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19

中國教育目的是什麼

中國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錢, 你以為在中國有幾個真心樂於助人的?記住,在中國做不得好人,只要做好人就等著虧本吧。

中國的教育目的(目標)是什麼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這已經是人人皆知的事實。國家實施教育總是會有一定的要求,個體接受教育,總會帶著一定的期望,這要求與期望,我們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作了概括,稱之為“教育目的(目標)”,我認為也可以稱之為教育要求或教育期望。其實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內容表述和與之相應的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一個國家教育目的的設定,會從不同角度反應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習俗、信仰等的特點。 美國沒有全國性口號式的教育目的,但各級各類教育總是圍繞著培養“珍視自由、努力獨立、勇於創新、認真負責的公民”在進行的。 中國的教育目的是什麼?我們的教育學書上寫道: “是培養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當社會變革產生以後,我們在描述上曾經作了修改,有的人提出教育目的要順應時代的變遷,應該把“共產主義接班人”改為“社會主義接班人”...... 我個人認為咱們的教育目的提得太籠統,太過重視政治方面的教育影響忽視做人的基本準則的教養要求,儘管把“德”放在第一位,可是何為有德卻沒有具體準確的表述。為此,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可每個人好象都不知道具體的實施準則。這是導致中國的教育問題重重的原因,因為誰也不能違背教育目的實施教育,此外,實施教育的過程相當簡單和整齊劃一,使得我們的教育最終成了政治工具,培養出來的人也最終喪失了自我。我們的教育成了一種奴性的教育,這種奴性的教育就是愚民教育,它最終只會導致社會問題日益增多...... 善於瞭解和借鑑別人的長處是聰明且理智的,日本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進步與發展,正是日本民族和國家善於融合東西方文明之長的結果。 我們應該善於藉助一切可能的條件,去了解和學習別人的長處,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盲目地對發達國家心懷偏見仇恨。我們只有平心靜氣地、理智地尊重客觀現實,分析自己與別人的長短,揚長避短、揚利棄弊,才能趕上現代文明,實現人的自由發展,最終促進國家、社會的繁榮與進步。 在國內時,我常常看到一些介紹美國教育的文章,最早我們批評美國教育,說他們是放羊式的教育,認為孩子們在學校學習很輕鬆甚至很隨意;後來我們說他們是快樂教育,因為孩子們沒有中國孩子那麼重的書包要背,沒有中國孩子那麼多的作業要做,美國孩子在學校好象都是在玩,或者說是在玩樂中學,我們用批判的眼光看美國教育,認為他們沒打下什麼基礎;我們曾經很引以為豪,因為咱們的孩子基礎特好,考試比賽常常拿名次;現在,我們開始批判自己,幾乎把自己的教育一概否定,說中國教育是應試教育,提出要把中國的教育改成素質教育...... 於是改革開放這些年來,我們熱鬧非凡的教育改革也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在此,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這些年改革開放,人們擁有的自由比過去是大得太多了,各地百花齊放,積極探索,高喊一定要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全國各地選點實施進行改革實驗,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在北京任教的朋友談及他們學校被選定參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簡稱“新課改”)的國家行為,其基本理念是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為模式,改傳統的教師教為學生主動地學。他們去年就被派出參加骨幹教師培訓,學費、書本費、住宿、路費,均是免費,都是國家財政專項撥款,由此看出政府這次教育改革的決心。可據朋友的說法是,實行新課改已經快一年了,不少老師除了累得精疲力盡閃腰岔氣,對新課改的備課、上課、測試等仍很是茫然。