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研活動的意義?
小學語文組教研活動開展有哪些特長又有那些困感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幼兒園教研活動方案2篇
篇一: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園本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發展,推動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家已意識到園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了科研興園、科研興教的理念,寓研於教、寓教於研,努力尋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實際的工作中如何針對這一特點,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科研源於教學、高於教學、指導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我園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的內容。
二、活動目標:
探索適合本園的教研活動的形式與方法,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成長。
三、活動對象:幼兒園全體教師。
四、活動內容:
小班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課題組提出的尊敬父母、 團結友愛、熱愛集體、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中班開展傳統節日教育,開發具有特色的活動課程,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加深對祖國五千年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幼兒接受優秀文學薰陶,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發展潛能。
大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以開展古詩詞教學為切入點,讓幼兒從詩詞中體會韻味,品味詩詞的無窮意境,從而體會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五、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準備階段:二月份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王霞
副組長:朱麗、石海霞
成員:馬瑩、聶靜、張靜
2、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由教研組長組織學習有關如何開展教研活動的理論文章。
3、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與研究,對進行分析和研討,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
(二)實施階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組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本活動採取分階段、分主題的辦法逐步落實。
第一階段:摸索開展階段(以誦讀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誦讀方式與方法,為今後更深入地開展活動奠基。
2、、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國學經典誦讀產生興趣。
3、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有韻律的誦讀古詩。
4、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古詩,激發幼兒對古詩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性情。
5、利用部分時間,採用教師範讀、優生領讀、幼兒齊讀、
幼兒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堅持天天吟誦。
第二階段:鞏固提高階段(以班級教學為主)
1、各班結合幼兒實際情況選擇內容進行教學,運用畫、唱、演等多種形式學習古詩。
2、採取一人一課的方式教學古詩,在一起觀摩交流,共同討論最佳方案,力求教學形式多樣性,靈活性,科學性,更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易於接受。
第三階段:活動展示階段(以集中表演為主):
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活動,。進行真實的情感教育。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幼兒最喜歡各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幼兒的才藝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以鞏固幼兒學習的成果 。
如採用古詩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讓古詩詞更具新意,讓所有幼兒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古詩詞的美妙意境。
通過活動的開展,把古詩文融入幼兒心中,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經意間給幼兒以影響,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班組開展快樂的“中國節”活動:這個活動共分四個主題,每個主題又分為四個版塊:導入——討論——實踐——評價,四個主題分別是:
第一主題:三八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
第二主題:清明節的由來以......
怎樣搞好語文教研組活動
一、 集體備課:
1、 提出:其一,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合作關係,使原來勢單力薄的教師個體走出封閉的圈子,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會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思維和教學設計;其二,以往的備課,每個老師要備一本書的內容,不但花費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單元、每課內容都備得不是很精緻。費時低效,甚至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就索性 “抄教案”。因此,我校於兩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體備課方案。
2、 實施:
(1) 原則: “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後反思”(田校長提出)
(2) 措施:其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我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週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其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緻、深入地備課。每週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語文書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每個班的電腦中;其三,個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集體備課上網,個人備課、教學反思教導處會隨時抽查並總結)
3、 收穫:其一,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其二,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其三,集思廣益,“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充分發揮教研組“群研智慧”,做到了資源共享。
4、 思考:在我校推行由個人備課向個人與集體合作備課轉變的同時,我校語文教研在思考由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集體備課還應提倡由靜態備課向動態備課轉變;由於備課是終身隨時的感悟,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因此集體備課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與思維相結合的教案轉變,對於富有研究精神與教學經驗的老師 ,我們還在思考向“0教案”過渡的嘗試。
二、 嘗試走班:
1、 提出:其一,教師的需要。我校的語文教學基本是以一貫之——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儘管一直推行群體學習,組內教研,校本培訓,但依據班級個體,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師仍會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因此,學校應努力為老師搭建一個自主學習、交流、展示的平臺,為老師的教育教學提升、班級管理自我反思、自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其二,學生的需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變的。但是在目前相對封閉的教室裡,學生要滿足享受所有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至少是與本年級的所有老師交流的願望都是很難達成的。那麼,我校就力圖為孩子們創建一個“歡迎本年級老師走進我們班”的機會,先滿足孩子們小小的願望,讓他們在與本年級老師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學會適應不同的老師,獲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基於這兩個需要,兩年前,我校田徵校長提出試行教師走班制。
2、 實施:其一,以課改龍頭年級為試點,由“自主、合作、探究”課題組的老師們先行做走班實驗;其二、由試點老師介紹走班經驗及教訓,然後推廣先進經驗,並建議各語文教研組實施全員走班制。(本學期建議每位語文老師設計一節精品課,在本年級走班,年級組老師聽課評議。)
3、 收穫:其一,學生的收穫。每位老師具有不同的教......
