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正除邪是什麼意思?
“道無常存”是誰說的?出自哪裡?是什麼意思?
元始天尊說真武本傳妙經
仰啟玄天大聖者。北方壬癸至靈神。金闕真靈應化身。無上將軍號真武。威容赫奕太陰君。
列宿虛危分秀氣。雙晴摯電伏群魔。萬騎如雲威九地。紫袍金帶佩神鋒。蒼龜巨蛇捧聖足。
六丁玉女左右隨。八殺將軍前後衛。消災降福不思議。歸命一心今奉禮。
爾時元始天尊。於龍漢元年七月十五日。於八景天宮上元之殿。安祥五雲之座。與三十六天帝。十極真人。無量飛天大神。金童玉女。侍衛左右。一時會同。鼓動法音。天樂自響。大眾欣然鹹聽。
天尊說無上至真妙法。是時上元天宮東北方。大震七聲。天門忽開。下觀世界。乃有黑毒血光。穢雜之無。幽幽冥冥。從人間東北方。直上衝天。盤結不散。大眾鹹驚。默然不敢議問。時會中有一真人。名曰妙行。威德兼備。諸天尊仰。越班而出。執簡長跪。上白天尊曰。況此境清靜。太陽道境。何得有此黑毒之氣。盤結而上。是何異因。惟願。天尊至聖為眾宣說。絕其疑慮。
天尊告曰。汝等妙行。能為眾生髮問是由。汝當復座。靜然安神。吾當為說。天尊曰。下元生人。皆稟清靜氤氳。真一之行悉備。三萬六千神無。扶衛其身。今已陰陽數盡。劫運將終。魔鬼流行。信從邪道。不省本源。諂求餘福。昏迷沉亂。不忠不孝。不義不仁。
好樂邪神。禱祭魔法。今為六天魔。枉所傷害。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末盡天年。橫被傷殺。本非死期。魂無可託。鬼毒流盛。死魂不散。怨怒上衝。盤結惡氣。汝當省知。於是妙行真人與諸大眾。聞是說已。心大驚怖。欲請天尊威光。暫降下方。收除魔鬼。救度生人。拔濟幽魂。去離邪橫。大眾懷疑。未敢。
天尊告曰。不勞吾威神。此去北方。自有大神將。號曰真武。部眾勇猛。極能降伏邪道。收斬妖魔。真人上白天尊曰。不審此位神將。生居天界。修何道德。為於神將。
天尊告曰。昔有淨樂國王與善勝皇后。夢吞日光。覺而有娠。懷胎十四個月。於開皇元年甲辰之歲。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時。誕生於王宮。生而神靈。長而勇猛。不統王位。唯務修行。輔助玉帝。誓斷天下妖魔。救護群品。日月於王宮中。發此誓願。父母不能禁制。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中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登天。玉帝聞其勇猛。敕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以斷天下妖邪。真人上白天尊曰。如何得此神將。入於下方。收除魔鬼。救度群生。免遭橫死。日有所益。伏願。大慈天尊。遂其所請。天尊乃敕右侍玉童。馳詔真符一道。逕往北方。召其真武神將。其神蒙召。部領神眾。逕往天尊前長跪。臣已奉玉帝敕命。位鎮北方。今日何緣得睹慈顏。特蒙符召。
天尊告曰。吾於上元宮中。大會說法。忽下方黑毒怨無。衝上天界。大眾鹹驚。汝宜往彼。收斷妖魔。拔濟魂爽。
真武神將敬奉天尊教敕。乃披髮跣足。踏騰蛇八卦神龜。部領三十萬神將。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虯獅子。毒龍猛獸。前後遵從。齊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時收斷。人鬼分離。冤魂解散。生人安泰。國土清平。
真武神將。與諸部眾。還歸上元宮中。朝見天尊曰。昨奉教命。往下方收斬妖魔。仗慈尊力。乃於七日之內。天下邪魔並皆清蕩。
天尊曰。善哉。汝等諸神。得無勞乎。於是真武神將。乃交乾布鬥。魁罡激指。上佐天關。而作咒曰。
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攝萬靈。無幽不察。無願不成。劫終劫始。翦伐魔精。救護群品。家國咸寧。數終末甲。妖氣流行。上帝有敕。吾固降靈。闡揚正法。蕩邪辟兵。化育黎兆。協贊中興。敢有小鬼。欲來現形。吾目一視。五嶽摧傾。急急如律令。
奉禮咒曰。
太初太易。無象無形。莫知重濁。孰辨輕清。吾於混沌。分其昏明。天得以健。地得以寧。民得以養。物得以萌。邪得以正。神得以靈。三才之內。萬類咸亨。太樸既散。仁義乃興。禮樂既作。奸......
