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佛家的意思指什麼?
佛教的清香是什麼意思
戒定真香。
戒定自然清淨,清淨自然無塵。
其實每個佛教徒都能比作一支清香,每天將戒定的自己來到佛前,佛自然願意臨壇。
師兄他媽媽清香沒必要害怕,緣到自然歸,平安才是福。積德向善才有根。
讓他媽媽每天唸佛吧。平安吉祥!
PS:比如XX人清香了,有倆各種概念,第一,皈依佛門了,成為佛家弟子成為清香,第二攻像香一樣燃完後,到達另一空間,或是西方極樂世界,或是天道....
一切隨緣!
佛教中“燒青香”是什麼意思?
香,代表“信”,代表“信仰”,同時代表“戒定”,你看香贊裡面戒定真香,是表這個意思,讓你看到或是聞到這個香氣,便想到:我要修戒、我要守戒律、我要修定、我對佛的教誨要深信不疑,它表這個意思。
如果你不懂得這個意思的話,你燒這柱香豈不叫白燒了嗎?你不懂供水的意思,你也白供了。
hi.baidu.com/...3.html
拜佛 (淨空法師)
拜佛是佛家修學很重要的一個科目,其真正意義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習氣。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頂禮佛最卑下的足,稱作「接足禮」。此修學的目標,在斷除我們驕慢(驕傲、怠慢)的習氣。我們對佛會行接足禮,對一般人不會,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課,學了要運用在生活當中。換言之,我們從早到晚見一切人、一切物,就像對佛一樣謙虛、卑下、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一切眾生,乃至尊重一切惡業眾生,不鼎貧富貴賤,一律平等對待,這才能成就平等心。 然而在事上要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亦即形式上有差別,心裡沒有差別,這是菩薩。「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覺」,你不能破壞了世間法。從世法來說,禮節有差等。譬如總統、普通信徒到我們這裡來訪問,我們各要用什麼禮節來對待,這就有差等。這個差等是無差等裡面建立的差等,所以差等就是無差等。因此,學佛要懂得出世法,也要懂得世間法;要懂得無分別,也要懂得差別等次。理上、心上決定沒有差別,在形式上有差別,你就做得圓圓滿滿,應付得面面周到。心上有差等,理上有差等,就錯誤了,你是凡夫,不是聖人。如果事上也沒有差等,你也錯了,你不慈悲,你破壞社會秩序,令人民無所適從。因此,理事如何圓融,要有智慧。
燒香是中國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個特點極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漢人燒香,少數民族絕大多數也燒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無處不燒。二是歷史悠久,現存文獻《詩經》《尚書》已有記載,則其起源必早於詩書時代即西周。三是普遍性,幾乎做什麼都要燒香:對祖宗要燒,對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燒,對動物要燒,對山川樹木石頭要燒;在廟裡燒,在廁所也燒;過節要燒,平常也要燒;作為一種生活情調要燒,所謂對月焚香,對花焚香,對美人焚香,雅而韻,妙不可言;作為一種門第身份,所謂沉水薰陸,宴客斗香,以顯豪奢;虔敬時要燒,有焚香彈琴,有焚香讀書;肅殺時也要燒,辟邪祛妖,去穢除腥;有事要燒,無事也要燒,燒本身就是事,而且還會上癮,稱為“香癖”,就彷彿現代人的抽菸飲茶一樣。
燒香時只上一根香代表什麼意思
佛家一柱清香,一法界,一心一意,萬法由一開始,
詞語“相佛’’是什麼含義
真修淨土真唸佛!