日常教研活動帶給你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教學水平的提高。
看到自己的不足。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教研活動
一、強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課程背景下的老師,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變成不斷充溢的一桶活水,這
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為此,
我校提出了各學科組定期學習的
要求:
1、分散學習。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業務水平,我校倡導“理論先行,實踐
結合”的理念,
學校為老師們訂閱了相關的教學資料,
鼓勵老師訂閱相關的教育
書刊,力爭在理論上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2、集中學習。每週星期四課外活動時間,是我們語文組集中學習的時間,
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學習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也可以是本校學科帶頭人的一
些先進的教學經驗。
主講人準備的也很充分,
其他成員也在認真的進行學習筆記
的摘抄。
3、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積極組織教師參
加進修學校舉辦的各種進修、培訓活動,讓老師接觸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培訓學習的老師回到學校後,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梳理,然後形成書面材料,
再在學校的教研活動中進行二次培訓,以進一步開闊廣大教師的視野。
二、立足課堂,開展多樣化的教研活動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途徑,一位優秀
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有調動學生的能力,有駕馭課堂的機智。
為了讓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
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
我校開展了一些形式多
樣的教研活動:
1、堅持組織老師開展“公開課”活動。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上課聽課活動,讓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有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每位教師聽課不得少於十二節。要求上課的老師認真備課,認真上好課;要求聽課的老師按時到位,認真做好課記錄。通過組織這樣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學期,這個傳統繼續在我校語文教研組得到發揚。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起討論,共同參與,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組織聽課,說課、評課、反思、總結。
2、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即開展校內“同級教師同上一堂課”的活動,同級教師圍繞同一主題,針對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別上一堂課,引發幾位教師教學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師的鑽研教材和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年級段同學科教師教研。在我們學校,每個年級組一個辦公室,這樣同級教師在一起辦公的時間又比較集中,隨時都可以把教學中的一些狀況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4、積極開展“評課”活動。在有公開課的一週,同級三位教師上完公開課之後,我們組就及時的進行評課,在評課這一環節,首先,上課的老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構思及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然後,聽課的老師要積極對這節課進行點評,發現這節課的亮點,
更多的是指出這節課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議,
交流中,大家集思廣益,從多方面對一堂課進行更全面的構思,設計、認識,教師
的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讓聽課的老師和上課的老師都能從課中受到啟發,獲得一些進步。
5、努力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切實落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於日常課堂教學
中,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
利用網絡資源,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如何總結領導語文教研活動歡迎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望江縣沿江片教研活動,今天在我們漳湖中心學校隆重召開了!望江縣沿江片教研活動在我校的召開,充分體現了沿江片兄弟學校對我們的信任和關懷,凝聚著兄弟學校廣大同仁對我校的支持和厚愛,對此,我們倍感榮幸,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顯示了縣教育局領導和各兄弟學校對教研活動的重視,顯示了我們我們沿江片老師們參與教研活動的熱情和對實施新課程、探究有效課堂的渴求。今天,教育局領導能親臨現場指導,顯示了局領導對我們教育教學的重視,讓我們沿江片的每一位教師深受鼓舞。在此我代表漳湖中心學校全體師生向蒞臨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我校現有38個教學班,學生近1300名,教職工80餘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51人,佔任課教師的64%,小學高級教師62人,佔任課教師的78%,市級骨幹教師1人、縣級骨幹教師4人,縣級學科帶頭人1人,縣級教學能手7人。我們歷來重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工作,我校先後有近10名年輕教師在縣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中獲獎,其中有3人獲得一等獎。近些年來,我們共有百餘篇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發表和獲獎,其中國家級刊物發表2篇,省級刊物發表2篇,省級獲獎2篇,市級獲獎10餘篇,其中我校推薦的優秀班主任案例入選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天使的翅膀——優秀班主任工作案例100篇》,教學論文《數學因生活而精彩》獲得安慶市校本教研成果一等獎併入選《安慶市校本教研成果集》,師德論文《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價值》獲得全縣第一名並在縣第二屆校長論壇上交流。然而我也知道,這些成績與兄弟學校比起來算不了什麼,甚至還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但我們會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大進步。
