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事件是什麼?
貞觀之治的詳細歷史 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政治方面
1.用人唯才(選用人才任賢方面)
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太宗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材濟濟。
2.平抑門第(選用人才任賢方面)
太宗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過科舉,吸納有才幹的庶族士人,用科舉代替門第。從而,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政壇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彝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3.從諫如流(納諫方面)
太宗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後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臣下直諫。朝中以魏徵最能犯顏直諫,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納,又如王圭、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皆以極諫知名。
4.完善吏治(吏治方面)
太宗十分重視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時政治清明。
5.完善制度(制度方面)
唐太宗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經濟方面
1.薄賦尚儉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注意輕徭薄賦,徭役的徵發不奪農時;同時太宗崇尚節儉,曾遣散宮女三千多人,並下令免去四方珍貢,從而農業及民生得以不斷髮展。
2.救災恤貧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唐太宗招撫流亡回鄉,授田給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關中連年災荒,太宗即開倉賑濟災民,又準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為災民贖回賣出子女,使災民得以度過荒年。
文教方面
1.設館興學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學館,有十八學士,即位後更在京設弘文館,徵集圖書二萬餘卷;同時重建地方州縣學校,擴充京師國子監,延聘名儒出任學官,生員多至萬人,並接受新羅、吐蕃、日本等的君長派子弟來華求學,由是時文教生員背景多元,復興卓然有成。
2.撰經修史
命孔穎達等人修訂《五經正義》,統一南北經學;又置國史館,由宰相監修前朝國史,開官修歷史的風氣。
武功方面
平定四方
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東突厥、薜延陀、高昌、吐谷渾等,並於西域置安西都護府,因此大唐聲威遠播,終貞觀之世,四方服悅,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
請教.各朝記錄檔案或者歷史事件的官員名稱是什麼
你說的是專門寫起居注的史官
在中國,傳說最早的起居注是漢朝漢武帝時的《禁中起居注》。其後,在漢明帝時,起居注
也有《明帝起居注》,但這些起居注多為中國宮廷內部自行編撰,並未設有專職與專人來負責編撰。
直到晉朝時,開始設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員來編寫起居注,其後一直到清朝,各朝代都曾有起居注的撰寫;但是,由於動亂與本身未成為一個持續性的制度,在清朝以前的起居注,大部份均已不存。 在清朝,最早在清太宗和清世祖順治年間即有撰寫,但斷斷續續,直到清聖祖時才開始設立起居注館,由經筵日講官來專職編修起居注,其職位多由翰林院的官員兼任,起居注的制度,曾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因為黨爭而被清聖祖下令廢止,但又於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開始恢復編撰,此後,此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以朝代為順序,評述歷史事件始末,並獨立成篇的史書體裁,叫做什麼
叫做編年體史書。
編年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它是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繫。 例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竹書紀年》、《漢紀》、《後漢紀》、《國榷》。
類別
編輯
以編年體紀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由周代史官於公元前841年前後創體,《左傳》完善其體例,荀悅《漢紀》創斷代編年體,司馬光成通史編年體。其它的編年體史書,還有綱目體、起居注、日曆、實錄、東華錄等。
