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報紙什麼時候出現?
中國古代最早的報紙叫什麼
唐代的官報中國第 1份官報問世,不遲於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唐代的官報,是由各地派駐長安負責呈進奏章和通報消息的進奏院和進奏官們分別向各個地方抄發的,當時通稱為進奏院狀報、進奏院狀、邸吏狀或報狀。1900年在敦煌石窟發現的唐僖宗光啟三年(887)的進奏院狀,就是一份唐代的官報(見敦煌進奏院狀 )。
開元雜報是發佈於唐玄宗開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24~726)的官報,或這一時期官報的抄件。“開元雜報”不是固定的報名,是唐代人對當時官報的泛稱。唐人孫樵《經緯集》的《讀開元雜報》一文中,說它是“系日條事,不立首末” 的 “數十幅書”,其中的記事,凡“數十百條”。內容以報道朝廷政事為主,如“某日皇帝親耕籍田, 行九推禮。某日百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某日諸蕃君長請扈從封禪。某日皇帝自東封還,賞賜有差。某日宣政門宰相與百僚廷爭十刻罷” (《經緯集》卷三 )等。在唐代有關文獻和唐代人的某些著作中可以找到不少有關官報的材料。
宋代的邸報從宋代起,官報發佈制度日益完備,邸報的名稱開始出現。《宋史》、《宋會要輯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史籍中都引有宋人對邸報發行情況的論述。蘇東坡的 “坐觀邸報談迂叟, 閒說滁山憶醉翁”(《東坡集》),曾以“邸報”一詞入詩。邸報又稱邸抄、朝報、報狀或除目,由諸路州郡派駐首都的進奏官負責傳發。當時常駐首都的進奏官約120~150人,受上都進奏院管轄。他們按照各個時期不同的規定,每日、每 5日、每10日或1月發報1次。發報前由門下省給事中負責審核, 稱“判報”。 邸報內容主要是皇帝的詔書、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報、各級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監司等機構的工作報告和邊防駐軍的戰報等。
宋代政府十分注意對邸報傳發工作的控制。宋哲宗(1086 ~1101在位)時,規定邸報的內容限於 “常程申奏及經尚書省已出文字”,“其實封文字或事幹機密者,不得傳報” (《宋會要輯稿》刑二上)。宋徽宗(1101~1126在位 )時規定:“敕黃門下臣僚章疏,自合傳報:其不繫敕黃門下臣僚章疏,輒傳報者,以違制論” (《宋會要輯稿》刑二上 )。宋孝宗(1163~1190在位)時規定:有關“軍機”及“邊機”一類的文字,一律“不錄送”門下省,以免在邸報上洩漏(《宋史·孝宗本紀》)。早在宋真宗鹹平二年 (999)就規定了由樞密院事先審查樣報,通過“ 定本”,然後方準傳發的“ 定本”制度。邸報的正本只發至各級政府部門的長官,長官以外的官僚和士紳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它的抄件。宋代的邸報大部分是抄寫的,只有一小部分稿件以“ 鏤版”的方式印發。
宋代的小報小報始於北宋,盛行於南宋。是非法出版的非官方報紙。主要在首都汴梁 (開封)和臨安(杭州 )發行,刊期不定。小報是當時人們對這類報紙的泛稱。有時也稱之為“新聞”,使“新聞”這一名詞開始和報紙聯繫了起來。小報的發行者通常是各地駐在首都的進奏官、 使臣、 政府機關的中下級官員和書肆主人。材料來源於在宮廷內部和省、寺、監、司等政府機關通報新聞的“內探”、“省探”和“衙探”。其內容主要是政府沒有公開的“朝廷機事”、官報不準備發表或尚未發表的皇帝詔旨、大臣表疏和官吏任免事項。南宋時,小報上還常載有北方軍民抗擊金兵的消息和主戰派官員反對議和的奏疏 。大部分為手寫 ,一小部分雕版印刷。
小報的出版觸犯了新聞洩漏的禁令,因而被封建統治者加上“撰造浮言”、“亂有傳播”等罪名,受到嚴厲查禁。宋以後,各代也出過類似小報的出版物,時人稱為小本、小鈔或報條,同樣受到查禁。
報紙發展:
元、明、清三代的官報元、明、清三代的官報發佈制度......
