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觀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1-18

幼兒教師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教育觀

一、樹立良好的觀念

觀念是教師的靈魂,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而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和長遠發展。

(一)、樹立正確兒童觀

1、兒童是獨立存在的人。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應受到尊重並得到滿足。兒童的人權就是生存和發展。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往時的態度、方式都應讓幼兒感到安全、沒有壓力、受重視,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和尊重。在幼兒園教師必須做到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各種活動。(比如:教師與幼兒對話時,微笑著俯下身來,目光與幼兒平視,他們會從教師的眼神、表情、話語和行為中,感到安全,感受和體驗到愛和尊重,老師很可親,從而受到鼓勵得到滿足。)

2、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長大後獨立生存的人。

兒童一生下來是一個有生命力、生長力,能夠分辨與取捨外界刺激,具有學習能力的積極個體,是一個對環境的主動探索者。“幼稚時期(從出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它將決定兒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習慣、知識技能、言語、思想、態度和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基礎。這個時期是發展智能、學習言語最快時期,是道德習慣養成最易時期”(即最佳期)。兒童主動學習是與生俱來,孩子來自於不同家庭,生活環境不同,他們原有認知結構和經驗水平是不同的,同樣的事物或現象對不同的孩子來說會有不同的意義。教師要把孩子看做主動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來學習,教師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在活動中成為孩子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實現幼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求,進一步獲得經驗,提高原有水平。讓我們從習慣於“教孩子學習”、讓孩子的“學”適應教師的“教”的傳統模式中走出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創設適應孩子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

3、兒童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獨特認知特點

幼兒的認知特點不同於學齡兒童,更不同於成人。最突出的特點是:

*直接興趣性: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受興趣的直接影響,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學起來積極主動性高,而不感興趣的東西就不願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人們學習積極性的內動力,因此教師要把所教的東西變成幼兒的需要,使他們感興趣,調動他們探究和學習慾望。(讓孩子知道節約用水,老師講中國有許多地方每水喝……可不是我們孩子經歷的,沒有生活經驗,那教師就要設計活動情節,小水滴在哭,他找不到媽媽啦……,或水管哭啦,讓孩子把水管的眼淚收起來,看是什麼效果,哭了一夜的水管淚水集滿一盆,怎麼辦?用它洗毛巾、擦地、修水管等。)

直接經驗性: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思維常常需要動作的幫助。他們認識事物必須以事物和材料為中介進行,因此需要教師根據他們的需求,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問題,創設適宜幼兒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來學習,並接納幼兒的看法、觀點和認知水平,哪怕是錯誤的也要接受,但此時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

4、兒童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幼兒之間個體差異很大,而且,年齡越小,差異越大。

幼兒性格上的差異,帶來了需求上的差異,使得幼兒在對安全感的需要上、對新體驗和活動的需求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綱要》總則第五條:“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教師要給予個體差異的指導和評價,提供可供幼兒選擇的學習內容,促進各具特色、有......

什麼是兒童教育觀

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以前的教育是由教師選定內容,設置好活動的各個環節,“填鴨式”地灌輸給幼兒,不管幼兒是否對教育內容感興趣。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幼兒的真正感受,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限制了幼兒想象、創造力的發展。在新《綱要》中明確了應將幼兒教育與幼兒生活緊密聯繫,教育要利用生活,強調要通過生活進行。比如:“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教育內容、教育活動生活化,是《綱要》的一個基本理念,遠離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絕不可能促進幼兒的發展,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充分的發揮主體性。

幼兒教育的理念有哪些?

一、科學的幼兒觀

科學的幼兒觀是人們對幼兒的正確認識,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1)幼兒是一個社會的人。他們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權。

(2)幼兒是正在發展的人。兒童有充分的發展的潛能,而且存在發展的個別差異。

(3)幼兒是獨立的人。應有主動活動、自由活動和充分活動的機會和權利。

(4)幼兒是完整的人。除了健全的身體外,還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必須高度重視其在身體、認知、品德、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我們要做到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二、關於科學的教師觀

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與幼兒在學習互動過程中共同成長,是幼兒的學習夥伴。

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有如下觀點:

1、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和紮紮實實的敬業精神。

2、顧全大局的團隊精神和勇於拼搏的創新精神。

3、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淵博的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

