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高原形成原因?
雲貴高原是怎樣形成的?
古生代時期興於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和泥盆紀……各地岩層中的海洋古生物的遺體和遺蹟古生物化石標本,就是距今三、四億年前生活在海洋裡的無脊椎動物和少數魚類等有脊椎水生動物,考證推論出距今三、四億年前的雲貴高原還是處於一片汪洋大海之中。
由於陸地的不斷擡揣,海水逐漸退落,使古地中海也就慢慢地消失了。特別是在地質年代中的原古代,古生代及中生代這段地球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地殼運動較為劇烈。今天的雲貴高原地域的地層,就曾先後經歷過晉寧運動、澄江運動、加里東運動、華力西運動、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等一系列地殼運動。在數億年的漫長的地球變遷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今天的雲貴高原地區獨特的地形地貌,這就是人們通常稱之為——“滄海變桑田”的深刻道理。
雲貴高原的成因是什麼?_?具體一點
雲貴高原在距今大約兩億年以前,是一個長期被海水淹沒的海灣,堆積了深厚質純而面積廣大的石灰岩。黔、滇、桂三省區石灰岩分佈面積近四十萬平方公里,約佔該區總面積的一半。石灰岩沉積厚度達三五千米以上,約佔當地沉積地層總厚度的百分之七十。這便為岩溶地貌的發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它們又被地殼構造運動擡升到了較高的位置,形成海拔一兩千米的大高原,有利於流水的侵蝕、溶蝕作用的進行。此外,這裡還是我國東部東北-西南走向和中部南北走向兩組山脈的交匯地區。東部貴州境內的大婁山、黔湘境內的武陵山等均為東北-西南走向,而西部雲南境內的點蒼山、烏蒙山和玉龍雪山等為南北走向的山嶺。因而這裡是一個構造斷裂破碎地帶。高原上的許多湖泊,如洱海、滇池就是由地層斷裂陷落而形成的“斷層湖”。同時,裂隙節理髮育,有利於雨水進入岩石裂縫,加速溶蝕作用。
雲貴高原氣候溫暖溼潤,植被生長茂盛。植物根部分泌的酸類以及植物體分解時所產生的酸類都特別多。因而這裡無論雨水、河水還是地下水,二氧化碳的含量都比較高。高溫多雨的氣候和茂密的植被,為雲貴高原的岩溶地貌發育提供了巨大的動力。無孔不入的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沿著岩石裂隙溶蝕出一道道裂縫,如果這些裂縫是直立的,就逐漸形成漏斗狀的凹坑和溶溝,再繼續擴展到彼此連通時,剩下沒有被溶蝕的岩石就成為石芽、孤峰和殘林了。如果水沿地下的裂隙溶蝕,就慢慢溶蝕成巨大的洞穴(溶洞)。地表水遇到地下溶洞,就會突然消失變成伏流(暗河)。因此,在石灰岩地區,到處可以看到秀麗多姿的石林,深邃曲折的溶洞,忽隱忽現的暗河和一座座橫跨河谷的“天生橋”。山奇水秀,嫵媚多姿。
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便形成了雲貴高原極為發育的岩溶地貌,其面積之廣,類型之多,為世界任何國家所不及。
雲貴高原的地貌形成原因
雲貴高原石灰岩厚度大,分佈廣,是工力作用形成。
一般內力作用把地表造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則使地表趨於平緩,可以由此判斷。
為什麼雲貴高原會形成喀斯特地貌?
與廣西相鄰的雲貴高原區喀斯特發育的特點與廣西喀斯特有顯著的差異,其原因是雲貴高原的地質條件比廣西複雜得多,可溶性的碳酸鹽類岩層與非可溶性的砂頁岩、火山岩交互成層,再加上褶皺緊密,斷裂錯綜,因而形成許多獨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點的可溶岩體,而不像廣西那樣是一個連續分佈的、褶皺平緩和巖性比較單一的、巨大的可溶性巖體。
雲貴高原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成因
雲貴高原的生態環境問題是石漠化。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荒漠化的現象, 原因是雲貴高原屬於喀斯特地貌,土層薄,降水強度大,植被破壞嚴重,流水的沖刷作用強。
雲貴高原氣候形成原因
屬於具有高原特性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總體表現: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但是,夏季,同時受東南風(來自太平洋)、西南風(來自印度洋)的影響,降水較多,而由於地處高原,氣溫比同緯度偏低。
冬季,受昆明準靜止鋒影響,西側(雲南)被暖氣團控制,溫和晴朗(所以昆明叫春城),而東側(貴州)陰冷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