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是不是陰曆?

General 更新 2024-11-28

農曆是陽曆還是陰曆?

中國的一種曆法,是陰陽曆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曆。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15163.html

陽曆、陰曆、農曆是什麼意思?

農曆是中國目前與格里曆(即公曆)並行使用的一種曆法,人們習稱“陰曆”,但其實是陰陽曆的一種,即夏曆,並非真正的“陰曆”。  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使這幾年的平均日數儘量的接近365.2422日。因1迴歸年為12.368個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應設置四十六個閏年,但因為這樣設閏太過複雜,經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裡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人們因為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夏曆稱為“農曆”,但二十四節氣應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應該屬於太陽曆部分。因此把夏曆稱為農曆是不恰當的。

陽曆在天文學上,指主要按太陽的週年運動來安排的歷法。它的一年有365日左右。陽曆是根據太陽直射點的運行週期而制定的,其平均歷年為一個迴歸年,其歷年有兩種,一種是平年,一種是閏年,閏年和平年僅差一天。

通常所說的陽曆,即格里曆,為現行公曆。基於一年有365.242199174 日,而並非剛剛好的365 日,故每四年有一次閏年,即二月多了第二十九日。經過四年一閏後,已修正為365.25,但仍有誤差,故每一百年就會減一個閏年,即1700,1800,1900年等均沒有閏年,再修正後為365.24。最後每四百年加回一個閏年,即1600年、2000 年、2400年 等均有閏年,最後修正為365.2425。仍有0.0003 誤差,需要約3000年才會出現一天誤差,所以已經很準確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目前世界通行的公曆,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陽曆。這部曆法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1]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夏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置的歷法,叫“太陽曆”,簡稱“陽曆”;月亮為“太陰”,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置的歷法,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

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週,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

陰曆是不是農曆

陰曆不等於農曆。中國的農曆實際上是陰陽曆。不然你怎麼理解冬至是陽曆。

新曆就是陽曆,舊曆就是農曆。

陽曆、陰曆、農曆

陽曆(即公曆),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用的歷法,由"儒略曆"修訂而成。儒略曆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決定採用的歷法。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作為根據的歷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週(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於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閏年。但是4年加1天實際迴歸年多了44分56秒,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

陽曆閏年規定:公元年數可用4整除的,就算閏年;為了要在400年減去多算的3天,並規定公元世紀的整數,即公元年數是100的整數時,須用400來整除的才算閏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閏年。這樣就巧妙地在400年中減去了3天,陽曆規定每年都是12個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為的規定,現在規定每年的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陰曆,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週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曆之稱,是純粹的陰曆,我國使用"農曆",一般人叫它"陰曆",那是不對的。農曆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曆,而是"陰陽曆"。

陰曆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實際上,一個朔望月並不正好等於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小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個月多加一天。陰曆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迴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惟一好處就是陰曆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

陰曆作為一種曆法,由於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

農曆,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曆相同,但農曆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迴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曆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曆好。

現在所有的農曆,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曆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曆。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曆,1970年以後我國改稱為"農曆"。至於"農曆"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於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曆法必須為農業服務。

農曆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曆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

農曆指的是陰曆還是陽曆

當然是陰曆了。陰曆又稱太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夏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什麼是農曆什麼是陰曆

農曆是你白天翻日曆得日子 陰曆就是你過生日的日子

農曆是不是陽曆 10分

陽曆,陽是太陽的意思,意思是說太陽公轉地球一圈用的時間叫一年,國際上叫他公曆. 陰曆是我國特有的,也叫農曆,因為它和農作物有關聯,就叫農曆

公曆農曆是什麼意思?公曆是不是農曆

陰曆(農曆,舊曆,古歷,夏曆),

陽曆(新曆,國曆,西曆,公曆),

陽曆是不是農曆

陽曆(國曆,公曆,新曆,西曆)

陰曆(農曆,古歷,舊曆,夏曆,老歷)

公曆是不是陰曆

不是 公曆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又稱格列歷,通稱陽曆 陰曆,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 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置的歷法,叫“太陽曆”,簡稱“陽曆”;月亮為“太陰”,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置的歷法,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真正意義上的陰曆,只有伊斯蘭曆一種。即十二個陰曆月為一年,不管季節變化。陰曆主要用來指導他們的宗教節日等,因此穆斯林的齋戒節有時在夏天,有時在冬天。但伊斯蘭教國家另設一種陽曆指導世俗生活。

夏曆,跟農曆、陰曆,有什麼區別?

陰曆,是以月亮的一個圓缺週期紀年的歷法。因為中國的古代人把月亮叫做 “太陰” ,所以這種曆法就叫做 “陰曆” 。現在的人早就不記得什麼是陰曆了。

陰曆在使用中很不準確,跟地球的 “恆星年” 不合拍兒,平均每年會發生 11 天左右的誤差。

為了調整這個誤差,就在每十九年裡面加進去七個 “閏月” 。這就是 “十九年七閏” 、“三年兩頭閏” 說法的來源。因為在中國古代,曆法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就把這種調整後的歷法叫做 “農曆” 。

農曆的出現,大約在殷商時期,誰是發明者,已不可考。所以 夏曆的說法不正確。

每一年的 “冬至” 這一天,皇帝要在午門發佈第二年的歷法,所以老百姓把農曆又叫做 “皇曆” 。

現在的一些人,總是說 “黃曆” ,是絕對錯誤的說法。

一句話:以地球自轉紀日、以月亮公轉紀月、以地球公轉紀年的歷法,叫做 “ 農曆” 。所以農曆是一種 “陰陽曆” 。

由於農曆的誤差大,不能準確指導人們的活動,所以在辛亥革命以後,民國政府憲法規定從1912年起,改用公曆紀年。把公曆 1 月 1 日叫做 “元旦” 了。改農曆的正月初一元旦為 “春節” 。新中國延續了這種曆法。

因為公曆是從西方引進的,所以又叫做 “西曆” 。

一些人把公曆又叫做 “新曆” ,把農曆叫做 “老歷” 、“舊曆” 。

又因為公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作為基本依據的歷法,所以又叫做 “陽曆” 。

農曆,除了一些中國的傳統節日以外,基本上沒有使用價值了。

相關問題答案
農曆是不是陰曆?
農曆是不是就是陰曆?
醫療保險是不是新農合?
農信是不是農村信用社?
信合是不是農村信用社?
陰陽五行是不是科學?
怎麼判斷自己住的房子是不是陰宅 ?
農行是不是農業銀行 ?
激是不是左中右?
風鈴是不是招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