先秦編年體史書流傳至今的,有《春秋》、《左傳》、《竹書紀年》(輯本)等。斷代編年史,是寫一個封建王朝興亡的歷史著作,如東漢荀悅《漢紀》、明談遷《國榷》等。編年體通史著名的有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清畢沅《續資治通鑑》等。綱目體以編年為序,簡記大事為綱,補充注說史事為目。有宋朱熹《通鑑綱目》等。起居注,是記錄帝王言語、行動和居止的專書,周代始創。時政記,是宰相執政關於朝廷君臣議論軍國要政的記錄,武周時始創,明代廢止。日曆,是由史官根據起居注或時政記等所記雜事,稍加潤飾彙編而成的資料書。唐順宗時所創,明以後廢止。實錄是在新皇帝即位後,由國史館根據前一皇帝的起居注、時政記、日曆等數據,重新彙編,撰修成的前皇帝言行及一代大事的編年史長編。自北涼劉昞《敦煌實錄》創體,唐以後成為定製。東華錄,清乾隆閒蔣良驥創體,是根據實錄和其它檔案、公文、邸報所寫的朝廷大事摘要。 起居注、實錄等官修編年體資料書,雖不無諱飾篡改,但因其篇幅浩大,材料詳明,而有著珍貴的價值。
6月26日的重大事件
公元前529年——中國春秋楚國公子棄疾即位。363年——羅馬帝國皇帝尤利安在率領軍隊遠征波斯薩珊王朝時陣亡。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首任祕魯最高行政長官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在利馬被刺身亡。1549年——荷蘭十七個省宣佈脫離神聖羅馬帝國而獨立。1735年——中國苗疆發生起義。1812年——拿破崙進攻俄國,慘遭敗績。1825年——中國清政府制定《回疆斂錢條例》。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結束。1848年——法國六月起義失敗。1858年——中國清政府和英國簽訂第二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天津條約》1887年——中國清政府和法國簽訂《續議界務專條》。1896年——《蘇報》,(清光緒二十二年)創刊於上海。中國清代末年的著名日報。1900年——中國清政府和英國簽訂《東南保護約款》。1902年——中國岑春煊奏準清政府開辦山西大學堂。1911年——電影首次進入我國民間放映。1917年——中國的國史館併入北京大學,在文科附設國史編纂處。1917年——刺殺斐迪南的首謀伏法。1918年——德國軍隊使用貝爾塔巨炮轟擊巴黎。1920年——阿方索13世國王授予皇家馬德里俱樂部皇家稱號,自此正式更名為皇家馬德里。1923年——中國北京的皇宮紫禁城發生大火,共燒燬房屋三四百間,文物損失巨大。1930年——埃及爆發反對英國的六月起義。1931年——中國東北發生中村事件。1935年——臺灣大甲鐵路橋竣工。1936年——世界第一架可正常操縱的直升機在德國首次試飛成功。1945年——世界50個國家的代表在舊金山簽署聯合國憲章。同年10月24日憲章生效,聯合國宣告成立。 1945年——聯合國託管理事會成立。1945年——蘇聯斯大林獲“蘇聯英雄”稱號。1946年——蔣介石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協議,以22萬軍隊自信陽、羅山、光山、黃安等地分4路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全面內戰爆發。我中原軍區部隊5萬餘人在司令員李先念等率領下經浴血奮戰分3路在7月成功突圍,解放戰爭開始。1946年——劉善本駕機起義。1946年——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執行會議通過《美國軍事援華法案》,對中國國民黨政府加強軍事和財政援助。1948年——柏林危機:西方國家開始空援被蘇聯封鎖的西柏林。1950年——南非自由日1953年——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內務部長拉甫連季·巴甫洛維奇·貝利亞因“反黨和反國家”罪行被蘇共中央清除出黨並解除政府職務。1954年——尼赫魯為應邀赴印度訪問的周恩來舉行招待宴會,他在宴會上致詞,高度評價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尼赫魯說: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以及和平共處。這些原則不但對我們兩國適用,而且對其他國家也適用,對其他國家來說,這些原則很可以作為一個榜樣。假如這些原則在更廣的範圍得到承認,那末,對戰爭的恐懼,就會消失,國際合作精神就會得到發揚。1959年——連接北美洲五大湖和大西洋的聖勞倫斯河通海航道正式開放。1960年——英屬索馬里獨立。1960年——中蘇兩黨關係公開破裂。1960年——馬達加斯加宣佈獨立。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提出“六·二六”指示。毛澤東提出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毛澤東認為,當時衛生部的工作只為全國人口的15%服務,而這15%主要還是“城市老爺”。廣大農民卻得不到醫療,他們一無醫,二無藥。再這樣下去,衛生部可改名為“城市老爺衛生部”。醫療衛生工作應該把主要人力、物力放在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普遍存在的病的預防和醫療上。城市裡的醫院應該留下一些畢業一、二年,本事不大的醫生,其餘的都到農村去。根據毛澤東的這些意見,衛生部黨委提出《關於把衛生......
