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進攻蘇聯失敗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12-26

二戰中德國進攻蘇聯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天氣是客觀因素.但是樞要的原因是德國太狂妄自大.錯誤的估計形勢,認為英國和法國一樣不堪一擊,戰前準備過於倉促,沒有足夠的戰略預備隊,歐洲國家小,數量多,沒佔領一個就要分散兵力,希特勒的進攻目標不明確也不準確,他先進攻波蘭、奧地利,而不是先拿下法、英兩國,在未完成英吉利作戰的時候卻又對蘇開戰,致使兵力過於分散,首尾吃緊,對蘇作戰的前期勝利使得德軍產生了蘇軍不堪一擊的盲目輕敵觀念,當遇到蘇軍的頑強抵抗和西泊利亞的寒冬時,戰爭的轉折點就來臨了,加之美英開闢了第二戰場,使得德軍在盟軍登陸諾曼底的時候就已經輸掉了戰爭

二戰中,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個人認為根本原因不是那些所謂的戰術、戰略、裝備、運氣等因素

既然是根本原因,那就只能是他發起的這場戰爭是不正義的侵略,採取暴政對待佔領區人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得人心的戰爭,失敗是遲早的事

“讓斯坦納發動進攻“,只是垂死掙扎而已,即使發起了進攻也是無濟於事

【四星將軍斯坦納】

斯坦納一戰結束時是指揮一個機槍連的中尉,並榮獲二級和一級鐵十字勳章。

一戰以後德國國防部籌建訓練署,斯坦納應邀加盟,晉升上校,負責探索新式訓練方法,可以在短時間裡迅速提高士兵的戰鬥力。

斯坦納對國防軍內部因循守舊的風氣非常不滿,打算到黨衛隊將他醞釀已久的全新訓練系統付諸實踐。黨衛軍從組建伊始就體現出“精英部隊”的理念。斯坦納放棄國防軍的上校待遇,屈尊來到黨衛軍接受少校軍銜,負責組建訓練“德意志”團3營。斯坦納這個選擇相當明智,新建的黨衛軍沒有任何歷史包袱,而他麾下的士兵年輕單純、朝氣蓬勃,非常樂於學習新式戰法。

1936年,斯坦納晉升上校,出任德意志團團長。一次野戰演習中,斯坦納下屬的一個連長讓他的士兵用迷彩布包裹頭盔,取得了不錯的隱蔽效果,給了斯坦納很大啟發。斯坦納立刻讓人設計出幾套迷彩夾克,以及配套的迷彩鋼盔、行軍包和子彈袋,供全團官兵使用。身著迷彩服的德意志團官兵在黨衛軍匯演裡表現搶眼,迷彩服很快推廣到其他的部隊,成為二戰中黨衛軍的標誌。

1939年開戰後斯坦納屢立戰功。。。

最後的抗命之謎

關於沒有執行希特勒自不量力的進攻命令,實際上他只有幾萬殘兵,嚴重缺乏重武器和燃料.所以拒絕了希特勒的進攻命令——這幾萬人去撞擊蘇軍的鋼鐵防線就是以卵擊石。

很多內容都發不上來,你可以自己搜索瞭解

希特勒攻打蘇聯為什麼失敗了。

1941年6月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工業已經生產出1200多輛T-34坦克,其中裝備部隊的約有900輛,但能夠駕駛它們的官兵很少。1941年五一節時,蘇聯最大的基輔軍區舉行閱兵,本想展示最新型的T-34坦克,但由於全軍區都找不到幾個會開這種坦克的駕駛員,只好作罷。古德里安等許多德軍將領的回憶錄都證實:蘇軍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才大量使用T-34坦克,而德軍恰恰就在此戰中碰壁!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真正原因是其傷亡過大,而不是後來他們為了挽回面子而宣傳的天氣因素。大家只要去讀讀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在1941年12月1日致陸軍總長哈爾德的電報就知道了。博克在此電中認為部隊傷亡嚴重,無法攻佔莫斯科。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天氣。哈爾德在日記中同樣將進攻莫斯科失利歸咎於部隊傷亡重大,也一個字沒有提天氣。零下30度的嚴寒是12月5-6日才降臨莫斯科地區的,而在前一天即12月4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經下達了撤退命令!