4、紮實的基本功和扮演多種角色的能力。

5、激勵幼兒、讚美幼兒以及融洽的師生關係的方法和藝術。

6、 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三、關於科學的幼兒教育觀

科學的幼兒教育觀是人們對幼兒教育正確的看法和態度。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對於一個人品行和習慣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關鍵作用,幼兒教育保教並重。

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育應讓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四、關於科學的幼兒教育質量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它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是幼兒積極主動的態度,強烈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與環境互動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識、責任感等等。所以幼兒教師應瞭解、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五、關於科學的評價觀

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教師對幼兒的科學評價應注意:

1、關注幼兒的學習變化及成長曆程。

2、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為對其實話有效的因材施教積累依據服務。

3、注重幼兒評價的多元性,使其在促進幼兒潛能得到整體的、充分的發展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4、在真實的情境的互動中進行評價,重視評價過程。

六、關於科學的教育功能觀

所謂教育功能,就是教育在與人及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對“主體的人”及“客體的環境”所發揮的有利作用。教育具有兩天基本功能,即教育的社會功能和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恢復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

幼兒園教育觀與家長教育觀有哪些差異

一、從學習環境看   幼兒園的教室一般佈置得都非常美觀、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學教室一般由課本、黑板、桌椅、多媒體展臺等教學設施構成,對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二、從學習方式看   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為基礎活動。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課程。   三、從師生關係上看   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而在小學,老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要比幼兒園老師相對減少。   四、從教學方法上看   幼兒園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小學則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課堂大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   五、從行為規範上看   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喝水、上廁所、說話、玩玩具,在升入小學以後都不再被重視。孩子在上課期間,抱臂坐正,不隨便說話、發言先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定都納入學生的一日行為規範中。?   六、從孩子本身的變化看   家長要意識到,孩子從幼兒園大班進入小學一年級,身體、語言、認知、情感以及社會性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身高長得很快,體重增加很多,更加能說會道,聰明點子更多,對人更有禮貌,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七、從教育差異上看   幼兒園教育不論是目標、內容、形式,還是環境、考評,都與小學教育有所不同。幼兒園教育是寓教於日常活動之中的,是以遊戲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每個班級都有保育員和教養員,負責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而小學教育則不然,有嚴格的作息制度和課堂紀律,許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應對,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務不是遊戲而是學習,學期結束時還要參加各種考試。兩個教育階段之間的較大差異,需要家長為孩子鋪路架橋,做好銜接工作。   小學和幼兒園不同,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要經歷一系列重大變化,其中最本質的變化是:幼兒園的孩子以遊戲為主要活動形式,處於受成人保護、養育的情況下,他們對社會還不負有任何責任。而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活動,學習成為兒童對社會承擔的義務。家長必須瞭解這種變化,及早伸出溫暖有力的手,扶助孩子度過這個轉折期。

試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樹立什麼樣的教育觀

教師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育的師長和益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師德、師智、師能。師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師智主要指有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業務和敏捷的思維;師能主要指具有勝任教師工作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

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的師德和人格。對於幼兒教師師德和人格顯得更重要了。幼兒教育階段是為一個人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教育。

我們都學過幼兒心理學,瞭解在人的一生中各種能力與非智力心理素質的發展的關鍵期大多數是在幼兒期,比如,3歲左右是幼兒自我約束,建立規則意識的關鍵期、是幼兒動手能力開始發展成熟的關鍵期、是幼兒獨立性開始建立的關鍵期、是注意力、空間知覺音樂能力、觀察力發展的關鍵期;4歲左右是幼兒開始對學習知識產生直接興趣的關鍵期、是幼兒開始學習外語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概念,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是語言、抽象邏輯思維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習心態及學習習慣產生的關鍵期;6歲左右是幼兒社會組織能力、創造能力操作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這與幼兒的生理特點也是分不開的,1--6歲是人的大腦快速生長髮育期。這就說明作為幼兒教師責任任重道遠,幼兒教育不是可有可無,我們面臨的工作是很神聖的,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呢?

