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產生的原因?
導致危機公關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求答案
危機型公關指的是發生事件時的公關管理活動,公關,即用公關手段減少危機給組織與公眾帶來的影響,進而尋求公眾對組織地諒解,以重新樹立和維持組織形象。第一、企業自身缺乏危機管理意識,組織管理機制不完善,且在各方面的管理問題上,公司高層未予以重視並處理,尤其是內部管理問題。第二、全員公關意識淡薄,組織與個人言行不當,沒有統一完備的公關策劃,選擇忽視問題,導致事態擴大,為處理又因處理方式不當而產生新的危機。第三、沒有建立正常有序的傳播溝通渠道,溝通被動,沒掌握時間的主動權。第四、在處理危機公關時,違背了危機公關處理原則。
什麼是公關危機?公關危機產生的原因?
1、所謂公共禒系危機,簡稱公關危機,是指企業組織與其公眾之間因某種非常性因素引起的表現出某種危險的非常態狀態,它是企業公共關係嚴重惡化的反映,在眾多的危機中只是一種特殊的形式。 來源:《試論企業應如何加強公關危機管理》 王俐鳳 2、公共關係危機是指危及企業形象和生存的突發性、災難性事故與事件,給企業和公眾帶來較大損失,嚴重破壞企業形象,甚至使企業陷入困境,難以生存。
造成企業危機的原因
造成企業危機的原因多種多樣,危機的種類不同,原因各異,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例如:由於企業運營在變動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中,政府法律、技術變遷、競爭者競爭戰略、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全球性競爭趨勢都在變化之中.企業對宏觀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的判斷出現重大失誤,經營理念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扭曲,企業戰略決策失誤,企業整體素質低下,經營管理不善,使得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下降,企業處理與利益相關群體糾紛時出現嚴重失誤,或出現不可抗力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導致企業發生嚴重危機.
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危機的表現和一般運營管理面臨問題不同的特點.
1.突發性.儘管有的危機可能有很長的潛伏期,但它的表現形式必然是帶有突然爆發的特點.例如康泰克PPA事件、南京冠升園陳餡月餅事件等,都是在企業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生的,給企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混亂和驚恐.
2.不確定性.危機的形態多種多樣,很少是由獨一因素造成,多是由企業內部條件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等錯綜複雜的因素互動而導致的.給突發性危機事件的預測、後果的預計和處理帶來種種困難.並超過企業和公眾對它的認知水平,當事人對危機的成因、發展趨勢和足夠的知識儲備,顯得危機具備極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企業缺乏危機管理機制,可能會導致災難性後果.
3.嚴重破壞性.由於突發危機的不確定性和危機造成的連鎖反應將是一個加速發展的過程,從初始的經濟損失,直至苦心經營的品牌形象和企業信譽毀於一旦.尤其是後者,如處理不當,將給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和最致命的打擊,並威脅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甚至給社會造成嚴重危害.
4.敏感性和社會性.危機的爆發能刺激人們的好奇或恐懼心理,容易形成輿論、新聞媒介關注的熱點.在現代傳媒十分發達的今天,企業發生的危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而廣泛地傳播,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給企業解決危機造成難度.
5.處理的非程序化.儘管危機中含有轉機,但是轉機是有條件的,決不代表轉機會必然降臨.要求在有限信息、有限資源、有限時間和無章可循條件下,以人性化的方法直面危機,並作出決策.隨著事態的演變,拖延只會使危機決策和處理更加沒有選擇的餘地.
企業危機生命週期理論認為,危機有如人的生命週期一樣,從誕生、成長、成熟到死亡危機等不同的四個階段,具有不同的生命特徵.危機儘管可能會經歷生命週期等幾個階段,但只要處理得當,危機可能永遠無法誕生,但是可以不經成長及成熟等階段,即在微機處理的過程中遭徹底消滅.掌握企業危機的發展階段的特徵,對處理和化解危機至關重要.因為企業危機的每個階段,皆具有特殊的徵兆,因此企業應根據各種特徵來辨別危機發展的階段,並進而開始著手處理.決不能等到危機爆發,才在震撼中得知危機爆發的消息,這也是學習型企業和被淘汰型企業之間最大分野.
危機醞釀期:一般來說企業危機都是從漸變、量變,最後才形成質變,而量變是危機的成型與爆發,並且危機是由多個因素動態發展的結果,因此潛藏危機因素的發展與擴散是危機管理的重要階段.
危機爆發期:突破危急的預警防線,企業危機便進入暴發期,並會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如果不能立即處理,危機將進一步上升,其殺傷範圍與強度會變得更為嚴重.
危機擴散期:企業危機發生後,會對其他領域產生連帶影響,有時會衝擊其他領域,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危機.