三藏十二部。讓與別人悟。
八萬四千門。饒與別人行。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外。不用一字。
各自去掃淨室一間。供佛像一尊。
每日燒清香一爐。換清水一碗。
夜來上明燈一盞。
紙畫木雕。即同真佛。
愛如父母。敬如君王。
早晚朝參。必誠必敬。
拜如山倒。起似雲升。
出而問訊。入而問訊。
五里十里。常如佛前。
一飲一食。先須供養。
舉目動口。無不是佛。
一串數珠不離手。
一句彌陀不離口。
高聲念。低聲念。
六字念。四字念。
緊念。緩念。
朗念。默唸。
合手念。跪膝念。
面佛念。朝西念。
敲魚念。掏珠念。
行道念。禮拜念。
獨自念。同眾念。
在家念。在外也念。
閒也念。忙也念。
住也念。 坐也念。臥也念。
連夢中也念。才是真念。
念得心酸淚下。
念得火滅灰寒。
念得神號鬼哭。
念得天喜地歡。
一聲佛振動了魔王宮殿。
一聲佛粉碎了劍樹刀山。
一聲佛為百劫千生消業障。
一聲佛為四恩三有啟因緣。
正是:
榨到油來。擊撞之聲益很。
船當浪起。搖棹之聲益悲。
鑊湯在後。蓮池在前。
雖有千萬人阻我不念。不可得也。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在佛教中一海的含義是什麼
《彌陀要解》雲:「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所繞。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1]
說明一尊佛的教化區即是三千大千世界。就娑婆世界而言,一個單位世界,以須彌山(注一)為中心,周邊有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等四大部洲所圍繞。在一個單位世界中,日月圍著須彌山繞行。在世界的最外圍,是鐵圍山(注二)。此名為一四天下,亦即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四天下(單位世界),集合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一大千世界;亦即一般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1]
換而言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中,即有十億個單位世界,亦即十億座須彌山。每個單位世界,皆是由九山八海(注三)、四洲所組成。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禪天,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天,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天,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禪天。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說得很清楚,他說:從前我們認為佛經裡所說的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太陽系;事實上,一個單位世界應該是銀河系才對。如果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一個小千世界就一千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
九山
編輯
須彌山
須彌山(梵Sumeru ),又作蘇迷盧、修迷樓,譯為妙高或好光。屹立於世界之中央,高八萬四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中有帝釋之宮殿。
佉提羅山
佉提羅山(梵Khadiraka ),又作朅地洛迦、佉得羅柯,譯為擔木或空破。高四萬二千由旬,頂闊亦同,以七寶合成,圍繞於須彌山之外,二山之間有大海,闊達八萬四千由旬,水上遍覆無量之優鉢羅華、鉢摩華、拘牟陀華、奔荼利迦華等諸妙香物。此海中又有弗婆提、閻浮提、瞿陀尼、鬱單越等四大洲,各分佈於東、南、西、北四方。
伊沙陀羅山
伊沙陀羅山(梵I^s!a^dhara ),又作伊沙馱羅、伊沙多,譯為持軸或自在持。高二萬一千由旬,頂闊亦同,以七寶合成,繞於佉提羅山之外,二山之間有大海,闊四萬二千由旬,優鉢羅華等諸妙香物遍覆水上。
遊乾陀羅山
遊乾陀羅山(梵Yugam!dhara ),又作遊犍陀羅、逾健達羅,譯為雙持。高一萬二千由旬,頂闊亦同,繞於伊沙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二萬一千由旬。
蘇達梨舍那山
蘇達梨舍那山(梵Sudars/ana ),又作修騰娑羅,譯為善見。高六千由旬,頂闊亦同,繞於遊乾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一萬二千由旬。
安溼縛羯拏山
安溼縛羯拏山(梵As/vakarn!a ),又作阿輸割那,譯為馬半頭或馬耳。高三千由旬,頂闊亦同,圍繞蘇達梨舍那山,二山間之大海,闊六千由旬。[1]
尼民達羅山
尼民達羅山(梵Nimimdhara ),又作尼民達羅、尼民馱羅,譯為持邊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頂闊亦同,圍繞安溼縛朅拏山,二山間之大海,闊二千四百由旬。[1]
毗那多迦山
毗那多迦山(梵Vinataka ),又作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譯為障礙或犍與,又稱象鼻。圍繞尼民陀羅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頂闊亦同,二山間之海水,闊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優鉢羅華等諸妙香物。
斫迦羅山
斫迦羅山(梵Cakrava^d!a ),又作斫訖羅、遮迦和,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闊亦同,圍繞毗那多迦山,是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虛。二山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又俱舍論卷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等所傳與上之述說稍有不同。[瑜伽師地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俱舍論光記卷十。
八海
編輯
以上所說,為一個單位世界的形成。九山中,須彌山及七金山皆為方......
