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是耿飈的孫子?
解放初期外交部耿飈與現外交部耿爽什麼關耿
耿飈(1909年8月26日-2000年6月23日),男,湖南醴陵人。1928年入黨,曾擔任 過 政 治 局 委員,副,中央軍委祕書長,中顧委常委,國防部長等職。
2000年6月23日1時6分,在北京逝世。
耿飈有幾個兒子
耿瑩(1939.12—)女, 湖南醴陵人,原國務院副總理耿飈之女。中國畫研究院醫生兼從事繪畫創作。作品入選全國美展。作品有《聽琴》、《文姬歸漢圖》、 《遊園驚夢》等。
資料來源:baike.baidu.com/view/1551822.htm
耿志遠,男,國務院原 副 總 理 耿 飈之子。現任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副理事長。
耿焱,女,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曾獲哈佛大學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
長子耿志深、次子耿志遠。長女耿瑩、次女耿焱 。
耿飈有幾個親兄弟?
5兄弟,“在”字輩,祠堂裡有“忠孝廉潔”四個大字,最後得5子,再加“有”字,意為:“忠孝廉潔”都“有”。耿俊勇,字在忠(又名耿飈),耿俊猛,字在孝(又名耿豹),另外三個分別是“耿在廉”“耿在節”“耿在有”。
因父輩崇尚武術,所以又以“俊”字為冠,分別取名“俊勇、俊猛、俊剛、俊強、俊全”,意為:“勇猛剛強”都“全”。
耿德文與耿飈有關係嗎
?
耿飈的人物軼事
給毛主席送老虎、給特務送藥1969年,耿飈作為黨的“九大”後派出的第一位大使,來到阿爾巴尼亞。毛主席臨行前叮囑他,阿爾巴尼亞是“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我們要加強和發展中阿友好關係。“肩負‘聯誼’重任的父親,卻看到這樣的現實:當我國自己黑白電視機都少得可憐的時候,阿方向我國提出,援助他們每個農業社都有電視;當我國動用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外匯,為阿方進口棉花、織成布、做出成衣時,他們反過來要賣給我們從中賺錢。我國援助的化肥被堆在地裡,任憑日晒雨淋……1954年以來,我國給阿爾巴尼亞的經濟、軍事援助,高達90億元人民幣。當時,阿爾巴尼亞總人口才300萬,人均接受中國援助3000元,而同期中國農民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就幾十元。”該不該勒緊中國人褲腰帶,去援助阿爾巴尼亞?耿飈大膽提出調整援阿方略。“父親回國述職時,李先念風趣地對他說,你膽子真不小,敢說阿爾巴尼亞的‘壞話’!你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意見的人。後來,中央肯定了父親的建議。”耿瑩說:“我父親是文武雙全的將帥之才。”曾有一位北大學者說:“耿飈是上山能打獵,下水能摸魚,出門能談判,回家能做飯的人物。放到古代,就是趙子龍、秦叔寶。”耿飈生於湖南醴陵縣一個貧困家庭,從小讀過私塾,背過詩文。耿飈的曾祖父是靠苦讀起家的舉人,祖父是遊方郎中。耿飈的父親則闖蕩江湖,混到撫臺的親兵營裡學了9年武功,差點被選入皇宮。因為使過皇上賜予的虎頭雙鉤,有“雙鉤大俠”的美稱。後來回鄉,先後學過木匠、鐵匠、瓦匠和醫術,又跟株萍鐵路的德國工程師學會了看圖紙。1909年出生的耿飈,自小從父親那裡學會了南拳、氣功、單刀、點穴等很多本事。他7歲隨父母逃荒到湘南常寧縣水口山,13歲到鉛鋅礦當童工。一般童工都瘦弱不堪,耿飈卻身體健壯,上樓梯都是用腳尖一次跳四五級。耿飈在革命戰爭中,經常徒手殺敵,以一當十。他1925年入團,1928年入黨,是井岡山紅軍的骨幹之一。1940年,陝甘寧邊區正興起“大生產運動”,耿飈率部隊來到一處偏遠山地屯田開荒。深山叢林裡野獸眾多,不僅糟蹋莊稼,還傷害人畜。“父親組織部隊打獵,一個月下來,打了4只老虎、七八隻豹子、上百條狼和狐狸以及上千只野兔。他們把獸皮剝下來,去城裡賣錢。父親將一隻虎送到延安,給毛主席和朱總司令。毛主席童心大起,‘引誘’朱總司令說,‘你能不能一個人把它舉起來?’朱總司令還真試了試,然後說,‘不行’……”耿瑩邊說邊笑得前仰後合。“父親英勇善戰。長征時湘江之戰,他的一個團阻擊了敵人整整15個團!這在戰爭史上是不可想象的。父親足智多謀。當年北平和平解放談判中,做地下工作也是一把好手。”一次,耿飈發現有個經常跟蹤他的特務幾天沒露面,一打聽原來是生病了。耿飈就買了藥去看他。特務被感化了:“我這工作不是人乾的。病了沒人管我,反倒是你們共產黨來照顧我。”在長征途中,耿飈居然每天寫日記。“父親有一架相機,拍了不少照片。