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出自哪個戰役?
四面楚歌 風聲鶴唳 破釜沉舟和一鼓作氣分別出自哪個戰役?
四面楚歌 垓下之戰
風聲鶴唳 淝水之戰
破釜沉舟 鉅鹿之戰
一鼓作氣 沒什麼具體的詞
一鼓作氣
春秋時,齊國發兵攻打魯國(兩國都在今山東省境)。當時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雙方實力懸殊。可是結果魯國卻以弱勝強,把齊軍打得大敗。據《左傳》載,這次魯國的勝利,與曹劌的精明策劃有很大關係。
曹劌既非武將,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齊國發兵來犯,魯莊公準備抵抗,便主動要求面見莊公。他的親友鄰人勸他:“國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著,你何必瞎操心?”曹劌說:“那些大官目光短淺,不會有深謀遠見。”
曹劌見了莊公,首先提出:取信於民,是戰前重要的政治準備,也是獲勝的保證。並要求作戰時允許他一起去,於是莊公便叫他同車出發。在長勺的地方,齊、魯兩軍相遇。雙方列成陣勢,戰鬥即將開始。只見齊軍大擂戰鼓,準備進兵。莊公也準備擂鼓迎擊。曹劌阻止道:“等一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反應,又擂了一通鼓。這樣齊軍擂鼓三通,魯軍總是按兵不動。直到齊軍三通鼓罷,曹劌才說:“現在可以進兵了!”魯軍戰鼓一響,下令衝殺,士兵們一聲吶喊,直撲敵陣,猛不可當。齊軍大敗,狼狽而逃。
莊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劌卻又阻止,並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跡,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暸望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莊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
這次獲勝,魯莊公卻不明由曹劌為什麼這樣指揮。曹劌說:“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戰鬥,主要是靠勇氣。第一通鼓時,士兵們勇氣最足,到再擂鼓時,勇氣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氣更全部消失了。敵軍勇氣消失,我們則一鼓作氣,鬥志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曹劌又說:“齊國軍力不能低估,說不定會設下伏兵,詐敗引誘我們。我‘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這才放心追擊”。(“轍亂”,輪跡混亂;“旗靡”,旗幟倒掩,說明倉皇逃竄。)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和“轍亂旗靡”,出處即《左傳》所載“曹劌論戰”的故事。
做任何事情,趁一開始情緒高漲、幹勁旺盛時全力以赴,這叫“一鼓作氣”。一鼓作氣,把進攻的目標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幹不好,原有的勇氣和力量逐漸衰退而盡,就叫“再衰三竭”。
一鼓作氣是什麼戰役
春秋時期,齊魯長勺戰役,起因,齊桓公年輕時曾與其兄弟公子糾爭奪王位,魯國支持公子糾回場登基,而幫助公子糾追殺齊桓公,公子糾手下的策士管仲向齊桓公車內射箭,但只射中齊桓公的衣帶鉤,也正是因此齊桓公將計就計,先一步到達齊國登基稱侯,殺掉了糾,後來齊國強盛桓公為報當年之仇,出兵攻打魯國,但最後失敗
一鼓作氣》出自我國曆史上哪一次重要的戰役
指的是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魯之戰 也叫 長勺之戰
出自 曹劌論戰
夫戰, 勇氣也。 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一鼓作氣出自古代的哪次戰役?
一鼓戶氣:(長勺 )之戰
春秋時代,在周莊王13年的時候,齊國君主齊桓公,派兵攻打魯國,由大將鮑叔牙率領,部隊到達魯國的郊外時,魯莊公知道了,請了一名謀士,一起去迎敵,這位謀士名叫曹劌。
兩國的兵將都整齊的列隊在郊外,齊國的鮑叔牙剛剛打了個大勝伏,非常的傲氣,根本不把魯國的軍隊放在眼裡,上來就命令衝殺,並且發出告示,誰先攻佔陣地,都有重賞。這一邊魯莊公聽到齊國的戰鼓震天響,衝過來,內心非常著急,也急著命令,擊鼓迎敵。這時候,謀士曹劌出來制止他,並說:“大王,現在齊國的官兵士氣正高漲,我們急於迎敵對我們很不利,現在最好不要出戰,等待時機”。魯莊公聽了認為有一定的道理,於是就下命收兵,站好陣容,不準亂動。齊國的軍隊衝到魯軍陣前,魯軍固若金湯,沒機可趁只得後退,鮑叔牙很驚奇,又鳴鼓衝殺,可是魯莊公那邊仍然是巋然不動,鮑叔牙更奇怪了,心裡想,“莫非是敵軍膽小,害怕作戰?我已衝了兩次,他們都不敢動,如果再衝一次,他們肯定會亂了”於是又發起第三次攻擊。
這邊魯莊公也十分奇怪,更著急,正在這時一直在觀戰的曹劌沉著又迅速的對莊公說:“現在是時候了,鳴鼓出擊!”。已經憋了很久的魯國官兵,立刻,鬥志昂揚,戰鼓齊鳴,如雷鳴一樣劃破天空,士兵們在金鼓的響聲中,如餓虎撲食一樣的衝了上去。
魯軍雖然是第一次鳴鼓,而齊國卻已是第三次鳴鼓了。前兩次鳴鼓,魯國卻沒有動靜,士兵們的情緒已經鬆懈了,心想這次也不會交戰的,誰知對方一聲鼓 響,士兵象大潮湧來,勢不可擋,頓時慌了,倉促交戰,可是也是鬆鬆垮垮,根本敵擋不了魯國的氣勢,大敗而歸。
魯莊公大獲全勝,十分高興,問曹劌:“為什麼我們只擊一次鼓卻能打敗敵人擊三次鼓?”曹劌說:“在兩軍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是要靠‘士氣’取勝的,兵將有勇氣就會勝,相反瀉了氣就要失敗。鳴鼓就是鼓舞士氣,而第一次鳴鼓時,士氣最旺,沒有交戰。第二次再鳴鼓就差了,勁頭沒那麼足了,第三次鳴鼓士兵的勁頭已經衰退了,人也累了,這時出擊迎敵最有力,我們一直保持‘士氣’,這時‘一鼓作氣’,肯定會將敵擊敗,”這就是一鼓作氣的典故。
比喻趁勁頭大時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論這戰役屬於什麼戰役.
