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世種善因是什麼意思?
孩子是父母的果報是什麼意思
佛家語。因果報應。即所謂夙世種善因,今生得善果;為惡則得惡報。
如何解釋佛教果報這個因果邏輯
果報(佛教解釋)
果報,漢語詞語。佛家常用“果報”,意為就報。另外,蒲松齡收錄了一則短片故事,叫《果報》(選自《聊齋志異》)。
佛家語。因果報應。即所謂夙世種善因,今生得善果;為惡則得惡報。
《法苑珠林》卷七七引《惟無三昧經》:“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七·夷堅論地獄》:“世間果報之事,此善善惡惡天道好還者也。” 清 馮桂芬 《<太上感應篇圖說>序》:“儒者不談果報,而天人感應之理具載於經。”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果報
拼音: guǒ bào
基本解釋
[retribution] 因果報應,佛教的一種宿命論
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法苑珠林·無三昧經》
引證解釋
佛家語。因果報應。即所謂夙世種善因,今生得善果;為惡則得惡報。《法苑珠林》卷七七引《惟無三昧經》:“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七·夷堅論地獄》:“世間果報之事,此善善惡惡天道好還者也。” 清 馮桂芬 《序》:“儒者不談果報,而天人感應之理具載於經。”
概述
宇宙間一切法(所有的事物、現象)都受因果法則的支配,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果,俗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都是因果表現的方式,也為世人稱為“因果報應”。因果報應,正確說應該是因緣果報,因是原因(主要的因素或條件),緣是助緣(配合的因素或條件),由因緣和合生起存在的諸法是果,此果對能造之因而說是報。世間萬法的生滅變異,有情的生老病死,莫不受此法則支配。
果報的種類
不論是行善或為惡,都有一定的果報。果報的變化和大小輕重,不像世間上做買賣一樣,可以秤斤算兩的。真正果報的因緣和變化,只有偉大的佛陀最清楚,所以說果報是不可思議的。果報的種類有四種: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
一、異熟果
眾生所造作的業力,在異時而成熟的果報,稱為異熟果。例如前世造業,到下一世或更久的時間才成熟。
就像在十不善中,因為瞋心很重,死後墮入地獄;貪心重,投胎餓鬼道;痴心重,生為旁生道,在各種惡道受各惡道的痛苦。或是按煩惱的程度和動機,分為上、中、下三品。如果貪瞋痴非常粗重,而且長期累積惡業的為上品,最後會墮入地獄,中品的轉生為餓鬼,下品則轉生為旁生。
當然,善業也有相呼應的異熟果,會轉生在相應的三善趣中。
二、等流果
等流果分兩種,一種是作等流果,另一種是受等流果。
1、作等流果:
作等流果,是指前生的業力習氣,帶到今生。例如前世喜歡殺生的,這一生還是喜歡殺生;前世喜歡偷盜的,這一生還是喜歡偷盜;前世喜歡作善事的,這一生還是喜歡行善。類似這些,都是作等流果。
2、受等流果:
所謂受等流,是指今生感受到相應於前世所造的業。十不善業和十善業,都有各自相應的受等流果。
十不善業的受等流果:
1、殺生的受等流果:
前世殺生過多的眾生,這一生壽命很短,很多疾病,甚至一出生就死亡,或是一出生就有難治之病。前世打罵別人、傷害別人過多的,這一生也常常會病痛纏身到老死,非常痛苦。
2、不予取的受等流果:
常做不予取的人,今生就會很貧窮,不管他多麼努力,所得到的福德只有一點點。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富貴,其實真正屬於自己的很少,因為捨不得吃用。有人很辛苦的工作,所得到的一切財物,自己無法享用,甚至累積一輩子,在一剎那就遭受意外而消失。諸如此類,都是因為不予取,或吝......
佛教‘生死大事’是什麼事?四川雅安地震給你什麼啟示?佛說人命呼吸間,如果不幸恰遇此難,你會怎麼做?
佛教‘生死大事’是什麼事?
四川雅安地震給你什麼啟示?
佛說人命呼吸間,如果不幸恰遇此難,你會怎麼做?
隨喜師兄廣傳佛法。
阿彌陀佛,以上問題不做回答,只說我個人的看法。
1.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但念無常,死字常念於心。
2.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看看這些災難,哪個能耽了這五條根。
如禽流感,如果不為貪圖“口福”,如果不以眾生來為自己謀利...,這個病怎麼會得上那?沒見哪個素食者得了這個病。
宣化上人、淨空法師等都明確開示四大五行與貪嗔痴等煩惱緊密相關,貪重發洪水、嗔盛起火災、痴甚鬧地震......
3.死在眾生眼中,是不希望發生的,恐怖的,痛苦的....,但是又是不能迴避的。
有生就註定了要有死,再沒有生了,也自然就沒有死了。
如同聚散離合,沒有相聚何來分別。
一切法無常,一切法無住,一切法遷流萬變。
願天下眾生,不要再殺生,遠離無明的貪嗔痴。
願生者平安無事,願亡者得生極樂。
世事無常,生死逼迫,三界無安,猶如火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