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中的美是什麼?
美學上關於美的定義是什麼?
美的定義是什麼?聽聽大腕兒們怎麼說:
莊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孟子說:“充實之謂美。”
荀子說:“不全不粹不足以謂美。”
《詩.關雎序》說:“美,謂服飾之盛也。”(“美”字的盛裝說)
《說文》說:“美,甘也。從羊大。” (“美”字的美味說)
柏拉圖說:“好的東西就是美的東西。”
海森堡說:“美是真理的光輝,是自由的可能形式。”
歌德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尼采說:“藝術比真理更有價值。”
康德說:“崇高使人感動,優美使人迷戀。”
塞尚說:“藝術之美基本上存在於我們的眼睛裡。”
馬克思說:“人類依照美的規律來造型。”
溫克爾曼說:“美是自然界的偉大奧祕之一,我們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它的作用,可是每提供一個關於美的海質的清楚而明白的一般概念,都是一個尚未被發現的真理。”
海德格爾說:“那交織在藝術作品中的光芒便是美,美是真理根本上作為敞開物被呈現的途徑。”
王國維說:“一切之美皆為形式之美。”
朱光潛說:“美是客觀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質和形態適合主觀方面的意識形態,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為一個完整形象的那種特質。”
李澤厚說:“人的主觀意識、願望、想象、情感、意志的對象化,來作為象徵、符號、藝術作品,亦即主客觀的統一,就產生美。”
王一川說:“美就是孔子在泰山之巔瞥見的茫茫雲霧中的天下,就是梅杜薩木筏上人們在天邊的苦海中遙望到的遠方若隱若現的航船,就是陳子昂在幽州臺上為之‘涕下’的‘悠悠天地’,就是浮士德一生不懈追求的終極目的,就是孔子在《韶》樂沉醉中體驗到的盡善盡美的仁愛世界,就是李商隱朝思暮想的永恆的美人幻想。”
雨果說:“美向四面流瀉著歡樂,放射出幸福的火花,在黑暗裡發出光明,在命運中繡上金線,是雅緻、和諧、仁愛的總彙。美豈不是在為人造福嗎?美,因為是美,就使我們受益不淺。”還說,“理想是邏輯的最高峰,而美是真的頂端。藝術的民族同時也是徹底的民族,愛美就是要求先行。”
歸結起來,美的定義和美一樣,是複雜的。所以,乾脆,從非美給美下定義吧,從文化、從哲學、從心理、從藝術等角度,給美作一些形象描述,也就夠了。其餘的,讓各位自己去體悟了。為此,我們說,美——是人類原始的理想信念,是人高級形態的文化情感,是人對自身體察到的感受的表達,是人感知的一種善良願景,是人文化生命中的新鮮營養,是事物非實有的一種屬性,是存在的真理的顯現,是溫柔可愛的大自然造化物,是時代精神的演繹,是人類樂觀主義的頌歌,是自由王國的無限追索。美是理想之光、希望之光、自由之光。美是優秀、典雅、精巧、深刻、崇高與偉大。
和的美學概念
美學就是美 的學問,美最初的定義就是能令人覺得愉悅的事物形態,和簡單理解就是和諧了,各種事物能協調相處的一種狀態。同時在美學中美本身是很神祕的一樣事物,為何這樣就會覺得美誰也說不清,所以這其實是藝術家畢生追尋的終極目標,就是發現美。在美學中視覺部分主要有形和色兩大基本要素,形體就是由點線面這些基本元素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由直線直接連接構成,在視覺上就會造成鋒利尖銳的感覺,而當你把角改成圓形去連接的時候就,你會覺得容易親近,這是協調的一種體現,令你容易接受了。當然並不是說這就是美,這個是基於你想達到的目的而言,你因為達到了你需要協調的目的,所以體現了“和”之美。而另外就是比例了,對於人類而言,眼睛侷限性的原因,比如太近看東西,眼睛會難受,太遠會模糊,生理機能上的協調需要保持在合適的距離看東西才會舒適,而心理上就比較複雜,每個人對合適的比例都有不同看法,現代就更復雜了,太多大師我都不想說了,所以我就不說了。
美學中的美是什麼性質的!
個人認為是雙重性的。
作為普通的人群,都有群體性的意識,就是人云亦云,大部分人認為大家認為美的才是美的,
但是作為大師,就肯定是主觀意識的表現,也只有這種完全的自我,才會創作出驚世駭俗的美,可能初期不會被大部分人接受,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會慢慢被人接受。
美學原理通識答案,中國傳統美學認為,什麼是美的本體
中國傳統美學認為,意象是“美”的本體。
意象:
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起源:
意象理論在中國起源很早,《周易·繫辭》已有“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之說。不過,《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現為陽爻、和陰陰爻兩種組合符號,這兩種符號組合成六十四掛,原本是用來記錄天地萬物及其變化規律的,後來發展到歷史、哲學範疇。詩學借用並引申之,“立象以盡意”的原則未變,但詩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具體可感的物象。“這種創造意象的能力,永遠是詩人的標誌。
比喻是詩歌(文學)的重要手段,明喻在荷馬的詩中比比皆是。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隱喻是詩歌之本。”所謂明喻或隱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稱之喻象(由比喻產生的形象)。黑格爾關於美與藝術的定義,與詩的意象理論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藝術要把這兩個方面調和成為一種自由的統一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