聯片教研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也是一個加深瞭解、增進友誼的平臺,同時更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本次活動,我們安排4位年青老師的課,可以說這也是4節彙報課,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把“青藍工程”作為我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天參與彙報的4位老師中,有2位是去年新分配的,她們從事課堂教學還不到1年。參加本次活動的領導和老師都具有淵博的知識,高深的造詣和豐富的經驗,您的到來是我們的榮幸,您的指導更是我們的渴望,希望各位領導和老師對我校的教學工作多提寶貴意見,特別是對今天的4節課多批評,少讚譽,以此來促進他們的進步,真誠地希望大家積極參與、暢所欲言、真誠交流,使我們沿江片教研活動越辦越好。我們相信,通過這次活動,必將進一步增進同各位領導、老師的友誼,同兄弟學校的友誼;必將進一步提高我校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推動我校各項工作的提升,同時我更願意在今後的工作中與兄弟攜手並進,為我縣的教育事業再創新的輝煌!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的光臨,同時也祝在座的各位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文閱讀教學教研活動方案
一、活動設計的背景
本學期,通過調研發現,當前我校語文閱讀教學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
1、支解文本:表現在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以逐段分析講解為主,支解教學內容,阻礙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悟。
2、以講帶讀: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問題瑣碎,迂迴反覆,閱讀質量低下,講解的時間擠佔了學生讀書與動筆的時間。
3、缺乏實效:討論主題隨意設定,缺乏討論價值,討論過多過濫;討論的組織追求形式上的熱鬧,缺乏討論實效;討論的評價以教師為中心,與教師一致則正確,反之則錯誤。
基於這種現狀,在教學研究部門提出“有效閱讀”專題研究的引領下,我校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這樣一個小專題,在高年級段開展本小專題的研究。在實踐中來找尋語文閱讀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
二、研究的內容
1、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研究
2. 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3. 教師調控課堂有效性研究
4、教學反思的有效性研究
三、研究的課例
語文S版教材第九冊語文第四單元《十年後的禮物》
語文S版教材第十一冊課文《我的第一首詩》
四、研究的過程與方法途徑:
(一)成立研究小組,開展理論學習
為保證本次教研活動的目標能落到實處,特成立研究活動小組:
組長:樑學軍
成員:陳惠芹(市級骨幹) 路風菊 馬俊虎 馮小琴 餘秀芹(市級骨幹)嶽寶勝 丁海峰
執教教師:餘秀芹 馬俊虎
樑學軍負責活動方案的制定和整個活動的組織以及最終的總結,其他教師參與研討,撰寫反思,提煉研究經驗。理論學習採用集中於自學相結合的原則,主要學習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標準、閱讀教學的建議)、觀看名師的錄像課和教師合作方面的理論。
(二)以校各種研訓活動為載體,落實專題研究。包括圍繞專題進行教學設計,進行教學診斷及教學反思及開展敘事研究。(三)圍繞教學設計----行動研究-------問題反思的方式開展活動
1、參研教師獨立進行教學設計(9月10—9月12日)
參研教師首先做出《我的第一首詩》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各環節是如何實現有效性的要做出明確的註釋,並註明設計意圖。
效果預設:《我的第一首詩》這篇課文故事簡單,但含義深刻。文中的對話簡潔明快,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心理活動描寫也很生動。學習這篇課文,要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體會作者怎樣逐漸認識到“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認識到這兩種評價“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我的風帆”。從而進一步感悟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深深的愛。
各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尤其在朗讀的指導、內容方面會因對教材的理解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設計方案,這是本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2、教學設計交流(9月16日)
要求全體老師暢所欲言,把自己所設計的案例的構思、想法在會議上進行交流、討論,重點要突出在:一是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指導學生朗讀;二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課堂中如何操作。兩位授課教師根據大家的設計理念和意圖,選擇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方案進行整合,然後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修改並定稿。
效果預設:這個過程相當於集體備課的過程,目的是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實現教學設計的最優化。但是由於參與教師的理解角度不同,要把六個人的意見完全同意起來有點不符合現實,所以最後推薦馬俊虎老師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既要在解決關鍵問題上體現大家的智慧,又要在授課中發揚出自己的特色,再次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準備上研討課。
3.課堂觀察。(9月23日......