為了這新課改,參與的老師們被要求不斷開會、學習,外出參觀,然後又再開會、學習,參觀...... 如此周而復始,一副打大戰役的架勢,上至校長,下到參與的老師人人思想上都足夠的重視,也不保守,可平時嗷嗷叫說學......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弄不清楚這個問題,就會導致很多不同形式的本末倒置和歪曲錯位。可惜的是,許多中國的教育者,特別是一線教育者(父母、教師)根本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甚至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讓中國的學生從小到大都在接受一種帶有誤導性的教育——這些學生中也許有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我認識的增強開始破除一些“教育迷信”,走上追求真理和自由的道路;但更多的一些是在這種“設計精良”的連環誤導管中迷失自己,永遠也無法扭轉這種誤導性,並且將之以代繼遺傳或者交叉感染的方式傳給下一代或者身邊的“五個人”(Origin: 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you spend most time with)。我們來欣賞一下被扭曲的教育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我們大部分人曾經或現在持有的或“被持有的”。比如:維護國家統治和政局穩定——學而優則仕的封建科舉制度的價值根源。教育者,為治國,治國也,乃是少數對多數的專政,並且讓被專政的多數因為無知愚昧而甘於被奴役。是為“精英治國,愚民政策”。這種目的下實施的教育的直接後果就是精神思想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經濟等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接受教育的一方,為了讓自己處於上帝青睞、天平傾斜的一方,拼命地削尖腦袋擠進官仕之道。這種價值觀,在紅一代教育紅二代的思維中還是很盛行的,不夠紅的人也拼命往自己和子女身上貼紅紙。這套黨國的思路其實從來沒變過,其實就是“江山社稷永遠比民生重要”,在中國可謂歷史悠久根基厚實,不知道未來十年、百年後會不會有變化——我們相信科技的力量會摧毀一切不合理制度存在的根基。比如:為了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滿足社會分工的需要——這是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大部分人的思路,簡稱就業導向型教育。這種思維的體現是把人合情合理的當成社會大機器的零部件,社會需要哪種零部件,我們教育就生產哪種零部件(當然,大陸這種“零部件加工業”也沒發展好,表現是還是存在缺口巨大的摩擦性失業)。所以便出現了教育產業化這種荒謬的改革;還有本不需要討論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利弊之爭”;教育部重點扶持的總是某某產業型科研項目;高考填報志願,父母最關心的是當下及未來就業最吃香,最走俏,工資最高的專業;高校最熱門舉辦的總是什麼創富分享會,英語考試講座,就業指導會等等這種“技術性--方法論”的活動;而凡是跟錢和稀缺資源沾點邊的教育工作者,也免不了要受到熱捧了。還有財富導向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導向型之類的少數派,大體也逃不出上述兩種思維的範疇。我不去討論諸如“找工作、混文憑、賺大錢”這種非常簡單的一根筋的沒水平的“目的”,雖然也能在上述幾點中反映,但這些個不是教育的目的,頂多只能算是接受教育的目的。也許有人要開始辯駁了:難道就業導向有錯嗎?我們確實需要就業啊,社會分工也需要我們有不同的專長啊,國家治理的確也需要英才啊……沒錯,我們需要就業,社會需要不同角色和才能的人才,但那不是教育的目的,那是教育的結果,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某種短期性的目標。而“把結果當目的”的結果就是造成大量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粗製濫造,讓教育者變得可憐,受教育者感到痛苦,而本應從教育中獲得收益的國家、社會、個人也沒有得到最優配置的情況下的價值產能。這個時候,也許試著基於“人本”來思考教育這個帶有宏觀性質的框架會更有好處。我是一個人本主義者(不是個人主義者),individualist,我認為一切群體利益都是基於個體利益的(這個利益不是簡單的經濟利益),雖然群體利益不等於個體利益的簡單加總;反......

