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中隊長是什麼軍銜?
二戰中日軍的軍銜怎麼區分?
二戰日軍軍銜日本陸軍的職務編制軍銜: 陸軍大臣——元帥、大將; 陸軍參謀長——元帥、大將; 總軍(1945年編成,相當於方面軍群)司令官——元帥、大將, 總軍參謀長——大將、中將; 方面軍(方面軍)司令官——大將, 方面軍參謀長——中將; 軍(集團軍)司令官——中將, 軍參謀長——少將; 師團長(師長)——中將, 師團參謀長——少將、大佐; 旅團長(旅長)——少將、大佐, 旅團參謀長——大佐、中佐; 聯隊長(團長)——大佐、中佐, 副聯隊長(副團長)——中佐、少佐; 大隊長(營長)——少佐、大尉;中隊長(連長)——大尉、中尉; 小隊長(排長)——中尉、少尉; 司務長——准尉、曹長;小隊副(副排長)——曹長、軍曹; 分隊長(班長)——軍曹、伍長; 組長——伍長、上等兵。二戰時期日本海軍軍銜的軍人類別區分與陸軍不同,分為士官(軍官)和特務士官、準士官、下士官、兵(以上四類統稱海軍士兵)兩類,其中後者又分成1944年以前、以後兩個時期。 海軍士官軍銜: 將官——海軍大將(海軍上將)、海軍××中將、海定××少將、海軍代將(海軍大佐擔任少將職務,相當於海軍准將); 佐官——海軍××大佐(海軍上校)、海軍××中佐(海軍中校)、海軍××少佐(海軍少校); 尉官——海軍××大尉(海軍上尉)、海軍××中尉、海軍××少尉!
誰知道日軍軍銜的具體等級?
日本陸軍軍銜共計6·等16級,即大將、中將、少將、大佐(校)、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紶)、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日本陸軍也有元帥軍銜,但規定由日本天皇從戰功顯赫或資深的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自明治維新後至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共有17位陸軍大將被天皇頒賜元帥軍銜。
日本軍銜與有些國家不同的是,大尉、大佐、大將的領、肩章上都只有3顆而不是4顆星。
在日本陸軍中,軍司令官常是中將或大將軍銜,師團長多是中將軍銜,旅團長多是少將軍銜(也有個別是中將軍銜的),聯隊長多是中佐或大佐軍銜,大隊長多為少佐、大尉軍銜,中隊長多為中尉軍銜,小隊長多為少尉軍銜。
日本軍隊中的少佐中佐分別是什麼級別的官?
1 舊日軍軍銜等級,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凡有重要之軍事,皆親裁之。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決定廢監軍部,改設元帥府為最高的軍事諮詢機關。元帥府配備元帥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陸海軍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擔任軍事顧問及檢閱陸海軍等任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時止,日本共授元帥31人,其中,陸軍17人,海軍13人。
舊日本陸軍軍銜分為將官、佐官、尉官、準士官、下士官和兵,計6等16級。佐官相當於校官,準士官相當於准尉,下士官相當於軍士。
按照日本的稱謂,16級次序為:大將(日軍稱上將為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上校)、中佐、少佐、大尉(日軍稱上尉為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據1906年頒佈的《海軍軍人之名稱及階級表》,日本海軍的軍銜分為將官、上長官(校官)、士官(尉官)、準士官(准尉)、下士(軍士)和卒,計6等18級。下士官以上的等級與陸軍相同,兵的等級比陸軍多兩級,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新日軍軍銜等級,1950年,日本重建軍隊,至1954年建成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重建的日軍軍銜分幹部、曹士兩大類。幹部軍銜包括將、佐、尉官3等。將官分為將一、將二、將補。將一相當於上將,將二相當於中將,將補相當於少將。佐官稱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稱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稱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長(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軍1970年增設了准尉,1980年又增設了曹長(即軍士長)。目前日軍官兵的軍銜共有5等18級。
日軍上將是最高軍銜,授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陸、海、空三軍參謀長;陸軍各軍長、海軍艦隊司令、空軍航空方面隊司令為中將;陸軍師長、海軍隊群司令、空軍戰鬥航空團團長為少將;陸軍師參謀長、團長,海軍艦長、空軍戰鬥航空團副團長等為上校;陸軍副團長、海軍副艦長、空軍飛行隊長為中校;陸車宮長為少校;陸軍連長、海軍分隊長、空軍中隊長等為上尉;陸軍排長、海軍分隊長、空軍小隊長為中尉和少尉。
陸軍軍銜
大將多為陸軍司令官,中將多為師團長,少將多為旅團長,中將、少將亦可擔任兵種學校校長,大佐多為步兵聯隊長,中佐為騎兵、戰車兵等聯隊長,少佐為大隊長,中佐、少佐也可以是飛行戰隊長,大尉、中尉可擔任中隊長,中尉、少尉擔任小隊長,少尉為聯隊旗手,軍曹、伍長擔任分隊長。
海軍軍銜
根據1906年頒佈的《海軍軍人之名稱及階級表》,日本海軍的軍銜分為將官、上長官(校官)、士官(尉官)、準士官(准尉)、下士(軍士)和卒,計6等18級。下士官以上的等級與陸軍相同,兵的等級比陸軍多兩級,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日本的佐官,相當於大多數國家的校官!
