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民族節目有哪些?
民族節目有哪些
川劇的變臉
四川連廂及肉蓮花表演大師牟慶雲、四川相書表演大師魯國華及飛刀花鼓惟一傳人劉陶
川劇 【川劇】又稱川戲。四川的代表性戲曲劇種。流佈於四川和貴州、雲南、湖北、臺灣等省。分上壩、資陽河、川北河、下川東四條"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壩派的中心。川劇歷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為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民國初,三慶會劇社彙集五腔劇目於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劇擁有上千劇目,尤以喜劇著稱。傳統表演程式自成體系,常為其他戲曲劇種借鑑吸收。還有變臉、藏刀、踢慧眼等多種特技表演。1949年後,川劇藝術進一步發展,多次組團到全國各地及歐、亞數國演出,受到觀眾讚賞,被譽為"天府之花"。著名演員競華、楊淑英、笑非、曉艇、藍光臨、劉芸、陳巧茹等,著名鼓師王官福等,均在觀眾中享有盛譽。?
木偶戲
【木偶戲】成都木偶形成於唐代,此後遍及城鄉。當時的木偶叫精木偶,長約0.3米,短小精幹,操作方便。上演的劇目如《引鳳樓》、《金山寺》、《群仙會》等皆為川劇傳統劇目。班社有祥瑞班、瑞樂班、字均班、榮華班等,多在各種神會、廟會及茶館、院壩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戲逐漸衰落。1949年後木偶戲得到重視,組建了專業的木偶皮影劇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木偶製作精細,造型美觀,已採用化工原料和紙型塑造。木偶的手籤子在衣服之外,稱為"外支棒"的杖頭木偶,其代表劇目有傳統戲《人間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現代戲有《老公公種紅苕》、《調皮的小白兔》、《劉文學》、《雷鋒參軍》等。成都木偶曾先後應邀到德國、荷蘭、瑞典、泰國、日本等國訪問演出,受到好評和歡迎。?
諧劇
【諧劇】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永梭首創的一種"詼諧戲劇"。一人獨演,不講究服飾場面,道常極其簡單,演員是劇中唯一主角,即劇中的第一種人--看得見的人;通過舞臺道具的依託和語言、表情、動作表演,以不同側面向觀眾顯示劇中的第二種人--看不見而似乎看得見的人。這是諧劇特有的表演手法。創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時期就創作出了《扒手》、《趕汽車》、《黃巡官》等20多個諧劇節目,1949年後又改編了《在火車上》、《結婚》、《十二點整》、《蘇二哥》、《打百分》等有影響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諧劇選》。1989年四川省舉辦了諧劇比賽,各省區方言諧劇紛紛登臺獻藝。?
四川評書
【四川評書】又稱評話,清初盛行四川,以說為主,輔以動作,以四川方言講述見稱。說書人藉助一張桌子,一塊醒木,一把扇子,一條手巾,一人表演,不拘時間,不擇地盤,書文可長可短,書資憑聽書人隨意給付。四川評書分"清棚"與"擂棚"兩大類。"清棚"重在文說,以清談為主,偏在文采,妙語連篇,以文取勝,以情動人。"擂棚"重在武講,以吼喊為主,摹擬形容,說書人用醒木在桌上用力拍講,手比足劃,眉飛色舞,力求形態逼真。當中又分"條書"與"墨書"。"條書"無底本,憑說書人編造故事;"墨書"有底本,說書人根據底本加工潤色,一部書能說上三五月甚至一年不等。"......
維吾爾族那有哪些民族風俗民族節目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晒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春節,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曆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3]。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
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節目有哪些
1,《最愛是中華》
《最愛是中華》是2014貴州衛視全新打造的一檔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遊戲比賽為推進方式,趣味性,競技性兼有的大型益智類節目.