武當山山門口門上的對聯是
譚大江,郭旭陽編著的《武當山對聯輯注》
四大名山皆拱極;
五方仙嶽共朝宗。
——佚名題武當山
氣吞泰華銀河近;
勢壓岷峨玉壘高。
——佚名題武當山
雲封古林林更古;
煙鎖深峽峽愈深。
——佚名題武當山
虎嘯冽風潛獸怕;
魔交長夜睡魂驚。
——佚名題武當山南巖謝天地巖
何時樸直道心顯;
慧目開張天眼明。
——佚名題武當山南巖謝天地巖
淨樂宮楹聯
哪個料有此天災,使當年巧匠能工,盡廢繩墨;
不過是聊遮風雨,待他日善人信士,再建亭臺。
——佚名題淨樂宮紫雲亭
紫霄宮楹聯
雲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自還。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五色祥雲送舊歲;
九炁清風迎新年。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福地有天皆化日;
太和無處不陽春。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道院培就千年柏;
玄都栽得萬載鬆。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翠柏蒼松太古意;
孤雲野鶴老道心。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雞鳴起舞朝氣盛;
枕戈待旦壯志烈。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偉人東去氣盡紫;
樵歌南來雲騰霄。
——賀龍、柳直荀合贈紫霄宮道總徐本善
石室寂靜存千古;
洞天隱真億萬年。
——佚名撰紫霄宮後過風埡無名道人墓[石刻楹]
閬苑清幽,樂清聞之福地;
玄都寧靜,養自然之天機。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熱情迎各地友賓,遊覽紫霄;
真誠接四方香客,朝拜祖師。
——佚名題紫霄宮十方堂
三世有緣人,涉步登山朝聖境;
一聲無量佛,驚天動地振玄都。
——佚名題紫霄宮
金殿重輝,看鳥革翬飛,勢壯山河維社稷;
帝容復整,仰龍章鳳姿,光同日月炳乾坤。
——佚名題紫霄宮
武當有仙蹤,明月清風,策杖特來靈勝蹟;
紫霄鍾靈瑞,近水遠山,跨鶴好去暢幽情。
——佚名題紫霄宮山門
三聖本同心,仁民愛物,宏開普渡垂寶相;
一元始分炁,濟世救人,廣渡眾生悟真宗。
——佚名題紫霄宮十方堂
一旗展琳宮,煙渺有無,柱杖仙歸蒼莽外;
群峰朝金闕,雨晴濃淡,依欄人在畫圖中。
——佚名題紫霄宮道院[門楹]
跣足云為履,遊三界,踏破真空,佛號西方無量;
披髮天作冠,蔭九州,覆昌實境,道昌北極至尊。
——佚名題紫霄宮
去皇宮而巖穴,木石居,鹿豕遊,因做這超前軼後事業;
屏紅塵以悟道,機神靜,元真覺,才成此極天蟠地文章。
——佚名題紫霄宮大殿[抱柱楹]
紫霄宮太子洞楹聯
旋轉乾坤,天經地緯;
填離取坎,火降水升。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以三十六修而成道德;
得七十二化以伏龜蛇。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眾妙無門是為玄之主;
群魔盡蕩乃謂武之真。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眥獻極瑞,輝騰八方世界;
玄天著德,思澤四大部洲。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運壬癸煉庚申,乾坤未判;
伏龍虎降水火,天地才分。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出皇宮,舍內院,修成玉體;
入武當,辭父母,練就金身。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身居坎位,玉相凜凜威宇宙;
面向離宮,寶劍輝輝鎮乾坤。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掃蕩妖氛,清平國土三界外;
闡揚正數,福利邦家萬法尊。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位鎮北方,凜凜英風貫日月;
精分水性,騰騰殺氣肅乾坤。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金闕化身,真武九天扶日月;
玉虛師相,仁威萬古鎮乾坤。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金闕化身,八十二同名同姓;
玉扈獻壽,萬六千為春為秋。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海宴河清,共祝玄天而有慶;
天長地久,同祈大帝以無疆。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三洞臨軒,天上積去生之樂;
八仙慶壽,雲中獻不老之圖。
——佚名題紫霄宮太子洞
福地名山,無點真心難到此;
蓬萊勝蹟,有些誠意自可遊。
——佚名題紫......