需要我們樹立良好的幼兒教育觀念。

一、樹立良好的觀念

觀念是教師的靈魂,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而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和長遠發展。

(一)、樹立正確兒童觀

1、兒童是獨立存在的人。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應受到尊重並得到滿足。兒童的人權就是生存和發展。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往時的態度、方式都應讓幼兒感到安全、沒有壓力、受重視,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和尊重。在幼兒園教師必須做到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各種活動。(比如:教師與幼兒對話時,微笑著俯下身來,目光與幼兒平視,他們會從教師的眼神、表情、話語和行為中,感到安全,感受和體驗到愛和尊重,老師很可親,從而受到鼓勵得到滿足。)

2、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長大後獨立生存的人。

兒童一生下來是一個有生命力、生長力,能夠分辨與取捨外界刺激,具有學習能力的積極個體,是一個對環境的主動探索者。“幼稚時期(從出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它將決定兒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習慣、知識技能、言語、思想、態度和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基礎。這個時期是發展智能、學習言語最快時期,是道德習慣養成最易時期”(即最佳期)。兒童主動學習是與生俱來,孩子來自於不同家庭,生活環境不同,他們原有認知結構和經驗水平是不同的,同樣的事物或現象對不同的孩子來說會有不同的意義。教師要把孩子看做主動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來學習,教師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在活動中成為孩子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實現幼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求,進一步獲得經驗,提高原有水平。讓我們從習慣於“教孩子學習”、讓孩子的“學”適應教師的“教”的傳統模式中走出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創設適應孩子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

3、兒童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獨特認知特點

幼兒的認知特點不同於學齡兒童,更不同於成人。最突出的特點是:

*......

幼兒園的整體觀是指什麼?

幼兒教育整體觀

1.

整體、整合的基本含義。

整體是與部分相對的,它是指由若干對象組成的具有對象在分離孤立狀態

時所沒有的新質的統一體。整體從緊密到鬆散,有不同的類型,組成整體的

各部分之間不同的聯繫狀況,對整體類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系統整體是

整體的理想類型。系統整體所具有的質不同於系統各要素具有的質,系統整

體大於它的各部分的總和。

幼兒教育無論作為人類的一種活動還是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都是一個整

體。幼兒教育應該充分協調多種資源、多方面的教育影響,調動多方面的積

極性,使幼兒教育形成一個系統,使各種因素髮揮整體的影響,以提高幼兒

教育的成效,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現實的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幼兒教

育作為整體,有些是比較鬆散的,有些較為系統,幼兒教育的這些現象均與

組成幼兒教育的各要素之間的關係性質有關。組成幼兒教育的各要素聯繫越

緊密,幼兒教育作為一個整體就越系統。堅持幼兒教育的整體觀,就是堅持

幼兒教育的系統觀和效益觀,使幼兒教育形成一個良好的系統,不斷提高幼

兒教育的成效。

整合,也稱綜合,是把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事物組合在一起,使它們成

為一個整體。因此,整合是整體形成的環節和過程。整合的核心是聯繫的建

立。有機聯繫是聯繫的最高層次,有機聯繫的建立是良好的、系統的整體形

成的關鍵。強調幼兒教育整體觀,就是要對幼兒教育的各要素進行多樣化、

多層次的整合。

不同教育階段對整合有不同水平的需要,有些教育階段的有些教育要素只

需部分整合,

甚至還要求有所分化。幼兒教育是以

3

6

歲的幼兒作為對象

的教育。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教

育,幼兒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幼兒心理髮展水平決定了幼兒對事物的理解

往往是粗淺的、表面的,幼兒概括能力還很低,對幼兒進行的教育不能過於

分化。幼兒又是通過生活及其他活動來學習的,這些活動尤其是生活活動,

往往是綜合性的,涉及多方面的學習內容,具有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的價值。

因此,對幼兒教育而言,儘可能地加強教育的整體性,這是符合幼兒學習的

特點和需要的。

2.

幼兒教育整體觀的要義。

幼兒教育的整體觀是我們對幼兒教育整體性、系統性的基本看法。《幼兒

園教育指導綱要

(

試行

)

》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

生活性和趣味性。如何體現《綱要》的精神,如何使幼兒教育真正具有整體

性,這就要求我們要有系統、整體的思想,形成幼兒教育的整體觀,並努力

實踐以下觀念:

幼兒的發展是整體的、全面的,幼兒教育應注重整體性和全面性;

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項活動都對幼兒發展有重要的價值,應有機地整合各

項活動,努力提高各項活動的整體成效;

幼兒園課程的內容可以相對地劃分為一些領域,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領域

內部及各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繫,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幼兒

園教育的內容可以並應該有其他的劃分和整合方式;

幼兒園、家庭及社區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整體

性影響;

幼兒園課程實施的方法、形式及手段豐富多樣,應有機地、綜合地利用這

些方法、形式和手段。

幼兒教育的整合,最終應該也必然會落實到具體的課程實施過程之中。在

此,有必要明確兩個概念,一個是課程整合,也稱課程綜合,另一個是綜合

課程。課程綜合是一種課程設計的技術或行為,而綜合課程是一種課程的模

式。我們倡導課程綜合,是強調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繫,使課程內容成為一個

有機的整體,注重教育影響的整體......

