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一般問什麼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記者採訪都問哪些問題

首先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必須的,然後就是這個事件有什麼影響,比如有家公司掛牌上市了,你得知道什麼時候上市的,公司名字叫什麼,資金有多少,有哪些重要人物到場了,它的上市會有什麼影響,會帶動什麼這些~~~

記者在發佈會上一般都問哪些問題

要看什麼發佈會了, 儘量提一些主要問題

記者面試一般會問哪些問題

LZ你好!面試官會問你閱歷以及你對這份工作的理解,你能否勝任這份工作。還有的是你對這份工作的見解,他們還會問問你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來綜合考慮這份工作你能否勝任。

做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怎樣做一名好記者?記者要有激情、思想和責任感。應該具備以下條件:1.有政治頭腦;2.有豐富的知識;3.熟知新聞各個用途;4.要有采訪手段。”

除此之外,記者還應加強素質建設,它包含的內容很多很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治素質建設。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是做好新聞工作、當好新聞記者的前提條件和可靠保證。許多的記者只忙於業務,卻忽略了政治理論學習。記者的政治素質應從哪些方面體現呢?概括地講,就是堅強的黨性和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旗幟鮮明地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和政治觀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二是要努力使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及時準確地通過新聞報道與廣大讀者見面,以激發人民群眾積極投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熱情。三是熱情謳歌人民群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業績,正確反映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呼聲和要求。四是勇於揭露、鞭撻違背、損害人民利益的錯誤思想和行為及揭露社會醜惡現象。要具備這些政治素質,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來說,首先要自強自立,堅持刻苦學習和實踐,用科學的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先進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言行,不斷加強黨性修養鍛鍊,樹立正確的世禒觀、人生觀、價值觀,無論在任何環境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都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一個政治合格、思想堅定、跟得上時代潮流的新聞記者。

2.理論素質建設。理論素質就是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和較強的政策修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備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學習和實踐,日積月累,才能功到自然成。實踐證明,一個記者的眼光是否長遠、嗅覺是否敏銳、作風深不深入,考慮問題是全面還是片面,文章寫得深還是淺,都涉及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的高低,即理論素質的高低。不具備一定的素質和條件,是寫不出精品力作的。當前,我們要提高報紙質量,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就必須進一步提高記者的理論水平,加強記者的理論素質建設。

3.業務素質建設。業務素質是記者採訪和寫作的能力,較高的業務素質是記者做好新聞報道工作的關鍵。記者的業務素質主要表現在具有廣泛的社會活動能力,敏銳觀察事物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純熟的文字表達能力。記者要能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建立普遍的社會聯繫,準確及時地抓住領導和群眾都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能夠寫出受讀者歡迎的好報道和好文章。特別是黨報的記者,不僅要迅速敏捷而又準確地傳遞黨的主張,而且要以各種有效形式宣傳其依據所在,透視其運用效果,以利於人們自覺遵循,不僅要反映客觀事物的現狀,而且要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主流及其發展規律,以幫助人們認識真理並團結起來為之奮鬥。

4.作風素質建設。作風素質是新聞工作者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現出來的狀態。優良的作風素質是做好新聞工作、當好新聞記者的前提。要具備優良的作風素質,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忠於黨的新聞事業,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加強記者素質建設的有效途徑

1.採取多種形式組織記者學習政治理論。長期脫產學習固然是提高新聞記者素質的一種好形式,但不是所有的記者都能脫產學習,學好了再幹,而只能是邊幹邊學,邊學邊幹。因此,黨委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除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記者學習政治理論、邀......

記者一般提問什麼問題(形式是什麼)

不要提問含有傾向性的問題.

形式一般有開放式問題和閉合式問題.

開放的給採訪對象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會為記者的下一個提問丁供充足的思考時間,但容易偏離主題.

閉合的限制了採訪對象的發揮空間,但是切入主題,這兩種形式結合使用,才能獲得採訪的成功.

一般記者是如何提問的

記者採訪怎樣提問?

邢紅霞

提問,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身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探究並掌握提問的藝術,是一項基本的技能要求,也是看家的本領。

怎樣寫採訪提綱

艾豐在《新聞採訪方法論》一書中將“三個階段”作為基本採訪方法之一,十分具有可操作性,這三個階段同我們平常認識事物的進程一樣,即:

第一階段,初步完成對某事物的橫的認識,以達到對此事物現狀的完整的瞭解。

第二階段,在橫的認識初步完成之後,進一步深入到對事物的縱的認識,即達到對事物的歷史的完整的瞭解,在瞭解歷史之後,當然又加深了對現狀的瞭解。

第三階段,在橫與縱的兩個大方向的認識完成之後,則要側重完成變的認識,即研究該事物所包含矛盾的各個方面是怎樣轉化的。

這一進程簡化,可以用一個程序來表達:

