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魏國的建立者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5-01-11

魏國的創立者是誰

春秋時的魏國: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

戰國:國君姬姓魏氏。

三國的曹魏政權:曹丕。

北魏:拓跋珪。

東魏:名為北魏孝文帝年僅十一歲的曾孫元善見為孝靜帝,實為高歡掌權。

西魏:宇文泰掌權。

瓦崗大魏:翟讓。

德魯依到底是怎樣一個職業啊?

Dryad一詞原自druids,即德魯伊。Dryad在羅馬、希臘神話中意指森林女神,傳說每一棵橡樹都居住著精靈,而這些樹精通過dryads向人類傳達神諭,因此呢後世的文學著作中Dryad通常以樹精的形象出現。德魯伊常在現代的文學、影視、動畫、和遊戲裡出現,比如暴雪的著名遊戲《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等均有他的身影

簡介

德魯伊能駕馭強大的自然力量來維護平衡並保護生命。隨著經驗的增長,德魯伊們可以釋放大自然的原能量去對抗敵人,從很遠的距離將神的憤怒降臨到他們身上,用魔法藤蔓束縛住他們,或者使他們陷入無情的旋風中。

德魯伊也可以用這能力來治療傷口和恢復垂死同伴的生命範他們與艾澤拉斯的動物生靈相契合。

身為變型專家,德魯伊能輕鬆地變身為熊形態、貓形態、飛行形態或者水棲形態。這種適應性讓他們在冒險活動中可以擔任不同的角色。片刻間把敵人撕碎或者從天空中縱覽戰場。這些自然秩序的守護者是艾澤拉斯大陸上最多才多藝的英雄,對於迎而來的新挑戰他們必須隨時做好萬全的準備。[1]

資料

德魯伊是多才多藝的戰士,因為他們幾乎能滿足每一個角色——治療、肉盾和傷害輸出。德魯伊必須根據情況來決定他們選擇什麼形態,因為每一種形態都有著特殊的用途。

類型 坦克, 治療, 遠程魔法傷害輸出, 近戰傷害輸出

標準條 生命, 法力值, 怒氣, 能量

可用的護甲 布甲, 皮甲

可用的武器 匕首, 拳套, 單手錘, 長柄武器, 法杖, 雙手錘[1]

特徵

多重技藝

德魯伊多變的形態使他們承擔不同的角色,主要是肉盾、治療以及傷害。他還能在陸地上,在海洋裡,在天空中變身為快捷的旅行形態。

治療

通過召喚自然的力量,德魯伊能很快地讓他受傷的同伴恢復生命。

防禦

當變身為熊形態的時候,德魯伊擁有堅厚的皮膚以及威風的外表,這使他們成為那些弱小的隊伍成員在第一線的理想保護者。

近戰和遠程傷害

德魯伊能呈現出野貓的形態以便近身爪擊和撕咬敵人,或者變身為一隻充滿野性的月夜梟獸從遠處猛攻敵人。[1]

天賦

德魯伊的天賦主要用於改善他們的自然之力和動物形態,增強他們召喚自然現象的能力,或者增加他們治療法術賦予生命的潛能。

魏國的戰國名人有誰

魏無忌、樂羊、西門豹、田子方、公孫衍、田需、張旄

魏國是誰建立的啊?

魏國(公元220年-265年),始於魏文帝曹丕,滅亡於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武帝,魏朝,計曹操共5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漢獻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在魏郡治所鄴建宗廟,平定漢中後進爵“魏王”,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其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佔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餘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佔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定鄴為其治所,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一般稱孫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魏在三國之中佔據最大地區, 都在中原, 又有漢室禪讓, 向來稱為正統王朝。期間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 令中國政治漸漸變成世統壟斷。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制,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直到南北朝結束後才被廢止。

三國時期戰爭不斷,隨著蜀漢國力日下,263年魏國司馬氏展開攻蜀計劃,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等攻蜀,結果蜀主劉禪出降,蜀漢亡國。後司馬昭死,其子司馬炎於266年篡魏自立,國號晉,曹魏遂亡。

春秋的建立者是誰?戰國的建立者是誰?

春秋和戰國都不是朝代名,而是周朝的兩個時期。

周朝以公元前770年為界,前者以鎬(今西安附近)為都,稱為西周;後者稱為以洛邑(今洛陽)為都,稱為東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荒淫無道,導致申、曾等國聯合犬戎攻破鎬,周幽王戰死。各諸侯國軍隊又與申、曾軍隊對犬戎內外夾攻,趕走了犬戎。周幽王太子宜臼在諸侯的擁立下即位,是為周平王。由於鎬遭到了戰爭的嚴重破壞,而且,犬戎雖敗退,但仍能隨時殺到鎬,因此周平在諸侯的護送下東遷成周(即洛邑),史家一般把遷都洛邑以後的周朝稱為東周。

東周一般又被分為兩個時期:前一段時期為春秋,後一段時期為戰國。前者得名於《春秋》一書;後者得名於當時的列國分爭。

至於春秋戰國的時間,歷史上有好幾種說法,目前廣為流為行的是司馬遷的劃分方法,即春秋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元年),結束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三年);戰國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結束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

其他的分法,比較典型的是司馬光的分法,他沒有改變春秋時期結束的時間,但是把戰國開始的時間推後了73年,即以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作為戰國的起點。他的依據是出於儒家的歷史觀,並因此出現了一段非春秋非戰國的時期,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因此史家還是採用司馬遷的分法,即春秋結束就是戰國,不存在非春秋非戰國的時期。

