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最早起源哪個國家?

General 更新 2025-01-06

數字“0”起源於哪個國家?

古印度。 0的發現始於印度。公元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

數字與文字哪個起源早?

同陶的產生一樣,文字起源的重要因素也是因為“生存”。

讓我們想像一下原始人的生存狀況:顯然“食物”和“工具”這兩樣東西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

在原始社會,部落裡的人們結夥出去捕殺獵物,獵物的數量、種類的統計和分類又成了一大難題。在這況下,人們開始採用畫槓、點點等簡單的方式來記數。比如可能“一”代表“1”,四個橫槓代表“4”。這是最早的“數字”了,它解決了原始人初步碰見的生存問題。

顯然那時的人不可能掌握我們現代人今天日常生活中交流時用的“語言”。他們靠打手勢,輔之以“啊”、“哈”等短促的音節來表示一些意思。部落內部和不同的部落之間的人們相互間交流、接觸的機會增多,內容也日趨複雜。在這種實用性背景下,原先記數的符號擴展為記事,記人。更為高級的符號出現了。比如食物分配,器具交換等等,進入人們的交流系統。人們把口語內容用石塊等刻劃在石板、樹皮等上,符號文字產生了。

之後由於不同的部落有著自己的符號語言系統,妨礙了與其它部落的交流,以及隨著部落的統一,部落首領的出現,符號語言開始趨於統一,符號文字也開始向模仿自然事物的象形文字發展,當時這種象形文字主要做為首領發號施令之用。在此後漫長的時間裡,象形文字在使用中越來越抽象,導致甲骨文字的正式產生!

參考資料:www.lbx777.com/ywfj/ywcs/wz/wz09.htm

數字的起源

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數字後來被阿拉伯人用於經商而掌握,經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由於首先接觸到阿拉伯人使用過這些數據,便誤以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造成了這一歷史的誤會。後來,隨著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傳播,大家都都認同了“阿拉伯數字”這個說法,使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數字,實際上是阿拉伯人最早開始廣泛使用數字。傳到歐洲後,歐洲人非常喜愛這套方便適用的記數符號,儘管後來人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於習慣了,就一直沒有改正過來。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多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比較先進,而且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到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這一組數字在當時是比較常用的。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現代數字就是由這一組數字演化而來。在這一組數字中,還沒有出現“0”(零)的符號。“0”這個數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時期才出現的。公元四世紀完成的數學著作《太陽手冊》中,已使用“0”的符號,當時只是實心小圓點“·”。後來,小圓點演化成為小圓圈“0”。這樣,一套從“1”到“0”的數字就趨於完善了。這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古印度發明的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鄰國家。 公元七到八世紀,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阿拉伯帝國在向四周擴張的同時,阿拉伯人也廣泛汲取古代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這些國家的科學著作。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數字後,很快又把它介紹給歐洲人。中世紀的歐洲人,在計數時使用的是冗長的羅馬數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簡單而明瞭的印度數字一傳到歐洲,就受到歐洲人的歡迎。可是,開始時印度數字取代羅馬數字,卻遭到了羅馬教皇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來自“異教徒”的知識。但實踐證明印度數字遠遠優於羅馬數字。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誌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隨著歲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紀,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與應用。印度數字逐漸為全歐洲人所採用。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傳來的印度數字,但他們當時忽視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功績,因而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個錯誤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 數字,是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它由0~9十個字母組成。數字不單單包括計數,還有豐富的哲學內涵。1:可以看作是數字“1”,一根棍子,一個柺杖,一把豎立的槍,一支蠟燭,一維空間……2:可以看作是數字“2”,一隻木馬,一個下跪著的人,一......

數字0起源於哪個國家?

0的發現始於印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獻 <吠 陀> 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表示空的位置。約在 6世紀初,印度開始使用命位記數法。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也有的學者認為,O的概念之所以在印度產生並得以發展,是因為印度佛教中存在著“絕對無”這一哲學思想。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學家在訪問現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期間,將印度的這種記數法介紹給了阿拉伯人,因為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阿拉伯數字。這套記數法後來又傳入西歐。

數字的起源是什麼??