我國古代報紙的發展概況
中國古代報紙的發展是中國報紙發展史上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因此,對中國古代報紙的發展場綜述顯得尤其重要。
要綜述中國古代報紙的發展,首先要知道中國古代報紙是什麼,有何特徵。中國古代報紙是指在唐代出現的有確證的專門用以傳播新聞的媒介而其特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形式和發行與傳遞不同於現代報紙。
中國古代報紙的發展始於唐代的“報”與“狀”至清代報紙。總括一千二百多年,其中既有相當發達的宋代報紙,也有尚存疑的元代報紙,明清兩代的報紙各具特色,但都更加趨於為統治者服務
(一)中國最早的報紙——唐朝的官報中國古代的報紙起始於唐朝。最先問世的是唐朝政府發行的官報(內容是宮庭動態,讀者是首都官吏)。“開元雜報”出版於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報。唐人孫樵所寫的《讀開元雜報》一文,是關於這份古代官報的最早的記載。英國倫敦不列顛圖書館收藏的“敦煌邸報”(內容是通報歸義軍節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節的經過情節),發行於唐僖宗光啟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發現,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報紙,也是世界現存的古老的報紙。
(二)宋朝的“邸報”和“小報”
封建官報在宋朝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稱為“邸報”、“朝報”、“邸鈔”、“進奏院狀”、“狀報”,“邸報”是其中最流行的稱呼。“邸報”的發行機構是各地派駐首都的進奏院。“邸報”的發行制度:門下省編定,給事中判報,通過進奏院的各地進奏官“報行天下”。“邸報”的內容主要是皇帝的詔書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報,有關官吏任免賞罰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報(重大軍情)。“邸報”的新聞發佈工作受到封建政府當權派的嚴密控制。宋朝的新聞檢查制度:“定本”制度。(新聞檢查制度。公元999年。為控制新聞發佈,進奏院要把編好的樣本送樞密院審查,通過的樣本叫“定本”)宋朝的“邸報”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板印刷。
“小報”起始於北宋末年,流行於南宋,被當時的讀者隱稱為“新聞”,是一種非官方的報紙。“小報”的內容以“邸報”所不載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為主,也發表過一些要求抵禦金兵入侵的議論。“小報”的發行人是一部分進奏官,中央部門的中下級官員和書肆的主人。它的出版,受到當時政府的查禁。
(三)明清兩朝的官報和民間報房所出版的報紙
明朝的官報由通政司負責傳發,清朝的官報由通政司和提塘官負責傳發,官報的內容經常受到皇帝和當權大臣的控制。清朝末年,通過官書局等單位,創辦了一批近代化的政府官報,其中主要的有《官書局報》、《政治官報》等。16世紀中葉以後,明朝政府允許民間自設報房,在封建政府的監督下,編選一部分從內閣有關部門抄來的一部分邸報的稿件公開發售,這一類報房大多設在北京。它們所發行的報紙,通稱“京報”(有時也混稱“邸報”。報房在京城,又從京城向外傳發。內容由皇帝諭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摺三部分組成)。報房出版的“京報”有報頭。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後,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明末邸報的活字印刷是我國新聞傳播技術一大進步)。出版和派送京報,從明朝中葉起,成為一項公開的職業。明末的“京報”曾經刊載過社會新聞。但在官方的嚴密控制下,清朝的大部分“京報”只能刊載一些官方允許發佈的文件和消息。清朝入關後,北京的報房曾經達到十家以上,它們所出的報紙仍稱“京報”。內容與明朝後期的“京報”相近。(清末《京報》和近氏報有相似處)
根據已經掌握的材料,我們分別對唐代,宋代,明代及清代初期中期報紙的幾點認識可以分別概括為以下幾點:
關於唐代報紙的幾點認識
(一)唐代是中國開始有新聞......
