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鏡頭是什麼?
什麼是長鏡頭
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這樣命名主要是相對短鏡頭來對稱的。長鏡頭能包容較多所需內容或成為一個蒙太奇句子(而不同於由若干短鏡頭 切換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長度並無明確的、統一的規定。
一般劃分為固定長鏡頭、變焦長鏡頭、景深長鏡頭、運動長鏡頭四種。其中運動長 鏡頭包括攝影機的推拉搖移升降等運 動。由於長鏡頭能把鏡頭中的各種內部運動方式統一起來,因此顯得自然流暢,又富有變化,為畫面造成多種 角度和景別,既能表現環境、突出人 物,同時也能給演員的表演帶來充分的自由,有助於人物情緒的連貫,使 重要的戲劇動作能完整而富有飢次地 表現出來。長鏡頭的拍攝,由於不會 破壞事件發生、發展中的空間與時間 的連貫性,所以具有較強的時空真實感。
咱們平時在家拿DV拍攝的,不經過剪輯製作的,也馬馬乎乎可以算是長鏡頭了。:)
電影中的長鏡頭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一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應用長鏡頭的範例是“紀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攝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
1941年美國奧遜·威爾斯在他的經典影片《公民凱恩》中,又成功地運用了長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運動攝影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這部影片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里程碑”。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臺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複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揹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準則是隻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這樣,你不僅僅要揹著那隻長鏡頭,而且還要扛著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我們建議在練習的這個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跟鏡頭是長鏡頭嗎?有什麼區別
拍攝的術語叫推鏡頭或拉鏡頭:推就是由遠推進或一直跟進(這個也叫跟鏡頭),拉就是相反。霸王別姬的開頭部分我印象是推鏡頭,由遠而近。時間長了有些記不準了,建議百度視屏
什麼叫長鏡頭?
樓上的你還笑別人 你鄲讓人笑掉大牙 我看你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啊樓上有幾位答對了通俗的說就是一個鏡頭(電影中一個鏡頭指的是攝影機從開機到關機所拍攝到的內容)長時間連續的拍 中間沒有鏡頭的切換電影《四百擊》最後一段對主角的長鏡頭跟拍是運用的典範
長鏡頭有什麼特點?
長鏡頭特點:1、保持空間的完整性,同時構建時間和空間再現原生態。2、創造運動造型的連貫。3、保持情緒的連貫性。蒙太奇: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償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在影視中,蒙太奇說白了就是剪接影片。蒙太奇一般包括畫面剪輯和畫面合成兩方面
電影術語中長鏡頭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一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應用長鏡頭的範例是“紀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攝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
1941年美國奧遜·威爾斯在他的經典影片《公民凱恩》中,又成功地運用了長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運動攝影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這部影片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里程碑”。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臺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複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揹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準則是隻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這樣,你不僅僅要揹著那隻長鏡頭,而且還要扛著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我們建議在練習的這個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那英的【長鏡頭】這首歌,主要是表達什麼意思?楊宗緯唱到心裡去了
人生和愛情的諸多無奈
什麼是長鏡頭
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閥的鏡頭具體參照杜琪峰《大事件》開篇那段街頭巷戰還有 韓國電影《老男孩》那段走廊“錘子”經典長鏡頭
電影攝製中,“長鏡頭”是什麼意思?
電影中說得偽長鏡頭是什麼
特效+剪輯製造的“偽長鏡頭”
長鏡頭,因為難拍,電影史上那些經典的長鏡頭彌足珍貴。但如今,無孔不入的數字技術正在冒犯它、顛覆它……
電影裡的長鏡頭專業的解釋是:一氣呵成的長時間不間斷鏡頭,所謂“一鏡到底”。
不過,現在這個定義恐怕要改了。偽長鏡頭的拍攝過程準確說來,是“拍攝+製作”的過程。許多人因此第一次知道,原來這個“長鏡頭”做了多項特效處理,而且是由若干個鏡頭剪接而成。
這是技術對藝術的又一次冒犯。關於長鏡頭存在的意義,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贊有一著名論斷:用時空的真實性來體現電影的真實性。但如今,無所不能的技術正在將其顛覆。有業內人士稱,當長鏡頭可以借技術手段製造,也就意味著它的終結。
那些彌足珍貴的經典長鏡頭
曾經,長鏡頭被視為電影藝術手段的制高點——這裡說的手段,為的是實現“一鏡到底”。導演胡雪樺說,一個短短三五分鐘的長鏡頭,集合了演員表演、人物調度、鏡頭運動、燈光布控、場景轉換和行進線路等多個環節,需要調動攝影車、穩定器、滑軌、搖臂等各種設備,拍上一兩天是常事。由於不能剪接,長鏡頭須得嚴格計算、完美操控,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正因為難拍,所以能不能拍好長鏡頭,就成為測量導演功力的一張重要試紙。
2004年,杜琪峰憑藉《大事件》的開場長鏡頭獲得了第4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這個時長近7分鐘的鏡頭裡包含了兩次鏡頭升降和一次360度迴旋,警察、匪徒和記者在一條街上有序交錯,整個火拼場面複雜、炫目,卻不凌亂。為拍好這個長鏡頭,劇組先花1天時間演練,正式拍攝用了2天。
偽長鏡頭就是長鏡頭從原先的藝術手段蛻變成了一種特效,內涵隨之完全改變。
當數字化可以製造出一切假象,這是電影技術的進步,卻是電影藝術的退步。為什麼我們需要長鏡頭?不錯,你可以把電影理解為造夢的藝術,但即使造夢也需要真實感,而長鏡頭正是為營造真實感而存在。按照安德烈·巴讚的理論,長鏡頭之不同於蒙太奇,就因為它保持了拍攝中時間、空間、過程、氣氛和表演的真實性,排除了作假和替身的可能;它強調導演自我的消除,避免了鏡頭切換帶來的主觀性,用畫面固有的原始力量打動觀眾,把對事物和事件的解釋權交給觀眾。而現在,無孔不入的數字技術卻要消解長鏡頭的意義。
最後介紹你一部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鳥人》裡面的偽長鏡頭非常多,給人很大一鏡到底的感覺,但都是後期處理的結果,該片也因為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而奪得桂冠。
很多解釋都是從網上找的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出處 tieba.baidu.com/p/3079980687