危機處理期:該階段進入生命週期的關鍵階段.後續發展完全取決於危機管理決策者的專業能力.通過建立危機預警機制,將其消滅於萌芽之中是最佳的危機處理途徑.
處理結果與後遺症期:企業危機經過緊急處理後,可能得到解決,但無效的處理,可能使企業危機的殘餘因素......
經濟危機的產生原因有哪幾種
你好,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結構失衡引起的,即所謂結構性危機.其中產業結構失衡是集中表現.產業結構直接引發就業結構產品結構方面的矛盾,從而出現經濟混亂,暴發危機.對經濟結構的大規模調整,如果處理的不好,也有可能引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二是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引發的.尤其是重要生產資料長期積壓嚴重過剩,一旦波及其他領域,有可能觸發危機.三是政府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失誤引起的。政府用以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收入政策,如使用不當,也會誘發經濟危機.四是當世界經濟不景氣或者某一個國家某一個領域發生嚴重問題,可能引發地區性的經濟危機乃至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石油危機產生的原因?
石油危機(Oil Crisis)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佈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積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
軟件危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研製軟件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系統的質量卻難以保證,也就是說,開發軟件所需的高成本同產品的低質量之間有著尖銳的矛盾,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軟件危機”。
· 產生軟件危機的原因:
j 用戶對軟件需求的描述不精確,可能有遺漏、有二義性、有錯誤,甚至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用戶還提出修改軟件功能、界面、支撐環境等方面的要求。
k 軟件開發人員對用戶需求的理解與用戶的本來願望有差異,導致開發出來的軟件產品與用戶要求不一致。
l 大型軟件項目需要組織一定的人力共同完成,多數管理人員缺乏開發大型軟件系統的經驗。各類人員的信息交流不及時、不準確、有時還會產生誤解。
m 軟件項目開發人員不能有效地、獨立自主地處理大型軟件的全部關係和各個分支,因此容易產生疏漏和錯誤。
n 缺乏有利的方法學和工具方面的支持,過分的依靠程序設計人員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的技巧和創造性,加劇軟件產品的個性化。
o 軟件產品的特殊性和人類智力的侷限性,導致人們無力處理“複雜問題”。
· 要克服軟件危機,就要認真分析軟件危機的原因,探索用工程的方法進行軟件生產的可能性,即用現代工程的概念、原理、技術和方法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管理、維護和更新。
2. 什麼叫軟件工程?軟件工程的誕生是否從根本上消除了軟件危機? 為什麼?
解:· 軟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學和數學的原則與方法研製、維護計算機軟件的有關技術及管理方法。
· 軟件工程的誕生只能大大減少軟件開發成本並提高軟件質量,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軟件危機。
3.軟件生存週期為什麼要劃分階段?各個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解:· 軟件也是一種產品,同樣存在生存週期。把軟件生存週期劃分為幾個階段後,軟件開發按照每個階段的基本任務進行併產生相應的工作結果,這樣有利於對軟件開發過程進行管理,有利於提高軟件產品質量。
· 可行性研究與計劃階段的基本任務:研究開發該項目的可行性。
需求分析階段的基本任務: 理解和表達用戶的要求。
設計階段的基本任務: 建立系統的結構。
編程階段的基本任務: 編寫程序。
測試階段的基本任務: 發現錯誤和排除錯誤。
4.什麼是軟件?如何評價軟件的質量?
解:· 軟件是程序以及開發、使用和維護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檔。
· 軟件質量從可維護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和效率等方面對軟件作較全面的評價.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什麼原因導致經濟危機?
非常形象的解釋哈 首先,經濟是個整體概念. 公式:經濟=金融+財政 金融:貨幣和信貸的總和; 財政:國家的收支. 所以金融危機比經濟危機來得小得多. (世界上只發生過一次經濟危機,你知道是哪一次嗎?) 解釋:國家收支: 國家的稅收和支出 支出包括:福利,公共等.(如國家收支出現問題,則人民生活意味破產) 所以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財政危機 (現在許多學者也認為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但是我反對這看法.因為他們認為現在的金融危機一般都會造成經濟危機.如"黑色星期五"事件,的確造成許多國家的經濟危機.但我再次強調,世界經濟危機只發生過一次. 但世界金融危機就發生過不只一次了.) 知道美國金融危機有多嚴重嗎? (我抄襲的,太妙了) 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官方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 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採用“槓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麼,次貸,槓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 為通俗易懂起見,我們使用了幾個假想的例子。有不恰當之處歡迎批評討論。 一、槓桿: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槓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槓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 CDS合同: 由於槓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槓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 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槓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 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 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淨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 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 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CDS市場: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 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覆的抄,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抄到了62萬億美元。 四、次貸: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