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是成就各階段的高升學率。 但我的教育目的是,我的孩子可以成為快樂成長的孩子,可以擁有追求快樂的能力!

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病?

中國傳統教育的目的: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主流,所以儒家關於教育目的的主張可以作為中國傳統教育目的的代表。從社會要求來看,中國傳統教育目的的就是培養統治者要求的治才、吏才,表現為“讀書做官”。這種思想在先秦時期就已確立,孔子的學生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的教育目的有益於封建社會的統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從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來看,中國傳統教育目的主要是以儒家的倫理道德修養身心,培養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為“明人倫”,在他看來“人倫”就是“人道”,“道”是儒家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把教育的目的定位於“明明德”,進而“親民”以至於“至善”之境。為達此目的,《大學》中把教育的目的概括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項要求。在以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的封建社會,這一指導思想一直貫穿著傳統教育的始終,對中國傳統教育制度及內容的確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屈辱的中國近代歷程中,中國社會出現了重大的變革,結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開始覺醒,踏上了救國圖強的道路。在這一時期,教育的目的在於喚醒國人,培養人才,強國強民。在此同時,蔡元培、陶行知等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尋求教育強國的道路上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為近現代中國教育體制的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中國傳統教育體制和內容束縛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中國傳統教育方式主要是一種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人的個性,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於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中國傳統教育的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體。“四書”、“五經”雖凝聚了我國古代先民的智慧,但其又是按照統治階級利益不斷刪定,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法定教條,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教化民眾,在一定程度上,愚化了民眾。而且在課程設置上,沒有涉及到自然科學,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給傳統教育打上了深深地時代烙印。中國傳統教育的教學原則雖強調貫徹啟發式,學思並重,知行統一的思想,又到處可見呆讀死記、照本宣科,以應付各類考試為目的,扭曲了學習的目的。中國傳統教育的目的之一,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使讀書學習帶有很強的功力性,嚴重扭曲了教育的意義。在這種教育模式下,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完整的人格,不利於形成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不利於實現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天、地、君、親、師”是至高無上的,而這一點在傳統教育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讀書人更是死抱著四書五經,唯書是從,唯師是從!而這恰恰促成了中國傳統教育最大的悲哀!

我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作為領導對老師說,不能以學生的一兩次考試成績不評價學生的好壞,必須要綜合對學生進行評價.但在對老師的評價上,如果學生一次的成績(特別是最後一次的成績)差了,老師的反思(其實是檢討)材料要不下兩千字,並隨時可能會面臨著下崗了,你說,作為老師的產品是學生的成績,老師能控制得了嗎,老師能不緊張嗎?

教育根本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的是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國家和社會的教育機構、學生的家長和親友、學校的教師等,都對新一代寄予這樣那樣的期望,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教育目的。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無論具體培養什麼領域和什麼層次的人才,都必須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 教育目的分類: 教育目的可以按照不同標準進行不同分類: 1按照價值取向,可以分為個體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 2按照教育性質,可以分為傳統的教育目的和現代的教育目的。 3按照文字表述方式,可以分為綱要式的教育目的和祥列式的教育目的。 4按照約束力,可以分為強制性的教育目的和建議性的教育目的

中國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特殊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針對殘疾學生的特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改革的具體內容包括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育方法、教學手段,以及發展模式、投入機制、條件保障等多個方面,要求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有利於殘疾孩子終生髮展出發,在補償缺陷,挖掘潛能方面下工夫,在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滿足殘疾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著力培養他們的各種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職業技術技能、就業能力等。例如:盲生重點培養定向行走能力,這是他們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就業、生活和開展各類活動的基本的能力;聾生重點培養語言溝通能力,他們具有了這個能力後,便可以掃除溝通障礙,迴歸主流錠會;弱智孩子特別是中重度的弱智孩子則側重培養他們各種生活自理能力,使他們能體面有尊嚴的生活。  特殊教育學校主要圍繞上述方面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譬如,創設校園內的生活場景,教學時增加生活的內容,教學與生活內容緊密聯繫,開展各種生活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等。重點開展各種職業技能教育和訓練,使他們都有一技之長或幾技之長,為他們走向社會,自食其力打下良好基礎。終極目的應該就是讓受育人 能在社會上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包括哪些方面

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培養出一個德、智、勇兼備的完善的人,也就是說,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出一個完善的人。

說實話,每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樣,教育差異性主要是由經濟決定的。

相關問題答案
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銷售的目標是什麼?
做微商你的目標是什麼?
廣告的目標是什麼?
心理輔導的目標是什麼?
管理溝通的目標是什麼?
心理諮詢的目標是什麼?
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工作的目標是什麼?
我黨的目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