早在原始人時代,人們在生產活動中注意到一隻羊與許多羊,一頭狼與整群狼在數量上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產生了數的概念。數的概念的形成可能與火的使用一樣古老,大約是在30萬年以前,它對於人類文明的意義也決不亞於火的使用。

最早人們利用自己的十個指頭來記數,當指頭不敷應用時,人們開始採用“石頭記數”“結繩記數”和“刻痕記數”。在經歷了數萬年的發展後,直到距今大約五千多年前,才出現了書寫記數以及相應的記數系統。早期記數系統有:公元前3400年左右的古埃及象形數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巴比倫楔形數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中國甲骨文數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臘阿提卡數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中國籌算數碼;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印度婆羅門數字以及年代不詳的瑪雅數字。這些記數系統採用不同的進制,其中巴比倫楔形數字採用六十進制、瑪雅數字採用二十進制外,其他均採用十進制。記數系統的出現使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數字不斷完善,數學就逐漸的發展起來。

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後來被阿拉伯人掌握、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將這些

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以訛傳訛,世界各地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比較先進,而且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這一組數字在當時是比較常用的。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現代數字就是由這一組數字演化而來。在這一組數字中,還沒有出現“0”(零)的符號。“0”這個數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時期才出現的。公元四世紀完成的數學著作《太陽手冊》中,已使用“0”的符號,當時只是實心小圓點“·”。後來,小圓點演化成為小圓圈“0”。這樣,一套從“1”到“0”的數字就趨於完善了。這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鄰國家。   公元七到八世紀,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阿拉伯帝國在向四周擴張的同時,阿拉伯人也廣泛汲取古代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這些國家的科學著作。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   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數字後,很快又把它介紹給歐洲人。中世紀的歐洲人,在計數時使用的是冗長的羅馬數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簡單而明瞭的印度數字一傳到歐洲,就受到歐洲人的歡迎。可是,開始時印度數字取代羅馬數字,卻遭到了基督教教會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來自“異教徒”的知識。但實踐證明印度數字遠遠優於羅馬數字。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誌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

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哪裡?

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後來被阿拉伯人掌握、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以訛傳訛,世界各地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比較先進,而且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這一組數字在當時是比較常用的。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現代數字就是由這一組數字演化而來。在這一組數字中,還沒有出現“0”(零)的符號。“0”這個數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時期才出現的。公元四世紀完成的數學著作《太陽手冊》中,已使用“0”的符號,當時只是實心小圓點“·”。後來,小圓點演化成為小圓圈“0”。這樣,一套從“1”到“0”的數字就趨於完善了。這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鄰國家。

公元七到八世紀,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阿拉伯帝國在向四周擴張的同時,阿拉伯人也廣泛汲取古代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這些國家的科學著作。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

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數字後,很快又把它介紹給歐洲人。中世紀的歐洲人,在計數時使用的是冗長的羅馬數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簡單而明瞭的印度數字一傳到歐洲,就受到歐洲人的歡迎。可是,開始時印度數字取代羅馬數字,卻遭到了基督教教會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來自“異教徒”的知識。但實踐證明印度數字遠遠優於羅馬數字。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誌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隨著歲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紀,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與應用。印度數字逐漸為全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傳來的印度數字,但他們當時忽視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功績,因而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個錯誤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

最早k丅V起源於

最早ktv起源於日本。

ktv是Karaoke Television。Karaok是個日英文的雜名,Kara 是日文“空”的意思。KTV,從狹義的理解為:提供卡拉ok影音設備與視唱空間的場所。廣義理解為集合卡拉ok、慢搖、HI房、背景音樂並提供酒水服務的主營業為夜間的娛樂場。

起源

KTV起源於日本,從早期在酒館裡的3人(走唱樂隊)發展到(卡拉OK),卡拉就是日語(空)的意思,而(ok)就是英語(ORCHESTRA)(交響樂隊)的前兩字發音,日本人造字把這兩個字結合起來成為(卡拉OK)就是無人樂隊的意思,後來傳到臺灣,把卡拉ok裝在房間裡然後取名為KTV,(K)為卡拉OK的第一字,(TV)為MTV(音樂電視)的後兩字組合成KTV 。