中國古代報紙誕生髮展的歷史軌跡
中國古代報業
新聞出版業認為“邸報”是我國最早的報紙。“邸”本來是指古代朝覲京師的官員在京的住所,早在戰國時就出現了,也有人說始於西漢。 顏師古說:“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邸”後來作為地方高官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消息而設,由此而有“邸報”之稱。“ 邸報”又稱“邸抄”,另有“ 朝報”、“條報”、“雜報”之稱,是用於通報的一種公告性新聞,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屬於新聞文抄。
唐代
唐《 開元雜報》是開元年間發行的邸報,該報系雕版印刷,質量不是很高。本身原無報名,因其發行時的年號是在開元年間,後人便稱其為《開元雜報》。“雜報”是邸報的別稱。
宋代
宋代的報紙稱謂很多,有“邸報”、“朝報”、“邸抄”、“進奏院狀”、“狀報”等,“邸報”是其中最通用的稱呼。“邸報”的內容主要地皇帝的詔書命令、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報,官吏任名 賞罰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報。“邸報”的發佈要受中央政府的嚴密控制。宋朝的“邸報”大部分都是手抄的,宋代周麟之著《海陵集·論禁小報》對此有相關描述。
明末
明末,活字印刷術開始用於“邸報”印刷。清初顧炎武說:“憶昔時‘邸報’,至崇禎十一年(1638年)才有活版。”
清代
“邸報”普遍採用活字版印刷。因為用木活字印刷,印刷質量不佳,有的字體歪斜、墨色漫漶,校對也不夠精確,錯字較多。但因內容新穎,銷量居然不錯,西方印刷術傳入後,我國遂改用鉛字版印刷。
中國近代報業
中國印世界第一份報紙——天寶四年(公元745年)
第一份官方報紙———《北洋官報》(1902年,天津設立總局全國發行) 第一份中文商業報紙———《香港中外新報》(1858年,香港)
第一份商業性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1857年,香港)
第一份我國境內出版的中文報刊———《 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1833,廣州)
第一份英文報紙———廣州記錄報(廣東記事報)(1827年,廣州—英文)
第一份國內現代報紙(也是第一份外文報刊)———《 蜜蜂華報》(1822年,澳門—葡萄牙文)
第一份近代華文報刊(也是第一份宗教報刊)———《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15年,新加坡)
中國的古代報紙是怎麼誕生的
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邸"本來是指古代朝覲京師的官員在京的住所,早在戰國時就出現了,也有人說始於西漢。顏師古說:"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邸"後來作為地方高官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消息而設。由此而有"邸報"之稱。但是,並無太多的史料可以支持,在漢代就已經有了邸報。可以想象的是,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便於攜帶傳遞信息的載體主要是帛,這隻有郡國之類的高級官員可以使用。邸在當時更多的是富有情報功能的機構,它所傳遞的應該是郡國的高級官員關心的政治情報。
中國古代最早的報紙叫什麼?出現在哪個朝代?
是唐朝的官報吧
中國古代報紙產生的歷史條件是什麼
造紙術的發明和運用
古代報紙有什麼特徵
我國的古代報紙,分為官報和民報兩種。其中官報指的是“邸報”,它有很多名稱,比如“狀”、“邸吏狀”、“進奏院狀報”、“朝報”、“邸鈔”等等,“邸報”是一個約定俗成的通稱。民報又包括兩種,一種是產生於宋代的非法的小報,另一種是出現於清朝的合法的京報。它們突破了官方的信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民眾的意見和需求,和邸報比起來,形式和內容都更為先進,具有更多的社會進步性。
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官方的“邸報”,還是民間的小報和京報,都只能是古代報紙。它們共同的具有古代報紙的特徵。這些特徵是什麼呢?是通過與現代報紙相比較,而得出的一些不同之處。
首先,它的內容不同於現代報紙。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諭旨、臣僚的奏摺以及官員的任免升降獎懲、宮廷動態等公告性材料。沒有自己採寫的新聞,也沒有任何言論。
其次,它的形式也不同於現代報紙。它只是一個材料又一個材料的堆砌,沒有分欄,也沒有標題,更沒有消息、通訊、評論等不同新聞體裁的區分。它沒有四開或對開的版面,而是抄印在單張的紙上,或者裝訂成小冊子的形式。
中國古代的邸報,有1100多年的歷史,小報有近千年的歷史,民間報房出版的京報、轅門抄,也有近400年的歷史。它們從誕生到結束,持續的時間都不算短,但發展不快,形式內容的變化不大,在信息量和新聞的時效性等方面,都難以和西方的近代報紙相比。這些報紙之所以發展緩慢,固然受到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各王朝限制報紙出版的文化政策的影響,但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制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生活,安土重遷、分散經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封閉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心理狀態,都不利於新聞事業的發展。在這樣的土壤上,很難產生對新聞的數量和時效要求較高,和商品化的程度較高的報紙。明末清初,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影響,一度出現過產生這類報紙的契機,但很快就在日益激化的階級和民族矛盾面前,被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扼殺了。
古代報紙長期發展不快、變化不大的狀態,直到鴉片戰爭爆發,中國的封建自然經濟被迫瓦解,封建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被迫取消,和商品經濟有了較大幅度的發展以後,才有所改變。但是這時,舊時的邸報和京報,從形式到內容都已完全僵化,適應不了改變的要求,無法再繼續發展下去,只得逐漸被近代化的新型報紙所取代。
中國古代報紙發展的背景以及各個時期的特點
1、中國古代報紙主要有三類:朝廷官報邸報,非法民報小報,合法民報京報。
2、對唐代“開元雜報”有詳細記載的是唐代孫樵的《經緯集》的《讀開元雜報》一文。
3、報房京報從崇禎末年以後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國唐朝出現的古代報紙是有史料為證的,約發行於887年的敦煌“進奏院狀”的發現,提供了研究古代報紙的第一個原始材料。
5、宋朝從宋真宗鹹平二年起開始實行定本制度。
6、“小報”在北宋末年再現,盛行於南宋,當時被稱為“新聞”。
7、中國近代報刊上出現的第一則消息是關於“月食”的,刊載於第一份近代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該報創刊於1815年8月5日,主編是米憐,地點是馬六甲。
8、第一個打入中國本土創辦中文近代報刊的西方傳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廣州創辦了《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1834年,該報上刊載的《新聞紙略論》,是中文近代報刊上出現的第一篇論述西方近代報紙的專文。
9、1838-1840年間,林則徐在廣州組織人編譯外報,這些材料後人稱之為“澳門新聞紙”。
10、1822年9月在澳門創辦的葡文《蜜蜂華報》,被認為是我國領土上出現的第一份外文報紙。
11、英文《字林西......