斯諾對長征的瞭解和描寫,很多得力於父親的日記。《西行漫記》裡的照片,有的還是父親的作品。”給六百萬軍隊“消腫”在北京外交部舊址附近的一所公寓中,耿飈的長女耿瑩向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回憶說:“我這個父親,上山能打獵,下水能摸魚,出門能談判,回家能做飯……”在耿瑩心中,父親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實在難用一句話概括。耿飈的夫人趙蘭香,已87歲高齡。談起丈夫,她和女兒有相同感受:“耿飈一生的經歷豐富多彩,由於工作需要,黨和國家安排他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從事截然不同的工作,但是他在每一個崗位上都能幹得很出色。”五角大樓的特殊客人耿瑩說,父親從童工到將軍,“大風大火”了一輩子。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多半時間是在外交崗......
耿飈我應該稱呼為什麼
他和你是什麼關係啊
根據你們的關係,
你就可以也對他正確的稱呼,
這個應該並沒有什麼困難。
耿雁生是耿飆的兒子嗎
不是。
耿雁生是山西人,耿飈是湖南醴陵人。鼎 關於耿雁生背景,很多人都覺得他是耿飈的兒子,實際上除了姓雷同外,兩人並沒有父子關係。耿飈的兒子是耿志遠(中歐聯合 投資公司董事長)。
耿飈的人物生平
耿飈同志1909年8月26日生於湖南省醴陵縣北鄉嚴家衝一戶貧苦農民家庭,7歲時隨父母逃荒到湘南常寧縣水口山。他13歲到鉛鋅礦當童工,從小受盡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在水口山黨組織的教育和引導下,他開始懂得了馬克思主義的道理,立志救國救民,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他積極參加工人的罷工鬥爭,並於1925年5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6年,湖南革命形勢進入高潮。耿飈同志按照黨的指示,同其他同志一道,從敵人的兵工廠祕密運出一批槍支,武裝水口山工人赤衛隊,開展革命武裝鬥爭。不久受黨派遣回醴陵,組建並率領農民赤衛隊參加醴陵暴動和十萬農軍攻長沙。在黨的組織和革命力量遭受嚴重損失後,他幾經輾轉,於1928年4月回到瀏陽,找到黨的組織,並擔任瀏(陽)、醴(陵)游擊隊隊長,積極開展遊擊鬥爭,配合主力紅軍作戰。1928年8月,他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0年9月,耿飈同志奉黨的指示,率領游擊隊參加紅軍,歷任紅1軍團第3軍9師參謀、師幹部教導隊隊長、作戰教育科科長。1933年春,任紅1軍團第2師4團團長。先後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漳州戰役等重大作戰。他機智果敢,英勇善戰,率領部隊打了許多硬仗、惡仗。紅軍長征中,他率部擔任第2師前衛,攻克古陂,激戰九峰山,夜渡瀟水河,奔襲道州城,血戰湘江邊,沿途斬關奪隘,屢破強敵,有力地掩護了中央縱隊和主力紅軍突破敵四道封鎖線。紅軍進入貴州境內後,他率部在江界渡口強渡烏江,首奪天險婁山關,為中央縱隊和大部隊開闢前進通道。毛澤東同志曾就此事寫信表揚耿飈同志。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耿飈同志任紅1軍團第1師參謀長,率部參加四渡赤水、再克遵義、南渡烏江,從雲南境內巧渡金沙江等重要戰役戰鬥,為中央紅軍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贏得戰略轉移的主動權作出了貢獻。繼又率部通過彝族地區,搶渡大渡河,配合兄弟部隊奪佔瀘定橋,使中央紅軍再次擺脫險境。紅軍長征抵達陝北後,他率部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在攻打甘泉時頸部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鬥。他於1936年6月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同年12月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參謀長。他認真執行黨的政策,努力消除張國燾錯誤路線的影響,為加強紅軍內部團結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耿飈同志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參謀長、副旅長兼副政治委員,率部駐守隴東,保衛陝甘寧邊區。