歷史

20世紀90年代,是卡拉OK最風行的時候,但這也經過一連串的演變。在初期,我記得我小時候,曾見過有人會推著一臺卡拉OK作流動式的生意,它帶有兩個麥克風和一個錢箱,不放進錢去,機器就不會播放伴奏音樂,麥克風也不起作用。這和日本一開始推出卡拉OK的情形很像。後來仿效日本的場地設計由開放式轉而成為包廂式的這一段時間內,由於屬高價格、高享受,所以除了商業聚會、洽商之外,一般人在經濟條件許可下,都選擇購置一臺卡拉OK。可是近幾年來,家庭卡拉OK機被束之高閣,城市裡的卡拉OK廳發展到量販式。

隨著當時哈日族的風潮開始盛行時,這股OK風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吹進臺灣,被正式譯為卡拉OK。香港、大陸內地包括東南亞基本上延承了臺灣的風格,以KTV的形式為主。一開始,臺灣完全仿效日本的開放式空間設計,但是效果並不好。臺灣商人將原有的包廂式小視聽中心與之結合起來,經改良後,出現了以包廂為主的KTV。即可以欣賞畫面,又能引吭高歌;互不干涉,跳舞的跳舞,表演的表演。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的卡拉OK不單單只是提供唱歌的地方, 如今的卡拉OK似乎是一個貶意詞。1996年以後,隨著酒吧、D廳等更豐富的娛樂方式的介入,卡拉OK失去了原來一統天下的地位,娛樂場所的門牌上已經少見這四個字了。但卡拉OK並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它不斷地變換著經營模式,以KTV、CLUB、酒店包間、量販式KTV的面目一而再再而三地鹹魚翻身,以往單純的唱歌之地衍生出了餐飲娛樂商務交際等多條龍服務。

發展

在20世紀六十年代的舞會上,有傳統的樂隊為人們伴舞。在這一時期已出現了歌手用歌聲為人們伴舞的形式。這就是第一次伴奏音樂與歌聲分離成為兩個獨立部分。

20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盒式錄音機問世以後,左(L)右(R)立體聲磁帶可錄製兩個音源,一路是伴奏音樂,一路是人聲歌唱,人們可以用這種磁帶學習流行歌曲的演唱。當人們學會唱這首歌以後,人們就會關掉人聲這路通道,而通過話筒親自演唱這首歌曲。這種娛樂活動首先在日本流行起來,日本人將此稱為KARAOKE娛樂遊戲,KARA是日本語“空”的意思,OKE是英文交響樂的縮寫。所以說KARAOKE遊戲是日本人發明的。

這種KARAOKE遊戲在日本迅速流行起來,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風波。在一些酒吧、咖啡廳、歌舞廳,老闆就辭掉了原來的樂隊,而採用一套音響設備。這樣就受到大批電聲樂隊的不滿,他們向娛樂圈和KARAOKE生產廠家提出抗議。但是在按經濟規律辦事的日本,這些都是無濟於事的。這些樂隊只好轉業到廣告業和電視劇製作業中去了。

20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錄像機出現以後,用圖像畫面來解釋歌曲的意境,形成了聽覺視覺並舉的綜合藝術系統,並且有字幕的提示(利用歌詞鑲邊、變色的方法)。

20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激光影碟機問......

