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是由什麼構成?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地球表面是由什麼組成

地球表面由大洋底的盆地和大陸上的臺地組成,它們共同構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圈。

地球表面主要由什麼什麼什麼的物質構成

地球表面主要由水、硅、碳物質組成。水,70%以上是海洋;硅,陸地主要成分是硅;碳,是構成生命體的重要元素。而氧和氫除了構成大氣層,就是化合物形式的物質。

地球表面是由什麼構成的,地質學家將其分為什麼,什麼,什麼三大類

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構成的

主要是按岩石的成因分類的,分為三類,岩漿岩、變質岩和沉積岩

一 岩漿岩(噴出巖和侵入岩)

岩漿岩是由岩溶物質結晶而形成.這種熔融的岩石稱為岩漿.

噴出於地表的,稱為熔岩或噴出巖,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含有硅、氧和其他元素,尤其是鋁、鐵、鈣、鈉、鉀和鎂.

未噴出地表的,稱為侵入岩.岩石內較多粗粒和礦物晶體,肉眼可見.

二 變質岩(區域變質岩和動力變質岩)

先成巖經過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稱為變質岩.接觸變質作用是由高溫而引起的,形成的岩石通常是結晶的.

區域變質作用是由高溫和壓力引起的,產生片理和劈理,岩石中的礦物由於壓力的影響呈定向排列和重結晶.

動力變質作用主要是發生在逆緩衝斷層帶的岩石變質.

三 沉積岩(有機沉積物和化學沉積物)

沉積岩形成於地球表層,大多數形成於海洋,具有肉眼明顯可以辨認的層理構造.組成先成巖的顆粒經過風化、侵蝕和堆積形成碎屑沉積物.

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構成的它是什麼礦物

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構成的,岩石由礦物組成,常見礦物有:石英、白雲母、黑雲母、正長石、斜長石、方解石、橄欖石、輝石、角閃石、綠簾石、綠泥石、蛇紋石、滑石、重晶石、螢石、磷灰石、白雲石、黃玉、剛玉、玉髓、高嶺石等。

礦物,是指由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單質或化合物。它們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組成,呈固態者還具有確定的內部結構;它們在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範圍內穩定,是組成岩石和礦石的基本單元。目前已知的礦物約有3000種左右,絕大多數是固態無機物,液態的(如石油、自然汞)、氣態的(如天然氣、二氧化碳和氦)以及固態有機物(如油頁岩、琥珀)僅佔數十種。絕對的純淨物是不存在的,所以這裡的純淨物是指物質化學成分相對單一的物質。

地球表面,主要由什麼和什麼組成的

地球表面,主要由四大洋和七大洲組成的。因為陸地水域,比如湖泊等定義陸地,還是定義海洋容易引起爭議,而定義七大洲,則不會產生疑義。所以地球表面,主要由四大洲和七大洋組成的。

地球是什麼組成?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鐵 (或鐵鎳質),不過也可能有一些較輕的物質存在,地心的溫度約有7,500K,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鎂、氧,再加上一些鐵、鈣及鋁;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則是橄欖石及輝石 (鐵鎂矽酸鹽岩石),也有鈣和鋁。 以上這些瞭解都是來自於地震震測資料,雖然上部地幔的物質有時會因著火山噴出熔岩而被帶到地表來,但是我們仍無法到達固體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鑽探行動連地殼都尚未挖穿。 地殼的成分則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硅)及硅酸鹽類如長石。 整體估算,地球化學組成的重量百分比為: 鐵34.6% ,氧29.5% ,硅15.2% ,鎂12.7% ,鎳2.4% ,硫1.9% ,0.05% 鈦。 地球的主要成分 直到十六世紀時,人類才瞭解到地球只不過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而已。 地球不需太空探測船即可認識,但是直到二十世紀我們才真正勾勒出地球的全貌。 當然能自太空中取得它的影像是其中相當重要的因素,地球的太空影像對天氣預測,尤其是颱風 (颶風)的預報來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從太空看到的地球真是非常美麗、可愛。 由化學組成成分及地震震測特性來看,地球本體可以分成一些層圈,以下就標示出它們的名稱與範圍(深度,單位為公里): 0~40地殼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內地核 固態的地殼厚度變化頗大,海洋地區的地殼較薄,平均約7公里厚;而大陸地殼就厚得多,平均約40公里厚; 地函也是固態,不過在它上部有一層極小部分熔融的區域,稱為軟流圈 ,其上的地函最頂部及整個地殼則稱為岩石圈 ;至於外地核是液態而內地核是固態。 這些不同的層圈都是以不連續面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殼與地函之間的莫氏不連續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佔有地球的主要質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於我們生存的空間則只是整個地球極小的一部分而已 (質量,單位為10的24次方公斤: 大氣層 = 0.0000051,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835,內地核 = 0.09675,)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鐵 (或鐵鎳質),不過也可能有一些較輕的物質存在,地心的溫度約有7,500K,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鎂、氧,再加上一些鐵、鈣及鋁;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則是橄欖石及輝石 (鐵鎂矽酸鹽岩石),也有鈣和鋁。 以上這些瞭解都是來自於地震震測資料,雖然上部地幔的物質有時會因著火山噴出熔岩而被帶到地表來,但是我們仍無法到達固體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鑽探行動連地殼都尚未挖穿。 地殼的成分則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硅)及硅酸鹽類如長石。 整體估算,地球化學組成的重量百分比為: 鐵34.6% ,氧29.5% ,硅15.2% ,鎂12.7% ,鎳2.4% ,硫1.9% ,0.05% 鈦。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體。 其它類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結構與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異: 月球核所佔比例最小;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對較厚;月球和水星沒有化學組成明顯不同的函與殼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內外核的。不過請留意,我們對行星內部的認識主要是來自於理論推導,就算是對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別於其它類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層 (包含地殼及上部地幔的頂端)被切分為數塊,「飄浮」於其下的熾熱地幔之上,這就是著名的板塊構造運動學說 。 這個學說主要描述兩種運動:拉張與隱沒,前者發生在二個板塊互相遠離,其下的岩漿湧出而生成新地殼之......

相關問題答案
地球表面是由什麼構成?
乾冰是由什麼構成的?
腎單位是由什麼構成?
硫酸是由什麼構成的?
鋼是由什麼構成?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
人身體是由什麼構成?
汞元素是由什麼構成?
強鹼是由什麼構成?
膝關節是由什麼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