許多崇拜德國的人,將德軍戰敗說成是蘇軍的兵力優勢。事實上,1941年6月德國總兵力高達750萬人,其中用於進攻蘇聯的軍隊有470萬人(陸軍350萬人,空軍和地勤部隊120萬人),加上僕從國軍隊80萬人,一共是550萬人。而蘇軍總兵力只有537萬人。1944年光是德國動員的兵力就高達近千萬(大家可以去看電影 <解放> ,1944年夏希特勒說:“我有950萬作戰部隊!”)。大家知道德國人口為蘇聯的一半,而德國控制的歐洲部分人口則大大超過蘇聯。到1942年夏季德軍佔領了蘇聯廣大領土,此時蘇聯在人口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到1942年秋季,蘇軍的全面換裝已經完成,隨即展開大規模反攻,全殲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

1943年夏季,蘇德兩軍在庫爾斯克舉行主力會戰,雙方都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先進的兵器,結果是德軍大敗。蘇軍從此牢牢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展開了全線反攻。

1944年,蘇軍向德軍發起了著名的“十次斯大林式打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雄偉壯麗的篇章。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整個整個的德國集團軍群都被蘇軍雷霆萬鈞的攻勢打得落花流水。蘇軍取得這些勝利並不是在風雪嚴寒的冬季,而是在烈日炎炎的仲夏,而且蘇軍的前線兵力從來沒有達到超過德軍一倍的優勢,這些充分說明了蘇軍戰鬥力遠比德軍強大!

1945年蘇軍向德軍發起排山倒海的最後衝擊。在中央戰線,朱可夫元帥和科涅夫元帥的軍隊勢如破竹,220萬大軍,4800架飛機和6500輛坦克短短一個月就長驅500—600公里,兵抵奧德河和尼斯河畔,勢如摧枯拉朽。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壯觀的攻勢。1945年4月,蘇軍向德國首都發起猛攻,短短半個月就攻克柏林,把勝利的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戰勝德國後,蘇聯在首都莫斯科舉行了盛大的勝利閱兵式,紅軍官兵們將幾百面德軍戰旗拋在斯大林腳下,這是何等的威武雄壯!

戰爭爆發前,德國的工業實力超過蘇聯,並且佔領了大半個歐洲,擁有的人力,資源和工業潛力遠遠超過蘇聯,就這樣還抵不住蘇聯。可恥!

對蘇聯的威力領教最深的是希特勒,他在臨死前大罵日耳曼民族不如斯拉夫民族,應該統統淘汰!

冷戰期間,西方出於反蘇需要拚命詆譭蘇軍,說它是不堪稱一擊的烏合之眾,靠人多取勝。冷戰結束後,西方開始能夠公正評價蘇軍,近年西方出版的許多戰史著作如《贏者之師》承認,二戰期間蘇軍無論在戰鬥力和指揮藝術方面,都強於盟友美英軍隊,也強於對手德軍。...

德國為什麼在跟蘇聯戰爭中失敗

樓上2個純粹亂說

蘇聯前期的軍事實力連法國的都不如,法國好歹還有馬其諾防線,坦克技術前期和德國沒什麼兩樣!德國當時有II號,III號坦克,而法國有雷諾,技術和防護能力都差不多,屬於輕型坦克

德國敗北的原因我分析有三點:

1,德國憑藉當時的閃電戰和新投入的IIII號坦克及改進型完全有能力在蘇聯秋雨季節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而當時的實際情況也差不多,離莫斯科只有7公里之遙),但是老天幫了斯大林一把,秋雨提前到來了,由於蘇聯沒有道路,只有泥濘,所以德軍以現代機械化推進,在泥濘中受阻,輜重和坦克都無法及時跟進,導致了戰爭拖延,進入冬季,德軍後勤補給和禦寒裝備跟不上(當時壓根就沒想到蘇聯秋雨的提前到來,所以都沒有準備)!這也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元首不是敗給了蘇聯,而是敗給了上帝

