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學中醫?
如何學習中醫
一個老中醫告訴我,買些簡裝本的書籍,沒那麼花裡胡哨的名稱和包裝的,可以從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入手的,不過要有一點基本的藥材知識和古文知識。
求速成的一般都有點誤人子弟……
如何學習中醫?(中醫入門)
中醫學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被一些工作繁忙的白領和過著安逸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所喜愛。也有許多人喜歡看一些關於中醫的書籍,同時一些相關的中醫養生節目也同時應運而生。對於有時間有精力來學習中醫的人,這些書籍和節目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裨益呢?因為本人很少關注這些節目,閱讀這些書籍,所以也沒有多大的發言權。但對於即將步入之門的中醫系學弟學妹還有試圖系統瞭解中醫的人們,我還是有一些個人意見和建議的。有人說讀中醫就要讀經典,這是至理名言。但是未曾入門的人不可能讀得懂經典的,就好像一個不會走路的嬰兒,你不可能用訓練劉翔的方式去訓練他跑步。能夠將中醫經典中的一部融會貫通的人,必定是一位醫術高超的醫生。所以,初學的人讀經典,一本書讀二三十遍不知所云都是有可能的。那麼初學中醫的人應該怎麼去學中醫呢?首先任何技術都必須要有理論的基礎。中醫基礎理論對於一個學中醫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陰陽五行、不瞭解六淫七情、不知道五臟六腑的生理特點、不明白經絡走向的人很難明白和理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教材當然是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權威著作,但不得不說,一般作為教材的書籍,可讀性都相對比較低。我向學弟學妹們推薦的是秦伯未先生的《中醫入門》,這本書的可讀性是比較高的,而且秦伯未先生綽號“秦內經”,對於中醫經典著作倒背如流,這本書是帶領大家步入中醫之門不可多得的一部著作。此外,方藥中先生的《中醫基礎理論通俗講話》同樣也十分具有可讀性。中醫基礎明白之後,就要學習一下中醫的診斷學。中醫診斷是最為複雜最為難學的一個科目。因為中醫最吃功夫的就是辯證論治。學習這門學科,最為系統的就是《中醫診斷學》的教材了,其中編撰最好的是被稱為五版教材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鄧鐵濤先生組織編寫的《中醫診斷學》,但是同樣可讀性不高。焦樹德先生的《從病例談辨證論治》和方藥中先生的《辨證論治研究七講》可以彌補可讀性的問題,但是這兩部書,都需要讀者擁有一定的中醫學知識。中藥的學習是中醫學習的一個重點,《本草備要》是一部不錯的著作,薄薄的一個本子。可讀性遠遠高於《中藥學》的教材。此外《藥性歌括四百味》《藥性賦》都是歌訣形式的中藥著作。如果是學習中醫的學弟學妹們,這兩本書背一背,對中藥的應用有很大的裨益。至於聞名天下的《本草綱目》可讀性很高,但是見過全本《本草綱目》的人基本上都望而卻步,人名衛生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金陵版的《綱目》絕度有防身的效果,足足有十多斤重,絕度不是兩三年可以讀完的東西更不要說背下來了。我覺得《本草綱目》可以作為字典一類的工具書來應用,不適合當做學習書目來閱讀。方劑的學習其實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階段。中藥爛熟於心的話,對於中醫的處方會有一定的理解。方劑學歷代初學者推崇的是《湯頭歌訣》,這部書的作者和前面提到的《本草備要》的作者是同一個人——清代的汪昂。汪昂本身不是醫生,而是一個富人。他組織了當地一大批名醫為他編寫醫書,最後以汪昂的名字署名出版。雖然如此,他組織編寫的許多書都是中醫入門的很好著作。《湯頭歌訣》詩歌的形式編寫使讀者便於背誦,當代《方劑學》所附的方歌大多數是出自《湯頭歌訣》,還有一部分是根據湯頭歌訣改寫的。晚清名醫大多入門時都曾經背誦過汪昂的《湯頭歌訣》。讀過上述書籍的話,基本上已經可以說一隻腳步入中醫之門了。對於並非學習中醫的人來說,懂了這些,再找中醫看病的時候,你至少可以分辨出醫生的優劣和處方的合理性了。如果是學習中醫的人呢?這些遠遠不夠,還沒完全入門呢。中醫院校的學生,讀過這些書就可以認真學習中醫的內、外、婦、兒了。學習這些科目時,有一本書是值得閱讀的,那就是《醫宗金鑑......
