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與岑參並稱什麼?
高適,字達夫,仲武,與岑參並稱什麼
高岑, 高適,字達夫,仲武,與岑參並稱為高岑
岑參與高適並稱為?
盛唐詩人高適和岑參的合稱,為盛唐邊塞詩歌代表詩人的專稱。但“高岑”並稱,則始於他們的好友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說他們兩人成名較晚,而才學堪比沈約、鮑照,原非專稱。
高適、岑參的詩以“悲壯為宗”(胡應麟《詩藪》)。他們都積極進取,但長期功名失意。一再出塞謀求報國立功,對仕途坎坷和邊塞生活有著深刻體驗。所作主要以邊塞戰爭、塞上風光和仕途艱難為題材,善於運用七言古詩等體裁,表現報國安邊、治國安民的壯志和奮發進取的精神,或抒發懷才不遇、功業無成的悲憤。其詩意氣豪邁,情辭慷慨,奇偶相生,手法多樣。這是他們共同的地方。
由於生活經歷、個性、文學思想和淵源等差異,高適、岑參的詩又有重要區別。“高悲壯而厚,岑奇逸而峭”(王士禛《師友師傳續錄》)。高適善於反映戰士和農民的疾苦,暴露現實,筆調嚴謹,直抒胸臆,以常語感人;岑參擅長謳歌勝互,描繪奇境,抒發豪情,寓情於景,以奇語動人。
高、岑邊塞詩成就最高。近人以“高岑”並稱往往是因其邊塞詩。同時,唐代邊塞詩派也被稱為“高岑詩派”,詩風相近的王之渙、王翰、王昌齡、崔顥、李頎等人均被列入此派。
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岑參等並稱為
詩人。
高適被稱為什麼
高適(約704年—約765年),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候,世稱高常侍。
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王昌齡和岑參被合稱為什麼
高適的代表作如《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薊中作》、《九曲詞三首》等.詩天子王昌齡的代表作:《從軍行》、《出塞》。 岑參的代表作:《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與玉門關蓋將軍歌》、《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
高適被稱為什麼?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系河北景縣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俯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的什麼代表?
高適,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
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是()詩派。
選C,盛唐出現了兩大詩歌流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以王維和誰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