他於1941年7月入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9月任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兼聯絡部部長。1945年8月,他指揮部隊向盤踞在張家口的日偽軍發起進攻,一舉收復被日軍佔領多年的這座塞外重鎮。抗戰勝利後,他於1946年1月至8月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副參謀長兼交通處處長,在葉劍英同志領導下,同國民黨破壞和平、挑起內戰的陰謀進行了堅決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耿飈同志回到晉察冀軍區,任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他先後參與組織了正太戰役、青滄戰役、保北戰役。在戰略進攻階段,他參與指揮了著名的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1948年5月任華北軍區第2兵團(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即著名的楊羅耿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率部參加平津戰役、太原戰役、寧夏戰役,為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0年初,黨中央決定調耿飈同志到外交部工作,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外交生涯。至1971年,他先後擔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芬蘭公使,駐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黨委委員、副部長,駐緬甸、阿爾巴尼亞大使等職。他在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的直接領導下,認真貫徹中央的外交方針和政策,為開創和發展新中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樹立了......
耿飈的英雄事蹟或貢獻
耿飈(1909~2000),男,湖南醴陵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位沒有被授予解放軍軍銜的國防部部長。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常委、祕書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耿飈認真貫徹中央的外交方針和政策,為開創和發展新中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樹立了中國老一輩
1980年耿飈與劉華清將軍訪美(13張)
外交家的崇高風範。他作為中國派[1] 駐西方國家的第一位大使,積極開展對外交往,促進中國同駐在國的友好關係,努力宣傳中國的內外政策和建設成就,擴大新中國的影響。
他與瑞典、丹麥、芬蘭三國的經貿部門及經貿界人士積極交往,創造了中國同西方國家開展貿易和經濟合作的契機。在任駐巴基斯坦、緬甸大使期間,耿飈同志積極推動中巴、中緬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以及經貿、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中巴、中緬睦鄰友好關係的發展作出了不懈努力。巴基斯坦政府曾經專門向耿飈同志頒發勳章,以表彰他對增進中巴友誼的功績。緬甸政府領導人也多次讚揚耿飈同志為發展中緬友好合作關係所作的貢獻。
他擔任外交部副部長期間,協助陳毅副總理兼外長處理了大量涉外案件,參與或主持起草了一批重要的外交文件。在任駐阿爾巴尼亞大使期間,他向中央提出了關於改進外交和外援工作的意見。他以身作則,忘我工作,勤於鑽研,善於思考,深得外交部幹部、職工的好評。在使館工作期間,他把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豐富經驗與使館工作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外交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