如何學習,才能成為一名名中醫
想要成為一名中醫,首先要學習相關的中醫知識,並且掌握各學科的知識靈活運用。
目前學習中醫的正規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考試,考入有中醫專業設置的學校,在學校進行系統的學習,並且完成畢業。另一種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學歷,可以通過師承的方式來進行中醫的學習;老師具有醫學專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從事臨床工作二十年以上;有豐富、獨特的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醫德高尚,在群眾中享有盛譽,得到同行公認;應聘在醫療機構堅持臨床實踐,能夠完成繼承教學任務;同一指導老師在同一時期內帶教學生不得超過兩名。連續跟師學習滿三年,參加師承出師考試。
其次,想要從事中醫,必須通過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獲得執業資格。考試報名條件如下:
參加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分為三類,一類是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高中等中醫藥院校畢業生;一類是國家認可的以師承方式學習的人員;一類是符合報名條件的外籍人員和臺港澳居民。
(一)具有規定學歷的學生
1、具有高等學校中醫學專業專科學歷,以及具有中等專業學校中醫學專業學歷,畢業後在醫療、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申請參加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2、中醫類別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報考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資格考試。
(二)師承和確有專長考生
1、《執業醫師法》頒佈以前的人員
(1)在1998年6月26日前已經縣級以上中醫藥管理部門批准取得有效行醫資格的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學人員,經過資格考核可以申請參加考試,1999年和2000年未申請參加資格考核的除外;
(2)在1998年6月26日前已經地級以上中醫藥管理部門審定為確有專長並經縣級以上中醫藥管理部門批准取得有效行醫資格的人員,經過資格考核可以申請參加考試,1999年和2000年未申請參加資格考核的除外。
附:《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
2、《執業醫師法》頒佈以後的人員
(1)師承人員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需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學歷;具有經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批准的師承關係合同和《出師合格證書》;連續跟師學習滿三年,申請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出師後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中試用期滿二年;申請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出師後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指導老師必須具有醫學專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從事臨床工作二十年以上;
(2)確有專長人員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應具備;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十年以上,並經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確認醫術有專長;
(3)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工作滿五年的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
(三)外籍人員和臺港澳居民
1、 外籍人員;
(1)取得我國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並在提供外籍人員在中國中醫學專業學歷教育的高等中醫藥院校附屬醫院實習滿一年的外籍人員,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2)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我國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2、 臺港澳居民:
(1)臺灣居民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和外籍人員條件一樣;
(2)取得內地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後,在內地三級中醫醫院不間斷實習滿一年並經考核合格。獲得香港和澳門合法行醫權並在香港和澳門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港澳居民,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3)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內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4)香港居民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並取得香港合法行醫......
我想學中醫,應該怎麼學,從何入手
從《中醫基礎》開始,之後看彭子益的《古中醫的圓運動》,之後看歷代醫家的著作。最後看看郝萬山講傷寒論
如何才能自學中醫
你好,我也一直在自學中醫,買過上千元的書,從中也可以窺到一些端倪,哪些書適合自學我可以給你一點建議。你剛開始可以買 林政宏博士的書,和陳華豐醫生寫的書來看,他們的書可以令你堅定學習中醫的信心,同時開闊對中醫的眼界和認識。這兩人的書以後也可以作為中醫參考書來看。(但是他們兩人寫的書全部加起來少說也要上百塊了,你想全部都買的話,兜裡也要有錢才行。)
另外你也可以買中醫考試系列的口袋書來時時閱讀、背誦,不同出版社都有出的,內容大同小異,一套大概就幾十元左右,對你打下學習的基礎很有幫助。
另外同時還可以配合網絡的視頻進行學習,現在優酷、土豆網等等,都有很多好心人上傳的教學視頻,你有空可以下載學習一下。(例如,優酷有李德新教授主講的“中醫基礎理論”,可以看看。)
一點建議,並非是替別人打廣告,各位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繼續發問。
學習中醫,造福人類,救死扶傷,功德無量。
祝你成功!!!