長勺之戰,發生於春秋時期周莊王十三年,齊桓公二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魯兩個諸侯國交戰於長勺,最後以齊國的失敗、魯國的勝利而告終。公元前684年,齊桓公派兵攻魯,當時齊強魯弱,兩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部)相遇。魯軍按兵不動,齊軍三次擊鼓發動進攻,均未奏效,士氣低落。之後魯軍一鼓作氣,打敗齊軍。後乘勝追擊,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
中國春秋初期,繼位不久的齊桓公,不聽相國管仲“內修政治、外結於國、待機而動”的意見,於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4)春,發兵攻魯,企圖一舉征服魯國。魯莊公注意整修內政,取信於民,決心抵抗。深具謀略的魯國士人曹劌自告奮勇,請隨莊公出戰。魯軍根據齊強魯弱的形勢,率領三萬大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苗山鎮)迎擊齊軍。兩軍列陣畢,魯莊公欲先發制人,被曹劌勸止。齊軍見魯軍按兵不動,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起衝擊,均未奏效。齊軍疲憊, 士氣沮喪。魯軍陣勢穩固,鬥志高昂。曹劌見戰場形勢已呈現“彼竭我盈”的有利變化,建議莊公實施反擊。魯軍將士一鼓作氣,擊潰齊軍,魯莊公一箭射死齊桓公的兒子雍。 莊公急於追擊,曹劌恐齊軍佯敗設伏,即下車察看齊軍車轍痕跡,又登車眺望齊軍旌旗,發現轍亂旗靡,判明齊軍確敗,方建議乘勝追擊,終將齊軍逐出魯境。此戰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中,以後發制人、敵疲再打的防禦原則取勝而著稱,魯國以一比十人數比例打敗齊國,成為春秋史乃至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一鼓作氣關於哪一次著名戰役
一鼓作氣
春秋時,齊國發兵攻打魯國(兩國都在今山東省境)。當時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雙方實力懸殊。可是結果魯國卻以弱勝強,把齊軍打得大敗。據《左傳》載,這次魯國的勝利,與曹劌的精明策劃有很大關係。
曹劌既非武將,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齊國發兵來犯,魯莊公準備抵抗,便主動要求面見莊公。他的親友鄰人勸他:“國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著,你何必瞎操心?”曹劌說:“那些大官目光短淺,不會有深謀遠見。”
曹劌見了莊公,首先提出:取信於民,是戰前重要的政治準備,也是獲勝的保證。並要求作戰時允許他一起去,於是莊公便叫他同車出發。在長勺的地方,齊、魯兩軍相遇。雙方列成陣勢,戰鬥即將開始。只見齊軍大擂戰鼓,準備進兵。莊公也準備擂鼓迎擊。曹劌阻止道:“等一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反應,又擂了一通鼓。這樣齊軍擂鼓三通,魯軍總是按兵不動。直到齊軍三通鼓罷,曹劌才說:“現在可以進兵了!”魯軍戰鼓一響,下令衝殺,士兵們一聲吶喊,直撲敵陣,猛不可當。齊軍大敗,狼狽而逃。
莊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劌卻又阻止,並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跡,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暸望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莊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
這次獲勝,魯莊公卻不明由曹劌為什麼這樣指揮。曹劌說:“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戰鬥,主要是靠勇氣。第一通鼓時,士兵們勇氣最足,到再擂鼓時,勇氣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氣更全部消失了。敵軍勇氣消失,我們則一鼓作氣,鬥志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曹劌又說:“齊國軍力不能低估,說不定會設下伏兵,詐敗引誘我們。我‘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這才放心追擊”。(“轍亂”,輪跡混亂;“旗靡”,旗幟倒掩,說明倉皇逃竄。)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和“轍亂旗靡”,出處即《左傳》所載“曹劌論戰”的故事。
做任何事情,趁一開始情緒高漲、幹勁旺盛時全力以赴,這叫“一鼓作氣”。一鼓作氣,把進攻的目標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幹不好,原有的勇氣和力量逐漸衰退而盡,就叫“再衰三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