佛教的“色”指的是什麼?和“相”有區別嗎?
佛學裡面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什麼是色呢?不僅僅是漂亮的容貌,我們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色。我們看到豪華的住宅、華麗的服裝、精緻的工藝品以及漂亮的異性,就會產生歡喜心。
佛雲:“六賊”,就是對“色”的準確詮釋。
第一個就是“眼看喜”。人們往往被眼睛欺騙。
第二個是“耳聽怒”。我們每個人都喜歡悅耳動聽的聲音,比如音樂,比如別人對我們的恭維或讚美。如果是刺耳的聲音呢?就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
第三個是“鼻嗅愛”。女人們都喜歡使用香水,因為那種讓身體香氣四溢的感覺非常好。好在何處呢?本來嘛,自己的身體,即使有臭氣也聞不到,使用香水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讓別人有好感。在辦公室或家裡,很多人也會使用空氣清香劑。其實,香水和空氣清香劑對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可我們仍然情願被鼻子欺騙。
第四個是“舌嘗思”。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自然會偏愛一些美味食品。殊不知,美味常常是健康的大敵。例如,牛羊肉在燻烤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可許多人仍然禁不住去享用。又比如,酒裡面可能含有雜醇油、甲醛、乙醛、氰化物及鉛等許多有毒成分,可人們仍然愛喝。不喜歡吃的東西,即使再有營養,也沒人願意吃。
第五個是“身本憂”,說的是觸覺。一個相貌醜陋但皮膚細嫩的女人,蓋著頭臉讓你撫摸,你也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可是,一旦揭了蓋頭,那種奇妙的感覺就沒了,換成了另外一種感覺:暈。
第六個是“意見欲”,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直覺。一些女人總是相信自己的直覺,可是呢,被直覺欺騙的案例不勝枚舉。
所以,這六賊,也就是我們的六種感官意識,它們像幽靈一樣出沒,讓我們的心神不得安寧,使我們產生種種雜念,干擾著我們正確的見識、思考和行動
所謂空,就是要排除這六種雜念對我們作出正確判斷的干擾。
佛教中講到相比較多,如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生相、住相、異相、滅相”等;有“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等;有“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等。佛教中相的梵語為laks!an!a,是指物質的形相或狀態之意,相是對於物質的性質、本體來說的,即指諸法之形像狀態。 佛教中的相有無、有區別。“無相”就是外離一切相意思,因為原始佛教是講“無常”,“無我”,“無常”是說明世界上一起物質都是變化著的,沒有永恆不變的物質。“無我”是就是連我自己的身體,也是五蘊和合的暫時現象,人的生、老、病、死也是變化的,就不能執著個我字,要無我,無我等於無相。所以要外離一切法相。如能在起心動念之中排除一切雜念並且不執著於一切法想而離相,這就是“無相”。“無相”也叫“實相般若”禪宗六祖慧能法師說:“外離一切相,是名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這就是法體的“實相般若”。《金剛經》上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可見,無相即是實相。實相真如無相,佛性無相,自我本心也無相。只是你後天有個執著的我,才會生出種種煩惱、歡喜和痛苦。在智慧修養上離開了我才是“無相”,也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指人的生命結束,而是智慧修養上的昇華,佛教講是般若,即大智慧。所以在小乘佛教上講就是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這就是“無相”的道理。 《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裡這個相從文字解釋是形狀,從思想心理上講是觀念,形狀上雖然有你、我、他,但是,佛教認為思想上觀念上不要存在有你、我、他的區別,這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就是《金剛經》上講到的10種眾生,眾生有外眾生和內眾生區別,外眾生有胎、卵、生、......