佐官: 舊日軍軍銜佐官設大佐、中佐、少佐三級,相當於別國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自衛隊軍銜佐官設一佐、二佐、三佐三級,亦相當於上校、中校,少校。
謝謝
望採納!...
日軍旅團長是什麼軍銜
根據日軍二戰期間軍銜與職務的對應關係,旅團長所對應的軍銜應為少將或供佐。
旅團參謀長對應的軍銜應是大佐或中佐;
如果是師團長,對應的則應是中將軍銜。
日本二戰軍銜等級各管理多少人
日軍每班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一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這四人是配備自衛手槍的,在戰鬥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
其餘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50毫米擲彈筒。
小隊
和我軍排的編制類似,但是人數更多,相當於加強排.日軍的一個小隊有前述編制的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共54人。
中隊
和我軍連的編制類似,但是人數更多,相當於加強連.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大隊
和我軍團的編制類似.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併到聯隊裡。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連部和3個機槍排,1個彈藥排),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一個55人的炮排(1個10人的排部,1個15人的彈藥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連(包括一個27人的彈藥排,兩個31人的炮排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連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排,這種情況下,彈藥排要擴充為39人。
聯隊
和我軍旅(副師)的編制類似.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1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連部,21人的彈藥排,3個33人的炮排(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臺電臺),在戰鬥中電話和電臺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員。
旅團
與我軍師類似。和我軍集團軍的編制類似,約25000-30000人左右.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偵察聯隊編制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面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工兵聯隊編制900-10人,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由2到3箇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綜合日軍一個師團,有54門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數師團用12門1......
日軍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官?
原則上舊日軍大佐軍銜的軍官,相當於舊中國軍隊的上校,旅長。
一、日軍的大佐軍銜,是二戰前的軍銜,現在已經在日軍中已經沒有這一軍銜了。
二、1945年二戰結束前,舊日軍的軍銜:
1、陸軍:分為將官,佐官,尉官,準士官,下士官,和兵,計六等十六級。所謂準士官即准尉,下士官即軍士。
按日文稱謂其十六級次序為: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準士官(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2、海軍:分為將官,上長官(同陸軍佐官),士官(同陸軍尉官),準士官(准尉),下士(軍士)和卒,計六等十八級。下士官以上的等級與陸軍相同,而兵的等級較陸軍多兩級,分為一,二,三,四,五等水兵。
三、二戰後,日軍軍銜稱謂的變化:
與舊日軍有所不同,將官分為將一,將二,將補,分別相當於上將,中將,少將;
佐官稱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
尉官稱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
曹士稱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長(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1970年增設准尉,1980年又增設曹長(即軍士長)。目前,日軍官兵的軍銜共有六等十八級。
四、日軍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的什麼官?
先看看當時日本陸軍的職務編制以及軍銜配製:
陸軍大臣——元帥、大將;
陸軍參謀長——元帥、大將;
總軍(1945年計劃編成,未及實現即投降,相當於方面軍)司令官——元帥、大將,
總軍參謀長——大將、中將;
軍(集團軍)司令官——大將,
軍參謀長——中將;
方面軍(軍)司令官——中將,
方面軍參謀長——少將;
師團長(師長)——中將,
師團參謀長——少將、大佐;
旅團長(旅長)——少將、大佐,
旅團參謀長——大佐、中佐;
聯隊長(團長)——大佐、中佐;
副聯隊長(副團長)——中佐、少佐;
大隊長(營長)——少佐、大尉;
中隊長(連長)——大尉、中尉;
小隊長(排長)——中尉、少尉;
司務長——准尉、曹長;
小隊副(副排長)——曹長、軍曹;
分隊長(班長)——軍曹、伍長;
組長——伍長、上等兵。
綜上,因為軍銜與職務的配置不是完全統一的,原則上大佐軍銜的軍官,相當於舊中國軍隊的上校,旅長。高配時,職務可以是師團(相當於舊中國軍隊的師級)參謀長,低配時,可以是聯隊(相當於舊中國軍隊的團級)長官。
侵華日軍軍銜,部隊編制等詳細資料
