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合同工傷怎麼賠償?
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出現工傷如何賠償
沒簽訂勞動合同和工傷賠償無絲毫關係,也沒樓上說的那麼複雜那麼麻煩,其實現實處理起來很簡單,如譁你在公司工作期間受工傷了,公司有為你購買工傷保險,那麼公司會幫你去進行工傷鑑定,包括費用結算什麼的,你一概不管,公司自會到社保局處理,工傷期間,個人基本工資照發;如果公司沒有為你購買工傷保險,那麼發生的一切費用全由公司承擔,如果公司不承擔或不處理,你即可以到勞動局申請仲裁!如果因工傷致殘的話,就到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申請傷殘鑑定,賠償原則一樣,如果公司有買工傷保險,那麼社會保險基金承擔費用,公司承擔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如果沒買,公司全部承擔!
2016年工傷賠償,我沒有合同怎麼辦。
有無勞動合同沒關係,如出了工傷同樣適用《勞動法》,依勞動法處理。
沒簽勞動合同發生工傷可以獲得賠償嗎?
廣東胡律師:
補充回答:7至10級工傷的賠償標準如下:
(互)從工傷保險基金(沒有交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只要能確定是工傷,鑑定工傷等級單位就要按照工傷等級賠償標準給予你朋友父親賠償;沒簽勞動合同單位還要支付雙倍工資的補償金。
未簽定勞動合同,出現工傷事故如何索賠?
問:打工者在外出打工的過程中發生了工傷事故,造成身體殘疾,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希望用人單位給予賠償。但由於種種原因雙方始終未簽定勞動合同。現用人單位以此為由拒絕承認雙方之間存在著勞動關係,拒絕對該工傷事故進行賠償。請問:這樣的官司該怎麼打?會得到多少賠償?答:發生勞動爭議後,當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訴。必須先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才可進入訴訟程序。解決的關鍵在於取證問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勞動者向勞動相應證據。只有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係並且造成勞動者受傷的事故確屬工傷事故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才會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由於雙方沒有簽定勞動合同,且用人單位又極力否認存在著事實上的勞動關係,相應的舉證便較難實現。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求助於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請求他們調查此事,取得當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同時進行工傷鑑定,取得該事故確屬工傷事故的證據,以便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在證實確屬工傷事故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應負責支付傷、殘勞動者的醫療費,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的數額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撫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喪葬費,對死者生前撫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地平線律師事務所)
受到工傷.沒有籤勞動合同.應該怎麼辦
尋找其他勞動關係證明,向當地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沒簽訂勞動合同,工傷怎麼辦?
1、未籤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你有權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經濟補償;
2、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所有工傷功償金都應由單位承擔。
3、首先要求單位向當地勞動保障部們申請工傷認定。
4、住院治療所需醫療費用、陪人費、生活費等都由單位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再治療完全結束後,做勞動能力傷殘鑑定,並按傷殘鑑定結論提出傷殘賠償。
6、如單位不給於合理賠償,可到勞動部們的勞動仲裁辦起訴維權。
發生工傷事故沒有公司簽定勞動合同怎麼辦?
一、根據《勞動法》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
二、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 工傷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構成。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三、認定工傷
從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申請工傷認定需提交材料:
1、必備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傷亡人員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
(3)醫療診斷證明(包括初次)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2、相關材料
(1)屬於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提交公安行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出具的證明材料;
(2)屬於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用人單位出具因工外出的證明材料;
(3)屬於機動車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行政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結論證明材料;
(4)屬於從事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眾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提交相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
(5)屬於因公、因戰負傷致殘的復員轉業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指定醫院的舊傷復發診斷證明材料;
(6)委託他人申請的,應當同時提交被委託人的身份證明;
(7)其他特殊情況需提交的證明材料。
四、申請勞動部門做職工勞動傷殘鑑定。
依據GB/T 16180-2006《勞動能力鑑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i)九級33)牙槽骨損傷長度>4 cm,牙脫落4個及以上;j)十級14)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32)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你說的傷情如果牙齒脫落四枚以上,可以定九級傷殘,否則可以定十級傷殘。
五、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九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本條第三款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
在沒有勞動合同工傷怎麼賠償
1、沒有書面勞動合同不影響工傷認定,只要能夠提供證據證明勞動關係存在即可,例如工作證、工資條等等。
2、用人單位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員工還可以主張自入職之日次月至滿一年期間的雙倍工資,但需要注意訴訟時效。
3、工傷理賠,首先需要申報工傷認定,經確定為工傷後,再找用人單位或人社部門賠償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傷勢涉及影響勞動能力的,需要先進行勞動能力,確定傷殘等級後,再結合傷殘等級、工傷職工平均工資/所在地區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是否解除勞動關係等因素,綜合評估工傷保險待遇。
未簽訂勞動合同出現工傷死亡事故怎麼賠償?賠償的依據是什麼?
未簽訂勞動合同,同樣能夠認定工傷的。死者近親屬收集證明死者身份關係的證據,如工作證、服務證、考勤卡、工資條、證人證言等,向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為工傷後,按照工亡標準待遇處理有關賠償問題。<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規定:“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工傷保險條例>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卹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卹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範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十級工傷沒簽勞動合同如何要求單位賠償
【工傷認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當地勞動部門領取);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書(包括門診病歷、急診病歷、住院病歷的複印件);
勞動保障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書》,並通知單位和職工或親屬。職工憑《工傷認定書》可以申請工傷傷殘鑑定和享受工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