佛教的象徵物?
生滅雙樹,舍利
佛教中佛,僧分別是什麼意思
淨土法門:皈依佛、法、僧是什麼意思?
佛教修行修什麼?要覺悟,要正知正見,心地要清淨不染,這是三個綱領,學佛就學這個,這叫三寶。在過去用佛法僧代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這一定要曉得,佛法僧是自己,佛是什麼?佛是自性覺;法是什麼?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清淨,全是自己,不是外頭。
我這一皈依,皈依外面,找個和尚皈依,錯了,佛不是這個意思。佛沒有叫你皈依釋迦牟尼佛,沒有,叫你皈依自性,自性覺就是佛,自性正就是法,自性清淨就是僧。外面這個三寶叫住持三寶,管不管用?管用。管什麼用?它提醒我。我們為什麼供佛像?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看到經書就想到自性正,看到一個出家人就想到我自性清淨。它天天提醒我,怕我忘掉,用這個方法。
所以學佛的人在家裡至少供佛菩薩形像,佛就是提醒你自性覺的;菩薩是僧,提醒你自性清淨;經書,不管是什麼書本,只要看到書本就要提醒自性正,我要正知正見,全是教學。燒一炷香,點個蠟燭,都是教學,有深意。點一支蠟燭什麼意思?燃燒自己,照耀別人。
我們在這個世間要做出犧牲奉獻,捨己為人,取這個意思,要不然點它幹什麼?點這一支香,香代表信香。信德是五德的基礎,你看仁、義、禮、智、信,最後是信,信要是沒有,前頭全沒有了,那問題就嚴重了。所以香代表信,我們跟佛信心交流,用這個香氣。香不要點多,一支,它表法的。
你點得很多,現在都是房子很矮,公寓房子,烏煙瘴氣,這個對健康就不好。一支清香,好香一支。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不明白這些道理,全變成迷信。所學的統統要應用在生活,要應用在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全用上,你就真的學會了。如果所學的全用不上,全都是迷信,錯了,錯到底了。所以,佛在經典上說得很清楚,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一定要找懂得的人向他請教、向他去諮詢,不要迷信,迷信錯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二三一集)2012/3/6
佛教中寶鼎熱名香,普徧十方,是什麼意思
香贊!大意是說我燃一支清香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1
佛教中佛花是什麼意思?
佛教四大吉花含義
優曇華 梵文優曇波羅(Udumbara),亦作優曇婆羅、烏曇跋羅、優曇鉢華、烏曇華等,意譯靈瑞、瑞應。花名。產於喜馬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錫蘭等處。花隱於壺狀凹陷之花托中,常誤以為隱花植物。世稱其花三千年一開,值輪王及佛出世方現,喻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經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難得,如《法華經·方便品》雲:“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曇花一現”的成語,即源出於此。
曼陀羅花
曼陀羅花為四中天華(天雨曼陀羅花,摩柯曼陀羅花,曼珠沙花,摩柯曼殊花),花色近赤色,此花在印度向來被視為天界的花。注:摩柯是特別強調此花的大與美的意思。
蓮花
蓮花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八種吉祥寶物,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山玉蘭
山玉蘭在那莊重肅穆,香火燎繞的古剎寺廟入口處或大院裡,人們經常就會見到樹姿雄偉壯麗,枝繁葉茂,葉大濃蔭,花大如荷,芳香馥郁的山玉蘭樹。它不僅給遊人帶來涼爽與清香,同是也給寺廟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粗大的樹枝向四周自然伸展,寬大濃綠的樹葉綴滿枝頭,婆娑多姿,活像一把大雨傘,把院寺遮得嚴嚴實實。6~7月份,在綠葉叢中開出碗口大的乳白色花朵,9枚花被片平展,中間直立著園柱狀的聚合果,恰似釋迦牟尼佛端座在蓮座上,這大概就是山玉蘭成為佛門聖潔之樹的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