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
中國夢的提出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鬥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形象表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夢的核心內容。
現在,中國夢作為當代中國社會的主流話語,不僅是響徹神州大地的高頻詞,而且也是世界解讀中國的關鍵詞。中國夢甫一提出,即以其理想可期、目標可行、成功可及,日益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共鳴,也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大家對中國夢進行了多角度解讀,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認識甚至疑問。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從總體上對提出中國夢的意義加以認知。那麼,中國夢的意義、價值究竟何在?筆者認為,可初步概括為打通了歷史與現實,打通了中國與世界,打通了國家與個人,打通了認識與行動,打通了左的與右的;也可濃縮為十五個字,即通古今、連中外、接群己、合知行、超左右。
通 古 今
我們說,中國夢這個概念,之所以能夠引起炎黃子孫的普遍認同,就是因為它既具有很強的現實感,又具有很強的歷史感。說它具有很強的現實感,是因為中國夢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因而這種現實感實際上是一種深深的緊迫感;說它具有很強的歷史感,是因為中國夢由來已久、源遠流長,因而這種歷史感實際上是一種沉沉的責任感。人們普遍感到,中國夢在時空觀上是立足現實、懷抱歷史,並且貫通曆史與現實的。
提出中國夢是今日之功,但懷有中國夢並非自今日始。中國夢,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夙願,跨越十九、二十、二十一這三個世紀。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凝結著無數先烈前賢和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載著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的共同嚮往,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期盼,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鬥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因而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祖先有夢,前人有夢,先烈有夢,我們有夢,一代代中國人有夢,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了實現這一宏大而美好的理想願景,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艱苦奮鬥,鍥而不捨地接力奮鬥。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也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還是未來的。現實情境中的中國夢,向未來延伸,往歷史縱深,前有未來之“照”,後有歷史之“靠”,既非孤立存在,也非單一維度,而是在一種繼往開來、鑑往知今的意義上,把歷史與現實、先人與今人、古往與今來、今天與明天連接起來了,具有一種打通曆史與現實乃至未來的性質。
正是在當代中國的座標系上,中國夢把中國文明史與中共黨史、新中國史結合起來,把中國革命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文化結合起來,把中華民族的長期奮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結合起來,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中國共產黨的自覺擔當結合起來,從而得以在一個歷史長軸上進行定位,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一種很顯然的歷史縱深、歷史厚重,也賦予我們一份沉甸甸的歷史責任、歷史使命。
如今,我們已經找到了圓夢之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即中國道路。由此上溯,這條道路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在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的不懈奮鬥中,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歷史傳承中走出來的。
我們走在大路上,既貫通古今又面向未來,保持歷史使命自覺,堅定現實道路自信,從實現總體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
中國夢提出的意義是什麼 大學生成才成長與實現中國夢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當選國家主席後發表重要講話,再一次詮釋了“中國夢”的具體內涵,並提出了實現中國夢路徑的“三個必須”。偉大的夢想成就偉大的民族,習近平同志對“中國夢”的詮釋,既飽含著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深刻洞悉,又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景,為黨帶領人民開創未來指明瞭前進方向,在中華大地上引起強烈共鳴。
一
“中國夢”首先是“自強夢”。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如今,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並未根本改變。黨的十八大描繪了中國復興的宏偉目標:到建黨100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週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兩個100年的目標,構成了“中國夢”的基本圖景,是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重任和理想夙願。
“中國夢”也是“復興夢”。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幾千年不斷延續、傳承至今的文明,但在近代百年的歷史發展中,中國曾遭受了侵略和很多不公正的待遇。近代以來,我們渴盼復興,無數先烈為了實現民族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更加認識到,中華民族之所以迎來複興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代人的艱辛奮鬥和埋頭苦幹。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佈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昇華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標誌著中華文明格局開啟了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更高階段演進的新里程。“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我們只有立足崗位創先爭優,胼手胝足奮發有為,在奮鬥的每個驛站都留下無悔的記憶,才能為夢想注入一份心力。
“中國夢”還是“幸福夢”。黨的十八大著眼於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等等。這些和諧因素的充實,對“中國夢”的階段性特徵作了更為清晰的描繪,也為“中國夢”增添了更加美麗的幸福光環。黨的十八大強調,“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這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終極價值追求,必將極大提升“中國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
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後備力量。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關心、關注廣大青年。作為青年大學生,要主動將自己的成長成才與實現“中國夢”結合起來,按照“三個必須”的要求,共同實現“中國夢”。
作為青年大學生,要堅定“走中國道路”的信心。如今,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儘管我們的社會不乏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鬥激情的青年人,然而,西方思想文化的滲透,各種社會思潮的衝擊,社會複雜現實的影響,給我們青年的信仰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在多樣化、世俗化、市場化的現代話語中,一些青年將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日常化、合理化。對金錢和享樂的嚮往,正侵蝕著一些青年的社會良知,扭曲著一些青年的主流價值觀和信仰。長此以往,我們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一定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自己,堅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化的過程中崛起,只有國家的發展我們才有自己的機會,......
