掌握髮出存貨的成本和結存存貨的成本,為管理存貨提供所需信息.不適用於收發貨比較頻繁的企業使用。由於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往往不能除盡,為了保證期末結存商品的數量、單位成本與總成本的一致,應先按加權平均單位成本計算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然後倒減出本月發出商品成本。

A公司5月1日甲材料結存300公斤,單價為2萬元,5月6日發出100公斤,5月10日購進200公斤,單價2.2萬元。5月15日發出200公斤。企業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髮出存貨的成本,15日結存的的原材料成本為多少?

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原有存貨成本+本批入庫存貨成本)/(原有存貨數量+本批入庫存貨數量)

={(300-100)*2+200*2.2}/(300-100+200)

=2.1

2.1*(300-100+200-200)=420

3.先進先出法

以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這一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於先發出的存貨按先入庫的存貨單位成本計價,後發出的存貨按後入庫的存貨單位成本計價,據以確定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此方法計算比較繁瑣。在物價上漲期間,會高估當期的利潤和存貨的價值,在物價下跌期間,會低估當期利潤和存貨

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分別採用什麼方法

一、個別計價法

採用個別計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優點:計算髮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準確。

缺點:實務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

適用於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本較高的存貨計價。

個別計價法的計算公式: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

二、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 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優點:計算方法簡單。

缺點: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在物價變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按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存貨價值與現行成本有較大的差異。適用於物價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

加權平均法有月加權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1、月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作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2、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三、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餘額的單價計算髮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髮出和結存存貨的成本。先進先出法假設先入庫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庫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庫的材料,因此發出材料按先入庫的材料的單位成本計算。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對銷售而言,先獲得的存貨先銷售出去,使留下存貨的日期離現在越近,存貨價值越接近現在的重置價值。在物價上漲時,此法會導致較低的銷貨成本,較多的盈餘。

先進先出法的優缺點:

其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於企業資本保全。而且,先進先出法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並登記明細賬的發出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煩瑣。

運用先進先出法的注意事項

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種商品的價格總是有所波動的,在物價上漲過快的前提下,由於物價快速上漲,先購進的存貨其成本相對較低,而後購進的存貨成本就偏高。這樣發出存貨的價值就低於市場價值,產品銷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貨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價是按近期市價計算,因而收入較多,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則,以此計算出來的利潤就偏高,形成虛增利潤,實質為“存貨利潤”。虛增了利潤,就會加重企業所得稅負擔,以......

什麼是存貨?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幾種!優缺點及適應範圍是什麼

您好,會計學堂鄒老師為您解答

比如原材料,產成品等

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歡迎點我的暱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存貨的後續計量指的是什麼

存貨的後續計量是指發出存貨成本的確定。存貨準則規定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加權平均法又分為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並根據這種假定的成本流轉次序確定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2.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月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的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3.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貨以後,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

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本次進貨之前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之前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的數量)

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移動平均單位成本

月末庫存存貨的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月末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指對庫存和發出的每一特定存貨或每一批特定存貨的個別成本或每批成本加以認定的一種方法。

採用個別計價法,一般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存貨項目必須是可以辨別認定的;

二是必須要有詳細的記錄,據以瞭解每一個別存貨或每批存貨項目的具體情況。

在實務中,為了管理需要,企業通常還採用毛利率法、零售價法、計劃成本法等來核算發出存貨的成本。

(1)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淨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本方法常見於商品流通企業。

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淨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成本=銷售淨額×(1-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2)零售價法

零售價法是指用成本佔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該方法主要適用於商業零售企業。

銷售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100%

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當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當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期初庫存商品進價)+(當期發生的商品售價-當期發生的商品進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當期發生的商品售價)

=[(期初庫存商品售價+當期發生的商品售價)-(期初庫存商品進價+當期發生的商品進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當期發生的商品售價)

=1-銷售成本率

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

先進先出法就是按日期先入庫的在發出時要先出庫。所以第一次出庫的400噸中先把庫存的200噸(200*200)出庫後再從第一次買進的出庫200噸(200*180),所以出庫成本為40000+36000=76000。第二次出庫先把餘下的第一次購入的100(100*180=18000)噸出庫,再從第二次購入的400噸中出庫250(250*220=55000)噸,剩餘為(400-250場*220=33000

存貨的"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是什麼意思?

存貨計價方法不同,對納稅人的應稅所得和應納稅額有直接的影響,不同存貨計價方法的採用是企業納稅籌劃的重要內容。企業可以根據各類存貨的性質、企業管理的要求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確定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來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以達到節約稅收成本的目的。下面介紹三種常用的存貨計價方法:

(一)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這一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

(二)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假定後收進的存貨先發出,按最近收進存貨的單位成本計算確定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的一種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月末存貨通常是按較早成本確定,而發出存貨的成本則按最近一次的單位成本計算,如果發出存貨數量超過最近一次收進存貨的數量,超過部分要依次按上一次進貨的單位成本計算。

(三)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又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龔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本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相關問題答案
發出存貨是什麼意思?
存貨是什麼意思?
拉高出貨是什麼意思?
實際發貨是什麼意思?
暫緩發貨是什麼意思?
封板出貨是什麼意思?
異地發貨是什麼意思?
手機出貨是什麼意思?
出發近義詞是什麼意思?
賣家已發貨是什麼意思?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