抗日戰爭中侵華日軍編制 “七七事變”後侵華日軍系列 一、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序列(1937年8月31日) 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 參謀長:岡部直三郎少將 司令部駐天津,次年1月移北平,總兵力約37萬人。 第一軍:司令官 香月清司中將,轄第六師團、第十四師團、第二十師團 第二軍:司令官 西尾壽造中將,轄第十師團、第十六師團、第一0八師團 方面軍直轄第五師團、第一0九師團、中國駐屯混成旅團、臨時航空兵團等 二、侵華日軍“上海派遣軍”序列(1937年8月15日-10月) 司令官:鬆井石根大將 參謀長:飯詔守少將 司令官駐上海。 第三師團:師團長 藤田進中將 第十一師團:師團長 山室宗武中將 第九師團:師團長 吉住良輔中將 第一0一師團:師團長 伊東正喜中將 第十三師團:師團長 狄洲立兵中將 第十軍:司令官 柳川平助中將,轄第六師團(由華北調來)、第十八師團、第一一四師團 1937年11月12日日軍攻佔上海後,“上海派遣軍”改為“華中方面軍”;12月13日攻佔南京後,司令部移至南京。 三、“關東軍”序列 司令官:植天謙吉大將 參謀長:東條英機中將 司令部駐長春。 第一師團:師團長 河村恭輔中將 第二師團:師團長 岡村寧次中將 第四師團:師團長 鬆井命中將 第十二師團:師團長 山天乙三中將 獨立混成第一旅團、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等 四、“臺灣軍”序列 五、侵華日軍艦隊序列 第二艦隊(1937年7月28日編成) 司令官 吉田善吾中將 “中國方面艦隊”(1937年10月20日編成) 司令官 長谷川清中將 第三艦隊 司令官 長谷川清中將兼 第四艦隊 司令官 豐田富武中將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侵華日軍序列 一、“中國派遣軍”序列(1945年8月) 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 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中將 華北方面軍 司令官:根本博中將 參謀長:高橋坦中將 第一軍:司令官 澄田賚四郎中將;轄第一一四師團、獨立混成第一旅團、獨立步兵第六旅團、第十四旅團 第十二軍:司令官 鷹森孝中將;轄第一一0師團、第一一五師團、騎兵第四旅團等 第四十三軍:司令官 細川忠康中將;轄第四十七師團、獨立混成第五旅團、獨立步兵第一旅團等 方面軍直轄坦克第三師團,獨立混成第一、八、九旅團,獨立步兵第二旅團等 第六方面軍 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大將 參謀長:中山貞武少將 第十一軍:司令官 笠原幸雄中將;轄第五十八師團,獨立混成第二十二、八十八旅團 第二十軍:司令官 板西一良中將;轄第六十四、六十八、一一六師團,獨立混成第八十一、八十二、八十六、八十七旅團 方面軍直轄第一三二師團,獨立混成第十七、八十三、八十四、八十五旅團,獨立步兵第五、七、十一、十二旅團 第六軍:司令官 十川次郎中將;轄第七十、一三三師團、獨立混成第六十二、八十九、九十一旅團 第十三軍:司令官 鬆井太久郎中將;轄第六十、六十一、六十五、六十九、一0一師團,獨立混成第九十、九十二旅團,獨立步兵第六旅團 第二十三軍兼香港佔領地總督部:司令官 田中久一中將;轄第一0四、一二九、一三0師團,獨立混成第二十三旅團、獨立步兵第八、十三旅團 “中國派遣軍”直轄第三、十三、二十七、三十四、四十、一三一師團,第十三飛行師團 以上“中國派遣軍”共105萬人。 二、第十方面軍(1944年9月,“臺灣軍”改稱第十方面軍)序列 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 參謀長:諫山春樹中將 第三十二軍:司令官 牛島滿中將;轄第二十四、二十八、六十二師團,獨立混成第四十四、......
二戰日本陸軍都有哪些編制?師團長是什麼等級?要詳細。
二戰日本陸軍建制
一、小隊
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二、中隊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三、大隊
步兵大隊800---1500人。
馱/挽馬制師團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
三單位制師團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
獨立混成旅團一線部隊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四/八挺重機槍?) 守備部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
1945年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
獨立警備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
1945年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編組了丁種師團,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併到聯隊裡。
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
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連部和3個機槍排,1個彈藥排),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
一個55人的炮排(1個10人的排部,1個15人的彈藥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 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連(包括一個27人的彈藥排,兩個31人的炮排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連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排,這種情況下,彈藥排要擴充為39人。
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
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
四、聯隊
步兵聯隊轄
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
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馱馬制師團聯隊轄)
一個速射炮中隊(四門37mm速射炮)(挽馬制師團聯隊轄)
無第二個炮中隊(三單位制師)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
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1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
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連部,21人的彈藥排,3個33人的炮排(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臺電臺),在戰鬥中電話和電臺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 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炮兵聯隊
馱馬制師團轄四個大隊,36門75mm山炮與12門75mm野炮,3700人。
挽馬制師團轄36門75mm野炮與12門120mm榴彈炮,抗戰後,36門野炮與1......
抗戰時期國軍連長,營長,團長分別相當於日軍什麼軍銜
連長相當於中隊長,一般是中尉或上尉,營長相當於大隊長,一般是少佐,團長相當於聯隊長,一般是中佐或大佐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大佐,相當於解放軍的什麼級別的軍官?
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大佐相當於現在解放軍的上校軍銜。相當於解放軍現在的團級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