幼兒園五大教育理念

一、健康  ——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一)目標 1.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分析:①健康的身體是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條件。並且幼兒的生長髮育十分迅速和旺盛,存在較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幼兒生理方面要進行教育和管理。

②大班的幼兒對自我保護也比較有意識,當在生活中遇到危險,如地震、火災、閃電等情況時該怎麼做。但在戶外活動進行跳繩時,有的幼兒跳繩的技能有點弱,以後的戶外活動將著重對此進行練習。

二、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

(一)目標 1.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歡觀察,樂於動手動腦、發現和解決問題; 3.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學關係,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 4.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並相互交流; 5.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分析:幼兒對於比較形象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但對於抽象的事物常常沒辦法瞭解清楚,例如霧、雲、閃電、打雷等自然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因此,對於幼兒在科學這方面要逐步灌輸知識,使其發現周圍一切有趣的事物,對大自然感興趣。

三、社會 ——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一)目標 :1.喜歡參加遊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2.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3.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 4.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分析:

幼兒對節日瞭解得不是很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知道元旦、六一、三八婦女節等少數節日,對節日的含義也不是很瞭解。另外幼兒在實踐題上表現的分類明顯,基本是三個觀點,每個班幼兒的持有觀點基本一致,問題是“當你向小夥伴借一本書,而他又不願意借給你時,你會怎麼辦?”,回答是 “回家讓我媽媽買”“他不借我就不看”“和他商量一下,把自己最喜愛的玩具拿來和他交換”。差異明顯,值得反思。

四、語言 ——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一)目標: 1.喜歡與人談話、交流; 2.注意傾聽並能理解對方的話;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分析:

幼兒在老師的要求下,能隨意的朗誦一首已學過的詩歌,朗誦時很熟練。故事講述時,語言流暢,能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述。可在根據圖片進行創編故事,語言稍顯貧乏,想象力也不豐富。

五、藝術 ——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標  1.能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3.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

分析:幼兒的發散思維,自我想象力、創造力還需要提高。 並且要培養孩子關注身邊的一草一木,善於發現美,告知他們什麼是美什麼是惡。

一、幼兒教師的權利

幼兒教師的權利主要有以下幾條: 1、教育、教學權 2、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權 3、管理幼兒權 4、指導和評定幼兒的權利 5、按時獲取報酬的權利 6、參加進修、培訓的權利 7、參與幼兒園民主管理權8、享受特定節日權----教師節

二、幼兒教師的義務

幼兒教師應履行以下義務:

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

幼兒園老師教育思想是什麼

在數千年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人類對幼兒教育做了不懈的探索和實驗,從原始和自然狀態

下的“母育”、“膝前教育”到近代的幼兒園和託兒所,幼兒教育從朦朧接近科學,並逐漸確立自己的地位。①在人類進入二十世紀之時,許多世界級的著名學者曾

提醒人們,二十世紀是“兒童的世紀”,是“教育的世紀”。在從兒童開始進行的教育中,不僅可以注入人類對新世紀的夢想和渴望,還可以更充分、更深入地開發

人類的潛能。兒童代表著未來和希望,但兒童的教育卻只能由成人社會來運作。因此,以怎樣的目的、標準、方法、模式和途徑來發展兒童教育是關乎人類前途和命運的最重大的選擇之一。儘管在今日的世界上,由於國家、民族、宗教、文化、語言文字、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等等的不同,各國對教育目的的規定也千差萬別,但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人類正趨於一致。在21世紀中幼兒教育仍將成為全球最關心的話題。

國的幼兒教育起步相對與世界幼教來說是比較晚的。在中國沒有幼兒園的漫長年代裡,中國的幼兒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擔,所以有賢妻良母要“相夫教子”,“子不

教,父之過”等的說法。②作為幼兒教育最初的承擔者,這些父母們顯然沒有專門的幼教知識,有的只是一輩一輩流傳下來的經驗,所以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當

