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區是現在的哪裡?
古代的河套地區指的是哪裡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後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何丙勳在《河套圖考》序中指出:“河以套名,主形勝也。河流自西而東,至靈州西界之橫城,折而北,謂之出套。北折而東,東復折而南,至府谷之黃甫川,入內地迂迴二千餘里,環抱河以南之地,故名曰河套。”
周朝之前,屬於狄人的匈奴人(歸屬存在爭議)生活在河套。戰國後期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秦朝統一中原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3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
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雲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
東漢時,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爭奪的重地。唐朝時這裡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北宋時河套被西夏和遼朝所分別佔有。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為主。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裡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摘自網絡百科
秦朝收回河套地區,河套地區是現在內蒙古的什麼地方?
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大部,還有鄂爾多斯一部分
秦漢時期河套地區指現在哪
所謂的“河套地區”主要指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黃河兩岸地區,行政區劃上主要包括烏海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等地區。由地理區劃來看,本區東以呂梁山為界、西依賀蘭山和烏蘭布和沙漠, 南面是鄂爾多斯高原,北以狼山、烏拉山、大青山為屏障,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從現在的地貌上看,大體包括了鄂爾多斯高原、毛烏 素沙地、河套平原、烏蘭布和沙漠、狼山、烏拉山、 大青山等重要地理單元。
河套地區的行政區劃
到1949年後,“河套”一詞的外延逐步縮小,演變為僅指境內的河套地區、或以這一地區為中心的一個更大的範圍。因而在1954年國家撤銷了綏遠省建制後,批准了內蒙古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內一級行政區的申報,即改陝壩區為河套行政區(今巴彥淖爾市陝壩鎮)。國家批准用“河套”一詞來命名境內的一級行政區,從而確立了這個詞的地區獨有性(民政部規定全國是不能重名的)。所以現在的河套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平原地區
河套地區是哪裡
黃河中上游,應該是指“幾”字中間那部分
河套地區都包括什麼地方?
一般講的河套主要指陰山以南的黃河沖積平原。主要指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一帶的平原,以及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地帶。廣義的河套還包括內蒙古磴口與寧夏青銅峽之間的“西套”,即通常所說的銀川平原。現在,河套地區多指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一帶的平原,以及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地帶,而不包括銀川平原。銀川平原和青銅峽以南的中衛平原則合稱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後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何丙勳在《河套圖考》序中指出:“河以套名,主形勝也。河流自西而東,至靈州西界之橫城,折而北,謂之出套。北折而東,東復折而南,至[url]府谷[/url]之黃甫川,入內地迂迴二千餘里,環抱河以南之地,故名曰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