怎樣最快的學好中醫。?
中醫入門,只需學好四門功課即可:《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傷寒論》。
一、學問勤中得 自學有三忌
宋人汪洙說:“學問勤中得”,確為至理明言。這對於以業餘學習為主的自學者而言,顯得更為重要。只有珍惜時間、勤奮好學,才能有所成就。正如高爾基所指出的“天才出於勤奮”,又說:“時間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份,勤勞者能叫時間留給串串的果實,懶惰者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
當代著名的中醫專家、北京中醫學院劉渡舟教授指出,自學有“三忌”,即一忌浮、二忌亂、三忌畏難。我們認為這些對自學者的確頗有啟迪。
(一)忌浮
是指對學習內容,用心要專,要深入理解。切忌只滿足於一般的理解。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瀏覽,或是“一目十行”的不求甚解,那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為了深入理解學習內容,必須既要勤讀、勤寫,更要勤思、善思。即不僅要認真讀書,更要勤于思考。可通過書寫讀書筆記或學習心得,將學習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對比與歸納綜合,使之變成自己的東西,並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便能學得牢靠紮實,收穫較大。如前人所謂:“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知,不思則不得也”。近代著名學者愛因斯坦也曾經指出:“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二)忌亂
是指自學要有完整的計劃和循序漸進的步驟。正如宋代大儒朱熹之所謂:“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計劃,如蜻蜓點水般雜亂無章,就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甚至是事倍功半以至勞而無功。我們認為按照由淺入深,從基礎到臨床的原則,對中醫專業(專科段)自學考試所列課程的自學,從總體上來看可分為兩個方面、三個階段。其主要方面是學習與掌握運用中醫理法方藥辯證論治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學習與掌握運用作為大專層次的中醫師所必備的西醫知識。在三個階段中第一階段學習的內容是哲學、醫古文、中醫基礎理論及人體解剖學與生理學,前三者與後兩者分別為學習中醫與西醫學的基礎學科。第二階段以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為重點。第三階段則以臨床課即中醫內科學、鍼灸學、西醫內科學基礎及中醫婦科、兒科、外科、傷科學中的一門選考課為主要內容。學員在自學時大體上可按以上所述,結合各個時期的開考課目,分階段分層次地來選擇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總之要注意使學習內容做到前後貫通、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方能事半功倍。
(三)忌畏難
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要有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恆心,刻苦鑽研知難而進。正如葉劍英元帥所說:“攻書莫畏難。……苦戰能過關。”自學是艱苦的勞動,經常會遇到困難或挫折,特別是對身處基層的為數眾多的成人學員來說,可能遇到的困難會更大更多,例如年齡較大、記憶力較差,有時對學習中的某些內容困惑不解。看不懂甚至學不下去,因而感到難以堅持。殊不知,凡是自己感到困惑或看不懂之處,往往也正是自己的薄弱環節之所在。因此如果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刻苦鑽研,能克服和戰勝這些困難,那就一定會取得較大的收穫和進展。反之若是受到挫折就畏縮不前知難而退,或是虎頭蛇尾,只有“三分鐘熱度”,點完“三把火”就偃旗息鼓,那麼則必然是半途而廢無所收益。《荀子·勸學》說得好:“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如何學好中醫學
如何學好中醫的基本功呢?