道教護法神有那些
北極四聖亦稱“北極四聖真君”、“北方四元帥”,包括天蓬元帥、天猷副元帥、真武將軍以及黑煞將軍。道教護法神將“四聖真君”的崇奉,起於隋唐以後,宋代神霄派則將“四聖”與“雷部”歸結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太上三洞咒經》稱其為:天蓬紫微大帥萬神祖宗、天猷副元帥遊行太空、黑煞將軍堯火斬凶、真武角將乞水玄酆。宋代以後,黑煞將軍為“翊聖保德將軍”所取代或合而為一,稱其為: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真武靈應佑聖真君。 馬德華扮演的北極四聖天蓬元帥 北極天蓬元帥是四聖之首。他“現三頭六臂之威容,運七政八靈之洪造,帝鍾才震,萬聖齊臨;鉞斧輕揮,群魔碎滅,神光赫赫,常救護於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於正道。”《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帥為嗣教外臺卿,別有神局,是陰治之有司,號北極驅邪院,如世之殿師,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陰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舉仙官為任,使拯治陰魔,禁御萬殺,承陽宣化,保寧山川,生育萬匯,皆荷道化。”同書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發,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劍,乘北方太玄煞氣、黑氣,氣中有五色氣,從空降壇。”《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亦述天蓬英武儀貌:“三頭六臂,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領神兵三十六萬眾。” 考“天蓬”一名,本為星宿神之稱。《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謂順支辰,總御陰陽,契合天地,主張造化,乘三明以應四時,隨月建以定八節,歷九宮也進退。”即是以天蓬為北斗九宸之首輔,主四時八節、陰陽造化之政。天蓬大元帥及十二元神 道書中首載天蓬者為《上清大洞真經》卷二,但已演變成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氣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雲,咽津三過,結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將,二神待立。”並附有存思圖,其天蓬大將雙手抱於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親,乃人體腦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宮中有帝席,魂神魄靈,分化列位,隱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見《上道禁經》、《三匝鬥內文》及《紫庭祕旨大洞天書》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須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戶之時,以淨水一鍾,安神尺於水鍾之上,俱置天蓬元帥真形前。次安九天寶印,在水鐘下。然後二手結元帥印,存見五臟分明,六甲五臟分明,六甲六丁待衛。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虛中來罩兆頂,紫氣出於泥丸後戶。蓋於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帥,長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齒九通,念淨天地神咒。又叩齒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過。畢,再叩左齒,撞天鍾;後叩右齒,鳴天磬;次叩中間二齒,擊天鼓,各七通。然後微咒之,務以數多立限,若至萬遍,功德滿足,邪鬼魔精凶惡妖怪,聞名即去,萬病千殃,傳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湧泉,破五鬼疫癘,降六天故氣,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隨咒絕其影響矣。用印封鎖鬼洞,伐戮蛟螭,通達章詞,無截遏之侮,吞佩貼鎮,有起死之功。”由此看來,這位天蓬元帥不僅可以養護身心,亦是闢鬼驅邪的猛將,於是從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變成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護法,影響隨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鍾、天蓬神尺、天蓬大法遂流傳千年,威力甚大。 北極四聖-天猷元帥 北極四聖天猷元帥 北極四聖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帥。《太上九天延祥條厄四聖妙經》說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領天罡之次帥......