2,《漢字英雄》
《漢字英雄》是河南衛視與愛奇藝聯手打造的中國國內首檔大型網臺聯動的文化綜藝季播節目。節目集綜藝性和知識性於一體,將文化和娛樂相融合,集合全國各地識字最多的青少年傾情參與,意在為青少年打造展示自己掌握漢字水平和個性的機會和舞臺,旨在提高當下電視和網絡節目的內容深度,挖掘自制節目的社會和媒體價值。節目由知名電視人馬東擔當主持,于丹、高曉鬆、張頤武等文化名人鼎力加盟擔當評委,誓言掀起漢字風暴,引領電視欄目新風向。《漢字英雄》手機同名APP同步上線,為觀眾創造全新互動模式。
3,《成語英雄》
《成語英雄》是河南衛視於2013年推出的一檔親情搭檔參與的季播類成語競猜互動節目,是《漢字英雄》的姊妹篇。節目形式為演播室成語競猜,以畫畫猜成語為核心,其中融入成語故事及選手間的情感故事。
4,《中華好詩詞》
《中華好詩詞》,於2013年10月19日在河北衛視首播,由河北電視臺發展研究部自主研發的一檔文化類大型季播節目。通過寓教於樂的輕鬆形式打造出一檔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優質文化節目。
5,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於2013年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和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播出。本電視節目形態設計研發者的關正文說:“為孩子們舉辦漢字聽寫競賽活動的想法產生於在美國有英語的全國拼字比賽,從1925年延續至今,一代代孩子參加,成為全民關注的帶有民族性質、國家精神的活動。我們的漢字那麼美,傳承又那麼重要,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活動。”
中華民族的節目介紹
關注少數民族文化、生活、社會發展狀態的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士,中國西部關注自身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的各民族同胞。《中華民族》欄目多年來致力於展現中華各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介紹中國西部的地域、人文環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傳統習俗和文化傳承,表現各民族同胞的精神面貌,促進各民族的發展進步,加強各民族間的團結和交流。 多年來,《中華民族》欄目記者的採訪足跡遍及內蒙、新疆、西藏、寧夏、廣西五大自治區和雲南、貴州、四川、青海等少數民族聚居的省份。題材範圍涉及了中華五十六個民族,製作出許多優秀專題節目和紀錄片。1999年《中華民族》與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共同主辦了“全國首屆少數民族人物短片大賽”。2002年初,製作了長達4個小時的春節特別節目《民族歡歌》。2002年9月製作了由廣電總局和國家民委主辦的《全國民族知識電視競賽》節目,四場共240分鐘。2000年9月至2002年3月製作播出了54集大型系列節目《走進西部》。《中華民族》欄目由於題材廣泛,她的節目形式也是多樣的,從1999年開始,以紀錄片和專題樣式為主,每期節目採取單一主題的方式,階段性地規劃主題。《走進西部》大型系列節目長達54集,是《中華民族》欄目在以往的單本優秀紀錄片的基礎上,發揮系列片的優勢,專門策劃製作的。在中央發佈關於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的初期,它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反映了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狀況、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西部人對西部大開發的渴望。內容涉及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環保、基礎建設等諸多方面。這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全方位、系統化的對中國西部的集中報道。攝製組分兩路於2000年9月出發,歷時十四個月,驅車八萬多公里,跨越了西部大開發所界定的十二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跋山涉水深入到西部少數民族的生活中採訪拍攝,並以車載演播室獨特的節目樣式和精心的編輯製作,在電視界和廣大觀眾中,尤其是西部地區得到了普遍好評。長期以來,《中華民族》欄目的採訪拍攝地多是在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在長期艱苦的條件下,欄目組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採訪作風和吃苦耐勞的傳統。少數民族節目拍攝難度非常大,許多地方道路條件差,有的地方還沒通公路,甚至還沒有電,記者們扛著機器一天步行百八十里也是經常的事。民族地區的生活條件艱苦、風俗各異,不習慣也得習慣,攝製組趕上什麼吃什麼,在農村沒有招待所,只能在老鄉家裡住,有時沒有床也沒有被子,只能用稻草鋪在地上,蓋上自己的衣服睡。面對這些,我們的記者從來沒有怨言、從不挑剔。可以說《中華民族》欄目的記者和編導往往比其他欄目的編輯記者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欄目組的記者,多年從事少數民族地區的報道,50%的編導是少數民族,他們比較熟悉各少數民族的情況,對少數民族也有著深厚的感情,再加上對電視事業的熱愛,所以吃苦受累對大家來說,都感到是一種人生經歷,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大家的這種工作作風、敬業精神在民族地區的老百姓和當地領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個少數民族的特色節目是什麼?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蒙古族摔跤、賽馬(那達慕)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適應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那達慕大會有著悠久的歷史。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唸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項目。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臨,草原上飄蕩著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之中。
朝鮮族盪鞦韆:盪鞦韆,是遼寧朝鮮族青年女子最喜歡的一項傳統遊戲。鞦韆架高為12至13米,在兩架杆的頂端架起一根橫木,橫木上繫上兩根約8至9米的鞦韆繩索,在下垂的兩根繩索底部栓著30釐米左右的踏腳板,盪鞦韆時,還要繫上安全帶子。朝鮮婦女身著彩色長裙,踏上鞦韆板,憑著腰部、臂部的力量向前後襬蕩,越蕩越高,如紫燕凌空,自由自在;如仙女騰雲,優美飄逸。 現在,盪鞦韆不但是端午節、中秋節和農閒喜慶日的娛樂項目,而且變成了體育競賽項目。比賽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比高空小花;二是比高空踢小鈴;三是比蕩高微線長度。比賽時,為了驗證誰蕩得高,事先在鞦韆架正前方豎兩根高高的竿子,杆子間系一條繩索,繩索中間掛上樹枝、花枝或銅鈴,誰能用腳踢著樹枝,或者用嘴叼著鮮花,或者踢著銅鈴的次數越多,誰就是優勝者。她們一般都能蕩5米多高,叮咚悅耳的鈴聲不斷地在空中飄蕩,她們的衣裙和裙帶隨風飛飄,她們用飛蕩的身體畫出了一道道彩色弧線,驚心眩目,矯健絕倫。圍觀者和其他參賽者為不斷髮出鋼鈴響聲而喝彩,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有時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便翩翩起舞,場面熱鬧非凡。 盪鞦韆不但顯示了朝鮮族婦女勇敢向上的精神風貌,而且顯示了她們的健康體魄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同時也為生活增添了歡樂幸福的色。
還有傣族波潑水節、回族開齋節等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說一說我的一個民族傳統節目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1]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我們常見的民族傳統節目有哪些?分別在農曆的什麼日子?有哪些古詩詞表現這些節目?快今天就要
我國的傳統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將每個傳統節日的日期、相關習俗、相關詩歌名句摘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曆三月初三。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鬆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繫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