2,元首對天時地利的運用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可是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元首的估計沒有錯,可是老天爺卻給元首開了個玩笑!導致元首沒有為自己留後路,也就是後勤補給沒有及時考慮

3,德國在打蘇聯之前,與蘇聯是合作關係,即:蘇聯給德國提供原材料和糧食,德國給蘇聯提供軍事科技技術和武器設備!後來的戰爭大家就都清楚了!所以,與其說是德國與蘇聯的戰爭,不如說是德國的科技在打德國的武器!這就好比是矛盾的故事,究竟是矛厲害還是盾厲害!其實都是德國的技術和武器厲害

其他:比如美國對蘇聯的援助和蘇聯的產能大,資源多等原因,也對德國長期戰爭失利有絕對影響的!可是如果不是第1條原因導致了元首的閃電戰失利,那麼蘇聯的資源多、產能大這些有利因素都將成為元首日後對英美算帳的重要砝碼!

我覺得應該是這3點,而最主要的是第1點,而第2點是導致長期戰爭失利的主要原因,第三點算是1條線索吧!

對於樓主的補充問題,我給自己的拙見!

1,被佔領國的統治其實是很寬鬆的,比如法國\烏克蘭等國!在盟軍空襲的時候,就經常轟炸法國,對法國民眾造成的傷害比德國侵入法國的時候更大,而德國佔領的法國一切都是貝當政府在做,德國管理的很少;記得有1張照片就是德國在打到烏克蘭的時候,1個農婦給1個德國騎摩托車的士兵喝牛奶!而且在這些國家中還有很多自願兵參戰,這就是我們說的:外籍軍團!這些人來自:法國\波蘭\芬蘭\挪威\烏克蘭\白俄\英國(據說只有1個)\伊朗\土耳其等國!你說,要是真像勝利國所說的德國那麼殘暴,那這些是不是更加腦子有問題?!在這裡,我的觀點是:正史看完,只信8%,剩下的都是扯蛋!

2,猶太人就像瘟疫,當時元首把他們驅逐出境,可是有哪1個同盟勝利國接收了他們,一樣把他們推了出去;而1部分千里迢迢來到了中國,落戶在當時的偽滿州國和上海,並且在日本的大力幫助下想在中國東北和上海復國,拿我們的土地復國,你們見過這麼不要皮的嗎?!跟日本有分別嗎?!而後,元首建立了猶太人隔離區,相當於美國現在的唐人街,割塊地給你,讓你在這圈子裡生活!可是有些猶太人呈能,對美英陰謀家的話偏聽偏信,在隔離區內搞反抗,不該殺?而後隔離區無法控制,而且無法充分利用這些勞動力和資本,因此才逐漸的把他們部分趕到了集中營(相當於現在的監獄,不是關押平民的,而是關押政治犯\叛國者等罪犯的),據03年1位英國的學者認為,2戰當中死亡的猶太人只有60W人,而不是書上說的600W人,而這誤差產生的原因有2種可能:1,下級為了完成政治指標任務,向希姆萊虛報死亡人數;2,勝利的正義國家為了體現這場"看似正義的戰爭"的正義性,所以刻意誇大事實!而且根據他的報告,這60W人中,大......

二戰期間蘇聯在進攻德國的過程中遭受到哪些失敗

蘇聯反攻,分兩個階段,以庫爾斯克戰役未分解,之前的反攻都是局部戰場的戰役反攻,庫爾斯克戰役之後蘇軍轉入戰略進攻,同樣分成北中南三個方向,只不過是集中力量依次解決而非同時下手,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在進攻方向上對德軍的絕對優勢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30個精銳師包括7個坦克師被擊潰,損失兵力50萬人,損失坦克約1,500輛,損失火炮約3,000門,損失飛機2,300架。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此後德軍再也沒有在東線發起有威脅的攻勢。