西遊記獅王 象王
你是說獅駝嶺那一段吧,原文如下:
獅王:
老魔道:“你這等雄糾糾的,嚷上我門,莫不是要打麼?”行者道:“正是。”老魔道:“你休猖獗!我若調出妖兵,擺開陣勢,搖旗擂鼓,與你交戰,顯得我是坐家虎,欺負你了。我只與你一個對一個,不許幫丁!”行者聞言叫:“豬八戒走過,看他把老孫怎的!”那呆子真個閃在一邊。老魔道:“你過來,先與我做個樁兒,讓我盡力氣著光頭砍上三刀,就讓你唐僧過去;假若禁不得,快送你唐僧來,與我做一頓下飯!”行者聞言笑道:“妖怪,你洞裡若有紙筆,取出來,與你立個合同。自今日起,就砍到明年,我也不與你當真!”那老魔抖擻威風,丁字步站定,雙手舉刀,望大聖劈頂就砍。這大聖把頭往上一迎,只聞扢扠一聲響,頭皮兒紅也不紅。那老魔大驚道:“這猴子好個硬頭兒!”大聖笑道:“你不知,老孫是:生就銅頭鐵腦蓋,天地乾坤世上無。斧砍錘敲不得碎,幼年曾入老君爐。四鬥星官監臨適,二十八宿用工夫。水浸幾番不得壞,周圍扢搭板筋鋪。唐僧還恐不堅固,預先又上紫金箍。”老魔道:“猴兒不要說嘴!看我這二刀來,決不容你性命!”行者道:“不見怎的,左右也只這般砍罷了。”老魔道:“猴兒,你不知這刀:金火爐中造,神功百鍊熬。鋒刃依三略,剛強按六韜。卻似蒼蠅尾,猶如白蟒腰。入山雲蕩蕩,下海浪滔滔。琢磨無遍數,煎熬幾百遭。深山古洞放,上陣有功勞。
攙著你這和尚天靈蓋,一削就是兩個瓢!”大聖笑道:“這妖精沒眼色!把老孫認做個瓢頭哩!也罷,誤砍誤讓,教你再砍一刀看怎麼。”那老魔舉刀又砍,大聖把頭迎一迎
好大聖,就把身摟上來,打個滾,依然一個身子,掣棒劈頭就打,那老魔舉刀架住道:“潑猴無禮!甚麼樣個哭喪棒,敢上門打人?”大聖喝道:“你若問我這條棍,天上地下,都有名聲。”
老魔道:“怎見名聲?”他道:“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中間星斗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花紋密佈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成形變化要飛騰,飄颻五色霞光現。
老孫得道取歸山,無窮變化多經驗。時間要大甕來粗,或小些微如鐵線。粗如南嶽細如針,長短隨吾心意變。輕輕舉動彩雲生,亮亮飛騰如閃電。攸攸冷氣逼人寒
西方一路有妖魔,行動甚是不方便。已知鐵棒世無雙,央我途中為侶伴。邪魔湯著赴幽冥,肉化紅塵骨化面。處處妖精棒下亡,論萬成千無打算。上方擊壞鬥牛宮,下方壓損森羅殿。天將曾將九曜追,地府打傷催命判。半空丟下振山川,勝如太歲新華劍。全憑此棍保唐僧,天下妖魔都打遍!”
那魔聞言,戰兢兢舍著性命,舉刀就砍。猴王笑吟吟使鐵棒前迎。他兩個先時在洞前撐持,然後跳起去,都在半空裡廝殺。這一場好殺:天河定底神珍棒,棒名如意世間高。誇稱手段魔頭惱,大捍刀擎法力豪。門外爭持還可近,空中賭鬥怎相饒!一個隨心更面目,一個立地長身腰。殺得滿天雲氣重,遍野霧飄飄。那一個幾番立意吃三藏,這一個廣施法力保唐朝。
都因佛祖傳經典,邪正分明恨苦交。那老魔與大聖鬥經二十餘合,不分輸贏。原來八戒在底下見他兩個戰到好處,忍不住掣鈀架風,跳將起去
卻說三藏在那山坡下,正與沙僧盼望,只見八戒喘呵呵的跑來。三藏大驚道:“八戒,你怎麼這等狼狽?悟空如何不見?”