什麼是中國夢?跟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何關係
中國入的桫
為什麼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引領
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以下幾點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古希臘哲學家說,知識即美德。我國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大學的青春時光,人生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為學之要貴在勤奮、貴在鑽研、貴在有恆。魯迅先生說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學階段,“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
二是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這就是我們的用人標準為什麼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因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們付出的辛勞才能結出果實。面對世界的深刻複雜變化,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盪,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時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關鍵是要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瞭,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篤實,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人說:“聖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聖人。”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幹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成功的背後,永遠是艱辛努力。青年要把艱苦環境作為磨鍊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幹,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順利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懷疑動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堅守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成就自己的寶貴人生。
中國夢是什麼意思?
看樓主的提問,我相信我的回答不太可能得到你的贊同,我來試試你的言論自由達到了什麼程度,我也想試試,對“我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言論的權利”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一、中國的問題:
簡單羅列一下:貧富分化嚴重、中產階級缺位、民眾整體性貧困、資源日益匱乏、環境惡化、社會矛盾日益突出、貪腐日益嚴重、裸官數量不斷增長、老齡化來臨等等
深層次的政治改革,舉步維艱;民主制度的建設,雷聲大雨點小;民生欠帳不勝枚舉。
二、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舉雙手贊成!堅決擁護!
特別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能伴隨中國夢成長,見證夢想的實現。
三、中國夢的本質內涵: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
1、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實力特徵。
2、社會和諧進一步提升--幸福特徵。
3、中華文明在復興中進一步演進--文明特徵。
4、促進人全面發展--價值特徵。
四、實現中國夢靠誰?
靠你靠我靠他,靠全體中國人。
要想實現國強,須首先實現民富,如果中國能夠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嚴懲貪腐,通過大力減稅,扶持科技發展等措施,從公平、效率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國的實力,那將給中國帶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民族復興的機會!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五、中國夢能否實現?
一定能!必須能!
這世界任何階級任何黨派任何團體任何個人都不能阻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如何理解中國夢
“中國夢”是立足於中國的具體國情上的期許,是生活在中國體制這一背景下的民眾才會理解的盼望。因此,不涉及體制問題、不涉及國情,就沒法談“中國夢”。儘管這一概念在醫療、教育、經濟、就業、民生等各個方面均有體現,但歸根到底,“中國夢”突出反映了民眾對於深化改革的訴求。正如《出路》的導演所稱:“如果身處貧窮,或者身處底層的人看了我的片子,他會突然感覺到: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個人的問題,而是我身處的遊戲規則出了問題。繼而他舉手要求發言、要求改變,這就是解決貧窮的一條道路。”
首先,我們需要為我們中國夢、為我們中國社會的奮鬥,它要賦予意義。
第二,其實中國夢又把中國社會的共同理想更加形象化、通俗化地表達出來了。其實我們中國社會並不是沒有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中國社會的共同理想。
第三,中國夢的提出,也是為中國社會面向國際社會,為我們的發展的合法性,要找國際的話語證明。
中國夢的內涵,其實很簡單、很清晰,也很明確,就是我們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三句話,簡明扼要,一目瞭然。 如果沒有正確路徑的話,這個中國夢它就永遠只是夢。這個正確的路徑是什麼呢?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從政治文化角度來看,中國夢的重要意義有哪幾點
