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節能減排的意義

節能減排 為什麼要這麼做 是因為 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被破壞的代價,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群眾對環境汙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

節能減排的意義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節能減排的形勢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過程中,由於人類過分追求發展所帶來的滿足和發展的速度而忽視或淡薄了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致使在極大滿足自身物慾的同時,也給自身未來的發展埋下了諸多隱患,這些問題隨著時間

的推移暴露越來越明顯,直至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如溫室效應的出現、水汙染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問題都歸於人們對發展的片面理解,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視了環境保護。事實上,只有科學的發展才能不斷解決人類所面對的問題。這是其一。

節能減排不僅是企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對環境汙染所帶來的問題。社會的主體是人,節能減排的主體也必須是人,節能減排必須從每一個來抓起。由於個體的認識不足或者忽視,致使一個水、電等白白的浪費掉、汽車無情地冒著黑煙……。不是沒有人注意到環境的惡化,已經所帶來的危害,而是多數人認為環境汙染問題離自己很遙遠,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費自己的錢財,甚至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有錢,無所謂浪費。殊不知,水、電、氣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資源,現在的浪費,就給子孫後代帶來無窮隱患。因此,節能減排人人有責,需要人人蔘與。這是其二。

當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去年以來,全國上下加強了節能減排工作,國務院發佈了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制定了促進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做出了工作部署,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去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節能降耗和汙染減排的目標,加大了“十一五”後四年節能減排工作的難度。更為嚴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汙染行業增長過快,佔全國工業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業增長20.6%,同比加快6.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認識不到位、責任不明確、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實、協調不得力等問題。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扭轉,不僅今年節能減排工作難以取得明顯進展,“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也將難以實現。

節能減排的意義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群眾對環境汙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節能減排”的必要性

是溫室效應引起的:

溫室效應(西班牙語)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短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據估計,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佔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如果大氣不存在這種效應,那麼地表溫度將會下降約330C或更多。反之,若溫室效應不斷加強,全球溫度也必將逐年持續升高。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

除二氧化碳以外,對產生溫室效應有重要作用的氣體還有甲烷、臭氧、氯氟烴以及水氣等。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相應增多;又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氣中應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由於二氧化碳逐漸增加,溫室效應也不斷增強。據分析,在過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氣溫上升0.5℃。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將上升1.5—4.5℃,而在中高緯度地區溫度上升更多。

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恆定。這是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始終處於“邊增長、邊消耗” 的動態平衡狀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80%來自人和動、植物的呼吸,20%來自燃料的燃燒。散佈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於水中。還有5%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質貯藏起來。這就是多年來二氧化碳佔空氣成分0.03%(體積分數)始終保持不變的原因。

但是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加,工業迅猛發展,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遠遠超過了過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於對森林亂砍亂伐,大量農田建成城市和工廠,破壞了植被,減少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條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漸縮小,降水量大大降低,減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條件,破壞了二氧化碳生成與轉化的動態平衡,就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就使地球氣溫發生了改變。

在空氣中,氮和氧所佔的比例是最高的,它們都可以透過可見光與紅外輻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過紅外輻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熱量輻射到太空中,具有調節地球氣溫的功能。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會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地球彷彿捂在一口鍋裡,溫度逐漸升高,就形成“溫室效應”。 形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其中二氧化碳約佔75%、氯氟代烷約佔15%~20%,此外還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種。

......

我國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有什麼現實意義

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對於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具有極其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也是我國對國際社會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要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節能減排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於中國的能源家底,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富煤、貧油、少氣。而實際上,煤炭資源雖然絕對數量龐大,但1800億噸左右的可採儲量,只要除以13億這個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均資源佔有量就會少得可憐。石油,我國去年消費原油3.2億噸,當中1.5億噸來自進口。這就是說,即使將新發現的渤海灣大油田10億噸儲存全部開採。也僅夠我國用三年。目前我國探明石油儲量約60億噸,僅夠開採20年,剛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我國節能的壓力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特別是,我國還是世界上能源浪費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我國不能像美國那樣消耗能源,現在我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200公斤,美國每人每年消耗3噸。2020年,中國15億人口,我們如果像美國一樣每人消耗3噸,每年就需要45億噸,去年世界石油產量只有40億噸, 40億噸石油貿易量只有16億噸,加上成品油20億噸貿易量,全部貿易量給中國都不夠。我們必須走一條新興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節能減排是應對資源稀缺與環境承載能力有限的挑戰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我國的石油、天然氣人均佔有儲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種礦產資源人均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左右,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環境形勢更加嚴峻,主要汙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汙染,土壤汙染面積擴大,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扭轉。發達國家上百年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近20多年來在我國集中出現。由於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期,重化工業較快增長還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這一過程中能源資源消耗和汙染排放與經濟增長一般呈現正向關聯。因此,在資源稀缺與環境承載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長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資源難以支撐,環境難以容納,社會難以承受,科學發展難以實現。

第三、節能減排是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順應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戰略舉措。

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為代價的,並且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有關研究表明,過去5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的原因,90%以上與人類使用石油等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生態危機。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廣泛共識。保護生態環境,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發展中國家也要發揮後發優勢,避免走發達國家“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對於我國來講,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既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也是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是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選擇。參考資料: ......

相關問題答案
節能減排的意義?
節能降耗的意義?
春節對中國的意義英語?
節日存在的意義?
節制資本的意義?
如何節能減排?
如何節能減排英語作文?
小數減法的意義是什麼?
端午節吃餃子的意義?
感恩節在中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