呆子哭哭啼啼道:“師兄被妖精一口吞下肚去了!”三藏聽言,唬倒在地,半晌間跌腳拳胸道:“徒弟呀!只說你善會降妖,領我西天見佛,怎知今日死於此怪之手!苦哉,苦哉!我弟子同眾的功勞,如今都化作塵土矣!’那師父十分苦痛。你看那呆子,他也不來勸解師父,卻叫:“沙和尚,你拿將行李來,我兩個分了罷。”沙僧道:“......
西遊記 原著 七十六回簡述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話表孫大聖在老魔肚裡支吾一會,那魔頭倒在塵埃,無聲無氣,若不言語,想是死了,卻又把手放放。魔頭回過氣來,叫一聲:“大慈大悲齊天大聖菩薩!”行者聽見道:“兒子,莫廢工夫,省幾個字兒,只叫孫外公罷。”那妖魔惜命,真個叫:“外公!
外公!是我的不是了!一差二誤吞了你,你如今卻反害我。萬望大聖慈悲,可憐螻蟻貪生之意,饒了我命,願送你師父過山也。”大聖雖英雄,甚為唐僧進步,他見妖魔哀告,好奉承的人,也就回了善念,叫道:“妖怪,我饒你,你怎麼送我師父?”老魔道:“我這裡也沒甚麼金銀、珠翠、瑪瑙、珊瑚、琉璃、琥珀、玳瑁珍奇之寶相送,我兄弟三個,擡一乘香藤轎兒,把你師父送過此山。”行者笑道:“既是擡轎相送,強如要寶。你張開口,我出來。”那魔頭真個就張開口。那三魔走近前,悄悄的對老魔道:
“大哥,等他出來時,把口往下一咬,將猴兒嚼碎,嚥下肚,卻不得磨害你了。”原來行者在裡面聽得,便不先出去,卻把金箍棒伸出,試他一試。那怪果往下一口,扢喳的一聲,把個門牙都迸碎了。行者抽回棒道:“好妖怪!我倒饒你性命出來,你反咬我,要害我命!我不出來,活活的只弄殺你!不出來!不出來!”老魔報怨三魔道:“兄弟,你是自家人弄自家人了。且是請他出來好了,你卻教我咬他。他倒不曾咬著,卻迸得我牙齦疼痛,這是怎麼起的!“三魔見老魔怪他,他又作個激將法,厲聲高叫道:
“孫行者,聞你名如轟雷貫耳,說你在南天門外施威,靈霄殿下逞勢。如今在西天路上降妖縛怪,原來是個小輩的猴頭!”行者道:“我何為小輩?”三怪道:“好漢千里客,萬里去傳名。你出來,我與你賭鬥,才是好漢;怎麼在人肚裡做勾當!非小輩而何?”行者聞言,心中暗想道:“是是是!我若如今扯斷他腸,揌破他肝,弄殺這怪,有何難哉?但真是壞了我的名頭。也罷!也罷!你張口,我出來與你比並。但只是你這洞口窄逼,不好使家火,須往寬處去。”三魔聞說,即點大小怪,前前後後,有三萬多精,都執著精銳器械,出洞擺開一個三才陣勢,專等行者出口,一齊上陣。那二怪攙著老魔,徑至門外叫道:“孫行者!好漢出來!此間有戰場,好鬥!”