下面談談:
1. 掌握中醫基本功的第一要訣-----苦背
熟讀五大基本課程,要達到亂熟於胸,哪五大基本課程?就是上面說的《中基》、《中診》、《方劑學》、《中藥學》、《內科學》,達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中基》隨便點出一點,你都能很正礎地、完整地表達,比如說到衛氣,衛氣的概念、生成、特點、功能,一樣也不能忘了。《中診》也一樣,說出個症狀,你就要能不假思索的說出常見的病因和病理。《中藥》你的把性味歸經、功效牢牢的記住。內科學隨便談到什麼病,你就要如數家珍般說出常見的證型、方藥等等。
五大基本課掌握了,不能說你的基本功就行了,還有《傷寒論》、《金匱要略》、《外感溫熱篇》、《溼熱病篇》、《內經知要》、《湯頭歌訣》、《頻湖南脈訣》、《珍珠囊藥性賦》等。你必須得背會,只掌握了五大基本課程,只能說你對雜病的治療有一個瞭解,外感病、溫病怎麼治療,少一樣,你都不能做好中醫。
背,對於學中醫的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當你背了,也就在大腦裡儲存了大量的信息了,到了用的時候,說不定一個靈感來了,問題就解決了。
2. 掌握中醫基本功的第二要訣-----多思
背完了,你還的多思考,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勤思的習慣,背下去的東西,你不進行思考,是很難真正消化吸收的!
3. 掌握中醫基本功的第一要訣-----多練
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學了基本理論之後,你的進行實際的練習,怎麼練?有些同學說,我們很少看中醫,很少在臨床上用到中醫。練法有兩種,一是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具體的病例進行練習,開出處方來,通過臨床的實際療效,判斷你所運用的基本理論是否正確!這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你那兒沒多少中醫的病號,進行補缺的方法,大量的讀古今醫案。
4.掌握中醫基本功的第四要訣-----多反省
參考資料:assInputUsername1
中醫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有什麼好的中醫類大學
就業不太好,大概是本科=縣級中醫院(差不多很好進),研究生=市級中醫院(有點難度,看你什麼學校畢業的,也能進省級的醫院,不過難度非常大),學中醫的得鑽研,經濟效益不行,現在中醫沒落了,福大學感覺學的作用不是很大,最主要的是自己摸索,好的大學應該會好點把,有師傅帶的話會好點!建議學習西醫,然後中醫作為愛好也是可以的!
中醫學就業前景如何? 50分
中醫這門課確實是很難找工作。但是,這個原因是因為早期的學醫的中醫生沒有經驗,再一個,人們不管是看中醫還是西醫,都想找老醫生看病。就是因為他們有經驗呀。。中醫更是需要經驗,不是你有理論就行的。。中醫的經驗不是那麼易能很快學來的,要很長的時間,效益還不明顯,關鍵是在醫院或個體,親自練手的機會太少,經驗就更難求,對成長很不利。不像西醫,形成和上手很快,培養的費用又低。由於現在的社會注重經濟,都想低層本,時間短見效快的投資。所以像中醫這樣的新畢業的工作自然難找了。 我認為中醫學習一定要全科的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於臨床。只要你學好了,能靈活應用於臨床,那還是很有威望的。雖然你讀的是研究生,但是你的應用能力可能還跟不上一個赤腳老中醫。學習中醫時我們就知道中醫的整體統一性,是不可分的。鍼灸一樣要用到中醫基礎,理法方藥。不是我只弄懂經絡就行的。那樣是不實用的。那樣的話你只適合做研究了。。就好似研究也要有臨床的基礎。 學習中醫,就要學習它的的持之以恆,做到緊貼群眾,這樣你才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但是這一切都將是從平淡開始。。 我們學醫就是給病人看好病,所以也不能就死板的中醫就是中醫,解除病人的痛苦才是真。能中醫治療的就治療,不能的,就用西醫,需要結合的就結合應用。當然,我們是儘量的用中醫,中醫的毒副害作用少,又經濟。 對於未來,我們有太多的問題要面對,想走這條路,就要做好心理準備,認真的做好現在的每一件事,為將來做好鋪路。。只要你學的好,應用的好,兩根針就能讓一個急性腰扭傷的患者在三十分鐘內疼痛好轉或痊癒。這就是你最基本的的本領。 找工作就是為了展現你的才華,不是為了賺錢,記住只一點,你就不會犯難了。想想你的才華顯現的時候,之後,也是你賺錢時候。先付出才有回報
學中醫的前景怎麼樣?
我覺得挺好,我是跟我爸學加上自學的中醫,中國人絕大多數是亞健康狀態,感覺不舒服,用醫院儀器又查不出來,然後通過我們面診、手診、觸感等形式即可快速準確判斷病因,且無副作用,不開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