蘇軍也為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失兵力80多萬,損失坦克6,064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1,716架。但會戰的勝利使蘇軍從此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這次會戰後蘇軍又向德軍發動了連續攻勢,收復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輔,同時蘇軍的各級指揮員也在戰火中迅速成長起來,指揮藝術也越來越成熟,最終使蘇軍不僅在數量上超過德軍,在質量上也超越了德軍。

庫爾斯克會戰(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

日期: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3日

地點: 庫爾斯克

戰前形勢

1943年初,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後,乘勝進攻,收復大量失地,但德軍在潰敗的同時,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帥也開始計劃向蘇軍反撲。他主動放棄了一些重要據點,誘使蘇軍深入,蘇軍在不斷進攻中,戰線越拉越長,而德軍卻趁機完成了兵力的集結。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揮剛組建的南方集團軍群向頓涅茨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蘇聯西南方面軍發起反擊,至3月2日,西南方面軍遭到了重創,其第5集團軍遭到了毀滅,3月6日,德軍開始向哈爾科夫進攻,3月14日,蘇軍被迫放棄一個月前剛剛攻佔的哈爾科夫,後撤至庫爾斯克南面的奧博揚地區,為防止戰線的徹底崩潰,蘇最高統帥部把第1坦克集團軍從列寧格勒南調,此外第21和第64集團軍也被從斯大林格勒調至這些方向,此後,戰線趨於穩定。

曼施坦因的這次反擊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控制了奧廖爾一帶。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控制了別爾哥羅德地區。在突出部內的是蘇聯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蘇德雙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即將展開。

戰前準備

德國:堡壘計劃

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使得德軍又充滿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過一次主動進攻來殲滅蘇軍。庫爾斯克突出部很自然的成為他的首選目標。因為這個突出部猶如一個拳頭從蘇軍的戰線中延伸出來,其正面長約250英里,而底部卻不到70英里,曼斯坦因計劃通過一次南北兩翼協調的鉗形攻擊,合圍並殲滅整個突出部內的蘇軍重兵集團。並且這次戰役的成功將縮短德軍的戰線,使德軍部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加。曼斯坦因的計劃得到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魯格元帥和陸軍總部參謀長蔡茨勒上將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團軍司令莫德爾上將和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上將的反對。反對是有理由的,1943年春,德國在東線坦克損失巨大。而且作為主力的3號、4號坦克已被證明不是蘇聯T34坦克的對手,而新一代5號豹式坦克和6號虎式坦克,月產量分別只有50輛和25輛,數量上與蘇軍相比明顯處於劣勢。古德里安認為對庫爾斯克的進攻將使坦克遭受很大損失,他的改編裝甲兵的計劃也將破產。希特勒對此也猶豫不決,他曾對古德里安說“自從我開始考慮這次進攻,我一直心情不好”。但最終希特勒還是決定採納曼斯坦因的計劃,他於4月15日發佈第6號作戰命令,決定德軍以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聯合發動一個鉗形攻勢以摧毀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蘇聯軍隊......

我想問德國在攻打俄國真正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天氣太冷槍械坦克等都不能使用,冬天只能耗著但是蘇聯地方太大了後勤運輸跟不上還要分散兵力。

莫斯科會戰德軍失敗原因是什麼?

1、德軍將領的狂妄自大,戰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2、冬裝補給不足,德軍戰士死傷凍傷慘重,並且兵器和裝甲戰車的防凍措施沒有做好,被蘇軍拖延到冬天,德軍裝備自然大量損失。

3、德國高層的戰略失誤,一路戰略縱深太大,戰線太長,德軍沒有停下來鞏固剛佔領的領土,而是一路打到莫斯科,孤軍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二戰德國入侵蘇聯時非常有優勢可惜!!!

這裡許多吧友都受到西方史書的影響,對德軍盲目崇拜!