周朝亡於公元前256年(周赧王59年)。周朝在滅亡前,周王已混得非常慘了。公元前344 年,齊魏“會徐州相王”,已開始諸侯稱王。公元前325 年,秦惠文王稱王,韓、趙、魏、燕、中山“五國相王”。楚在春秋時期,就一直稱王。諸侯稱王事實上已不承認周為宗主國或者共主了。

戰國以後,周本來很弱小,內部又不斷髮生王位的爭奪。到考王時(公元前440—前426 年),他自居於洛陽(成周),封其弟揭於河南(王城),是為西周桓公。桓公卒,子威公伐立。公元前367 年,威公去世,少子根和公子朝爭立。韓、趙兩國幫助少子根即位於鞏(今河南鞏縣西南),是為東周惠公。這樣,周已分裂為西周(以河南為中心)和東周(以鞏和洛陽為中心)兩個小國。周王這時已經完全沒有土地和人民,成了名符其實的光桿司令,依附於西周,可以說此時的周王與路邊的乞丐沒有什麼區別。

西周和東周兩個小國,他們相互攻伐,相互傾軋,也參與其他諸侯國的合縱與連橫,一直延續到戰國後期。

公元前256 年,以韓、趙為首的伊闕合從攻秦之戰,西周也參加了。失敗後,西周君獻出了土地和人民,就滅亡了,同年,西周君和最後一任周王周赧王死在秦國。前249 年,秦又攻滅了東周。從此,距秦統一六國已不在遠。

戰國的建立人是誰?

戰國時期 (公元前 476 年 ~公元 前 221 年)

另一說戰國時期 (公元前 403 年 ~公元 前 221 年)

隨著水利的興修,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春秋中後期,各諸侯國的經濟得到發展,政治形勢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勢力逐漸發展起來,著名的如魯國的三桓,齊國的田氏,晉國的六卿。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控制和瓜分公室,並互相爭鬥,以擴充領地。晉國的六卿爭鬥到最後,剩下韓、魏、趙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廢除了齊康公,自立為國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認。三晉和田氏的勝利,宣佈了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殘酪政治法則。於是,以魏國的李悝改革為起點,各國爭相進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變法運動。變法的核心是將勞動者固著到土地上,以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社會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統治者對物質享受的貪慾急驟膨脹。增加剝削量的最直接的辦法,是掠奪更多的土地,而掠奪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徑是戰爭。所以,這個時期戰爭頻繁。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歷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從此,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

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秦、韓、趙、魏,人稱“戰國七雄”。

春秋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併,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齊,楚,即“戰國七雄”。此外還有越國一個較為強大的國家。小國有東周,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佈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蜀,越。

七國的疆土地理:

秦:約佔有今陝西關中和甘肅東南部

魏:約佔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東部

趙:約佔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韓:約佔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齊:約佔有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楚:約佔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的一部分

燕:約佔有今河北北部,遼寧,吉林的一部分

戰國前期,“七雄”形成,各國將精力用在內部整理上。各國招賢才能,勵精圖治,像李悝,吳起,商鞅等人的變法維新就發生在這時期。

戰國中期,就是大戰的時候。真是:“國無寧日,歲無寧日”“邦無定交,土無定主”的混戰局面。 各個國家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擴大國土的勢力,君主們都相繼稱王,獨霸一方。一方面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圖強,加強軍備;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頻頻爭取別國的“合縱”“連橫”。

戰國後期,秦國昭襄王用範睢為相,採用了“遠交近攻”之計,破壞了各國的“合縱”,加強了秦國的國力,軍事,成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強國,削弱了各國的力量。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20236.htm

誰是秦國的建立者?

秦莊公

造父得幸,其旁系家族連帶受寵。周孝王時期,造父侄孫非子被安置於汧、渭之間管理馬匹,馬畜蕃息,周孝王封非子於秦,別出大駱之族,作為周朝的附庸,繼續嬴姓的祭祀,號曰秦嬴。非子死後,其子秦仲與戎人血戰有功,周封秦仲為大夫。周宣王六年(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殺,太子其即位,是為秦莊公。

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3333.htm#3

戰國末年天下分七國,分別是哪七國?建立者是誰?

是齊、楚、秦、燕、趙、魏、韓 建立著(按我寫的循序說)秦國:贏姓,始祖伯益. 楚國:羋姓,始祖鬻熊. 田齊:媯姓,田氏,始祖田完. 趙國:贏姓,趙氏,始祖造父. 燕國:姬姓,始祖召公奭. 魏國:姬姓,魏氏,始祖畢公高. 韓國:姬姓,韓氏,始祖韓武子萬

戰國時期的魏國,最後一位國君是誰?

魏國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魏文侯(前424年在位,前403年成為侯爵——前387年)

魏武侯(前386年——前371年)

魏惠王(前370年——前335年)

魏襄王(前334年——前319年)

魏哀王(前318年——前296年)

魏昭王(前295年——前277年)

魏安釐王(前276年——前243年)

魏景湣王(前242年——前228年)

魏王假(前227年——前225年)

這樣

魏朝誰建立?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於洛陽後,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退位、篡奪漢室政權,在洛陽稱帝,曹魏始建。 386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改國號為魏,建都平城。 534年高歡擁立年僅十一歲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孫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東魏開始。 北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脫離高歡,從洛陽逃至長安﹐投靠北魏將領﹑鮮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文帝),史稱西魏,政權實由宇文泰掌握。

相關問題答案
戰國魏國的建立者是誰?
東漢的建立者是誰?
中國微信的發明者是誰?
中國京東的創始人是誰?
中國最美的女明星是誰?
董建昌的扮演者是誰?
三國演義的小霸王是誰?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誰?
火箭的發明者是誰?
去年的樹作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