飛奪瀘定橋是歷史真實發生的事件麼
“大渡橋橫鐵索寒”,毛澤東在《七律·長征》中的這句描寫,讓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壯舉變得家喻戶曉。
1935年5月29日, 紅2師4團趕到瀘定橋。此刻,橋上只剩下13根鐵索。16時整,由連長廖大珠等22人組成的突擊隊,踩著搖晃的索鏈向對岸衝去,一個隊員倒下了,後面的仍奮勇向前……至19時,紅4團擊潰川軍,一舉佔領瀘定城。
這一仗,也成為中央紅軍長征路上最為精彩的經典之戰。
然而,一些人卻打著“還原真相”的旗號,對“飛奪瀘定橋”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質疑一:為何要留13根鐵索?紅軍能奪橋靠的是與川軍的“默契”?】
有人認為,紅軍戰士之所以能夠飛奪瀘定橋,是因為與川軍達成了某種“默契”,守橋的劉文輝部隊才沒有炸掉鐵索。事實是這樣的嗎?
中央紅軍行至四川后,與其作戰的四川軍閥部隊主要是劉湘和劉文輝部。
據《中國軍事科學》編輯於興衛考證,紅軍搶佔安順場後,劉文輝命令袁國瑞率第4旅火速增援瀘定橋。蔣介石曾令劉文輝炸橋。劉文輝之所以未炸,是因為瀘定橋是連接川藏的唯一通道,把橋炸了會激起民憤,而且自己的部隊也沒有了退路,何況炸橋之後重修代價太大。為應付蔣介石,他提出了另一替代辦法:如守不住就用煤油燒橋,事實上其部隊在瀘定橋也是這麼做的。
參加過飛奪瀘定橋作戰的楊成武將軍在回憶錄《憶長征》中曾寫下這樣的畫面:戰士魏小三最早犧牲,從橋上脫手落入河中。接著,中了彈的劉大貴也趴在鐵索不動了。緊跟著,劉大貴落入水中。不料對岸燃起火來,鐵索燒得發燙,衝在前面的劉金山始終抓著鐵鏈,手臂下的疤痕,正是匍匐在鐵索上燙下的傷痕。
如果紅軍真與敵人有了某種“默契”,戰鬥恐怕不會如此慘烈。
【質疑二:從戰術上講,“飛奪瀘定橋”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麼我們就從戰術角度分析一下:
先說紅軍的行軍速度。紅4團從28日清晨到29日清晨奔襲120公里,“晝夜兼程二百四”是很可能的。紅軍官兵常年在山野地區穿插作戰,特別是紅1軍團素有急行軍傳統,所轄5團曾在長征中創造過奔襲160裡(80公里)奪取鴨溪的戰例。後來的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我軍同樣創造過晝夜行軍240裡(1947年秋清風店戰役)、14小時疾進145裡(1950年冬從山區穿插三所裡)的戰場奇蹟。
至於紅軍22勇士攀爬鐵索橋“能否打槍”,這個問題在現代人看來可能比較麻煩,但對於當年長期翻山越野、經驗豐富的紅軍官兵來說,在鐵索橋上用駁殼槍射擊、投擲手榴彈都不算難事。而且,奪取瀘定橋戰鬥並非只靠橋上的22個人,岸邊,紅4團集中了所有輕重機槍、迫擊炮用於壓制敵方火力,掩護陣地長達百米。這一戰法在突破烏江、金沙江、安順場時都用過,實戰效果很好。
今年10月16日逝世的飛奪瀘定橋“英雄排長”、106歲將軍王茂全曾回憶,他當時作為機槍手用凶猛的火力掩護著戰友們飛速爬過13根碗口粗細的鐵索,最終他和戰友冒著熊熊燃燒的大火,佔領了橋的對岸。
更重要的是,西岸紅軍在瀘定橋激戰時,紅軍右路軍已經奪取了大渡河東岸下游的據點。紅軍的兩路突進,很快給佈防瀘定的敵軍造成了巨大戰場壓力,促使其戰意衰退,抵抗很快瓦解。可以說,紅軍圍繞奪取瀘定橋實施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堪稱根據嚴峻形勢實事求是、隨機應變打出的一套“組合拳”。無論搶奪安順場還是飛奪瀘定橋,紅軍都將機動作戰靈活、迅速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強攻掩護渡河的打法更是深諳“以局部優勢火力猛攻敵薄弱一點”之戰術精髓。
可惜的是,22名勇士的姓名大部分已無從查考,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戰史》中留有姓名的僅5人。
【質疑三:在......