語文教科研教學工作隨筆或教學反思怎麼寫
語文教研組工作反思
時光荏苒,一個學期又結束了。本學期,語文教研組的工作在校領導的支持下, 在全體語文教師密切配合下順利開展。沒有轟轟烈烈, 只有踏踏實實。一學期來,語文組的老師走到了一起,共同探索。這 其中非能用成功失敗或快樂傷心一言概之。
現將本學期的具體工作不足總結如下:
一、教研組工作中形式性的工作多而研究性少。
教研組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進行教研活動,但在現實中,教研組活動往往只停留於一些事務性的工作,如佈置常規工作、安排活動內容、傳達會議精神、進行試題命制等等,而缺乏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研究,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應該引起大家關注。其實教研工作實在與否,將會直接影響教師業務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教研組的生命力和綜合實力。傳統的觀念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而研究並不是自己的職責,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如果教師沒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沒有以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現代教學論為基礎,沒有以研究為依託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深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時,可能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新課程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因此無論是教研組長,還是教研組的組員,都應該主動、深入地進行教研活動,以改變“實際工作中教研組活動‘教’得多而‘研’少,教研活動浮於表面化”的現狀。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研究者的身份和心態,置身於教學過程當中,以研究者的視角和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並在研究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中不斷地增長知識、增長思考力和感悟力;不斷地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來論證自己總結的新觀點、新見解;不斷地在實踐中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以及新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學識修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主動做好教學經驗的收集、整理和提煉工作,以便使經驗成為能夠為大家借鑑的法寶,從而通過大家的教研活動來促進教研組全體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每一位教師可以經常進行教學反思並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例如關於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和新理念,可以進行諸如“如何組織教學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如何為學生搭建知識探究的平臺,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如何進行問題的創設和教學程序的設計,使教師成為學生真正的知識引導者?”等,從而通過這種研究活動,可以改變純粹依靠“經驗”進行教學的局面,可以徹底改變教研功能萎縮的狀況,使得教師自身素質和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強。
二、教研組工作中空洞、空泛性多而具體細緻的主題性少,因此必須改變活動內容空泛的狀況。
在現實中一些教研組工作看似井井有條、轟轟烈烈,其實透過現象看其本質,往往是“活動目的不明確,活動主題不具體”,從而出現了活動過後收效甚微甚至一無所獲的狀況,這種活動當然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其實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層出不窮的,尤其是新課程呈現的是不確定的、動態的課堂,理念是新的,教材是新的,這種變化必然帶來的是教師角色、教學方式、輔教手段、課堂評價等方面的轉變,這種轉變對課堂教學結構的觸動是深層次的,在新課程的環境下,課堂原有的確定性消失了,許多教師面對開放的課堂、豐富的教學資源會顯得不適應,可能還會手足無措;也有的教師可能會覺得突然變得不會上課了;還有些教師還會覺得難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和思維定勢的束縛,穿新鞋走老路,甚至一些教師還可能採取抵制的消極態度,面對這種“不想......
語文教研怎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活動記錄
"作文真難!"這是小學生的普遍反映。作文到底難在哪裡?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筆者發現,小學生作文之所以這麼"難",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小學生缺乏寫作興趣;二是寫作素材平時積累不足。為此,本人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對作文教學進行了改進。
一、培養興趣,加強平時訓練。
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 "可以說,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的內動力。在平時的教學中,生動有趣的素材積累也是影響學生作文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筆者以為,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教給學生觀察和寫作的方法,培養學生興趣,加強平時訓練。
1.複述故事寫作文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為了讓他們興趣盎然地進入寫作狀態,形成輕鬆的寫作氛圍,筆者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聽到的主要內容記錄下來,讓別人看了清楚明白。接著再給學生講一個故事,學生聽得聚精會神。之後,請兩名同學上臺複述,臺下同學可以提示補充,最後讓學生把故事寫下來。同學們都滿懷信心地完成了本次作文,文章大都通順流暢、具體,筆者不失時機地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心情愉快,既有了成功的體驗,又減輕了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也提高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創設情景寫作文
三、四年級學生最怕作文,因為一、二年級訓練的是看圖說話,現在面對題目要學生寫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學生自然感到無從下筆。鑑於這種情況,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寫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從具體到抽象,從易到難,減輕作文的難度。
我為學生創設的情景:觀察一幅有意義的畫、幽默故事、表演小品等,指導學生觀察後自由發言,按要求寫下來。創設情景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思考,寫出自己獨特的心理感受,在輕鬆愉快中學作文。
3.搞活動訓練寫作文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教師可以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將作文教學巧妙地寓於有趣味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平時,我經常組織班內朗誦會、寫字比賽、書畫展、詞語接龍等活動,和同年級其他班級組織拔河比賽、接力賽、作文競賽等。趁著學生興致高昂的時候,不失時機地教給他們寫作的方法和觀察重點等,幫助他們有目的、有重點地觀察、體驗,寫出來的文章大都清楚、完整、有條理,往往能寫出真情實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讀寫結合,從課文中學作文。
作文教學和課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讀寫結合必須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之中。對於低年級學生,每學一個字,不僅要會讀能寫,更重要的是會用。在課堂上多進行句子訓練,多種形式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為日後寫作文打好基礎。對於中年級學生,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課文中圈、點、標、畫,讓學生體會文章"寫什麼?怎麼寫?為何寫?"通過閱讀,理解作者是怎樣謀篇佈局的,從而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寫作方法,之後,選取相似的題目讓學生摹仿寫作。這樣不僅減輕了作文難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再次回顧文章寫法,體會課文之精、之美、之妙,更易於接受寫作文,並通過學語文提高作文興趣和寫作水平。
三、滴水成河,重視知識積累。
寫好作文非一日之功,要想寫出具體生動有特色的文章,學生不僅要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積累和寫作知識的積累。然而,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個善於觀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