報紙的起源
報紙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1)周朝說
我們在前面提到,先秦時代的周朝出現了記事的史官和採風的樂官,因此,有人就推測,像《春秋》和《詩經》這樣的史籍,在當時很可能就是一種報紙,它們帶有宣傳和公報的性質。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幾位外國學者,比如說曾在燕京大學新聞系任教多年的美國新聞學者白瑞華。但是,這種說法大部分只是學者們的大膽假設,並沒有足夠的史實根據。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沒有記載周朝的“報紙”的文字。所以,這種說法不能成立。
(2)漢朝說
持這種說法的以我國著名的新聞史學家戈公振為代表。在他的《中國報學史》中的有一節專門論述漢朝的報紙,節的題目是“漢有邸報乎?”他認為,漢朝幅員廣大,工商繁榮,文化發達,各藩王與漢武帝之間關係密切,對於京師的政治情報,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報自然應運而生了。應該承認,這些事實都說明了漢朝的確具備了一定的抄發報紙的客觀條件,而且也的確有了“邸”這個機構,但是,卻沒有關於“邸報應運而生”這樣類似的記載,在現存的漢朝文獻資料中,也看不到“邸報”的字樣。因此,漢朝有報紙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還有東晉說等,我們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從這些說法中我們可以看出,關於報紙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實物或是確定的記載來證實的,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做學問需要有這樣的方法“大膽推測、小心論證”,這用在我們新聞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適,我們需要根據現有的材料大膽的推測一些材料背後的事情,但是翻回頭還需要找大量的史料來對想法進行論證,只有想法是不夠的。
根據現有的材料,比較可靠的說法是:中國的報紙開始於唐朝。
3、唐代的進奏院狀報
到了唐朝,我們知道,這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空前繁榮強大的一個朝代。它採取了一種與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鎮制度。我們在中學歷史中已經學到,藩鎮割據的形勢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現象。隨著藩鎮勢力的日益發展,各藩鎮的辦事代表“節度使”紛紛在京都設立自己的辦事機構,叫做“邸”,後來又改叫做“上都知進奏院”,簡稱“進奏院”。這裡的負責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進奏官”。他們的工作是為所代表的地方長官呈遞章奏,下達文書,辦理需要和政府中樞各部門請示彙報、聯繫交涉的各項事宜,也為地方瞭解、彙集和通報各項政治消息。其中,我們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進奏官們,為地方長官瞭解、彙集和通報各項政治消息而傳抄的報告,已經不同於以往的詔書性質的文件,詔書是有強制性的行政公文,而這些報告,卻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功能,僅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種專門用來傳遞新聞的渠道。而“邸”或“進奏院”這樣的機構,也就成為藩鎮首領們設在首都的、瞭解朝廷和全國情況的信息中心。只是這些報告在當時沒有固定的稱呼,有稱“進奏院狀報”的,也有稱“狀報”或“報狀”的,還有稱“留邸狀報”的等等。因此,可以這麼說,如果唐代確實存在“進奏院狀報”的話,那麼它將是我國最早的報紙。
現在,我們需要證明的就是,唐代確實有“進奏院狀報”。有兩種途徑: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關於這種形態的報紙存在的確切記載,或者是找到“進奏院狀報”的實物來證明。恰巧,這兩方面的證據我們都已經找到了。
(1)先說史料的記載。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關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現“新聞”、“編輯”等名詞,至於“報”、“狀”、“條報”、“雜報”等詞語,更是頻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還對此作了具體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個叫孫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經緯集》中的一篇文章《讀“開元雜報”》。
孫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弟子,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後期,曾作過中上級......