大聖在他肚裡,聞得外面鴉鳴鵲噪,鶴唳風聲,知道是寬闊之處,卻想著:“我不出去,是失信與他;若出去,這妖精人面獸心。先時說送我師父,哄我出來咬我,今又調兵在此。也罷也罷,與他個兩全其美:出去便出去,還與他肚裡生下一個根兒。”即轉手,將尾上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氣,叫“變!”即變一條繩兒,只有頭髮粗細,倒有四十丈長短。那繩兒理出去,見風就長粗了。把一頭拴著妖怪的心肝繫上,打做個活釦兒,那扣兒不扯不緊,扯緊就痛。卻拿著一頭笑道:“這一出去,他送我師父便罷;如若不送,亂動刀兵,我也沒工夫與他打,只消扯此繩兒,就如我在肚裡一般!”又將身子變得小小的,往外爬,爬到咽喉之下,見妖精大張著方口,上下鋼牙,排如利刃,忽思量道:“不好!不好!若從口裡出去扯這繩兒,他怕疼,往下一嚼,卻不咬斷了?我打他沒牙齒的所在出去。”好大聖,理著繩兒,從他那上齶子往前爬,爬到他鼻孔裡。那老魔鼻子發癢,“阿口妻”的一聲,打了個噴嚏,卻迸出行者。行者見了風,把腰躬一躬,就長了有三丈長短,一隻手扯著繩兒,一隻手拿著鐵棒。那魔頭不知好歹,見他出來了,就舉鋼刀,劈臉來砍,這大聖一隻手使鐵棒相迎。又見那二怪使槍,三怪使戟,沒頭沒臉的亂上。大聖放鬆了繩,收了鐵棒,急縱身駕雲走了,原來怕那夥小妖圍繞,不好乾事。他卻跳出營外,去那空闊山頭上,落下雲,雙手把繩盡力一扯,老魔心裡才疼。他害疼往上一掙,大聖復往下一扯。眾小妖遠遠看見,齊聲高叫道:“大王,莫惹他!讓他去罷!......
北極四聖的真武大帝
北極四聖的最後一位即真武元帥。《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聖妙經》謂他乃“虛危分宿,壬癸孕靈,化身自金闕之尊,居位極玉虛之奧。玄妙極至,奚止於輔正除邪;正一所生,豈但於消魔護國。保劫終而制劫始,護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備德。”其《真武咒》曰:“幹元有將,頂戴三臺,披髮圓象,真武威靈,助吾大道,龜蛇合影,身如山嶽,四氣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劍樹,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為紫塵,魁罡正氣,是吾本身,天符通現,大保乾坤。”自明代隨著民間對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與高漲,真武元帥後來又升格為真武大帝、玄天上帝,在民間幾乎成為與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根據陰陽五行來說,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為水神。王逸《九章懷句》雲:“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樑傳》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因雨水為萬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屬性,深受人們的信奉。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託生於大羅境上無慾天宮,淨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 玄天寶誥: 志心皈命禮 :溷元六天,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 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其二)至心皈命禮,虛危分宿,壬癸孕靈,化身自金闕之尊,居位極玉虛之奧,玄妙極至,奚止於輔正除邪,正一所生,豈但於消魔護國,保劫終而制劫始,護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備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通天祈佑、延祥滌厄、安和身命、北極佑聖真武大元帥、玄天元聖仁威上帝、金闕化身、證果終劫濟苦天尊。玄天報恩教主寶誥志心皈命禮。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眾生,有相脫生。