①橫的認識—現狀;②縱的認識—歷史;③變的認識—轉化。

這種“三段式”確實有利於清理採訪思路,避免顧此失彼,丟掉一些重要的話題。

提什麼樣的問題好

在採訪的實施階段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問題是怎樣向採訪對象提問。

記者的提問五花八門,劃分的類型也不一而足,但所有的提問不外乎兩大類型:開放式提問和閉合式提問。

1、開放式提問

所謂開放式提問,就是問題提得比較概括、抽象,範圍限制不很嚴格,給對方以充分的自由發揮的餘地。

比方說一位外商來山東考察投資環境,我去採訪他,問:“請您談談對山東的印象好嗎?”這就是開放式提問。關於對山東的印象,對方可以簡單地回答“好”,或是“還可以”之類,也可能大談山東人好,基礎設施完善,高速公路便捷等等,完全沒什麼限制,對方可以很隨意地回答。提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容易:今天這位外商來可以這樣問,明天另一位外商來還可以這樣問,幾乎對任何對象——哪怕對他毫無瞭解都可以這樣提問,但對於究竟想從採訪對象那裡問到什麼,通常很難一個問題就問到點子上。

2、閉合式提問

所謂閉合式提問,就是問題提得比較具體、單純,範圍限制得很嚴格,給對方自由發揮的餘地很小,對方一般要作較為直接的回答。

閉合式提問可以說是問什麼對方就得答什麼,所以戰鬥力比較強。例如,還是採訪某外商,如果提問是:“您喜歡濟南這個城市和它的市容嗎?”或“您是否有再次訪問山東的願望?”這就是閉合式提問。對方的回答必須是明確的,答必所問的。

記者提閉合式問題是花費較多精力的,問題要提得具體而又不是雞毛蒜皮,即所謂要“小中見大”,還不能丟掉更好的提問點,記者不花大力氣熟悉情況,反覆思考,精心選擇,是辦不到的。

但是採訪對象在回答這些問題時較為方便,這裡提“方便”,而未說“容易”,因為有些閉合式問題相當尖銳,回答好並不容易。但問題具體、集中,總比抽象、分散回答起來方便得多。

開放式提問與閉合式提問的優點與缺點,實際上是互補的。一般而言,開放式問題適於轉入話題、搜索情況、調節氣氛、發現遺漏、緩衝記者的壓力等情況。閉合式問題一般適於層層追問、深入突破、證實事實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什麼樣的角度提問

一般來說,可考慮運用正面提、側面探、反面激三種。

1、開門見山正面提

從正面提問,又叫正問法,記者向採訪對象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問題提得明快、直接,不拐彎抹角。一般來說,這種提問方式進入話題快,採訪效率高。它適合於兩類採訪對象:一是記者較為熟悉的採訪對象,有話直說不客套更能顯示彼此交往的隨和;二是由相當的社交經驗和社會閱歷的人,他們見廣識多,容易接受記者的採訪,過多的繞彎子反而造成尷尬彆扭,令對方莫名......

產品發佈會記者一般會問的問題 5分

產品的研發理念;跟同類產品比較,您的產品優勝在哪;除了這個發佈會,你福的產品還會怎樣宣傳,誰當你們的代言人等

新聞發佈會 記者一般會問什麼問題

要看什麼類型的新聞發佈會:

如果是企業或者產品發佈會,記者採訪提綱會跟採訪問人溝通;

如果是政府性質的新聞發佈會,都有指定機構來審核,比如國家政府級別的新聞發佈會都是指定新華社,其它機構是沒有權力的包括央視發文都要通過新華社的審核才可以。

新聞記者採訪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問題?