一、超越改革開放以來關於國家意識形態理解上的差異,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保持活力注入了新鮮的政治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圍繞著如何改革、如何開放的問題,中國社會各界在思想方法上產生了一定的分歧。這些分歧一開始集中於具體領域、具體的體制機制、方式方法、時間空間的範圍等問題上,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涉及到意識形態領域,有些人以為通過意識形態的徹底改變就會保證改革開放的成功。針對這種情況,鄧小平曾提出過不爭論的策略,其目的不是不堅持意識形態上的原則性,而是防止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蔓延化,並因此陷入空談誤國的境地。但30多年改革開放所積累的有關意識形態認識上的差異非常多,從大的方面來看至少表現為以下幾點:在政治上雖然總體上國人對於堅持中國特色具有堅定的共識,但始終沒有對於堅持現有的政治制度具有堅定的自信,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政治理論和政治實踐的挑戰下,中國究竟如何選擇西方政治制度、體制的合理性內容,沒有獲得確定的認識。無論是自由主義者、新儒家、新老左派,還是新權威主義,他們的政治主張在國內都有一定的受眾,雖其影響有限,但明顯地對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我國政治制度的現實合理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在經濟領域,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對這30多年改革開放實踐的指導性影響明顯式微,在我們已經加入世貿組織、融入到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大背景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越來越受到一些人的質疑;至於文化領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充滿爭議,始終就如何在具體的機制、體制上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上缺乏共識。這些分歧是不可能通過一般的行政手段消除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建構一套超越這些分歧的政治文化體系。這種超越既必須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又必須在形式和內容上實現了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中國夢抓住了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內在動因,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改造中國的歷史過程,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線索和規律、取向,既內在地堅持了近代以來中國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合理性,又給馬克思主義發展提供了符合中國習慣、心理的無限寬廣的外在形式。總之,中國夢命題對於當前中國人凝聚共識、消除各種認識差異提供了豐富的政治資源。
二、增強了中國政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政治話語主導權
任何一個執政黨和政府必須要有一套能夠激發民眾熱情、砥礪民眾意志、鼓起民眾士氣、吸引民眾眼球的話語體系,否則,就無法獲得話語的主導權,其執政的合法性和效率就會大大降低。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互聯網、手機時代的到來,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社會輿論的豐富性,利益群體的重新組合,社會環境的不斷開放等新情況的出現,使得黨和政府的話語主導權受到了衝擊和削弱。這種局面的發生,從總的來看是中國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大環境下的產物。為了撥亂反正,就必須要從過去的政治話語體系中轉換過來,為了改革開放事業的順利發展,也必須要創造新的話語體系。但問題是我們在解構舊的話語體系時,沒有及時地建立新的話語體系。缺乏適時合適的話語體系,執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號召力的發揮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執政黨和政府的決策、措施往往得不到民眾深層次的理解。任何國家執政黨和政府都必須有一套切合本國民眾人心、為他們所自覺和不自覺地認同的政治話語,這是政黨政府保持社會秩序和效率的基本的文化前提之一。我們黨和政府在這30多年中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總體中做了很多的事情,但在將這些成就總結、內化、上升到為具有高度包容性內容的政治話語體系上顯然存在發展的空間。沒有為老百姓所信服、熟悉的話語體系,執政黨和政府往往被動辦事,容易陷入事務主義,還容易在應急的要求下脫離自己的理想和宗旨。這個局面不改變是不行的。......
實現中國夢,必須有廣泛的價值共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句話是對的嗎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面對世界範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面對世界範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從適應國內國際大局深刻變化看,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和開放進程中,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複雜。國際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思想文化領域是他們長期滲透的重點領域。面對世界範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迫切需要我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解決好價值體系問題,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整合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引導人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
從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支柱,是行動向導,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一個人、一個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核心價值觀的引領。發展起來的當代中國,更加嚮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強大的價值支撐。要振奮起人們的精氣神、增強全民族的精神紐帶,必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精神。
從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看,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廣泛的價值共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就要求我們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