父母懷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憐我父母,日漸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滅險峻貪嗔。禮帝為師,祈恩報本。願我現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宗祖,早得超生。大聖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報恩教主。佑聖真武,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終劫濟苦天尊。
天界八大元帥
天蓬元帥(豬八戒)
天佑(猷)元帥
翊聖元帥
玄武元帥真武大帝
馬元帥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即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溫瓊,東嶽大帝部將
關元帥關羽
天仙級神兵和只覺醒到地仙級的絕世神兵哪個威能更大
根據道教仙人等級劃分, 仙人分為天仙 神仙 地仙 人仙 鬼仙 境界如下初節煉精化氣功夫,名曰:小成築基。欲出疾病,卻衰老,延壽考,返童顏,當行百曰築基之功。明五事,則入首當其衝有準。辯六候而運行無差。調元精以煉外藥,須憑風火文武之妙。採真種以煉小藥,要假周天火符之玄機。火足藥靈,龜頭縮,而丹放毫光。意採眸取,六根震,而五龍捧聖。透三關,過九竅,永成金剛不壞之體。升乾鼎,降坤爐,定做長生不老之人。此百曰築基之功。已返到本體未破,乾坤交泰之地,名曰:人仙者也。
鬱華子曰:次節煉氣化神功夫,名曰中成養胎。欲知往測來,趨吉避凶,立功揚名,光宗耀祖,而行十月養成胎之功。按七禪以返寂滅,隨六機以證園通。守中抱一,乃養成胎之主腦。不分晝夜而進,動應靜蓄,是煉丹之神機。無論始終而皆然,時時刻刻,勿忘勿助而養。綿綿密密,常定常照而溫。將見真氣上運,甘露下降,行卯酉之周天,以收內藥。分左右之升降,以固胎元。或丹光如蓮,開放極而金花上飄鼎外。或嬰詫團圓,或龜蛇盤結,或仙佛來參,或中氣周匝而生芒,或電神施威而監壇,或現天堂美景以誘我,到處是瓊宮間苑,或見地獄惡形以驚人,隨神頭鬼臉,愈出愈奇,要知金丹之變化,或真或幻,總宜心死於見聞,直至鉛汞幹,二氣住則旋譏停輪,陽長陰消,六脈回而日月合壁,自然飢渴永絕。而氣化純陽,身能耐寒、卻暑昏睡全無,而丹光常明。心必達聖通,由是滅盡定極,心空性現,神俱六通。氣充兩儀,金蓮匝地湧,白雲滿天飛。聚三昧真火,功百會乾鼎,雷聲震震,轟開紫府內院。電光閃閃,調出入定陽神。產仙嬰於凡軀之外,聚金光於法身之中,方謂渡過苦海,正是高登彼岸。此十月養胎之功,已返到乾元面目,固有真我之位,名曰地仙者也。
元君曰:三節煉神還虛,名曰上成乳哺。欲超凡入聖,成仙佛,經緯天地,輔助造化,而行三年乳哺之功。是必煉神以還虛,及能出有入無,要完六六乳哺之功,須明七七存養之道。依陽光之收放,準調神之出入。然陽神之出也,主乎動。動則宜暫不宜久,宜途不宜退。而陽神之入也,主乎靜。靜則貴久不貴暫,貴遐不貴邇。其功必由暫而至久,其效必因途以及退。蓋愈靜定斯愈篤實,而陽神愈堅,慧光愈明。亦愈調演斯愈純熟,而陽神愈靈,變化愈妙。直至三年功成,性體老練,覺得調神出殼之際,而陽神直以太虛為宅舍,極大地山河,盡是我之家庭田園,遊賞棲遲之所也。及收回入定之時,而陽神又以色身為寢室,合內院中宮,盡是我之床枕几席,偃仰宴息之處也。將見舉足千里,遍遊萬國,真空妙有,隱現莫測,通天達地,步日玩月,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金石無礙,殆無入而不自得焉。陰陽不能陶鑄,而反能陶鑄陰陽。五行不能變遷,而反能變遷五行。閻羅不能制其死,帝釋不能宰其生,縱橫自在,出入自由,欲少留在世,則凌霄而霞舉,飛昇而拔宅。無論在塵、出塵,皆能濟世利物,輔正除邪,救旱救澇,消災消劫。或說妙演經,日賦萬以闡道,或立法垂訓,度盡眾生,而傳燈。任其所為,無不神通靈應,變化而莫測。即十百千萬億化身,遍滿三千大千恆河沙界,亦無窮無極,此大丈夫得意之秋,功成名遂之日也。人生至此,寧不快哉。此三年乳哺之功,已返到性體堅硬剛,神化無方之位,名曰神仙者是也。
尹大真人曰:予觀漢唐宋元,歷代諸仙,多從此處超脫,尸解而去。然神雖妙,而形不妙,不能渾於無極。雖曰名登仙籍,逍遙洞在,而少卻末後一著,煉虛合道功夫。要知有些欠穩處,不得未之無究竟。吾念演入千佛祕藏,萬能祖心印,末後一著,最上大成,此九年面壁之功。已返到無餘涅盤,大覺金仙之位。其見趣可謂度盡群仙矣。此下卷解詳,茲不復贅。...