然,這一方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年代,但是另一方面也浪費了幼兒學習和自我發展的大好機會。到近代,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被譽

為“中國福祿貝爾”的陳鶴琴先生在南京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兒園,開始了幼教的新探索。③一直到現在,中國幼教界都沒有停止這種探索的腳步。

進入新世紀,我國幼兒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2001年教育部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

實施和和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廣大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發生了深刻變化,幼兒教育越來越朝著促進幼兒自主、和諧、全面發展的方向開展。幼

兒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均異彩紛呈,出現了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然而我

們作深層次的、冷靜的思考,就會發現:但在多年的幼教改革浪潮中,仍存在著侷限幼兒和幼教工作者發展的教育觀念。這些教育觀念的誤區長此發展下去,不僅會

制約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而且會使幼兒園教育工作趨於閉塞、保守,缺乏應有的生機與活力。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途徑,需要廣大幼教工作者進一步轉變自己的

教育觀念,樹立大幼兒教育觀,以創新的意識、精神、目標、方法、途徑和相關的體制保證去探求新世紀幼兒教育的新起點,從而推進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

一、幼兒教育的誤區

(一)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

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在行為規範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比如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

不許辯解,不得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不許玩小動作,不許說話,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問題要舉手;課間不許追逐打鬧,不許跳躍奔

跑,不許高聲喊叫,要安靜地休息或做遊戲,做好上下一課的準備。這些要求用於規範小學生的行為尚且有失偏頗,用於規範幼兒的行為就更顯荒唐。在學習知識方

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以學為主,刻苦學習。不少幼兒園違背素質教育原則,要求幼兒像小學生那樣聽課,像小學生那樣學知識,像小學生那樣做作業,辦園方

向和辦園目標嚴重脫離幼兒實際。幼兒園以學知識為主,本已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要求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則更是危害不淺。

幼兒教育“小學

化”傾向完全違背了幼兒教育的規律和宗旨,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幼兒教育“小學化”的......

什麼是幼兒教學活動的思想性原則

一、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

幼兒園教育教學是幼兒教師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以增強幼兒體質,發展動作;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又要注意教育的側重點。從確定和實現幼兒教育的目的任務來看,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既受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制約,又受人類的認識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制約,是一個複雜的有規律的過程。為了使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符合客觀規律、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圓滿實現幼兒教育的目的任務,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學原則組織幼兒活動。

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是指導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一般原理和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據幼兒教育的目的、任務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的,反映了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的客觀規律,是幼兒教師長期教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貫穿於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是幼兒教師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二、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的形成與發展

我國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對立統一規律為理論基礎、以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為指針、以幼兒園教育教學規律為依據、以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為主要源泉,在借鑑國外先進的教育實踐經驗和對傳統的幼兒園教育教學經驗改革與創新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既有客觀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普遍適用的、所應遵循的教育教學原理。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是根據以下幾方面提出的。

(一)幼兒園教育的目的的任務

教育目的是培養合乎質量的人才,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也是教育活動的歸宿,它規定著教育工作的方向,支配著教師教育教學活動,關係到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人的大問題。每個國家的教育工作都是根據本國的教育目的予以計劃和安排的,教育目的對於整個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內容的確定、教育方法的選擇以及全部教育教學過程的組織等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目的不是由個人隨意制定的,而是根據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生產力和科學文化技術發展的水平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狀況確定的。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段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在我國,20世紀50年代末,毛澤東曾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在發展學說為指導,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確定了我國的基本教育方針。它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對人才規格質量總的要求。

幼兒教育是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基礎,教育目標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年齡段特點的不同,其具體的教育任務也不同。《綱要》明確指出:“3~6風的幼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同時還對幼兒園的教育任務、各年齡班的教育內容和要求、教育手段的注意事項等作了明確規定。《綱要》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據。因此,幼兒園對換幼兒進行教育,既要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決的培養目標來進行,又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按照《綱要》的要求來進行。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如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全面發展原則、保教結合原則等,正是為了逐步實現我國新時期的教育目標,圓滿完成幼兒園教育任務而提出來的,深刻體現了《綱要》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明確要求。

(二)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規律

3~6歲入園的幼兒,活潑好動,身體生長髮育較快......

相關問題答案
幼兒園教育觀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筆記怎麼寫?
幼兒園的意思是什麼?
幼兒園軟環境是什麼?
幼兒園教師證有什麼用?
幼兒園教育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理念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