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硯臺磨墨?

General 更新 2024-12-26

硯臺怎麼用?

硯臺的正確用法:

1、平時儲水:硯也需要滋潤,平時需要每日換清水貯之,硯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養研」

2、使用時須換清水:用小壺滴清水在硯臺表面,再用墨碇研磨。注意熱水傷潤損墨。

3、用後刷洗:硯石使用之後,必須將餘墨滌去,不可使之凝於硯上。不然殘墨乾則結成渣塊,第一妨礙研磨,第二傷筆亳,且會損害硯面。若與新墨相混,則無下墨或發墨之利。

洗的時侯可以用絲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堅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傷害光滑的硯面。如果須要帶出場的話,最好陰乾,不要用紙類擦拭,以免殘屑留存,與墨相混。

4、新墨輕磨:新墨稜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損傷硯面,使用時輕輕磨就可以了。

5、將墨取出:研墨之後,即須將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則墨與硯膠黏難脫,易損硯面。

若不小心黏住,可先用清水潤之,將墨在原處旋轉,待其鬆脫後再取出。

硯臺的使用方法:硯臺怎麼用 如何用硯臺

硯臺的主要作用是磨墨,所以必須要有墨條或墨塊,先放一點水在硯臺上,用墨塊在水裡慢慢研磨,直到水變成墨汁就行了,現代社會除了書畫工作者還要用到硯臺,一般人買硯臺只是為了收藏欣賞了。

硯臺如何使用與保養?

硯臺的使用與保養:1.硯的各部位名稱

硯的各部位名稱,硯在使用時的特殊用語,對一個初研究硯的人,均必須先加以熟記,如此才會對有些必要的文字敘述,易於瞭解。

硯池--是貯墨汁的凹下部份。又名硯海、硯泓、硯沼、或墨窩。

墨堂--是磨墨的部份。又名硯岡、墨道。

硯緣--是硯周圍的邊緣。又名硯脣。

硯面--指硯的表面。又名硯表。

硯背--指硯的後背。又名硯下,硯陰。

硯側--指硯的四方側面。又名硯旁。

2.硯的特殊用語

石品--亦稱石質,指石材的溫潤、粗糙及優劣等。

鋒鋩--指磨硯處石質粒子的銳利程度,與粗細之意不同,鋒鋩強者,容易使墨汁變濃,但不傷筆,(石粗者傷筆),好硯久用後鋒鋩減弱,磨成墨汁慢,必須用乳石、柔石或柳炭條研磨,使硯面變銳,增加鋒鋩。

硯式--指硯的外形姿態,如硯式「四直」,即長方硯,「八稜」即八角形硯。

乳石--制硯完成,用作最後打磨用之研磨石,磨後使硯堂有鋒鋩。磨石依粗細分為五種;稱為「五道石」,研磨時先粗後細,最細軟者稱為乳石。

油腦--制硯經乳石開鋒鋩後,全身薄塗石臘,以保護鋒鋩及塵土,亦有在側面塗薄漆者,防止硯石風化。

用硯--指以實用為主之硯。應如清朝陳恭尹所描述,硯之為用,發墨而不損毫,石粗則銼墨,細則拒墨,皆不適宜,不質應玉肌、膩理、滋潤、不凍,著水磨墨,油油然,與墨相戀。

觀硯--指並不太實用,而可供鑑賞品味之硯、如硯之色澤,式樣,石紋,石眼及雕刻之花飾等。

銘硯--指硯背刻有文人雅士之銘文,對硯之品賞及收藏者敘述之類,識者以為古硯偽銘甚多,真正好的名硯,均不願輕刻銘。

貢硯--為各地良石刻硯貢獻與朝廷者,應皆為最好的硯,始於宋時常精刻五爪龍身。

眼硯--特別指端溪石硯中有石眼者,較為名貴,石眼有優劣,名貴程度亦異,端硯有眼及青花者大多為一級硯,而一級端硯,也有無眼者。市上有以異色石嵌入硯中,冒充石眼者,不可不知。

硯水--指磨墨用的水,除沸水、冰水、茶水不可用以外,其它清水均適用。

磨墨--中磨得墨汁之意。日本人磨墨用力大而速,用一往一複式磨。中國人用迴轉式磨,著重氣定神閒、緩慢溫柔,其優點一則所得墨汁較細,再則藉磨墨時間培養書畫或寫作情緒。

發墨--硯的品級,發墨為主要條件之一,一般人卻將墨快濃,誤為發墨好,或稱易發墨。正確的說,發墨不是易磨,而是指墨在硯中生光發豔,隨筆旋轉流暢,洗硯時「泮然立盡」,也就是說,石性堅潤者,能發起墨汁,也不滯結在硯上的意思。古人認為易磨為「下墨」,墨如油泛為發墨,端溪水坑所出之佳石,下墨、發墨兩者兼備,故極名貴。

下墨--為磨墨時,快得墨汁之意。所謂「下墨」快,與「得墨」快的意思相同。下墨快,通常是不發墨,如果試用用一錠好墨,在優、劣不同的二硯上磨墨,劣硯下墨快,硯石粒子粗,磨得墨汁粒子也粗,故墨多無光,寫出來的字也乏神爭。優硯與優墨相配,既下墨,也發墨,字畫自必神采奕奕。近人常將下墨與發墨的意義混淆,也有古人的筆記將下墨誤為發墨者。

拒墨--謂硯在磨墨時,墨錠在硯上滑走,久不見墨汁,墨汁油滑而難定著硯上,此現象多為硯面有油塵,或經人手多次撫摩的結果。新硯經過塗臘,用時未將臘除去,也有此現象。滑墨、走墨為同義語。

受墨--與拒墨相對,為硯容易接受墨汁定著之意。同義語有著墨、留墨及親墨等。

銼墨--為磨墨時,墨成小碎片崩脫,此因硯材過分細滑與墨質不佳所引起。

宿墨--墨汁磨成後,留存墨池一~二日以上者,稱為宿墨,墨汁久露空中,水蒸發、膠變質,字跡乏光采,但有一些畫家,嘉用宿墨,取其老辣之趣。同義辭有宿瀋、滯墨、及死墨。

墨鏽--硯著墨久存不洗,好比鐵鏽(鏽),入水久浸不浮者,稱為墨......