西遊記第七十六回 譯文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話表孫大聖在老魔肚裡支吾一會,那魔頭倒在塵埃,無聲無氣,若不言語,想是死了,卻又把手放放。魔頭回過氣來,叫一聲:"大慈大悲齊天大聖菩薩!"行者聽見道:"兒子,莫廢工夫,省幾個字兒,只叫孫外公罷。"那妖魔惜命,真個叫:"外公!外公!是我的不是了!一差二誤吞了你,你如今卻反害我。萬望大聖慈悲,可憐螻蟻貪生之意,饒了我命,願送你師父過山也。"大聖雖英雄,甚為唐僧進步。他見妖魔哀告,好奉承的人,也就回了善念,叫道:"妖怪,我饒你,你怎麼送我師父?"老魔道:"我這裡也沒甚麼金銀、珠翠、瑪瑙、珊瑚、琉璃、琥珀、玳瑁珍奇之寶相送;我兄弟三個,擡一乘香藤轎兒,把你師父送過此山。"行者笑道:"既是擡轎相送,強如要寶。你張開口,我出來。"那魔頭真個就張開口。那三魔走近前,悄悄的對老魔道:"大哥,等他出來時,把口往下一咬,將猴兒嚼碎,嚥下肚,卻不得磨害你了。"
原來行者在裡面聽得,便不先出去。卻把金箍棒伸出,試他一試。那怪果往下一口,扢喳的一聲,把個門牙都迸碎了。行者抽回棒道:"好妖怪!我倒饒你性命出來,你反咬我,要害我命!我不出來,活活的只弄殺你!不出來!不出來!"老魔報怨三魔道:"兄弟,你是自家人弄自家人了。且是請他出來好了,你卻教我咬他。他倒不曾咬著,卻迸得我牙齦疼痛。這是怎麼起的!"
三魔見老魔怪他,他又作個激將法,厲聲高叫道:"孫行者,聞你名如轟雷貫耳,說你在南天門外施威,靈霄殿下逞勢;如今在西天路上降妖縛怪,原來是個小輩的猴頭!"行者道:"我何為小輩?"三怪道:"'好漢千里客,萬里去傳名。'你出來,我與你賭鬥,才是好漢;怎麼在人肚裡做勾當!非小輩而何?"行者聞言,心中暗想道:"是,是,是!我若如今扯斷他腸,揌破他肝,弄殺這怪,有何難哉?但真是壞了我的名頭。……也罷!也罷!--你張口,我出來與你比並。但只是你這洞口窄逼,不好使家火,須往寬處去。"三魔聞說,即點大小怪,前前後後,有三萬多精,都執著精銳器械,出洞擺開一個三才陣勢,專等行者出口,一齊上陣。那二怪攙著老魔,徑至門外叫道:"孫行者!好漢出來!此間有戰場,好鬥!"
大聖在他肚裡,聞得外面鴉鳴鵲噪,鶴唳風聲,知道是寬闊之處。卻想著:"我不出去,是失信與他;若出去,這妖精人面獸心:先時說送我師父,哄我出來咬我,今又調兵在此。--也罷!也罷!與他個兩全其美:出去便出去,還與他肚裡生下一個根兒。"即轉手,將尾上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氣,叫"變!"即變一條繩兒,只有頭髮粗細,倒有四十丈長短。那繩兒理出去,見風就長粗了。把一頭拴著妖怪的心肝繫上,打做個活釦兒。那扣兒不扯不緊,扯緊就痛。卻拿著一頭,笑道:"這一出去,他送我師父便罷;如若不送,亂動刀兵,我也沒工夫與他打,只消扯此繩兒,就如我在肚裡一般!"又將身子變得小小的,往外爬;爬到咽喉之下,見妖精大張著方口,上下鋼牙,排如利刃,忽思量道:"不好!不好!若從口裡出去扯這繩兒,他怕疼,往下一嚼,卻不咬斷了?我打他沒牙齒的所在出去。"好大聖,理著繩兒,從他那上齶子往前爬,爬到他鼻孔裡。那老魔鼻子發癢,"阿□【左口 右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