什麼是中國古代報紙?它有何特徵
唐代才有確證出現了專門用以傳播新聞的媒介——中國古代報紙 特徵:在內容、形式、發行和傳遞上三個方面不同於現代報紙,具體來說內容上:皇帝的諭 旨、臣僚的奏摺以及官員的任免開降獎懲。宮廷動態等公告性材料。形式:只是材料的堆砌, 沒有分欄、標題、消息等。發行與傳遞: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機構發佈、由水陸驛站傳遞的。 總之其刊載的材料來自官方,有官文書色彩,是作為人們滿足瞭解朝廷動向的需求而抄傳的。 因此,它是一種新聞傳播媒介。
簡述中國古代報紙沒落的歷史背景
1、中國古代報紙主要有三類:朝廷官報邸報,非法民報小報,合法民報京報。
2、對唐代“開元雜報”有詳細記載的是唐代孫樵的《經緯集》的《讀開元雜報》一文。
3、報房京報從崇禎末年以後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國唐朝出現的古代報紙是有史料為證的,約發行於887年的敦煌“進奏院狀”的發現,提供了研究古代報紙的第一個原始材料。
5、宋朝從宋真宗鹹平二年起開始實行定本制度。
6、“小報”在北宋末年再現,盛行於南宋,當時被稱為“新聞”。
7、中國近代報刊上出現的第一則消息是關於“月食”的,刊載於第一份近代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該報創刊於1815年8月5日,主編是米憐,地點是馬六甲。
8、第一個打入中國本土創辦中文近代報刊的西方傳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廣州創辦了《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1834年,該報上刊載的《新聞紙略論》,是中文近代報刊上出現的第一篇論述西方近代報紙的專文。
9、1838-1840年間,林則徐在廣州組織人編譯外報,這些材料後人稱之為“澳門新聞紙”。
10、1822年9月在澳門創辦的葡文《蜜蜂華報》,被認為是我國領土上出現的第一份外文報紙。
11、英文《字林西報》是1864年在上海創刊,其前身是1850年創刊的《北華捷報》,擁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創辦中文報紙《字林滬報》,1897年,該報創辦附張《消閒報》,開我國報紙副刊之先聲。
12、中國近代第一份中文商業報紙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頭貨價紙》。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設立遠東分社,成為第一家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外國通訊社。
14、中國第一份政論報紙是創刊於1872年2月4日的《循環日報》,第一個報刊政論家是王韜。
15、《申報》於1872年4月30日創刊於上海,創辦人是美查。我國最早的白活報是申報館於1876年創刊的《民報》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創辦的第一份報刊是《萬國公報》。戊戍變法時期影響最大的改良派報紙是《時務報》,報刊宣傳家是梁啟超,“時務體”就是以他的政論文章為代表。戊戍政變後,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宣傳陣地是1898年在日本橫濱創刊的《清議報》,由梁啟超主持編務。戊戍政變後,得以繼續出版的維新派報刊是《知新報》(澳門)。
17、太平天國設立的“刷書衙”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隊伍所辦的第一個出版宣傳機關。
18、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了闡述他的報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論報館有益於國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論。
19、資產階級改良派創辦的中國第一份婦女報是《女學報》,是上海女學會的會刊。
20、維新時期重要思想家嚴復的重要譯文《天演論》和《群學肄言》(部分)最初發表在《國聞彙編》
21、1911年7月,《大江報》發表了兩篇著名時評:《亡中國者和平也》和《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作者是詹大悲。
22、《蘇報》易幟後,開設了“學界風潮”專欄,集中報道學生革命團體活動的消息。
23、興中會辦的第一份正式機關報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國日報》,第一任社長是陳少白。
24、黃遠生的採訪四能是:腦筋能想,腿腳能奔走,耳能聽,手能寫。
25、1872年外國傳教士在北京創辦了中文月刊《中西見聞錄》。
26、于右任的筆名有騷心,大風,神州州主等。所謂“豎三民”是指他創辦的《民呼日報》、《民籲日報》和《民立報》。
27、香港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兩家英文報紙是《德臣報》和
28、同盟會在海外創辦的最重要的機關報是在東京出版的《民報》,首任主編是胡漢民,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