求武漢的英雄與他們相應的事件簡介
【項英】(1898~1941)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原名德隆,一作德龍,化名江鈞。武漢人。早年曾在武昌的紗廠做工。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工人運動,曾任武漢工團聯合會組織部長、湖北省總工會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1923年2月1日出席鄭州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任總工會總幹事,參加領導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924年任中共中央職工部部長。為中共三至六屆中央委員,在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28年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共產國際監察委員。後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蘇區軍委主席、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副主席。紅軍主力長征後留贛粵邊區堅持游擊戰爭。抗戰期間任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新四軍副軍長。1941年初在"皖南事變"中突圍,隱蔽於赤坑山蜜蜂洞,被叛徒殺害。1952年移葬於南京雨花臺。 【陳潭秋】(1896~1943)無產階級革命家。原名澄,字雲先。湖北黃岡人。1915年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學習。五四運動時與惲代英等在武漢領導學生運動。1920年參加創辦武漢中學,和董必武組織武漢共產主義小組,參加創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出席中共一大。1924年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1926年任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長。1937年後歷任江西、滿洲、福建省委書記等職。1933年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糧食人民委員,次年赴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的工作。1939年回國,化名徐傑,出任中共駐新疆代表、八路軍新疆辦事處主任。1943年被軍閥盛世才逮捕,次年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市)遇害。現武昌都府堤20號原武昌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舊址闢有陳潭秋烈士紀念館。 【惲代英】(1895~1931)無產階級革命家。名遽軒,字子毅。祖籍江蘇武進,生長於武昌。武昌中華大學畢業,五四運動時在武漢領導學生運動。1920年創辦"利群書社",並先後創辦《互助》、《武漢星期評論》、《我們的》等進步刊物,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到武漢參加團中央的領導工作,曾任團中央宣傳部長、《中國青年》主編、武漢大學教授。1926年任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次年春回鄂主持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參加中共湖北省委的領導工作。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大革命失敗後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28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祕書長,因反對李立三"左"傾錯誤遭到迫害。1930年5月在武漢被國民黨逮捕,次年在南京被殺害。其青少年時期故居在武昌雙柏街。 【董必武】(1885~1975)無產階級革命家。原名賢琮,一名用威,字潔畲,號璧伍。湖北紅安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兩次留學日本。1920年在武昌創辦武漢中學,宣傳共產主義,並與陳潭秋等創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出席中共一大。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領導籌組了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出席國民黨二大。大革命失敗後赴蘇聯學習,回國後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共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等職。參加長征,到陝北後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代理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1937年作為中共代表團成員,回武漢參加籌建中共湖北省委和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1945年代表解放區赴美國舊金山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1948年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副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等重要職務。 【熊秉坤】(1885~1969)民主......