其實二戰中表現最好的是蘇軍。蘇軍是在換裝未完成之際被德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才出現戰爭初期的潰敗。

1939年蘇軍裝備普遍落後,最新型戰鬥機的速度還趕不上德國的轟炸機,坦克裝甲也步槍子彈都能夠穿透。斯大林與希特勒簽訂互不侵犯條件,就是為了贏得時間,對蘇軍全面換裝。

1939年9月—1941年6月,蘇聯研製出了一批新型武器,如T-34和KB坦克,雅克,拉格和米格戰鬥機,伊爾-2強擊機和卡秋莎火箭炮等,但它們剛剛部分下發到部隊,官兵還不及掌握它們,戰爭就爆發了!

例如,1941年6月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工業已經生產出1200多輛T-34坦克,其中裝備部隊的約有900輛,但能夠駕駛它們的官兵很少。1941年五一節時,蘇聯最大的基輔軍區舉行閱兵,本想展示最新型的T-34坦克,但由於全軍區都找不到幾個會開這種坦克的駕駛員,只好作罷。古德里安等許多德軍將領的回憶錄都證實:蘇軍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才大量使用T-34坦克,而德軍恰恰就在此戰中碰壁!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真正原因是其傷亡過大,而不是後來他們為了挽回面子而宣傳的天氣因素。大家只要去讀讀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在1941年12月1日致陸軍總長哈爾德的電報就知道了。博克在此電中認為部隊傷亡嚴重,無法攻佔莫斯科。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天氣。哈爾德在日記中同樣將進攻莫斯科失利歸咎於部隊傷亡重大,也一個字沒有提天氣。零下30度的嚴寒是12月5-6日才降臨莫斯科地區的,而在前一天即12月4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經下達了撤退命令!

許多崇拜德國的人,將德軍戰敗說成是蘇軍的兵力優勢。事實上,1941年6月德國總兵力高達750萬人,其中用於進攻蘇聯的軍隊有470萬人(陸軍350萬人,空軍和地勤部隊120萬人),加上僕從國軍隊80萬人,一共是550萬人。而蘇軍總兵力只有537萬人。1944年光是德國動員的兵力就高達近千萬(大家可以去看電影 <解放> ,1944年夏希特勒說:“我有950萬作戰部隊!”)。大家知道德國人口為蘇聯的一半,而德國控制的歐洲部分人口則大大超過蘇聯。到1942年夏季德軍佔領了蘇聯廣大領土,此時蘇聯在人口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到1942年秋季,蘇軍的全面換裝已經完成,隨即展開大規模反攻,全殲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

1943年夏季,蘇德兩軍在庫爾斯克舉行主力會戰,雙方都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先進的兵器,結果是德軍大敗。蘇軍從此牢牢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展開了全線反攻。

1944年,蘇軍向德軍發起了著名的“十次斯大林式打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雄偉壯麗的篇章。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整個整個的德國集團軍群都被蘇軍雷霆萬鈞的攻勢打得落花流水。蘇軍取得這些勝利並不是在風雪嚴寒的冬季,而是在烈日炎炎的仲夏,而且蘇軍的前線兵力從來沒有達到超過德軍一倍的優勢,這些充分說明了蘇軍戰鬥力遠比德軍強大!

1945年蘇軍向德軍發起排山倒海的最後衝擊。在中央戰線,朱可夫元帥和科涅夫元帥的軍隊勢如破竹,220萬大軍,4800架飛機和6500輛坦克短短一個月就長驅500—600公里,兵抵奧德河和尼斯河畔,勢如摧枯拉朽。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壯觀的攻勢。1945年4月,蘇軍向德國首都發起猛攻,短短半個月就攻克柏林,把勝利的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戰勝德國後,蘇聯在首都莫斯科舉行了盛大的勝利閱兵式,紅軍官兵們將幾百面德軍戰旗拋在斯大林腳下,這是何等的威武雄壯!

戰爭爆發前,德國的工業......

相關問題答案
德國進攻蘇聯失敗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原因 ?
二戰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 ?
太平天國的失敗原因?
美國越戰失敗原因?
國民黨失敗原因?
國民黨為什麼失敗原因?
完美公司上市失敗原因?
洋務運動失敗原因?
百度雲上傳失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