電子商務最先起源於那個國家,什麼時間

肯定是從中國開始來的啊,

這些都是應該考慮在裡面的 你是要有自己客觀的判斷的。

這麼多算是我弄那麼長時間總結出來的

回回最早起源什麼時候

回回民族是外來的民族成分,與中國國內民族成分相互融合的產物,也是中亞伊斯蘭教文化同中國漢文化相互交匯的產物。它的形成,大約經歷了200年多年左右的時間。“回回”一詞最早在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和南宋彭大雅《黑韃事略》中出現,主要指蔥嶺東、西處於喀喇(哈拉)汗朝統治下的回紇(回鶻)人。回回和回紇、回鶻音近,應是後者的音轉或俗寫。其時,伊斯蘭教已由喀什噶爾向東南傳播到和田、葉爾羌、英吉沙爾等地。因此,回回原應包括有信仰伊斯蘭教回紇(回鶻)人在內的含義。12世紀30年代,喀喇(哈拉)汗朝亡於西遼,其居民大部分仍是穆斯林。13世紀初葉蒙古西征,西遼破滅。蔥嶺東喀什噶爾等地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紇(回鶻)人的後裔,同蔥嶺西的中亞及波斯;阿拉伯廣大地區不同民族的穆斯林,大批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東方來。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佈在中國的西北、中原及江南、雲南等地區,被稱為回回人,成為元代色目人中的重要部分。後來,他們也以回回自稱,是形成回回民族的主要部分。元代到明代前期,回回人中包含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紇(回鶻)人的後裔,他們同當時高昌及河西一帶仍信仰佛教的畏兀兒人相區別,明中葉以後,維吾爾族普遍接受伊斯蘭教信仰,而當維吾爾人遷到內地之後,自然地漸漸同化於回回之中。元、明以來,不少蒙古貴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蘭教信仰而逐漸同化於回回之中。明代哈密地區的哈剌灰人,原是蒙古人,正德(1506~1521)以後由哈密遷到肅州,到萬曆年間已經“不食豬肉,與回回同俗”。

另外,由於通婚的和政治的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原因,回回中不斷吸收了相當多的漢族成分。由於同樣原因也有不少回回逐漸同化於漢族之中。回族與維吾爾、蒙古、漢等族有著源遠流長的親緣關係。另外,回回族中還吸收有中國猶太人成份。猶太人遷居我國開封等地的時間,一般認為在北宋徽宗年間(1101一1125)。元代稱他們為“術忽回回”。由於他們信仰猶太教,不食豬肉,行割禮和每日禮拜等宗教習俗與回回有相似之處,加上舉行宗教儀式時所纏頭巾為青藍色,因而也被稱為“藍帽回回”或“青回回”。在長期發展中,有的逐漸融合於回回當中,各種不同的來源的回回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民族。伴隨著民族的形成,具有本民族特點的回回文化紮根於華夏大地,成為華夏文化中的一個新類型。

13世紀時移居中國的西域各國“回回”人,他們原來並不都是同一個民族。他們之中,既有波斯和阿拉伯人,也有阿兒渾、哈刺魯等突厥語族諸人。除共同信仰伊斯蘭教外,他們相互之間並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因此在中國最初只能算是一個穆斯林的集合體。因當時蒙古族在中國是一個人數不多的民族,原有的文化又較落後,故“回回”人一到中國,立刻受到蒙古統治階級的信賴與重用,有些人被吸收到蒙古國家的各級政權機構中供職,有些人又受派效力於官營手工業作坊,有的則受命隨從蒙古軍囚出征戰。於是,隨著蒙古統一中國的實現,他們便逐漸流散於全國各地,或繼續從事手工業生產;或被改為“編民”從事農業耕作;或一面屯田,一面擔任衛戍任務,過著“屯駐牧養”的生活。從有關記載中可以看出,今甘肅北部、包括甘肅張掖一帶及河南、山東、陝西、雲南等地,都是當年回回人從事屯墾的重要區域。

由於回回遍佈全國,故元政府為加強對回回人的管理,從中央到地方都設有“回回令史”、“回回掾史”以及“回回書寫”等官員,以協助各地官署處理回回人事務。此外,還設置“回回司天監”、“回回藥物院”、“回回炮手軍匠萬戶府”、“回回水軍萬戶府”、“回回國子監學”等機構。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回回官員數量也很多。《明史·西域傳》載......

相關問題答案
數字最早起源哪個國家?
白起是哪個國家的?
秦國最先滅掉哪個國家?
斯諾克起源於哪個國家?
足球起源於哪個國家?
七夕最早起源於什麼?
熱狗起源於哪個國家?
奧運會起源於哪個國家?
乒乓起源於哪個國家?
芭蕾舞起源於哪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