皖南事變留下了哪些謎團
首先,皖南事變發生前,德、日、意三國同盟成立,使英、美和日本的矛盾正日趨激化。在這種形勢下,親英美派的蔣介石是不可能對日妥協投降的。
德、日、意三國結成同盟前,英國為了保持其在華利益,採取了以犧牲中國人民利益求得與日妥協的綏靖主義政策。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進一步發展,英、日矛盾逐步加劇,英國在對華政策上逐漸放棄了對日綏靖,而轉向支持中國抗戰以牽制日本。
1940年6月,德國擊敗法國,威逼英國。9月27日,為了積極準備擴大重新瓜分世界的法西斯戰爭,德、意、日3國在柏林簽訂了《同盟條約》,3個法西斯國家的軍事同盟正式形成。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對整個國際局勢產生了嚴重影響。
日本依仗著三國軍事同盟的強大實力,為了早日結束中日戰爭,在加大對中國共產黨開闢的解放區的“掃蕩”力度的同時,加緊了對蔣介石政府的誘降活動,企圖“以華制華”,引誘國民黨當局投降。德國法西斯希望日本實行南進政策,直接對英、美作戰,以便把英國兵力牽制在遠東,並將美國注意力轉移到太平洋方面來,故主張日本早日從中日戰爭的泥坑中拔出腳來,在太平洋方面採取積極步驟。為此,德國再次扮演勸降角色,加緊了對國民政府的勸降活動。英、美在“東方慕尼黑”陰謀破產後,則因擔心日本南進危及自己的利益,一改以犧牲中國利益換取日本妥協的綏靖政策,轉而贊助中國抗戰,加緊拉蔣以遏制日本。法西斯三國《同盟條約》簽訂後,英國於1940年10月13日重新開放封鎖了3個月之久的滇緬公路,接著又宣佈了對華貸款1000萬英鎊的決定。
1938年10月,日本在佔領武漢、廣州後,自認為對華戰爭大局已定,遂對外交方針做出重大調整,公開對“門戶開放”原則提出挑戰,企圖以所謂的“新秩序”來取代舊有的遠東華盛頓體系,這就嚴重損害了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為維護自身利益,美國積極援助中國抗戰,希冀通過拉住蔣介石、利用中國來遏制日本的擴張。
1938年12月15日,美國宣佈向中國提供桐油貸款2500萬美元。這筆貸款數額雖然不大,但確係中日戰爭爆發後美國向中國所提供的第一筆貸款。它標誌著美國在援華抗日方面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在給予中國貸款的同時,美國在外交上也對日本建立“東亞新秩序”的聲明表示了強烈的不滿。12月30日,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向日本政府遞交了一份措辭強硬的照會。照會指出:“美國政府不承認,任何一個國家有必要或有理由在一個不屬於它的主權的地區內規定一個‘新秩序’的內容與條件,並自命為這‘新秩序’的掌權者及司命者。”
1939年3月,日本在佔領中國海南島之後,提出了對南太平洋的主權要求。同年4月,日本又宣佈統轄中國南海諸島,把侵略的矛頭直接指向美、英、荷等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5月,日本內閣又要求美、英承認日本有管理上海外國租界和控制廈門鼓浪嶼的權利,並且加緊了對天津美、英租界的封鎖。日本的狂妄野心與咄咄逼人的態勢,促使美國為遏制日本而對中國抗戰採取更進一步支持的態度。
1939年7月,美國宣佈廢除1911年簽訂的《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這無疑對日本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是,由於受美日貿易巨大的利益誘惑,美國這時並未放棄與日本進行貿易往來,仍然把大量的戰爭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往日本。日本是個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是很難發動並支持大規模侵略戰爭的。
1939年9月,因英、法等國在歐洲戰場上一敗塗地,無暇東顧,日本蠢蠢欲動,準備南進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由此直接威脅到美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利益。這一事件震撼了美國朝野。美國國會經過1個月的辯論,最終取消了《武器禁運法》。1940年1月20日,《美日通商條約》正式廢除。隨後,美國對日......
關於1912年裡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的資料(最好在南京的)
一月三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南京)
二月十二日,清帝溥儀退位,滿清滅亡(北京
二月十三日,孫中山辭職,袁世凱當選為臨時 大總統
三月十三日《頒佈臨時約法》(南京)穿 這是比較重要的。
楊乃武與小白菜這個案後來誰平反的啊
桑春榮(1802—1882),字柏儕,山陰(今紹興)桑瀆村人,寄籍直隸宛平。清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歷國史館協修、纂修、總纂,後外補河南道監察御史、四川道監察御史、雲南臨安知府,升遷貴州按察使、雲南布政使、雲南巡撫、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儲書等官職。職掌刑部十餘年,在刑部尚書任內,曾主審“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平反大獄,執法公平,他的名聲在當時很大。光緒八年(1882)卒。加太子少保銜,賜祭葬,諡文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