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正心的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05

《大學》中‘修身在其正心’的釋義

“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首先要修心。修身主要指的是言辭、姿態、儀態等要合乎道德規範。修身就是用一種社會的規範和道德使自己和社會其它角色能夠和諧相。心正是在和心不正的對比中表現出來的。《大學》列出了四種心不正的狀態。所謂“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種客觀的、中立的、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是帶有成見偏見,帶有過分情緒化的自我情感,當然就不能保證中正之心。

四種不正分別是:

一,“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忿懥”就是憤怒甚至勃然大怒。人在極其憤怒的情況下是不清醒的,有人可能會說“憤怒出詩人”。的確,憤怒是可以出詩人。但魯迅認為,當詩人真正寫詩的時候,他一定要等那種憤怒憂憤的心情平靜下來,等心靈的憤懣衝撞平息之後,才可以客觀中正地去寫作,而不是說在憤怒的時候去激情澎湃地寫詩。那樣可能會出浪漫主義詩人,比如像李白。但是,像杜甫的詩——《三吏》《三別》卻不是憤怒時寫出的。這就需要通過內心陶養把這種憤怒加以過濾,變成一種中正之氣,一種深情冷眼的歷史眼光,才能夠去更有深度地看待歷史,故而杜詩有“詩史”之稱。在忿懥憤怒的情況下,要去把握事情的真相,“則不得其正也”。

二,“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人有所恐懼的時候,心也偏了。當一個人畏手畏腳、畏前畏後的時候,他要去做光明磊落的事情是很難的。因為,恐懼尤其是巨大的恐懼會使人喪失基本的判斷力。

三,“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如果人有特殊的愛好、偏好,那麼在對待事情的時候也不能保持中正之心,也不能夠去正確客觀有效地去看世界萬物。過分地沉醉在某一種喜愛之中,也可能麻痺了自己的神經,掩蓋了自己深邃的眼光。

四,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從表面看,這話會讓人感到奇怪,因為孟子就強調“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且儒家的文化精神在有些學者看來就是一種“憂患意識”。《大學》居然說,“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的確會給人誤解。其實,這個地方的“憂患”是患得患失的意思,不敢去大膽地創新而經常瞻前顧後、憂心忡忡,總是放不下放不開。這裡的“憂患”就是與孔子所說的“君子坦蕩蕩”相對的“小人常慼慼”的“慼慼”,就是一種斤斤計較、左顧右盼的心靈不釋然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人當然不能做到心正。

《大學》認為,“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是阻礙心正的四種不良態度。因此,摒棄魯莽武斷和畏手畏腳,不再玩物喪志和患得患失,潛心陶養自己的品格,這樣才能正其心修其身。心正最重要的東西是不貪,不在恐懼、憂患、富貴、快樂中使己心拋離了中正之線。在《大學》看來,恐懼、憂慮等不良情緒,深深地影響著心靈發揮其正常的認識功能。因此,所謂正心就是要去掉偏僻、狹隘的私心雜念,摒棄外界干擾和不良情緒的影響,使心始終保持一種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狀態。

其次,《大學》除了警告心不正,還提出如何去心不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君子“心不在焉”,心不在功名利祿,不在人際關係,不在拉幫結派等小利上,而是在人格塑成、道德修為、道義擔當上。這樣的人才有公心,才算正心。因此,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廣交朋友而不拉小圈子,而小人卻拉小圈子,而沒有公心。在這個意義上,心正才能身正,反之也只有身正才能心正。

再次,“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修身的根本就在於正其心。只有心正才身正,反過來,也只有身正才心正,它們是互為表裡的。也就是說,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不再津津樂道於外在利祿的引誘,而始終處於一種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美好理想而“心不在焉”的精神狀態。同時,我們可以知道,人被境轉就是凡夫俗子。人被境轉是說,人隨環境而轉......

《禮記·大學》中,“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各是什麼意思?

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大學》,開宗明義提出了三綱(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體系。"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禮記·大學》中,“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各是什麼意思?

原文是“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

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少,失望的時候多,於是又出現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幾千年中影響始終不衰。

《大學》中提出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分別是什麼意思?

物格而後知致

知致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

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而後國治

國治而後天下平

翻譯如下:

格盡天下事務之理,才是真正的知

有了這種通達的智慧,才能誠其心意

只有有了這種至誠之心意,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正心

心擺正了,就可以修身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修生以上講“內聖”,以下講“外王”。

修身好了,自己的家族就會治理的井然有序(古人的“家”是指“大夫之家”,是一個很大的家族。)

自己的家族事務治理好了,就可以治理好一個國家。(“國”,是指“諸侯國”,不是我們現在的一個國家)

一個諸侯國可以治理好了,就可以使天下太平了。(這裡的“天下”是指整個中華民族居住的地方。)

莊子.《大學》中的內聖提到的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是什麼意思??

--朱熹注《四書章句集註》 由是可知,“內聖外王”之道,實際上是儒家所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浮家-治國-平天下。也是儒家追求理想人格

《大學》中提出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分別是什麼意思?

《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經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在八個條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十章分別解釋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於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

在四書中的《大學》 其中的正心是指什麼?修身是指什麼? 我個人理解的正心是不被喜

正心:端正自己的思想

修身:簡單地說,就是完善自己,行為有規範。

原文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知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相關問題答案
大學裡正心的意思?
化學中正值的意思?
心裡空虛的意思?
高效規範用心的意思?
正派的意思?
學窮無人的意思是什麼?
死裡求生的意思?
懷恨在心的意思是什麼?
世紀之心的意思?
遊子吟的寸草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