硯臺磨墨時,到底是什麼在出墨,是那個棒子嗎,它叫什麼?

墨錠

墨錠是將墨團分成小塊放入銅模或木頭模後,壓成墨錠作為書畫類用品的,其精緻的樣式、文字、圖繪、刻工、塑鑄及外表裝飾等,無一不體現出具有東方氣質的藝術價值。

使用新墨時須注意劃傷硯臺內面,“新墨初用,有膠性並稜角,不可重磨,恐傷硯面”。

墨錠

墨錠是將墨團分成小塊放入銅模或木頭模後,壓成墨錠作為書畫類用品的,其精緻的樣式、文字、圖繪、刻工、塑鑄及外表裝飾等,無一不體現出具有東方氣質的藝術價值。

使用新墨時須注意劃傷硯臺內面,“新墨初用,有膠性並稜角,不可重磨,恐傷硯面”。

墨錠是將墨團分成小塊放入銅模或木頭模後,壓成墨錠作為書畫類用品的,其精緻的樣式、文字、圖繪、刻工、塑鑄及外表裝飾等,無一不體現出具有東方氣質的藝術價值。

使用新墨時須注意劃傷硯臺內面,“新墨初用,有膠性並稜角,不可重磨,恐傷硯面”。

書法裡磨墨用的東西是什麼

硯 墨塊

學書法是用墨汁好還是用硯臺磨墨好

答案很明確:磨墨好!但是具體解釋清楚並不容易,簡要說一下吧:1、磨墨的膠比較少,運筆更流暢。墨汁裡面的膠比較多,運筆費勁,加水又不黑了。2、磨墨的顏色更漂亮!而且越放越漂亮,墨汁的顏色往往是死黑一片,而磨出來的墨有很多變化。3、磨墨對紙張適應程度更高。很多宣紙用墨汁寫出來效果平平,但用磨墨寫出來效果不錯。還有些加工過的紙張,因為表面光滑墨汁寫不上去,但磨墨就能寫上。這是為啥乜?我猜是磨墨的顆粒更細的緣故。磨墨其實也挺快的,如果選對石頭的話。端硯太光潔,磨的慢,當然您老人家如果有書童就不用操心了。歙硯快!澄泥硯也快!所以硯不用太好。

怎樣用硯來磨墨

以清水逐漸加入: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雜質,則磨出來的墨就不純了。至於加水,最先不宜過多,以免將墨浸軟,或墨汁四濺,以逐漸加入為宜。墨正:柳公權有所謂的「筆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力勻而急緩適中: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指按推用力」,輕重有節,切莫太急。濃度適中:這裡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筆,也是用濃墨寫的,差別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濃淡。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形成一團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墨團,怎麼有筆畫可言?但也別矯枉過正了,拿濃到像半凝果凍的墨來寫字也是很可怕的。還需記得用潔白紙,以濃墨為佳,若用有色紙,則可以稍淡。隨磨隨用: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書,極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現成墨汁,有些膠重滯筆,有些則濃度太低,落紙極易化開,防腐劑又多,易損筆鋒,不宜採用。儲放匣內:研墨完畢,即將墨取出,不可置放硯池,否則膠易黏著硯池,乾後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溼變軟,兩敗俱傷。也不可以曝放陽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還是放在匣內,即可防溼,又避免陽光直射,不染塵,是最好方法

硯臺怎麼用?什麼墨池,墨堂怎麼分,怎麼使用? 養硯,是在哪部分儲水?

上面這個是我的硯臺,豎立在上面的是墨條。墨條在硯臺上磨就出墨汁,平平的那一部分就是硯堂,用來磨墨的。磨好的墨汁推到那個凹的地方,那個地方是墨池,用來存墨的。

養硯的話,不用的時候每天給它打一盆水,泡在裡面一個小時都行了,主要是讓他喝飽水分,使硯臺石質細膩,磨出來的墨更加細膩!每天用完都要洗乾淨,一般用軟橡皮擦乾淨上沒的墨跡!

硯臺怎麼用,磨墨的東西丟了可以用什麼代替

....這麼簡單都不知道嗎? 雞蛋或者光滑點的石頭

硯,買好了墨條,就是不知道怎麼磨墨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按需要的用墨量在硯堂滴上清水,然後用墨條在上面按一個方向轉圈研磨,直到墨濃為止。根據自己的需要磨出相應的墨汁濃度(磨幾次後就能掌握了)。如果用墨量很大,硯堂盛不下,可以分幾次墨,然後把每次磨出來的墨推入硯池。

相關問題答案
怎麼用硯臺磨墨?
墨條和硯臺怎麼用?
墨墨背單詞怎麼用?
模型打磨膏怎麼用?
饑荒傳送臺怎麼用?
公爵鋼筆墨水囊怎麼用?
鋼筆一次性墨膽怎麼用?
臺式電腦怎麼用鍵盤?
我的世界注魔臺怎麼用?
第三方支付平臺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