當一名記者,尤其是當一名好記者,除了在學校學到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不斷學習的習慣;追求真相的執著;客觀公正的態度;準確樸實的文風;甘於吃苦的精神;豐富廣博的學識;寬容善良的情懷;尚儉守德的品格。 記者的素質絕不是天生的和不用經過培養的,一個成功的記者所必備的素質大都是後天獲得的,而並非遺傳。從我們以上所說到的記者素質看,除了悟性可能有遺傳因素外,其他的都是通過後天的培養與訓練才能做到的。當然,這種培養與訓練有很多方法和渠道,在實際工作的實踐中訓練是最好的方法,這裡提出三條: 第一條:就是堅持每天寫作,至少寫1000字,寫什麼內容在這裡並不重要,關鍵是不要停筆的寫。無論大家在哪家媒體工作,不管是電視臺,還是報社,文字寫作能力都是對一個記者最最基本的要求。作為職業記者,最低的要求就是要能夠很容易地將你採集到的新聞和你對新聞的思考,用文字順暢地表達出來,傳達給受眾。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這個記者是做不好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量的積累不可能有質的飛躍。寫作是記者的基本功,也是看家本領,必須要不間斷地練習才行。其實,具體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是必須強迫自己不停地寫,以此訓練自己的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即使今天沒有采訪任務,也沒有什麼稿件需要交,那麼,也不要讓自己的筆停下來,你可以抄一段書,可以給朋友寫一段話,可以將自己的一些感受記下來,等等。 第二條:堅持每天看新聞,至少細看十條。將每天的你認為重大的新聞事件記下來。而後,對一些持續發展的新聞事件跟蹤看下去,既看事件的進展,也看媒體對事件報道的方法和步驟,從中體會新聞寫作的一些規律。 記者工作離不開信息採集,在平日裡就應該讓自己始終不脫離新聞信息的海洋,現在有了互聯網,可以說新聞信息獲取已經變得很容易了。世界上每天發生的大事,幾乎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圖文並茂報道。比如最近有關禽流感的新聞,有關薩達姆受審的新聞。大家通過查閱相關新聞報道和穿論,就可以瞭解到禽流感在整個國際上是什麼樣的,各國都是怎樣處理這種事件的,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第三條:堅持對同源新聞進行對比,從中總結新聞採寫的規律性的東西。 經常作同源新聞的比較分析,對我們提高新聞採寫水平是十分有利的,這要從兩個層面來說。 一個是從記者個人修煉的層面來說,通過同源新聞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記者對同一新聞題材的不同處理手法,包括角度的選擇、材料的取捨、行文的組織等方面的不同,繼而從中發現哪一點是自己採訪中所遺漏的,哪一點是自己所沒有想到的,哪一點是自己今後可以借用的。這是一個不斷的積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一個有心人,要善於對新聞事件、新聞報道做比較,並通過經常性的、有意識的比較去發現其中的不同,從中培養自己比較分析、吸取營養的能力。 如果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採訪中,時時留意事件之間、新聞作品之間的不同,甄別其優劣,當然這裡的優劣是個人的判斷,然後根據判斷結果取優汰劣,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對自己的發展就是一種幫助,對自己的修煉就是一種積累。 在做同源新聞對比時,要不斷地問自己三個問題:記者為什麼要寫這條新聞?記者在這條新聞中寫了什麼?記者是按什麼結構和順序寫這條新聞的? “為什麼要寫”解決的是確定新聞主題,新聞是報道客觀事實的,但絕不是有聞必錄,這裡邊有一個記者對所報道的事件和內容的選擇,即使記者對所報道的事實不加一句評論,但面對形形色色的事件,為什麼報道此事而不報道彼事,這個為什麼當中就隱含著主題。 “寫什麼”解決的是材料的選......

採訪時要問什麼問題???

作為一名記者,人物採訪是經常要面對的一項工作。在採訪人物過程中,提問顯得尤為重要。 俗話說,熟能生巧,從事記者工作多年的人,採訪過各種類型人物的人,也能從中也獲得了一些心得。

高質量的提問離不開採訪前的充分準備。採訪對象做了哪些具體事情?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的潛在動因是什麼?他行為的背後有哪些深層社會原因?包括他的性格和為人,這些都要在採訪前做好提問準備,還要儘可能通過各大新聞媒體、政府部門、網絡等渠道多獲取一些資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確採訪主題。記者在採訪中要圍繞採訪主題提問,層層剖析,步步深入。那麼究竟怎麼提問呢?

一、要通過提問營造一種融洽的氣氛,從而拉近同被採訪對象的距離。被採訪對象千差萬別,有的很容易調動情緒,有的卻很拘謹,這時可以用拉家常的辦法來拉近距離。

二、提出的問題要具體細緻,不要泛泛而談。有的記者在採訪中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您遇到了哪些困難?”“您的感受是什麼?”“您的願望是什麼?”“您的打算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就像簡單的公式,缺乏個性。泛泛地提問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麼,怎樣避免泛泛提問呢?經驗是:記者提出的問題要具體。

三、要善於運用層層追問的辦法來挖掘故事的細節、深入瞭解人物的內心世界。採訪中,常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被採訪對象往往對自己做過的事情當中的好多細節不以為然,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這時記者就要以敏銳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問下去。

相關問題答案
查腸鏡一般是什麼問題?
記者一般問什麼問題?
終面一般會問什麼問題?
複試一般都問什麼問題?
一般複試會問什麼問題?
應聘一般都問什麼問題?
面試時考官一般會問什麼問題 ?
請問支付寶的錢會被盜嗎?一般在什麼情況下被盜? ?
讀書筆記一般寫什麼?
記敘文一般按什麼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